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毒品司法解釋
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毒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二款第一項、第三百四十八條規定的「其他毒品數量大」:
(一)可卡因五十克以上;
(二)3,4-亞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等苯丙胺類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嗎啡一百克以上;
(三)芬太尼一百二十五克以上;
(四)甲卡西酮二百克以上;
(五)二氫埃托啡十毫克以上;
(六)哌替啶(度冷丁)二百五十克以上;
(七)氯胺酮五百克以上;
(八)美沙酮一千克以上;
(九)曲馬多、γ-羥丁酸二千克以上;
(十)大麻油五千克、大麻脂十千克、大麻葉及大麻煙一百五十千克以上;
(十一)可待因、丁丙諾啡五千克以上;
(十二)三唑侖、安眠酮五十千克以上;
(十三)阿普唑侖、恰特草一百千克以上;
(十四)咖啡因、罌粟殼二百千克以上;
(十五)巴比妥、苯巴比妥、安鈉咖、尼美西泮二百五十千克以上;
(十六)氯氮卓、艾司唑侖、地西泮、溴西泮五百千克以上;
(十七)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數量大的。
國家定點生產企業按照標准規格生產的麻醉葯品或者精神葯品被用於毒品犯罪的,根據葯品中毒品成分的含量認定涉案毒品數量。第二條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三款、第三百四十八條規定的「其他毒品數量較大」:
(一)可卡因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
(二)3,4-亞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等苯丙胺類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嗎啡二十克以上不滿一百克;
(三)芬太尼二十五克以上不滿一百二十五克;
(四)甲卡西酮四十克以上不滿二百克;
(五)二氫埃托啡二毫克以上不滿十毫克;
(六)哌替啶(度冷丁)五十克以上不滿二百五十克;
(七)氯胺酮一百克以上不滿五百克;
(八)美沙酮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
(九)曲馬多、γ-羥丁酸四百克以上不滿二千克;
(十)大麻油一千克以上不滿五千克、大麻脂二千克以上不滿十千克、大麻葉及大麻煙三十千克以上不滿一百五十千克;
(十一)可待因、丁丙諾啡一千克以上不滿五千克;
(十二)三唑侖、安眠酮十千克以上不滿五十千克;
(十三)阿普唑侖、恰特草二十千克以上不滿一百千克;
(十四)咖啡因、罌粟殼四十千克以上不滿二百千克;
(十五)巴比妥、苯巴比妥、安鈉咖、尼美西泮五十千克以上不滿二百五十千克;
(十六)氯氮卓、艾司唑侖、地西泮、溴西泮一百千克以上不滿五百千克;
(十七)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第三條在實施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犯罪的過程中,攜帶槍支、彈葯或者爆炸物用於掩護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的「武裝掩護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槍支、彈葯、爆炸物種類的認定,依照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執行。
在實施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犯罪的過程中,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造成執法人員死亡、重傷、多人輕傷或者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二款第四項規定的「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第四條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四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向多人販賣毒品或者多次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
(二)在戒毒場所、監管場所販賣毒品的;
(三)向在校學生販賣毒品的;
(四)組織、利用殘疾人、嚴重疾病患者、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
(五)國家工作人員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
(六)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第五條非法持有毒品達到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條或者本解釋第二條規定的「數量較大」標准,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條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在戒毒場所、監管場所非法持有毒品的;
(二)利用、教唆未成年人非法持有毒品的;
(三)國家工作人員非法持有毒品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2. 毒品犯罪未遂司法解釋
毒品犯罪的行為方式主要有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持有等,下面分別分析這幾種行為方式司法解釋中的未遂問題。
(一)走私毒品
走私毒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將其運輸、攜帶、郵寄進出國(邊)境的行為;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走私進口的毒品,或者在內海、領海運輸、收購、販賣毒品的,以走私毒品論處。既然是進出國(邊)境汪輪,走私毒品就會有輸入、輸出兩種形式。就輸入毒品而言,又得根據陸、海、空三種運輸形式分別加以討論。就陸路運輸而言,應以毒品逾越國(邊)境線進入我大陸領域內的時刻為既遂標准。就海運和空運而言,應以裝載毒品的船舶抵達我國港口、裝載毒品的航空器進入我國領空的時刻為既遂。就輸出毒品而言,採取陸路運輸方式的,以毒品離開國(邊)境為既遂。問題是,採取郵寄的方式輸出毒品時,是一交付郵局即為既遂,還是交付郵寄的毒品逾越國(邊)境方為既遂?筆者認為,應以交付郵寄的毒品逾越國(邊)境的時刻為既遂。理由是,在逾越國(邊)境以前,還只是國內運輸,不能謂之走私,此其一。其二,在逾越國邊境以前,仍有可能被海關以外的機關查獲,而屬於因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未遂。就採取海運或空運輸出毒品的,應以毒品逾越我領海或領空的時刻為既遂。
