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關於詐騙的
發布時間: 2025-05-13 19:37:29
A. 轉讓被騙隱瞞情況屬於詐騙嗎
轉讓被騙隱瞞情況一般屬於民事欺詐行為,不一定屬於詐騙。
詐騙罪的犯罪構成如下:
1、欺騙行為,欺騙行為的內容是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並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
2、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欺騙行為必須使對方產生或者繼續維持錯誤認識;
3、使對方基於錯誤認識處分財產;
4、行為人或者第三者獲得財產,欺騙行為使對方處分財產後,行為人或第三者獲得財產;
5、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失。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欺騙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轉讓,就是把自己的東西或合法利益或權利讓給他人,有產權、債權、資產、股權、營業、著作權、知識產權轉讓、經營權、租賃權等等。
民事欺詐行為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民事欺詐行為是指在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過程中,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做出錯誤的表示的行為。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