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法國的司法制度

法國的司法制度

發布時間: 2021-01-11 17:37:05

Ⅰ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有什麼區別

1、法的淵源不同:

大陸法系正式的法的淵源只是制定法;英美法系專制定法和判例法都屬是正式的法的淵源。

2、法典編纂的不同:

大陸法系一般採用法典形式;英美法系往往是單行法律、法規


3、在適用法律的技術方面不同:

在大陸法系,法官審理案件,首先考慮制定法如何規定,然後按照有關規定和案情作出判決;英美法系的法官則首先考慮以前類似的判例,將本案的事實與以前的案件事實比較後概括出可以適用於本案的法律規則。

4、定義不同:

英美法系亦稱「普通法系」、「英國法系」、「判例法系」。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大陸法系是指歐洲大陸上源於羅馬法、以1804 年《法國民法典》為代表的各國法律,所以大陸法系也稱羅馬法系或民法法系。

Ⅱ 誰能給我兩個關於法國或者義大利或者瑞士有關於司法制度的案例啊!就是大陸法系國家司法制度的案例,急求

啊啊啊 對這方面 真沒什麼研究 幫不上 很抱歉啊。

Ⅲ 法國司法制度的介紹

法國是大陸法系的發源地,其現行司法制度是在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後逐版步建立起來的權,是維護資產階級專政和資本主義所有制的重要制度。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封建國王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於一身,「朕的意志即法律」。法院和司法人員依附於國王,無獨立審判活動,封建主在其領地內各行其是。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以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為原則,逐漸建立起資產階級的司法體系。19世紀初,拿破崙一世主持制定了民法、刑法商法、民事訴訟、刑事訴訟等一系列重要法典,設置了普通法院系統和行政法院系統,確立了司法人員的獨立地位,使法國司法制度自成體系和完備起來,形成全國統一的司法體系。

Ⅳ 法國的司法制度是怎樣的

簡介:法國是大陸法系的發源地,其現行司法制度是在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後逐步建立起來的,是維護資產階級專政和資本主義所有制的重要制度。 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封建國王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於一身,「朕的意志即法律」。法院和司法人員依附於國王,無獨立審判活動,封建主在其領地內各行其是。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以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為原則,逐漸建立起資產階級的司法體系。19世紀初,拿破崙一世主持制定了民法、刑法、商法、民事訴訟、刑事訴訟等一系列重要法典,設置了普通法院系統和行政法院系統,確立了司法人員的獨立地位,使法國司法制度自成體系和完備起來,形成全國統一的司法體系。
法院系統:法國的兩大法院組織系統互不隸屬。①普通法院系統。由初審法院、大審法院、違警法院、輕罪法院等基層法院和重罪法院(又稱巡迴法院)、上訴法院、國家安全法院等中級法院以及最高法院組成,負責審理民事和刑事案件。其中,初審法院和大審法院屬於民事法院,違警法院、輕罪法院和重罪法院屬於刑事法院。法官的產生,除民事法院中的商事法庭、鄉鎮對等法庭、勞資調解委員會、社會保險訴訟委員會的法官由選舉產生外,刑事法院和其他民事法院法官則由最高司法委員會或司法部長推薦或任命。法官實行終身制,非經彈劾不得免職。②行政法院系統。由最高行政法院和各省所設的27個行政法庭組成,主要任務是解釋現行法律和行政法令,並提供建議和擬訂草案;審理行政機關之間的糾紛和公民對行政機關的控告。行政法院的成員不是職業法官,而是行政官員,任命和調動按公務員制度規定辦理。③在兩大法院組織系統之外,還設有爭議法庭和特別高等法院。爭議法庭由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選出的法官以及司法部長等組成,負責處理普通法院與行政法院兩系統間關於管轄權的爭議。特別高等法院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選出的議員組成,專門審理總統所犯的叛國罪和政府部長在執行職務期間所犯的刑事罪和危害國家安全罪。
檢察機關:法國不獨立設置檢察機關,檢察官配屬一定的法院,由司法部管轄。法國訴訟程序比較健全,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3種不同程序。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主要依據成文法典審判,判例只供參考。行政訴訟則按判例和行政法規判決。陪審官的作用有限,除重罪法院外,其他法院和法庭不設陪審官。
法國最高司法委員會:法國最高司法委員會是協助總統實行司法監督的機構,由總統任主席,司法部長任副主席。職責是:就最高法院法官和上訴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向總統提出建議,對司法部長有關任命其他法官的建議提出意見,就赦免問題接受咨詢。最高司法委員會同時又是法官紀律委員會,具有對法官的懲戒權。司法部則從事司法行政管理,掌管法院系統的行政組織、人事調動和活動經費等。
司法審查制度:法國的司法審查制度是通過憲法委員會執行的。由總統任命主席的憲法委員會在保證公民選舉總統、議員和公民投票程序合法性的同時,還對法律、組織法、法令和條約是否違憲進行預防性審查,並受理政府、議員關於法律、法令違憲的控告案件。自第五共和國成立以來,司法審查制度在法國政治生活中日益起著重大的作用。