(二)販賣毒品
販賣毒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銷售或者以販賣為目的而非法收買毒品的行為。為賣而買毒品的行為,只是販賣毒品的預備行為。只有著手出售並已將毒品交付給了買者,才能稱之為既遂。即使已經達成了買賣協議,只要毒品尚未實際交付,就還不是既遂。毒品交付給了買者,即使交易款尚未來得及支付,也構成販賣毒品罪的既遂。
關於販賣假毒品的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規定, 「明知是假毒品而冒充毒品販賣的,以詐騙罪定罪處罰。早陵扮不知是假毒品而當作毒品走私、販賣、運輸、窩藏的,應當以走私、販賣、運輸、窩藏毒品犯罪(未遂)定罪處罰。」如果事實上不是毒品,就不可能侵犯到國家設置毒品犯罪所保護的法益,或者說,既然不是毒品,則侵害法益的危險都不存在,既然不存在侵害法益的危險,則不能構成犯罪未遂,只能是不能犯,不構成犯罪,不負刑事責任。
(三)運輸毒品
運輸毒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採用攜帶、郵寄、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運送毒品的行為。關於運輸毒品的既未遂問題,有人認為,「只要行為人開始運輸,即進入運輸狀態即為既遂。而不能以是否運達目的地作為判斷既遂與未遂的標准。如果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尚未啟運的,則應當是未遂。例如行為人利用公共汽車進行運輸毒品,如果汽車已開動,正在運輸途中,則是既遂;如果汽車尚未開動就被緝查歸案,則應是運輸行為的未遂。」這樣理解固然便於操作和認定,但也帶來一些問題,例如,在從甲地運往乙地的途中被查獲,究竟是既遂還是未遂?按照上述觀點,只要開始啟運,就再沒有未遂存在的餘地。但根據犯罪未遂的定義,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行為人本打算將毒品從甲地運到乙地,說他一啟運就得逞了,恐怕不合適吧?在途中被查獲,說他是因為犯罪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而屬於犯罪未遂,恐怕更符合刑法關於犯罪未遂的規定。又如,在行為人將毒品從甲地運往乙地的途中幡然醒悟,將毒品交到了公安機關,能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呢?按上述觀點,一啟運即為既遂,既已既遂,陸灶就不會再有未遂或中止存在的餘地,那麼上述情形就只能算是悔罪,而不屬於犯罪中止。悔罪只是酌定從寬情節,而中止則是法定從寬情節。在上述情形下,恐怕認定為中止更為合理。要不然,既然一啟運即為既遂,而不會再有中止存在的餘地,則只會鼓勵行為人一條道走到黑,顯然不符合刑法的目的。因此,對於運輸行為而言,應以運達目的地的時刻為既遂,在運輸途中,仍有成立犯罪未遂或犯罪中止的可能。
(四)製造毒品
製造毒品,是指非法用毒品原植物直接提煉或者用化學方法加工、配製毒品的行為。就製造毒品而言,顯然只有以已經製造成毒品的時刻為既遂。如果行為人本來能製造成毒品,但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製成成品的,如製造過程中被查獲,則屬於製造毒品罪的未遂。但如果按照行為人的製造方法,根本不可能製造出毒品,筆者認為,不構成製造毒品罪的未遂,而是不能犯,不構成犯罪。理由是,法律之所以處罰未遂犯,不是因為行為人實施了所謂的犯罪行為,而是因為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具有侵害法益的危險。如用裝有子彈的槍支在射程內射擊他人顯然存在他人被槍殺的危險,如果由於槍法不準未能射擊到他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的未遂。法律之所以處罰行為人,不是因為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殺害他人的惡意,也不是因為行為人實施了所謂的殺人行為,而是因為行為人當時的射擊行為具有使他人喪失生命的危險,法律才認定行為人的行為屬於犯罪未遂,應負刑事責任。就製造毒品而言,若根據行為人的製造方法、工藝配方,根本不可能製造出毒品,既然根本不可能製造出毒品,就不存在侵害法益的任何危險,既然不存在侵害法益的危險,就不能構成犯罪未遂,只能屬於不能犯,不構成犯罪,不負刑事責任。
(五)非法持有毒品
非法持有毒品,是指明知是鴉片、海洛因或者其他毒品,而非法佔有、攜有、藏有或者以其他方法控制、支配毒品的行為。「持有」行為,由於有其特殊性,而被有的學者稱為作為和不作為之外的第三種行為。筆者的理解是,一是可以把持有罪看做是舉證責任倒置的情形。如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除非行為人自己能說明其巨額所得的來源是合法的,否則法律上推定其來源是非法的,相當於轉嫁了舉證責任。二是,持有的對象通常是違禁品,如槍支、毒品、假幣等,通過規定持有本身的非法性來實現對違禁品的嚴格控制。三是,持有罪條款可被理解為堵截條款和補充條款。在沒有相關條款可以適用時,持有罪條款可以看作是最後關口。
有的學者認為,持有行為是狀態犯。所謂狀態犯,特指盜竊罪之類的,盜竊等的不法行為雖已結束,但盜竊所造成的他人財產所有權被侵犯的所謂不法狀態仍在持續的情形。而持有行為,在這一過程中,持有的不法行為並沒有結束,而是一直在持續,因此,從這個角度講,持有行為和典型的繼續犯非法拘禁行為是一樣的,均屬不法行為和不法狀態同時持續的情形,故筆者傾向於,把持有犯劃歸和即成犯相對應的繼續犯。既然是繼續犯,則原則上行為人一持有毒品,哪怕時間很短,也構成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既遂。當然,如果持有毒品的時間極其短暫,可根據刑法第十三條的但書規定,不認為是犯罪。換言之,非法持有毒品罪沒有犯罪未遂存在的餘地,只存在構不構成犯罪的問題。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毒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 在實施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犯罪的過程中,攜帶槍支、彈葯或者爆炸物用於掩護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的「武裝掩護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槍支、彈葯、爆炸物種類的認定,依照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執行。
