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部會議

司法部會議

發布時間: 2022-02-19 11:05:01

『壹』 司法部是干什麼的

司法局主要職責:
1、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編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2、負責組織、指導對刑滿釋放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3、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4、研究制訂本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總體規劃,組織、指導、協調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5、負責管理本市律師法律援助工作和公證機構及公證活動;研究律師、公證工作的改革與發展,並提出實施辦法;
6、負責管理本市法律服務機構和在京設立的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指導本系統的社會團體工作;
7、指導本系統法學教育及業務培訓工作;
8、負責指導區、縣司法行政部門管理人民調解工作、社區矯正工作及司法助理員、基層司法所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9、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外事工作和對外宣傳、交流工作;
10、指導和管理本市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工作。
【法律依據】
《司法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法局: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和全國司法廳(局)長會議、全國城市街道社區依法治理工作座談會議精神,落實司法行政工作「基礎年」的各項舉措,強化司法行政基層基礎工作,現對進一步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進一步深化對基層司法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在我國司法行政體系中,司法所是最基層的組織機構,擔負著具體組織實施基層司法行政各項業務工作,直接面向廣大群眾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的重要職能,是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服務大局、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的重要渠道和前沿陣地。司法所的基礎地位決定了它在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服務於「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司法所承擔著本轄區普法工作的具體組織和實施,擔負著推進依法治鄉(街)、依法治村等法治基礎工程的職責,是基層政府依法決策、依法建制、依法行政的參謀助手;司法所通過履行指導人民調解工作、代表基層政府處理民間糾紛、組織開展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等項職能,發揮著維護基層社會穩定的重要防線作用;通過組織開展基層法律服務工作,對促進城鄉經濟發展、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起著重要的服務和保障作用。
(二)要正確認識新形勢下基層司法所建設面臨的新的機遇和挑戰。加強司法所建設是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全面推進基層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依法治國的基礎工程,也是司法所最主要的業務職能;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出現的新變化,基層各種涉法問題的不斷增多,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迫切需要進一步強化基層司法所的工作,以滿足基層對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日益增長的需求。

『貳』 司法部與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是什麼關

司法部主要是司抄法行政這一塊(因為司法部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的一個部門),像司法教育、文化、司法考試、律師協會等都歸司法部管轄;最高院、最高檢都是國家最高司法機關,最高人民法院是國家最高審判機關,主要負責審判方面的司法實務工作及對法律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是國家最高檢察機關,是國家專門監督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檢察院作為公訴機關。另外,司法部是國務院所屬部門,部長由國務委員會會議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則都是由5年一屆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叄』 司法部是什麼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是主管全國司法行政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

  •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於1949年10月30日設立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後,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 歷史發展

  •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該法第十條規定政務院設司法部,規定司法部是國家司法行政機關,主持全國的司法行政事宜。

  • 1949年10月30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設立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

  • 1949年1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批准了《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試行組織條例》。

  • 至1950年,全國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改革舊的司法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建立律師公證制度,創辦政法大學,培養法學、法律專門人才,培訓司法幹部,開展法制宣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鞏固人民民主政權,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 1952年7月16日,在中央司法部成立了由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法院組成的中央司法改革辦公室。

  • 1953年4月,第二屆全國司法工作會議後,中央司法部的機構作了調整,內設辦公廳、普通法院管理司、專門法院管理司、幹部管理教育司、法律宣傳司和專門委員室。

  • 1954年8月13日,隨著各大行政區及大區司法部的撤消,司法部發出《關於各省與中央直轄市審判機關與司法行政機關分立問題的意見》,要求河北、山西等18省和京、津、滬三市立即建立司法廳(局),其它各省逐步建立司法廳,主持司法行政工作。

  • 1954年9月2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同時在全國各大行政區成立了行政區司法部,大行政區撤銷後,又陸續建立了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地區、市一級設有專管司法行政工作的機構。

  • 1955年11月2日,司法部第261次部務會議決定改進工作方法和調整機構,機構設置改為辦公廳、普通法院管理司、運輸法院管理司、人事司、教育司、公證律師司、法令編纂司及財務處、人民接待室。

  • 1957年8月9日,國務院第56次全體會議決定撤銷全國的鐵路運輸法院和水上運輸法院,據此,司法部也相應地撤銷了運輸法院管理司。

  • 1958年6月13日至8月20日,在第四屆全國司法工作會議上,司法部領導成員遭到錯誤批判。

  • 1959年,全國司法行政機關被撤銷,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這種狀況延續了20年。

  • 1979年9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0次會議決定,加強全國司法行政工作,重建司法部。