Ⅳ 法國的國家體制

要說姓資還是姓社,那無疑是姓資嘍,當今世界真正姓社的又有幾個?要說國家體制,法內蘭西第五共和國准確的容說應該是「總統議會制」,即介於總統制與議會制之間。
第四共和國時期,即1946-1958年,法國實行議會制,但每屆政府都是短命政府,1958年,戴高樂上台後,法國修憲,實行總統制,任期7年,可連任,所以戴高樂既是第四共和國最後一位總理,也是第五共和國第一位總統。
由於法國政府是由國民議會第一大黨組閣的,所以,法國歷史上出現過多次左右共治的局面,或左派政府右派總統或右派政府,左派總統。

Ⅵ 法國的檢察制度是怎樣的

從菲利普四世起,法蘭西王國王室權威日益加強,中央集權開始形成。與此相適應,在司法體制中設立了檢察機構。檢察官一方面代表國王對地方當局實行監督,另一方面,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進行調查,參加法院審訊。當時規定了「王室法院專屬管轄案件制度」、「特權案件管轄制度」、「轄區管轄制度」等許多專門制度,使得當事人能夠對領主法庭所作的裁判向王室法院提出上訴。設立檢察官的措施,對國王司法管轄權的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進一步削弱了封建領主的司法權力。菲利普四世建立的檢察官制度,被認為是現代意義上的檢察制度的開端。
法國最高檢察院設在最高法院,因此也可稱做最高法院檢察院或駐最高法院檢察院,是最高法院的組成部分。最高法院檢察院設總檢察長1人,首席總檢察官1人,總檢察官22人。另有2名總檢察官在巴黎上訴法院工作,但隸屬於最高法院檢察院。其中6名總檢察官屬於最高法院刑事庭。最高法院檢察院與上訴法院及其他基層檢察院有所不同,它不進行本意上的公訴。通常情況下,最高法院檢察院是在下級檢察機關或當事人向最高法院提出的上訴中作為從當事人。但駐最高法院檢察院為法律的利益直接向最高法院提出抗訴的情形,不在此限。最高法院的檢察長對上訴法院的檢察長不行使任何領導權,後者直屬司法部長領導。上訴法院檢察院是上訴法院的組成部分。上訴法院檢察院由檢察長1人,檢察官和助理檢察官若幹人組成。《司法組織法典》詳細規定了檢察院不同成員的職權。在司法實踐中,檢察官和助理檢察官可以代表檢察長在上訴法院出庭提起訴訟,並且這一任務基本屬於檢察官和助理檢察官,檢察長主要負責檢察院的行政事務。在上訴法院,檢察長不僅掌握著監督的權力,還是檢察院的領導。他不僅領導著檢察院的行政部門,同時還領導上訴法院負責上訴案件的所有檢察人員。但是,從上訴法院的身份花名冊來看,檢察長和檢察官在這兩類司法官之間,事實上並不存在等級差別。檢察長在同一上訴法院任職不得超過7年。在刑事訴訟中,上訴法院檢察院代表檢察機關在上訴法院預審庭和輕罪上訴庭出庭。

