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人型圖
㈠ 民法典153條規定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強制性規定及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一、如何理解民法總則153條的內容? 2021年1月1日起《 民法典 》正式施行,《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民法總則》第153條:違反法律、行政 法規 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對於民法總則中備受關注的法律行為,因為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而無效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153條中沒有再出現最高法院頒布的《 合同法 司法解釋》(二)中出現的管理性強制規定與效力性強制規定的二分法。在理解和適用《民法總則》第153條「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時,可以援用最高法院司法解釋所引入的二分法,以指示法官在做出法律行為是否因為違法而無效時,要判定所違反的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究竟是管理性的強制規定,還是效力性強制規定。 二、《民法典》中規定的民事權利 第一百零九條6868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條6868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第一百一十一條6868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第一百一十二條6868自然人因 婚姻家庭 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第一百一十三條6868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 第一百一十四條6868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 擔保物權 。 第一百一十五條6868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一十六條6868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第一百一十七條6868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第一百一十八條6868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 債權是因合同、 侵權行為 、無因管理、 不當得利 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第一百一十九條6868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一百二十條6868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 侵權責任 。 第一百二十一條6868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第一百二十二條6868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第一百二十三條6868民事主體依法享有 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 商標 ;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第一百二十四條6868自然人依法享有 繼承權 。 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可以依法 繼承 。 第一百二十五條6868民事主體依法享有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 第一百二十六條6868民事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 第一百二十七條6868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二十八條6868法律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消費者等的民事權利保護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二十九條6868民事權利可以依據民事法律行為、事實行為、法律規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第一百三十條6868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願依法行使民事權利,不受干涉。 第一百三十一條6868民事主體行使權利時,應當履行法律規定的和當事人約定的義務。 第一百三十二條6868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 綜合上面所說的,《民法典》對於我們公民來說是特別重要的,而且對於不同的情況也制定了很多種的條款,就是為了可以更好的保護公民的利益,而對於我們公民也一定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尊守法規,這樣才能使一個城市更加的和諧。
㈡ 民法總則123條規定的是什麼
法律分析:民法總則現在已經失效。現在《民法總則》的第一百二十三條已經變為《民法典》的第一百二十三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三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㈢ 如何看待《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的差異
通則和總則是兩回事,前者不僅涵蓋了民法總則的部分,還規定了物權、合版同、侵權責任等大量原本屬權於民法分則的內容。
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距今已有30年,限於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和立法技術,其中許多制度已經過時,比如「聯營」;而許多勃興於成熟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內容又沒能規定在《民法通則》中,如環境權、公司股東權等。
拓展資料:
《民法總則(修訂第8版)》以明白淺顯之語言,介述與研討民法基礎理論,融法律條文釋義、典型案例評析、部院解釋與指令等為一體,並施先生具三十餘年法務公職經歷,於理論闡釋之際多有經驗體悟,較之一般學院派著作,更具知行合一之特點。施先生於書中尤重視對於民法基本理論之比較研究,而不囿於地方性實踐。
民法總則是將來可能實施的民法典的一個組成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修訂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民法通則是現行的民法名稱。
㈣ 屬於民法法系的國家和地區有哪些
分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
大陸法系,又稱民法法系、羅馬法系、法典法系、羅馬-德意志法系,是以羅馬法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大陸法系最先產生於歐洲大陸,以羅馬法為歷史淵源,以民法為典型,以法典化的成文法為主要形式。大陸法系包括兩個支系,即法國法系和德國法系。法國法系是以1804年《法國民法典》為藍本建立起來的,它以強調個人權利為主導思想,反映了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社會經濟的特點。德國法系是以1896年《德國民法典》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強調國家干預和社會利益,是壟斷資本主義時期法的典型。