  • 1979年10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關於迅速建立地方司法行政機構的通知》。中國的司法行政工作揭開了健康發展的新篇章。

  • 1980年4月14日,國務院批准司法部設立法制局,負責法規整理和匯編工作。

  • 1981年5月12日,國務院批准司法部設立外事局,統一擔負全國司法外事工作。

  • 1982年,司法部職能進行調整,法院司法行政工作劃歸法院自行管理;法律法規匯編劃歸國務院辦公廳法制局承擔。

  • 1983年,監獄、勞教工作由公安部劃歸司法部管理。

  • 1984年6月11日,國務院批准司法部設立審計室。

  • 1984年8月,成立直屬於司法部的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前身為原中央政法幹部學校,1983年5月並入中國政法大學,1984年8月又獨立建校。

  • 1984年9月7日,國務院批准司法部恢復計劃財務司。

  • 1987年6月,國務院批准司法部成立司法協助局,統一領導和管理中國與其它國家的司法協助工作。

  • 1988年10月25日,國家編委批準的司法部「三定」方案確定,機構設置改為辦公廳、教育司、勞動改造工作管理局、勞動教養工作管理局、宣傳司、律師司、公證司、基層工作司、外事司、司法協助司、法規司、人事司、計劃財務司、行政司等14個司局及機關黨委、機關紀委和老幹部局。

  • 1994年4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司法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的通知》確定:司法部是國務院主管全國司法行政工作的職能部門。

  • 1998年6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司法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確定:「司法部是主管全國司法行政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

  • 2001年11月21日,司法部增設司法考試司。

  • 主要職責

  •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司法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8〕64號),司法部主要承擔以下職能:

  • (一)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 (二)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

  • (三)負責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戒毒場所的管理工作;

  • (四)擬訂全民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地方、各行業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工作和對外法制宣傳;

  • (五)負責指導監督律師工作、公證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負責港澳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 (六)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 (七)指導、監督基層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和幫教安置工作;

  • (八)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 (九)主管全國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 (十)參與有關國際司法協助條約的草擬、談判,履行司法協助條約中指定的中央機關有關職責;

  • (十一)指導司法行政系統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參與聯合國預防犯罪組織和刑事司法領域的交流活動,承辦涉港澳台的司法行政事務;

  • (十二)負責司法行政系統槍支、彈葯、服裝和警車管理工作,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計劃財務工作;

  • (十三)指導、監督司法行政隊伍建設和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負責司法行政系統的警務管理和警務督察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 (十四)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 組織機構

  • 職能機構

  • 司法部有職能機構16個:辦公廳、政治部、監獄管理局、戒毒管理局、社區矯正管理局、法制宣傳司、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法律援助工作司、基層工作指導司、國家司法考試司、司法鑒定管理局、法制司、司法協助外事司、計財裝備司、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局。

  • 直屬單位

  • 司法部有直屬單位22個:司法部信息中心、司法研究所(研究室)、機關服務中心、燕城監獄、法律援助中心、直屬煤礦管理局、預防犯罪研究所、法制日報社、法律出版社、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中國公證協會、中國監獄工作協會、中國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協會、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司法行政學院、國家司法考試中心、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司法協助交流中心、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中國法律服務(澳門)公司、司法部港澳台法律培訓交流中心。

  • 派駐機構

  • 司法部有派駐機構1個:駐部紀檢組監察局。

  • 地方廳局

  • 司法部有下屬地方廳局30個:北京市司法局、天津市司法局、上海市司法局、重慶市司法局、黑龍江省司法廳、吉林省司法廳、遼寧省司法廳、河北省司法廳、山西省司法廳、陝西省司法廳、甘肅省司法廳、青海省司法廳、山東省司法廳、河南省司法廳、湖北省司法廳、湖南省司法廳、江蘇省司法廳、江西省司法廳、浙江省司法廳、福建省司法廳、安徽省司法廳、廣東省司法廳、貴州省司法廳、雲南省司法廳、海南省司法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法局、內蒙古自治區司法廳、廣西壯族自治區司法廳、寧夏回族自治區司法廳、西藏自治區司法廳。

『肆』 司法部、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在職能上有何區別

司法部主要是司法行政這一塊(因為司法部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的一個部門),像司法教育、文化、司法考試、律師協會等都歸司法部管轄。

最高院、最高檢都是國家最高司法機關,最高人民法院是國家最高審判機關,主要負責審判方面的司法實務工作及對法律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是國家最高檢察機關,是國家專門監督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檢察院作為公訴機關。

另外,司法部是國務院所屬部門,部長由國務委員會會議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則都是由5年一屆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4)司法部會議擴展閱讀:

司法部是行政機關,兩高是司法機關,性質不同。

司法部主要承擔以下職能:

(一)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

(三)負責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戒毒場所的管理工作;

(四)擬訂全民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地方、各行業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工作和對外法制宣傳;

(五)負責指導監督律師工作、公證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負責港澳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六)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七)指導、監督基層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和幫教安置工作;

(八)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九)主管全國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十)參與有關國際司法協助條約的草擬、談判,履行司法協助條約中指定的中央機關有關職責;

(十一)指導司法行政系統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參與聯合國預防犯罪組織和刑事司法領域的交流活動,承辦涉港澳台的司法行政事務;

(十二)負責司法行政系統槍支、彈葯、服裝和警車管理工作,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計劃財務工作;

(十三)指導、監督司法行政隊伍建設和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負責司法行政系統的警務管理和警務督察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十四)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伍』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的歷史發展

1949年10月30日,根據《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設立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1954年,中國第專一部憲屬法頒布後,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同時在全國各大行政區成立了行政區司法部,大行政區撤銷後,又陸續建立了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地區、市一級設有專管司法行政工作的機構。
在建國初期的一年裡,全國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改革舊的司法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建立律師公證制度,創辦政法大學,培養法學、法律專門人才,培訓司法幹部,開展法制宣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鞏固人民民主政權,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1959年,全國司法行政機關被撤銷,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這種狀況整整延續了20年。
1979年9月召開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0次會議決定,加強全國司法行政工作,重建司法部。同年10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關於迅速建立地方司法行政機構的通知》。中國的司法行政工作揭開了健康發展的新篇章。

『陸』 司法部是做什麼的

職責:

1、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編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2、負責組織、指導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3、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4、研究制訂本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總體規劃,組織、指導、協調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5、負責管理本市律師、法律援助工作和公證機構及公證活動;研究律師、公證工作的改革與發展,並提出實施辦法。

6、負責管理本市法律服務機構和在京設立的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指導本系統的社會團體工作。

7、指導本系統法學教育及業務培訓工作。

8、負責指導區、縣司法行政部門管理人民調解工作、社區矯正工作及司法助理員、基層司法所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9、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外事工作和對外宣傳、交流工作。

10、指導和管理本市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工作。

11、負責本市仲裁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12、負責本市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13、負責社區矯正工作

14、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15、管理本市監獄管理局和本市勞動教養工作管理局。

(6)司法部會議擴展閱讀

司法局是政府的司法行政機關。受黨委與政府的領導。司法局規格比法院、檢察院略低,是政府宣傳管理法律的專業職能部門。

司法行政機關的職能和任務主要有:監督和指導全國監獄執行刑罰、改造罪犯的工作,監督和指導全國勞動教養工作;制定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和檢查各地區、各行業的依法治理工作,指導對外法制宣傳工作,管理法制報刊。

監督和指導全國的律師工作和法律顧問工作,管理社會法律服務機構和在華設立的外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和指導全國公證機構和公證業務活動,負責委託港澳地區律師辦理在內地使用的公證事務;指導全國的人民調解和司法助理員工作;管理部直屬的高等政法院校,指導全國的中等、高等法學教育工作和法學理論研究工作。

『柒』 司法部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主管司法行政,是國務院組成部門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於1949年10月30日設立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後,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同時在各大行政區成立了行政區司法部,大行政區撤消後,又陸續建立了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地區、市一級設有專管司法行政工作的機構。建國初期的一年裡,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改革舊的司法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建立律師公證制度,創辦政法院校,培養法律專門人才,培訓司法幹部,開展法制宣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鞏固人民民主政權,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1959年,全國司法行政機關被撤消,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這種狀況整整延續了20年。1979年9月召開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0次會議決定,加強司法行政工作,重建司法部。同年10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關於迅速建立地方司法行政機構的通知》。我國的司法行政工作揭開了健康發展的新篇章。 職能和任務主要有: 1.監督和指導全國監獄執行刑罰、改造罪犯的工作,監督和指導全國勞動教養工作; 2.制定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和檢查各地區、各行業的依法治理工作,指導對外法制宣傳工作,管理法制報刊; 3.監督和指導全國的律師工作和法律顧問工作,管理社會法律服務機構和在華設立的外國(境外)律師機構; 4.監督和指導全國公證機構和公證業務活動,負責委託港澳地區律師辦理在內地使用的公證事務; 5.指導全國的人民調解和司法助理員工作; 6.管理部直屬的高等政法院校,指導全國的中等、高等法學教育工作和法學理論研究工作;組織參加聯合國有關預防犯罪領域的會議和活動,承辦聯合國有關對口部門的往來業務,組織參加國際有關人權問題的法律研討和交流活動、開展政府間的法律交流與合作; 7.參加與外國簽訂司法協助協定的談判,負責國際司法協助協定執行的有關事宜; 8.參與國家立法工作,組織司法領域人權問題研究; 9.監督大型監獄、勞動教養場所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管理直屬單位的國有資產; 10.指導全國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捌』 公安部與司法部有什麼區別