大審法院檢察院是大審法院的組成部分。大審法院檢察院由檢察長1名,協助其工作的副檢察長1名或多名,檢察官1名或多名組成。大審法院檢察長也稱做共和國檢察官。在巴黎、馬賽、里昂和凡爾賽的輕罪法院還設有首席檢察官。大審法院檢察長領導檢察院,但他隸屬於上訴法院檢察長。檢察院保證代表檢察機關在預審法官、輕罪法庭開庭時出庭,必要時在法院民事庭開庭時出庭。它同時可以委託其代表人在一些特別法庭出庭。大審法院檢察長在同一大審法院任職不得超過7年。如果其供職的大審法院職位屬於第一等級司法官,該檢察長級別相當於上訴法院的檢察官。如果其供職的大審法院職位是特級,該檢察長應與上訴法院檢察長同級。在輕罪法院,檢察機關的職能由駐大審法院檢察院行使。

在違警罪法院,由於對第5級違警罪必須由檢察機關行使檢察權,檢察機關的職能由大審法院的檢察官行使。對其他違警罪,檢察職權屬於任意性質,違警罪法院檢察機關的職權由法院所在地的警察局長行使。在警察局長因故不能履行該職責時,由大審法院檢察長指定的一名國家警察分局局長或一名正、副督察行使。作為特別情形以及因法庭開庭的絕對必要,初審法院的法官可以提請違警罪法院所在地的市長、鎮長或他們的助理行使檢察官的職權。如果在法院所在地無警察局長,由大審法院檢察長指定在法院管轄區內的一名國家警察分局局長或一名正、副督察行使檢察院的職權。檢察機關相對於法院和法庭具有獨立性,這是追訴、預審和審判權力機關分立原則對檢察機關產生的結果。所謂獨立是在某一領域,比如例行公務活動中,自由採取行動的可能性。在刑事訴訟中,刑事法官不能自行採取訴訟行動對犯罪進行追訴,而應當等待檢察機關的決定。法官不能對檢察機關實施懲戒或發布指令。

其次,檢察機關相對於受法院裁判的人同樣表現出獨立性。在受害人可以啟動訴訟行為時,他不得要求檢察機關出庭支持公訴。相反,民事當事人的撤訴不能妨礙檢察院要求作出判決以及在可能的情況下啟動上訴程序。不迴避是檢察機關獨立性的另一個表現。法官在刑事及民事領域均可被申請迴避,而檢察機關作為主當事人時,則不適用這一措施。因為,在控辯式訴訟中,檢察院的代表是訴訟的一方,法律不能允許讓訴訟對手迴避。但如果它只是輔助的一方,當事人可以請求它迴避。

檢察機關的所有人員均隸屬於政府,更確切地說是司法部。司法部行使對最高法院總檢察長和上訴法院檢察長的領導權。兩檢察長定期向司法部長匯報所有重要的案件,還可以要求司法部長作指示。司法部長的指令是書面的,並歸入訴訟案卷。上訴法院檢察長不僅行使對上訴法院檢察院人員的領導權,而且領導大審法院檢察長。大審法院的檢察長每月向上訴法院檢察長匯報工作,大審法院的檢察長不僅領導本檢察院的人員,而且領導違警罪法院檢察機關的官員。檢察院的所有人員都可以看作是根據檢察長的委託履行職務,均應當向他們的上級匯報情況。檢察員不得違抗檢察長的指示。