在實施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犯罪的過程中,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造成執法人員死亡、重傷、多人輕傷或者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二款第四項規定的「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四十七條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
(二)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武裝掩護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
(五)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的。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從重處罰。
對多次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未經處理的,毒品數量累計計算。
3. 非法持有毒品罪量刑標准,非法持有毒品罪量刑標准
依據《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條【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
非法持有鴉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標准有關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二款第(一)項、第三百四十八條規定的「其他毒品數量大」:
(一)苯丙胺類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一百克以上;
(二)大麻油五千克、大麻脂十千克、大麻葉及大麻煙一百五十千克以上;
(三)可卡因五十克以上;
(四)嗎啡一百克以上;
(五)度冷丁(杜冷丁)二百五十克以上(針劑100mg/支規格的二千五百支以上,50mg/支規格的五千支以上;片劑25mg/片規格的一萬片以上,50mg/片規格的五千片以上);
(六)鹽酸二氫埃托啡十毫克以上(針劑或者片劑20μg/支、片規格的五百支、片以上);
(七)咖啡因二百千克以上;
(八)罌粟殼二百千克以上;
(九)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數量大的。
第二條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三款、第三百四十八條規定的「其他毒品數量較大」:
(一)苯丙胺類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二十克以上不滿一百克;
(二)大麻油一千克以上不滿五千克,大麻脂二千克以上不滿十千克,大麻葉及大麻煙三十千克以上不滿一百五十千克;
(三)可卡因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
(四)嗎啡二十克以上不滿一百克;
(五)度冷丁(杜冷丁)五十克以上不滿二百五十克(針劑100mg/支規格的五百支以上不滿二千五百支,50mg/支規格的一千支以上不滿五千支;片劑25mg/片規格的二千片以上不滿一萬片,50mg/片規格的一千片以上不滿五千片);
(六)鹽酸二氫埃托啡二毫克以上不滿十毫克(針劑或者片劑20μg/支、片規格的一百支、片以上不滿五百支、片);
(七)咖啡因五十千克以上不滿二百千克;
(八)罌粟殼五十千克以上不滿二百千克;
(九)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
(3)持有毒品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案例:非法持有毒品近五十克 判刑三年罰金二萬
被告人楊某因自己吸食毒品從朋友處購買冰毒49克,自己吸食一次後放置在家中的衣櫃中,後被公安人員查獲。近日,安徽省蚌埠市龍子湖區人民法院對這起非法持有毒品案件作出判決,判處被告人楊某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二萬元。
2014年11月19日,公安人員接報警後在蚌埠市太平街小區附近將被告人楊某抓獲,並在其租住的蚌埠市禹會區張公山北村小區一房屋內查獲甲基苯丙胺1袋,共計48.6克。
法院認為:被告人楊某違反國家對毒品的管制,非法持有甲基苯丙胺48.6克,其行為已構成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告人楊某繫纍犯,且系毒品再犯,依法予以從重處罰。被告人楊某另有前科,酌情予以從重處罰。
被告人楊某如實供述自己罪行,依法予以從輕處罰。依照相關法律規定,遂判處被告人楊某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二萬元。
4. 容留他人吸毒罪最新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毒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二條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條的規定,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定罪處罰:
(一)一次容留多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二)二年內多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二年內曾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受過行政處罰的;
(四)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五)以牟利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六)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嚴重後果的;
