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和董事長
1. 企業的董事長和法人區別是什麼
經常看到對某個企業的董事長或總裁或總經理,有的稱其為「法人」,有的稱其為「法人代表」,有的稱其為「法定代表人」,很不一致,有職工提出詢問:究竟應該如何區別和正確稱呼呢?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公司是一種最常見的企業法人,但除了公司之外,還有一些非公司企業法人,如醫院、學校等。由此可見,法人是組織而不是個人,將公司的董事長或總裁或總經理稱為「法人」是錯誤的。
法定代表人是依法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它與法人代表是一個意思,所以有時會混稱。在公司企業法人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在非公司企業法人如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中,總經理或者經理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因此,公司的董事長或總裁或總經理被稱作法定代表人是正確的,而通常情況下被稱為法人代表也是可以的。
對於法人代表,經企業法人和法定代表人書面授權委託,企業法人中的其他成員也可稱作法人代表,從而進行對外交往。但是,必須認識到,這類法人代表決不是法定代表人,兩者絕對不能混淆。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六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駛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八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三條)
2. 董事長和法人代表,可以不是同一人嗎,董事長的要求
可以不是一個人。不是董事長的要求是《公司法》有相關規定,出資問題由出資股東共同決定。董事長是外國人情況參照《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具體如下:
1、根據《公司法》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董事長不一定是出資最多的,要看公司章程的規定。章程的制定,對於有限責任公司來講,就是幾個出資股東共同制定;對於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由發起人共同制定章程;對於募集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由發起人共同制定,但是必須經過創立大會通過。
2、《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第六條:對於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企業:董事長必須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是外國人時,副董事長必須是中國人。董事長必須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是外國人時,副董事長必須是中國人。
(2)公司法人和董事長擴展閱讀: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第十條中外合作者的一方轉讓其在合作企業合同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權利、義務的,必須經他方同意,並報審查批准機關批准。
第十一條合作企業依照經批準的合作企業合同、章程進行經營管理活動。合作企業的經營管理自主權不受干涉。
第十二條合作企業應當設立董事會或者聯合管理機構,依照合作企業合同或者章程的規定,決定合作企業的重大問題。中外合作者的一方擔任董事會的董事長、聯合管理機構的主任的,由他方擔任副董事長、副主任。董事會或者聯合管理機構可以決定任命或者聘請總經理負責合作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總經理對董事會或者聯合管理機構負責。
合作企業成立後改為委託中外合作者以外的他人經營管理的,必須經董事會或者聯合管理機構一致同意,報審查批准機關批准,並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3. 公司法人和董事長必須是同一人嗎
可以不抄是同一個人:法人--是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團體。法人代表--是法人的代表,代法人行使責任。董事會--是企業的最高權力機構,董事長也是在董事會的授權范圍內從事企業活動。董事長和法人代表不是一個人的典型代表,就是國營企業,它的董事長就是國家這個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