但是,傳統上對檢察機關的等級隸屬性有兩種限制:第一種限制關乎檢察院領導特有的權力。在刑事領域,檢察院的領導可以進行公訴活動而不需要什麼指示,即便與其上級的指示有悖,這一活動總是保持有效性,法院應當認可。當檢察院的檢察長不服從接到的指示時,上級不能取而代之,也不得停止下級檢察院已經啟動的公訴。但是,司法部長可以將獲悉的違反刑事法律的犯罪行為告知檢察長,命令檢察長進行或指派下級檢察官進行追訴,也可以命令檢察長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由司法部長確認的適當的起訴意見書。第二種限制是由一句諺語明示的原則,「書面有限制,言論任自由」。檢察機關的司法官僅在他們的書面結論中遵循服從的規則。相反,他們可以在庭審中口頭展開他們的論據,甚至可以支持與其書面結論相悖的意見。

每個檢察官在訴訟過程中完成的行為都是以檢察院整體名義完成的行為,因此,檢察人員在同一案件相繼的庭審中可以有效地互相替代,訴訟的不同行為也可以由不同的檢察官實施。這與法官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在整個訴訟延續過程中,法庭應當自始至終由相同的法官組成。法國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民事訴訟中發揮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訴訟之外的角色也是相當重要的。它還需要執行司法部下達的具有普遍意義的任務,從相當寬泛的角度監督法律和法令的遵守情況。檢察機關某種程度上已經成了司法部的地方代表。

刑法上規定的犯罪導致產生了以維護國家利益為目的的懲罰權,這一懲罰權又促使產生了由檢察機關實施的公訴。因此,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角色是作為主當事人,以原告身份要求適用法律,懲罰犯罪。刑事訴訟只有通過追訴行為才能真正啟動,即由有資格的權力機關將案件提交刑事法院。在法國,追訴權由檢察機關與受害方分享。一般情況下是檢察機關提起公訴,但受害方也可以通過在刑事法院提起損害賠償的行為啟動公訴。此外,某些行政部門在特定情況下可以對一些犯罪行使檢察院享有的特權。

對於發生的犯罪案件,檢察機關首先應當核實其地域管轄權和案件管轄權。如果其認為對該案件有管轄權,則應該確定提起公訴的理由。但是,對受理的刑事案件,檢察機關可以在啟動公訴活動和不起訴之間作出選擇,即所謂時機追訴原則。如果不起訴,案件在檢察院終結,但這不意味著最後結案。這一案件任何時候都可以重新提起。據調查,法國不起訴刑事案件的數量是相當可觀的,占案件總數的30%至70%。

根據法律規定,如果大審法院檢察長認為採取的措施可以保證受害人得到補償,結束犯罪行為引起的混亂,有益於行為人重新工作,在作出公訴決定之前,可作出附條件的不起訴決定,即向行為人簡單重申法律規定的義務,敦促行為人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法律或法規的規定,引導行為人接受社會的或職業的懲罰,要求行為人賠償其行為帶來的損失。當然,如有必要,檢察機關任何時候都可以決定追訴。

Ⅶ 法國司法制度的司法委員會

法國最高司法委員會是協助總統實行司法監督的機構,由總統任主席,司法部版長任副主席。職責權是:就最高法院法官和上訴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向總統提出建議,對司法部長有關任命其他法官的建議提出意見,就赦免問題接受咨詢。最高司法委員會同時又是法官紀律委員會,具有對法官的懲戒權。司法部則從事司法行政管理,掌管法院系統的行政組織、人事調動和活動經費等。

