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緩刑司法評估

緩刑司法評估

發布時間: 2022-02-16 05:07:42

A. 緩刑司法局評估用托關系嗎

不用的,符合緩刑規定就可以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
緩刑的適用條件
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B. 法院委託司法局緩刑評估會怎麼判

法律分析:司法行政機關的調查評估,本身就是人民法院委託進行的,該評估意見可以作為法院判決的依據之一,是否判處緩刑,仍由人民法院決定。若無特殊情況,可以判處緩刑。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監獄對擬適用社區矯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調查其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可以委託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進行調查評估。

法律依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監獄對擬適用社區矯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調查其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可以委託縣級司法行政機關進行調查評估。受委託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委託機關的要求,對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況、家庭和社會關系、一貫表現、犯罪行為的後果和影響、居住地村(居)民委員會和被害人意見、擬禁止的事項等進行調查了解,形成評估意見,及時提交委託機關

C. 判緩刑人員司法評估程序咋辦理

你說的是審前(調查)評估的程序

1950年在海牙召開的第12屆國際刑法及監獄會議積極倡導這一制度,目前已有不少國家和地區採用此制度。
向社區民警提供被調查人的身份信息、居住地址、犯罪情況。
進一步尋求公安部門的配合,對被調查人的過往犯罪記錄進行了解,對被調查人的犯罪風險作出評估。
司法行政機關一般程序如下:
第一審前調查(檢察院法院會委託司法行政機關調查當事人緩刑對所在區域影響);
第二居住,自有住房或3個月以上的房屋租賃協議;

第三居住證或居民身份證。

D. 判緩刑必須司法評估嗎

法律分析:判緩刑不一定需要司法調查,如果法院認為有調查的需要,那麼可以向司法局提出審前調查的請求。但是對於沒有經過調查,但是犯罪分子的情形依舊滿足《刑法》之中規定的緩刑適用條件的,法院也有可能會直接宣判執行緩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七十二條 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悔罪表現(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E. 緩刑是不是一定要司法局評估

是的,緩刑需要司法局評估。如果犯罪嫌疑人依法有可能被判處緩刑,法院判決之前,會委託司法局對被告人的社區表現、影響等情況進行調查,然後確認是否對被告人判處緩刑,所以,司法局的調查意見是人民法院是否判決緩刑的參考條件之一。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相關條件的可以進行緩刑。緩刑的犯罪分子必須定期向矯正機關報道,參加學習和勞動。社區矯正一般是在犯罪分子的居住地進行,不能確定居住地的,在戶籍所在地接受社區矯正。社區矯正期間不得擅自離開居住地,若有情況需要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社區矯正日常工作一般由司法所承擔,在相關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願者的協助下,在緩刑其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觀念,順利回歸社會。犯罪分子在緩刑期間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沒有新的違反犯罪或發現漏罪的,緩刑考驗期滿後解除社區矯正,原判處的刑罰就可以不再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七十二條 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悔罪表現;(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F. 法院想判緩刑必須要有司法局的接受評估寒么

按照現在的規定,法院對擬宣告緩刑的被告人,需委託被告人所在地司法局進行審前社會調查,並將調查結果作為是否判處緩刑的參考依據。

G. 司法局評估不同意緩刑怎麼辦

法律分析:司法局評估不同意緩刑怎麼辦:司法所不接受肯定判不了緩刑。 1、被判處緩刑的,應當到所在地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 2、社區矯正是法定的緩刑考察程序,不能違反規定不報到。如違反報到規定,司法所會向縣級司法局匯報,並建議法院撤銷緩刑,收監執行。

法律依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二十五條? 緩刑、假釋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並附相關證明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一個月內依法作出裁定: (一)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二)未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一個月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機關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司法行政機關撤銷緩刑、假釋的建議書和人民法院的裁定書同時抄送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