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追訴期
⑴ 什麼是法律追訴期
首先,追訴時效的概念,是刑法規定的追究犯罪人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在此期限內,司法機關有權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超過此期限,司法機關就不能再追究刑事責任。
⑵ 為什麼法律上有追訴期
我國法律有追訴時效制度。犯罪本身就是對社會秩序的破壞,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被發現,被破壞的社會秩序已經得到恢復,再追究犯罪意義不大。而且時過境遷,搜集犯罪證據的難度大大增加,司法成本加大,因此沒有必要再追究。民事訴訟中有訴訟時效制度,也是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
《刑法》第八十七條【追訴時效期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2)司法追訴期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 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一條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二條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自願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⑶ 妨害司法罪的追訴期是多少年
1年到2年不等
⑷ 追訴期限與追訴時效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
追訴時效,是指刑事法律規定的,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責任。中國刑法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1)法定最高刑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2)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超過上述期限,追訴時效即告終止,不再追訴。追訴時效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犯罪人在追訴期限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時效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八十七條 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條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條 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⑸ 追訴時效司法解釋
追訴時效是指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的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如果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責任。追訴時效是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追訴時效是指按照法規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分子的罪行已經超過了規定的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已經被追究了刑事責任,該案件應當予以撤銷。追訴期是指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但立案是指司法機關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啟動程序,因此既然司法機關已經開始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那立案後,就不存在追訴期了。追訴時效的長短,與某種具體犯罪社會危害性的大小有著重要的關系,社會危害性相對較大的犯罪,追訴時效的期限就長,反之,則追訴時效的期限就短。在確定法定最高刑時應當區分不同情況加以認定,如果所犯罪行應當適用的條款的刑罰分別規定有幾條或幾款時,即按其罪行應當適用的條款計演算法定最高刑。所以,公安機關不會進行受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八十七條 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條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⑹ 法律追訴期是多長時間
法律追訴期是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定的。根據《刑法》中的時效,是追訴時效,指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在此期限內,司法機關有權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追訴期限的具體規定為:(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期限為5年。(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期限為10年。(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期限為15年。(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期限為20年(5)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不過,在以下情況下不受追訴時效的限制:(1)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2)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⑺ 刑事犯罪追訴期多少天
追訴時效是刑法規定的司法機關追究犯罪人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專犯罪已屬過法定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予起訴,或者宣告無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二、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0年。三、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四、法定最高刑為 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仍然可以追訴。
⑻ 司法機關立案後是否有追訴時效的問題
司法機關立案後沒有追訴時效,因為《刑法》明確規定了在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沒有立案的,才有追訴時效。
【法律依據】
《刑法》第八十八條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⑼ 怎麼查司法機關立案後一般有追訴時效
司法機關立案後沒有追訴時效,司法機關立案後不受追訴時效的限制。此外,如果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也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法律依據】
《刑法》第八十八條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⑽ 刑事追訴期限與追訴時效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關於追訴時效,是指法律規定的,對犯罪人進行刑事追究的有效期限,超過此期限,司法機關就不能追訴,即不能再追究刑事責任。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追訴時效的檔次分為:五年、十年、十五年與二十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 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