Ⅷ 試述資本主義國家司法獨立原則及其意義、美國、法國違憲審查制度的比較

違憲審查制度主要是在以嚴格遵循三權分立制度的美國比較明顯和完善,我做過這方面的結業小論文,就把論文復制給你看吧,我個人覺得已經論述的比較清晰,違憲審查的原因、建立過程、特點、內容簡述、意義都有。 簡述美國違憲審查制度摘要:美國的司法違憲審查制對於維護美國憲法的權威、促進美國憲政國家的建設、完善分權制衡體制產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正在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通過考美國司法違憲審查制產生的理論基礎、確立過程和歷史作用,我們可以得到一些有益啟示。關鍵字:違憲審查 美國 借鑒 分權制衡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審查權,是指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有效通過審查有關案件,解釋憲法,審查聯邦和立法機關頒布的法律,聯邦和州採取的行政措施,宣布違反聯邦憲法的法律和行政措施為無效。 獨立戰爭以來的二百多年時間里,美國法律經歷了獨特的發展過程,美國在接受普通法傳統的同時,賦予古老的法律以驚人的活力,並以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創新精神建立了符合美國國情的法律制度,在普通法法系中,美國法佔有重要地 位,成為普通法系中與英國法並駕齊驅的又一代表性法律,而美國對憲政理論的獨特貢獻是違憲審查制,美國最高法院擁有違憲審查權,司法審查制深刻地影響了美國的政治、法律和經濟生活,它以資產階級的分權,制衡和法治原則為基礎,很好地維護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調整了聯邦和州的法律沖突,有效地調整行政,立法、司法三機關,促進三機關的有效運作。違憲審查制度確立的理論基礎 首先,憲法的法律性決定了應該由普通法院行使違憲審查權。「如果憲法不能由法院實施,它是沒有價值的,而且是些空話。」與其他部門法相比,憲法雖然有較為濃厚的政治性,但是它的主要特性仍然是法律性,這就決定了憲法只有通過司法途徑才能使紙面上的文字成為活生生的現實而有效的規則。司法機 關 的職責 就在於解決利益沖突的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糾紛,由此決定了只有司法機關才能把握法律(包括憲法)的真正涵義。正因如此,漢密爾頓認為:「……法院 的職責就是審查一切違背憲法原意的法案並宣布其無效。」在三權分立與制衡原則 下,「解釋法律乃是法院正當與特有的職責。而憲法事實上,亦應被法官看作根本大法。所以,對憲法以及立法機關制定的任何法律的解釋權應屬於法院。」美國的一位大法官同樣認為:「我們受治於憲法,而所謂憲法不過是法官奉為憲法的法律 。」 其次,司法機關行使違憲審查權是三權分立與制衡原則的要求。美國憲法貫徹了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們的三權分立理論並有所發展和創新,憲法將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力分別賦予國會、總統和法院,並使三權之間互有重疊和交錯以達到權力互相制約監督,從而防範各部門濫用權力,防止國家權力對公民權利的侵害。但是分權制衡的憲政格局中,司法部門處於弱勢,司法機關為分立的三權中最弱 的一個部門。正如漢密爾頓指出:「司法部門既無軍權 ,又無財權,不能支配社會的力量與財富,不能採取任何主動的行動。故可正確斷言:司法部門既無強制,又無意志,而只有判斷;而且為實施其判斷亦需藉助於行政部門的力量。」司法部門的軟弱必然會招致其他兩方面的侵犯、威脅與影響;而且,立法機關的性質 決定了立法機關有侵權的可能性,「因為立法部門單獨有機會接近人民的錢袋,對於其他部門任職者的金錢報酬有全部決定權,這在所有憲法中有極大影響,於是在其他部門造成一種依賴性,這就為立法部門對它們的侵犯提供了更大便利。」因此為了與強大的立法權、行政權相抗衡,保持司法獨立和三權分立制衡的憲政格局,司法部門必須要有抗衡的權力作為武器,憲法解釋權和違憲審查權便是這種強有力的武器。漢密爾頓等人認為:「如謂立法機關本身即為自身權力的憲法裁決人,其自行制定之法其他部門無權過問,即對此當作如下答復:此種設想實屬牽強附會,不能在憲法中找到任何根據。不能設想憲法的原意在於使人民代表以其意志取代選民的意志。遠較以上設想更為合理的看法應該是:憲法除其他原因外,有意使法院成為人民與立法機關的中間機構,以監督後 者只能在其權力范圍內行事。」立法機關的潛在威脅客觀上需要由司法機關行使違憲審查權來抑制立法的專橫。 著名的180年馬伯里訴麥迪遜一案開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司法審查的先例,確立了美國的違憲審查制度,「最高法院是一個連續開會的制憲會議。」(伍德羅·威爾遜),獨立的法官擁有司法審查權而成為重要的憲法解釋者。 1803年「馬伯里訴麥迪遜案」的裁決,是聯邦最高法院運用司法審查權的首次實踐,它明確宣布「違憲的法律不是法律」。「闡明法律的意義是法院的職權」,開創了「美國司法審查立法」的先例。從此確立了聯邦最高法院在審理具體案件 中,有權宣布州法律或聯邦法律是否符合聯邦憲法的權力 。 