(七)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向他人販賣毒品後又容留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並向其販賣毒品,符合前款規定的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定罪條件的,以販賣毒品罪和容留他人吸毒罪數罪並罰 容留近親屬吸食、注射毒品,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作為犯罪處理;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酌情從寬處罰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三) 第十一條[容留他人吸毒案(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條)]提供場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五十四條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第三百五十六條 因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過刑,又犯本節規定之罪的,從重處罰
5. 刑法347條司法解釋條文
第三百四十七條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 (二)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武裝掩護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 (五)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的。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處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三百四十八條非法持有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非法持有鴉片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53條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53條解釋: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毒品犯罪 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
依法從事生產、運輸、管理、使用國家管制的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國家規定管制的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以非法提供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罪定罪處罰:
(一)非法提供麻醉葯品、精神葯品達到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三款或者本解釋第二條規定的「數量較大」標准最低值的百分之五十,不滿「數量較大」標準的;
(二)二年內曾因非法提供麻醉葯品、精神葯品受過行政處罰的;
(三)向多人或者多次非法提供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
(四)向吸食、注射毒品的未成年人非法提供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
(五)非法提供麻醉葯品、精神葯品造成嚴重後果的;
(六)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非法提供麻醉葯品、精神葯品達到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三款或者本解釋第二條規定的「數量較大」標準的;
(二)非法提供麻醉葯品、精神葯品達到前款第一項規定的數量標准,且具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6)持有毒品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條,非法提供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罪。
依法從事生產、運輸、管理、使用國家管制的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國家規定管制的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向走私、販賣毒品的犯罪分子或者以牟利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國家規定管制的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7. 非法持有毒品搖頭丸如何處罰
非法持有毒品搖頭丸本身的危害性是很大的,搖頭丸傷害到了很多年輕人的身心健康,那麼非法持有毒品搖頭丸如何處罰
下面具體來詳細的了解下。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明知是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其他毒品,而非法持有且數量較大的行為。非法:只有生產、管理、運輸、使用精神葯品或麻醉葯品的單位才有權利控制毒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掌握、控制毒品都屬於非法。根據概念來看的話,非法持有毒品是否存在未遂,沒有犯罪未遂。
非法持有搖頭丸(替甲基苯丙胺或替苯丙胺)100克以上可定罪判刑。毒品案件的處理依據刑法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非法持有毒品在此類案件中情節最輕,所以刑期較短。「搖頭丸」是甲基苯丙胺的衍生物,也是一種興奮劑。很多人會認為它只是興奮劑,不算毒品,而事實上搖頭丸只是不同於冰毒的一種軟性毒品。經常吃還是有上癮的可能性。服用搖頭丸一次是不會上癮的,但是最好不要在服用,會對身體產生嚴重的危害。「搖頭丸」有強烈的中樞神經興奮作用,有很強的精神依賴性,對人體有嚴重的危害,吸食者對搖頭丸的精神依賴要遠大於身軀依賴。最好是不要服用,遠離毒品,對自己負責!
通過裕祥安全網
小編對非法持有毒品搖頭丸如何處罰詳細介紹後,讓大家對於這個問題有了詳細的了解,所以說珍惜自己遠離毒品,要時刻關注公共場所犯罪小知識
,關注販賣毒品的量刑標準是什麼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