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8大
㈠ 何謂 刑法八大重罪
年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了一般的罪行是免於刑事處罰的,只有犯回了嚴重的罪行時才會受到刑答事處罰,這里指的嚴重的罪行是指刑法規定的八種犯罪行為,也就是樓主說的、俗稱的「八大重罪」。
「八大重罪」具體是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必須達到重傷或者死亡)、強奸罪、搶劫罪、放火罪、販賣毒品罪、投放危險物質罪和爆炸罪。(《刑法》17條規定)
幾點說明:1、「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不是獨立的罪名,是構成故意傷害罪時要求達到的結果。
2、投放危險物質罪,是2002年時最高法院和檢察院出的司法解釋把「投毒罪」改成了「投放危險物質罪」
3、強奸罪還包括了以前的「姦淫幼女罪」,同樣是2002司法解釋規定的結果。
4、「無限防衛」和通常說的「八大重罪」沒有直接關系,根據《刑法》20條第3款的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㈡ 八大類案件有哪些
關於八類重大刑事案件有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依據刑法來說,就是十七條有關規定。具體如下:
《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刑法8大擴展閱讀:
八大類案件中故意殺人案案例:
手段描述:蔡超與被害人陳晶晶原系戀愛關系,後陳晶晶因蔡超個性強、脾氣大而提出終止戀愛關系。蔡超遂起意報復陳晶晶。蔡超從市場購得匕首、菜刀、榔頭、繩子、透明膠帶等物,將陳晶晶從工作場所帶回家。進門後,蔡超將陳晶晶拉至自己卧室,搜去手機等物。陳晶晶見狀撥打固定電話欲求救,蔡超上前將電話線拔掉,反鎖家門,拉上客廳、卧室窗簾,強行將陳晶晶的衣服撕光;
又從包內倒出購得的作案工具,用繩子將其身體從雙手到雙腳反綁;又往其口中塞入襪子,並貼上透明膠封堵口部。接著,蔡超拿起匕首在陳晶晶乳房及乳頭、胸部、胳膊、大腿等部位刺扎、割劃,後又在傷口彈撒煙灰,用煙頭燒燙乳頭及身體其他部位。之後,蔡超又持榔頭砸擊其左足等處,用缸子盛得熱水在陳晶晶腿部、腹部、胸部淋燙,還兩次將熱水往其陰部灌燙。看到陳晶晶痛苦不堪,蔡超放聲大笑。
之後,蔡超持匕首向陳晶晶胸、腹部連刺三刀,後持匕首向自己胸、腹部連刺兩刀。經法醫鑒定,陳晶晶腹部損傷致肝、脾、胰破裂,構成重傷;腹部損傷致胃破裂、穿孔,構成重傷;胸部損傷致急性膿胸,構成重傷。陳晶晶的胸腹腔貫通傷所致多器官損傷構成八級傷殘。
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蔡超與他人談戀愛遭拒絕後,採取報復手段,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且犯罪手段特別殘忍,後果特別嚴重,依法應予嚴懲。
判決結果:一審判處死刑立即執行;二審改判死刑緩期執行。
㈢ 我國《刑法》中八大重罪是哪些
我國《刑法》中八大重罪是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必須達到重傷或者死亡)、強奸罪、搶劫罪、放火罪、販賣毒品罪、投放危險物質罪和爆炸罪。
㈣ 刑法中的八大類犯罪是指哪八類
八類重大刑事犯罪是:
八個罪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人,也要負刑事責任。回
具體包括:
1.故意殺人;
2.故意傷害答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3.強奸;
4.搶劫;
5.販賣毒品;
6.放火;
7.爆炸;
8.投毒罪。
㈤ 刑法的八大罪名是什麼
提問不詳細,無法解抄答。刑法分則規定的刑事犯罪有幾百種,沒聽說過八大罪名。按照侵害客體不同,刑法規定了十類犯罪,即: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危害國防利益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軍人違反職責罪。
㈥ 我國《刑法》中八大重罪是哪些
我國《刑法》中八大重罪是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必須達到重傷或者死亡)、強奸罪、搶劫罪、放火罪、販賣毒品罪、投放危險物質罪和爆炸罪。
《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刑法》20條第3款的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6)刑法8大擴展閱讀:
關於八大重罪的相關說明:
1、「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不是獨立的罪名,是構成故意傷害罪時要求達到的結果。
2、投放危險物質罪,是2002年時最高法院和檢察院出的司法解釋把「投毒罪」改成了「投放危險物質罪」
3、強奸罪還包括了以前的「姦淫幼女罪」,同樣是2002司法解釋規定的結果。
4、「無限防衛」和通常說的「八大重罪」沒有直接關系,根據《刑法》20條第3款的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㈦ 刑法規定的八種罪分別指哪八種
八類重大刑事犯罪是:
八個罪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人,也要負刑事責任。
具體包括:
1、故意殺人;
2、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3、強奸;
4、搶劫;
5、販賣毒品;
6、放火;
7、爆炸;
8、投毒罪。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7)刑法8大擴展閱讀:
刑法八種罪的法律效力:
一、時間效力
(一)刑法的生效時間,一般有兩種規定方式:
1、從公布之日起生效;
2、公布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再施行法。我國刑法於1979年7月1日通過,7月6日頒布,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3月14日通過的新刑法的生效日期規定在刑法第452條,即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刑法的失效時間,有兩種方式:
1、國家立法機關明確宣布某些法律失效;
2、自然失效,即新的法律的頒布代替了同類舊法的內容,或者由於原來立法的特殊條件消失,舊法自行失效法。
(三)在溯及力問題上,我國實行從舊兼從輕原則,即:
1、對於在新刑法實施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使用當時的法律;
2、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新刑法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新刑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的,適用新刑法。
二、空間效力
刑法的空間效力,是指刑法對地域和人的效力。它明確國家刑事管轄權的范圍。關於國家空間刑事管轄權范圍的原則有:
1、屬地原則,就是單純以地域為標准,凡是發生在本國領域內的犯罪都適用本國刑法法。否則,均不適用本國刑法。
2、屬人原則,就是單純以人的國籍為標准,凡是本國人犯罪,無論是發生在本國領域內還是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凡外國人犯罪,即使發生在本國領域內,也不適用本國刑法。
3、保護原則,從保護本國利益出發,凡是侵害本國國家或者公民利益的犯罪,不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也不論犯罪地是在本國領域內還是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
4、普遍原則,從保護國際社會共同利益出發,凡是侵害國際公約﹑條約保護的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的犯罪,無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外國人,也不論犯罪地是在本國領域內還是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
5、綜合原則,凡是在本國領域內犯罪的,不論本國人或外國人,都適用本國刑法;本國人或外國人在本國領域外犯罪的,在一定條件下,也適用本國刑法。
6、我國刑法第6條規定,凡在我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㈧ 我國刑法中八大罪是那八罪
已滿十六周歲精復神正常的公民犯制罪負完全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只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搶劫,強奸,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負刑事責任,未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
㈨ 刑法規定的未成年人需要負刑事責任的8個罪名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
一、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回負刑事責任。
二、答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三、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四、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