二、違憲審查制的特點 美國首創的違憲審查制真正賦予憲法以根本法的地位,它將一切法律都置於憲法精神的統治之下,一切法律權利最終都起源並歸結於憲法權利它作為一項重要的憲法原則,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第一,聯邦最高法院和州最高法院均可依據聯邦憲法和州憲法,分別對聯邦立法和州立法進行審查; 第二,聯邦最高法院所審查的是已經頒布實施的法律行政命令,而非國會提交的議案; 第三,根據「不告不理」的原則,聯邦最高法院無權主動審查某項法律或法令,而是僅就憲法權利受侵犯的案件所涉及的法律進行審查,即審查在實施過程中造成侵害後果的法律或法令; 第四,聯邦最高法院經審查只能作出「合憲」或「違憲」的判決,而不能撤消某項法律或法令; 第五,宣告某項法律或法令違憲,須經聯邦最高法院三分之二多數的法官同意; 第六,經宣告違憲的法律或法令並未完全喪失效力,一旦聯邦最高法院在以後的判例中改變意見,仍可管用該項法律或法令; 第七,聯邦最高法院在行駛司法審查權時遵循的一項重要原則是「政治問題迴避」,司法審查權的行駛僅限於司法問題而不涉及政治問題。 這些特點反映出聯邦最高法院作為聯邦憲法的最後解釋者,擁有保障憲法正確實施的特殊權力——違憲審查權。違憲審查制度的重要意義 自從司法違憲審查制確立以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通過行使違憲審查權所作的判例遍布美國的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各個領域,對於維護憲法權威、影響社會發展、捍衛憲政精神乃至推動美國的憲政建設都發揮了重大作用。 第一,從法律作用看,司法違憲審查制對保障美國憲法200多年的順利實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國憲法是剛性成文憲法,原文僅7條,修正案也不過20幾條,如此簡短,競沿用200餘年至今,很大程度上應當歸功於違憲審查制。聯邦最高法院在審查中動用司法解釋權,對憲法中有關彈性條款作出符合憲法精神的解釋,深化了其含義,有效地補充和發展了聯邦憲法的內容,並通過靈活的遵循先例原則將古老的憲法原則與新時代的法律需求聯系起來,使美國憲法成為一部不斷發展的「活」的法律。迄今為止,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對大約4000件關繫到憲法解釋的案件進行了審查,宣告了由美國議會制定的80餘件法律為違憲,至於州法律被宣告為違憲的就更多,從而有效維護了美國憲法的最高權威。可以說,美國憲法沿襲200餘年不變,與違憲審查制度的作用密不可分。) 第二,從社會作用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行使違憲審查權所作的判例,對美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它們不僅如實記載了美國各個領域的深刻變化,而且也生動地反映了各個時期階級力量對比關系的實際變化。例如:早期聯邦最高法院通過行使違憲審查權來加強聯邦權力並促進了自由競爭的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20世紀30年代以後又通過行使違憲審查權來干預國家的政治經濟生活,迎合了壟斷時期美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第三,從政治作用看,司法違憲審查制在相當程度上完善了美國憲法所體現的分權制衡模式,強化了司法權對於立法權和行政權的制約力,有助於協調美國政權組織內部的關系。從歷史上看,當總統軟弱無能,而且與國會的多數派關系不協調時(如2O世紀20年代哈代與柯芝執政時期),聯邦最高法院便奉行司法能動主義,積極通過違憲審查權干預立法和行政管理活動;反之(如20世紀30年代開始的羅斯福執政時期),法院便奉行克制主義,對維持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權平衡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四,從世界范圍看,美國的司法違憲審查制影響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違憲審查制度的進程。首先,從直接影響來說,許多國家都建立了美國式的違憲審查制度。據統計,在全世界目前142部成文憲法中,明文規定實行司法審查的就有40個,暗含規定的有24個。這就是說,在全世界現有64個國家實行這種違憲審查方式。其次,美國的司法違憲審查制對其他沒有建立這種審查制度的國家也產生了很大影響。法國及歐洲大陸的其他許多國家,原來都沒有建立專門的違憲審查機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的影響下,這些國家也先後建立了各自的違憲審查體制。當然,由於各國的信念及國情不同,它們沒有對美國式的違憲審查制進行簡單地移植。 總之,具有實效性質的違憲審查制是維護憲法權威、建設憲政國家的必要制度。原文僅7條的美國憲法沿用200餘年至今卻只有很小的變動,除了制憲會議政治家的深謀遠慮,更重要的是違憲審查制度對於這部憲法的解釋和維護。美國違憲審查所採用的平衡原則也值得我國借鑒,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處理實際案件時,通過判例發展起來而逐步得到廣泛承認的原則,該原則的核心在於通過目的與手段間的考量,調整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的關系以及公權力之間的關系,從而尋求衡平的正義。因此,平衡原則在憲法領域的運用及作為我國違憲審查的參考標准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所必需。 我是非常用心回答的,請加分
wyāitミsreΝl謦⑤f伐獼b支64860858682011-9-10 23:54:48

