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關於初犯的規定
❶ 刑法對初犯和偶犯的規定
我國刑法中對初犯沒有明文規定,因而初犯本身並不是法定從輕處罰的情節。中國刑法對偶犯未作明文規定,在刑事政策上,一般是從寬處理。
對初犯是否應從輕處罰,只能根據犯罪的各種情節綜合考慮。初犯系第一次犯罪,一般說來惡習不深,易於改造。可以比照累犯從輕處罰,但是有的初犯則是數次犯罪,甚至還可能是慣犯或常業犯,由於各種原因而一直逃避法網,這類初犯就不應從輕處罰。在勞改實踐中,應將初犯與慣犯、累犯分管分押,以免受到慣犯、累犯的感染。
偶犯「慣犯」的對稱。偶然實施某種犯罪行為的人。偶犯的犯罪原因,不是基於行為人的性格,主要是由於偶然的外部事件而引起的犯罪。一般表現為未經充分思考和精心預謀而實施犯罪,經精心預謀後實施犯罪行為的人不是偶犯。
偶犯與初犯不同,偶犯是從犯罪原因的角度劃分的犯罪人類型,而初犯是從犯罪序數的角度劃分的犯罪人類型,是指第一次實施犯罪的人。偶犯的人身危險性一般比較小,處罰較慣犯為輕。
(1)刑法關於初犯的規定擴展閱讀
常見量刑情節的適用
1、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綜合考慮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認識能力、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現、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30%-60%;
(2)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10%-50%。
2、對於未遂犯,綜合考慮犯罪行為的實行程度、造成損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況,可以比照既遂犯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下。
3、對於從犯,應當綜合考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實施犯罪行為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減少基準刑的20%-50%;犯罪較輕的,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4、對於自首情節,綜合考慮自首的動機、時間、方式、罪行輕重、如實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現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惡意利用自首規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從寬處罰的除外。
5、對於立功情節,綜合考慮立功的大小、次數、內容、來源、效果以及罪行輕重等情況,確定從寬的幅度。
(1)一般立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2)重大立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50%;犯罪較輕的,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6、對於坦白情節,綜合考慮如實供述罪行的階段、程度、罪行輕重以及悔罪程度等情況,確定從寬的幅度。
(1)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2)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同種較重罪行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30%;
(3)因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50%。
❷ 初犯偶犯的法律規定
我國刑法中對初犯沒有明文規定,因而初犯本身並不是法定從輕處罰的情節。中國刑法對偶犯未作明文規定,在刑事政策上,一般是從寬處理。
對初犯是否應從輕處罰,只能根據犯罪的各種情節綜合考慮。初犯系第一次犯罪,一般說來惡習不深,易於改造。可以比照累犯從輕處罰,但是有的初犯則是數次犯罪,甚至還可能是慣犯或常業犯,由於各種原因而一直逃避法網,這類初犯就不應從輕處罰。在勞改實踐中,應將初犯與慣犯、累犯分管分押,以免受到慣犯、累犯的感染。
偶犯「慣犯」的對稱。偶然實施某種犯罪行為的人。偶犯的犯罪原因,不是基於行為人的性格,主要是由於偶然的外部事件而引起的犯罪。一般表現為未經充分思考和精心預謀而實施犯罪,經精心預謀後實施犯罪行為的人不是偶犯。
偶犯與初犯不同,偶犯是從犯罪原因的角度劃分的犯罪人類型,而初犯是從犯罪序數的角度劃分的犯罪人類型,是指第一次實施犯罪的人。偶犯的人身危險性一般比較小,處罰較慣犯為輕。
常見量刑情節的適用
1、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綜合考慮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認識能力、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現、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30%-60%;
(2)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10%-50%。
2、對於未遂犯,綜合考慮犯罪行為的實行程度、造成損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況,可以比照既遂犯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下。
3、對於從犯,應當綜合考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實施犯罪行為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減少基準刑的20%-50%;犯罪較輕的,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4、對於自首情節,綜合考慮自首的動機、時間、方式、罪行輕重、如實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現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惡意利用自首規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從寬處罰的除外。
5、對於立功情節,綜合考慮立功的大小、次數、內容、來源、效果以及罪行輕重等情況,確定從寬的幅度。
(1)一般立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2)重大立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50%;犯罪較輕的,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6、對於坦白情節,綜合考慮如實供述罪行的階段、程度、罪行輕重以及悔罪程度等情況,確定從寬的幅度。
(1)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2)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同種較重罪行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30%;
(3)因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50%。
法律依據
《關於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第一條
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應當根據犯罪的具體情況,區分案件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實行區別對待,做到該寬則寬,當嚴則嚴,寬嚴相濟,罰當其罪。對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認罪認罰案件,要盡量依法從簡從快從寬辦理,探索相適應的處理原則和辦案方式;對因民間矛盾引發的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認罪、真誠悔罪並取得諒解、達成和解、尚未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要積極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特別是對其中社會危害不大的初犯、偶犯、過失犯、未成年犯,一般應當體現從寬;對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犯罪,嚴重暴力犯罪,以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敏感案件,應當慎重把握從寬,避免案件處理明顯違背人民群眾的公平正義觀念。
❸ 刑法關於初犯的規定
法律主觀:
《 刑法 》規定,初犯可酌情從輕處罰,對於 從犯 ,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第二十七條【從犯】在 共同犯罪 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於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非法經營罪 】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 非法經營 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並處或者單處 違法所得 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罰金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 沒收財產 :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 法規 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 經營許可證 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