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修改之處

民法典修改之處

發布時間: 2025-05-16 00:17:53

民法典修改和新增內容有哪些

1. 新增抗疫相關條款:民法典新增規定,在監護人「失聯」等緊急情況下,民政部門需負責未成年人等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失蹤人的監護職責。此外,為了應對疫情等公共衛生事件,增加了關於緊急使用公用維修資金的特別程序,以及完善了國家訂貨合同制度。
2. 設立離婚冷靜期:針對近年來離婚率上升的現象,民法典規定了離婚冷靜期,以避免雙方在沖動之下做出決定。這一措施旨在讓夫妻雙方有足夠時間冷靜思考,確保離婚意願的真實性。
3. 性騷擾責任規定:民法典明確了對性騷擾行為的責任,為受害者提供法律救濟。性騷擾被視為侵害人格尊嚴的行為,施害者將可能面臨法律責任和賠償責任。
4. 虛擬財產繼承權:民法典確認了網路虛擬財產作為個人財產的一部分,享有與傳統財產相同的繼承權。這一變化體現了對信息時代財產形態的認可和保護。
5. 個人信息與網路侵權責任:民法典強化了對個人信息的保護,並規定了網路環境下的侵權責任,以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需求。
6. 人格權獨立成編:這是民法典的一大特色,表明國家對人格尊嚴權的重視。這一變化不僅體現了人文關懷,也強化了對個人權利的保護。
7. 合同中心主義與侵權責任獨立:民法典確立了合同法總則的完整性,並將侵權責任獨立成編,使得法律體系更加科學合理,便於司法實踐操作。
8. 民法典的定位:作為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調整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以上內容均基於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合理解讀和潤色,旨在提高內容質量,確保語義清晰,條理分明。

⑵ 民法典徵收土地補償48條

法律分析:
同《物權法》的規定相比,做了4個方面的修改完善:一是將徵收補償費的支付由「依法足額支付」修改為「依法及時足額支付」。這一修改的目的是體現《民法典》第117條所規定的「公平、合理」的徵收補償原則,保障被徵收人及時得到補償費。二是將徵收補償的范圍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修改為「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這一修改主要是將農村村民住宅補償從地上附著物補償中獨立出來,以特別強調對被徵收人住宅的保障。這兩處修改,與2019年修正的《土地管理法》第48條保持了一致性。三是將《物權法》中的「拆遷補償」修改為「徵收補償」,這是對原規定不準確表述的更正。四是體現疫情防控的需要,在《物權法》第44條關於因搶險救災可以徵用不動產的基礎上,《民法典》物權編第245條增加「疫情防控」作為徵用不動產的法定事由,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不動產徵用提供法律依據

法律依據培告扮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四十三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可以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組織、個人的房屋配灶以及其他不動產。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徵收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應友游當依法給予徵收補償,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徵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徵收補償費等費用。第二百四十五條規定:因搶險救災、疫情防控等緊急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可以徵用組織、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徵用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使用後,應當返還被徵用人。組織、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徵用或者徵用後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

⑶ 民法典修改和新增內容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新增內容主要具體如下:
1、設置離婚冷靜期,冷靜期讓雙方有冷靜下來考慮的機會,重新審視一下離婚是否為真實意願;
2、性騷擾要承擔賠償責任,以性騷擾被告到法院的話,會涉及侵害人格尊嚴問題;
3、網店等虛擬財產可以繼承,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網路虛擬財產和數據,在侵權責任編,對網路上的侵權責任也作出規定;
4、見義勇為免責,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5、小區共有場所收入歸業主,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
6、禁止高利放貸;
7、保護個人信息,處理個人信息的,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並符合兩個條件,第一個是徵得該自然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二個是公開處理信息的規則;
8、增加遺囑形式,規定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註明年、月、日;
9、守護「頭頂上的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修改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將人格權獨立成編,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人格尊嚴權的尊重,體現了人文主義關懷;
2、確立了中心主義,保持法總則體系的完整性;
3、侵權責任獨立成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條 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前款規定期限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熱點內容
民法第68條 發布:2025-05-16 02:51:06 瀏覽:938
法院勘驗筆錄 發布:2025-05-16 02:50:19 瀏覽:82
勞動合同法集體合同 發布:2025-05-16 02:45:24 瀏覽:756
上地司法局 發布:2025-05-16 02:45:22 瀏覽:663
全民閱讀立法 發布:2025-05-16 02:44:36 瀏覽:574
民法青年 發布:2025-05-16 02:34:00 瀏覽:240
道德經小學 發布:2025-05-16 02:07:55 瀏覽:197
中央法法律顧問 發布:2025-05-16 02:02:51 瀏覽:237
法官都是公正的嗎 發布:2025-05-16 02:02:16 瀏覽:609
婦產科的護理道德要求 發布:2025-05-16 01:54:27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