Ⅸ 法國司法制度的法院系統

法國的兩大法院組織系統互不隸屬。①普通法院系統。由初審法院、大審法院、違警法院、輕罪法院等基層法院和重罪法院(又稱巡迴法院)、上訴法院、國家安全法院等中級法院以及最高法院組成,負責審理民事和刑事案件。其中,初審法院和大審法院屬於民事法院,違警法院、輕罪法院和重罪法院屬於刑事法院。法官的產生,除民事法院中的商事法庭、鄉鎮對等法庭、勞資調解委員會、社會保險訴訟委員會的法官由選舉產生外,刑事法院和其他民事法院法官則由最高司法委員會或司法部長推薦或任命。法官實行終身制,非經彈劾不得免職。②行政法院系統。由最高行政法院和各省所設的27個行政法庭組成,主要任務是解釋現行法律和行政法令,並提供建議和擬訂草案;審理行政機關之間的糾紛和公民對行政機關的控告。行政法院的成員不是職業法官,而是行政官員,任命和調動按公務員制度規定辦理。③在兩大法院組織系統之外,還設有爭議法庭和特別高等法院。爭議法庭由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選出的法官以及司法部長等組成,負責處理普通法院與行政法院兩系統間關於管轄權的爭議。特別高等法院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選出的議員組成,專門審理總統所犯的叛國罪和政府部長在執行職務期間所犯的刑事罪和危害國家安全罪。

Ⅹ 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和法國各表現為什麼形式

你想問的可復能是英法兩國在資本制主義制度下分別採用了怎樣的政體{即國家管理形式}
從國家元首和國家權力中心產生的方式及其職權范圍看
英國:採用君主立憲制
法國:民主共和制

從國家行政機構和國家立法機構的關系看
英國:議會制
法國:半總統半議會制

熱點內容
房山良鄉律師 發布:2025-10-10 18:49:48 瀏覽:795
法院確情 發布:2025-10-10 18:35:36 瀏覽:114
湖北司法廳幹部任命 發布:2025-10-10 18:29:03 瀏覽:476
論述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確立依據 發布:2025-10-10 18:29:03 瀏覽:42
立法是法治的 發布:2025-10-10 18:28:15 瀏覽:76
法官大人在線 發布:2025-10-10 18:22:11 瀏覽:870
法律法規培訓評價 發布:2025-10-10 18:07:01 瀏覽:249
工會立法宗旨 發布:2025-10-10 17:27:34 瀏覽:876
新民法典第五編 發布:2025-10-10 17:15:11 瀏覽:825
禁食野味法規 發布:2025-10-10 17:14:25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