屬於大陸法系的國家和地區除了法國、德國外,還包括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大陸國家,也包括曾是法國、西班牙、荷蘭、葡萄牙四國殖民地的國家和地區如阿爾及利亞、衣索比亞等及中美洲的一些國家,國民黨統治時期的舊中國也屬於這一法系。
大陸法系的特點:
(1)全面繼承羅馬法:吸收了許多羅馬私法的原則、制度,如賦予某些人的集合體以特定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所有權的絕對性,取得財產的各種方法,某人享有他人所有物的某些權利;侵權行為與契約制度;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相結合制度等。還接受了羅馬法學家的整套技術方法,如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人法、物法、訴訟法的私法體系,物權與債權的分類,所有與佔有、使用收益權地役權以及思維、推理的方式。
(2)實行法典化,法律規范的抽象化概括化。
(3)明確立法與司法的分工,強調制定法的權威,一般不承認法官的造法功能。
(4)法學在推動法律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法學創立了法典編篡和立法的理論基礎,如自然法理論、分權學說、民族國家理論等,使法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任務由法學家來完成。
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法系、英國法系,是以英國自中世紀以來的法律,特別是它的普通法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英美法系首先起源於11世紀諾曼人入侵英國後逐步形成的以判例形式出現的普通法。
英美法系的范圍,除英國(不包括蘇格蘭)、美國外,主要是曾是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國家和地區,如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緬甸、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馬來西亞等。中國香港地區也屬於英美法系。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㈤ 民法為什麼是私法
民法就是調來整平等主源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人身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依據《民法總則》第二條: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第三條: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第四條: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㈥ 民法的基本特徵
民法具有法定性、平等性、自願性、公平性、誠實性、道德性、環保性等基本特徵。
六點具體原則:
1、平等原則
民事主體權利能力一律平等;民事主體法律地位平等;民事主體權益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
2、意思自治原則
民法在規范人們的民事行為方面自願原則體現了當事人意思自治;民事主體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民事法律行為的內容和形式由當事人根據自己的意願決定。
3、公平原則
民事主體應依據社會公認的公平觀念從事民事活動,以維持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均衡。
4、誠實信用原則
不為欺詐行為,恪守信用尊重交易習慣;不規避法律和曲解合同條款;正當競爭,反對壟斷;尊重社會利益,不得濫用權利。
5、公序良俗原則
民事主體在進行民事活動時應當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風俗;不得違反社會一般道德准則和國家的一般利益。
6、綠色原則
是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生產活動和消費活動的行為准則。「綠色原則」是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規定、追究環境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的法理基礎和立法根據。
民法意義:
1、民法屬於一部由我國政府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用作對人民矛盾進行緩解以及調整人民和國家之間矛盾的方法。它和國際法的性質是完全相反的,它在國內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發揮了重要的意義,一次民法作為國內法,它的這種性質長期以來得到了維護。
2、民法為繼受法,繼受法為從外國採用的法律,固有法為本國土生土長的法律。我國民法為繼受法。盡管我國作為中華法系的母國具有悠久的法律傳統,但這是一種刑法傳統,其中民法比較萎縮,依附於刑法,用刑事手段來解決民事問題,這與以民法為重的西方法律傳統形成對照。
3、民法是一種普通型的法律。它在普通的事件處理中作為首要的法律依據,能夠適用於任何人或事物或者其它因素。當然這一點上它和針對於特別的任何事的特別法是相反的。民法為普通法,要表達的就是民法典為普通法,被設想為一個可以涵蓋全部民事生活事實的體系。
4、民法是一種存在實體的法律,它規定了人民的實際擁有的權力和義務,以及這些權力和義務使用的范圍和方法和使用法律所必要的程序等等,具有實際的意義。民法原則上為實體法,與民事訴訟、破產法等程序性法律形成配套關系。一些法律認識比較模糊的人認為民法是主要的法律,往往忽視了程序法的重要性,這樣是非常不正確的,而且不利於法治的健全發展,實際上,權利分為實體權利和程序權利兩類,程序法也規定一些程序性的權利並規定實現它們的程序,我們可以從這一點看出,程序法的實體特徵也比較明顯。
5、民法中主要規定和闡述了人民的一些權力,因此它又帶有濃厚的權力色彩,屬於權利法的范圍。這也是人民權力需求的一種必然趨勢下的改變。
6、民法為中人法,中人道德是民法中的人的行為標准,以何種人性標准作為民法的基礎,立法者享有自由,他們可以選擇中人或上人標准。它是一種社會規范,通過調整社會關系來調整人的行為,同時以人性觀點為出發點,以此來規范人的行為並制定相應的規則。
7、民法為任意法兼強行法,法律規定的內容僅用來補充或解釋當事人的意思,對當事人對之遵守與否不加限制的,為任意法,也即貫徹意思自治原則的法律規范;法律規定的內容不容當事人加以左右或約定排除的,為強行法,也即體現公序良俗的規范。
8、民法為嚴正法兼衡平法,嚴正法是在適用於某一具體事實時,必須強制生效,毫無迴旋餘地的規定。簡言之,嚴正法為不賦予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法,衡平法為賦予法官此等裁量權的法,兩者結合,使民法規范既具有原則性,又具有靈活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㈦ 什麼是請求權競合(民法中,請舉例說明)
所謂請求權競合,是指一個自然事實,符合多個法律構成要件,從而產生多個請求權,而這些請求權的目的只有一個。請求權競合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大陸法系規范出發型的訴訟傳統。
關於請求權競合的理論有四,包括請求權法律競合說、請求權自由競合說、請求權相互影響說、請求權規范競合說等。我國司法實踐中允許請求權的有限競合。
例如:在借款一百元的情形,債權人就發生一個請求權;在盜竊電腦一台的情形,電腦所有人就發生一個返還電腦的請求權。
(7)民法人型圖擴展閱讀:
我國學者在討論請求權競合問題時,既有用請求權競合概念的,也有用責任競合概念的。但是多認為在一般情形下,請求權競合與責任競合具有共同的內容。
認為責任競合是從不法行為人(債務人)角度觀察而產生的概念,請求權競合是從受害人(債權人)角度觀察而產生的概念,所以責任競合與請求權競合是同一問題的兩個不同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