一、職能不同

1、公安部:公安部是國務院主管全國公安工作的職能部門。

2、司法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是主管全國司法行政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

二、組織架構不同

1、公安部:各省、自治區設公安廳,直轄市設公安局;各市(地、自治州、盟)設公安局(處);市轄區設公安分局,接受上級公安機關直接領導;

各縣(市、旗)設公安局,分別接受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領導。縣(市、區、旗)公安局下設公安派出所,由縣(市、區、旗)公安機關直接領導和管理。

2、司法部:司法部下轄機關廳局一共有23個,分別是:中央依法治國辦秘書局、辦公廳、政治部、法治調研局、法治督察局、立法一局、立法二局、立法三局、立法四局、監獄管理局、社區矯正管理局。

戒毒管理局、行政復議與應訴局、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普法與依法治理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律師工作局、法律職業資格管理局、國際合作局、裝備財務保障局、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局。

三、工作內容不同

1、公安部: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防範、打擊恐怖活動;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管理交通、消防、危險物品;管理戶口、居民身份證、國籍、出入境事務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的有關事務;維護國(邊)境地區的治安秩序;

警衛國家規定的特定人員、守衛重要場所和設施;管理集會、遊行和示威活動;監督管理公共信息網路的安全監察工作;指導和監督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等群眾性治安保衛組織的治安防範工作。

2、司法部:監督和指導全國監獄執行刑罰、改造罪犯的工作,監督和指導全國勞動教養工作;制定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和檢查各地區、各行業的依法治理工作,指導對外法制宣傳工作,管理法制報刊;

監督和指導全國的律師工作和法律顧問工作,管理社會法律服務機構和在華設立的外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和指導全國公證機構和公證業務活動,負責委託港澳地區律師辦理在內地使用的公證事務;指導全國的人民調解和司法助理員工作;

管理部直屬的高等政法院校,指導全國的中等、高等法學教育工作和法學理論研究工作;組織參加聯合國有關預防犯罪領域的會議和活動,承辦聯合國有關對口部門的往來業務,組織參加國際有關人權問題的法律研討和交流活動、開展政府間的法律交流與合作;

參加與外國簽訂司法協助協定的談判,負責國際司法協助協定執行的有關事宜;參與國家立法工作,組織司法領域人權問題研究;監督大型監獄、勞動教養場所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管理直屬單位的國有資產;

指導全國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玖』 關於司法部新出台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

希賽網解答:要根據入學或取得學歷的時間來判斷是否有報名資格。
【學歷條件】
根據《實施回辦法答》第九條和第二十二條相關規定:
「新人新辦法」
1、具備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全日製法本);
2、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全日制非法本+法律碩士或法學碩士);
3、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相應學位且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全日制非法本+3年法律工作經驗)。
「老人老辦法」
1、本辦法實施前已入學或者已取得相應學歷的高等學校法學類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
2、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學類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的,可以報名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辦法實施前入學的非法本都可以考。包括:自考本科、成人本科,可考,且一直可考)

『拾』 國務院司法部是司法機關嗎,它和法院、檢察院之間有什麼關系啊

國務院司法部不是司法機關。國務院司法部是主管全國司法行政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

廣義的司法機關包括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是與裁判活動有關的機關。

關系:

司法部和法院,檢察院是相互獨立的國家機關。國務院司法部與法院、檢察院僅有「業務往來」而已,沒有任何隸屬關系。

(10)司法部會議擴展閱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司法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8〕64號),司法部主要承擔以下職能:

(一)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

(三)負責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戒毒場所的管理工作;

(四)擬訂全民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地方、各行業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工作和對外法制宣傳;

(五)負責指導監督律師工作、公證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負責港澳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六)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七)指導、監督基層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和幫教安置工作;

(八)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九)主管全國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十)參與有關國際司法協助條約的草擬、談判,履行司法協助條約中指定的中央機關有關職責;

(十一)指導司法行政系統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參與聯合國預防犯罪組織和刑事司法領域的交流活動,承辦涉港澳台的司法行政事務;

(十二)負責司法行政系統槍支、彈葯、服裝和警車管理工作,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計劃財務工作;

(十三)指導、監督司法行政隊伍建設和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負責司法行政系統的警務管理和警務督察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十四)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