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比照

刑法比照

發布時間: 2021-01-12 03:58:10

❶ 什麼是法律的類推適用

法律類推又稱「法律的比照適用」。中國古代稱之為「比附援引」、「比引科斷」。審判機關在處理某種案件時,對在法律上沒有直接規定的,比照最相類的法律條文進行處理。

比附援引,即將法律於某案例類型A所明定的法律效果,轉移適用於法律未規定的相類似的案例類型B之上。

類推適用制度從法律角度看,是指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一定行為,但其足以造成一定的社會危害時,將具有相似性質的行為法律擴充適用或者援用同它有類似性質事項的法律進行定罪量刑。

類推制度是一種具有一定程序性的法的創制,「諸斷罪無正條,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是刑法的保護個人權利機能和保障社會秩序機能矛盾的表現和緩沖。

(1)刑法比照擴展閱讀:

總體類推:

就多數同類法律規定抽出的一般法律原則,而類推適用。

如:德國法上,從僱傭、委託等繼續性法律關系的規定中,抽出一項法律原則:

繼續性債之關系的一方當事人,得以重大事由主張隨時終止契約,而以該原則類推適用於其他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繼續性債之關系。

從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整體類推出內外有別、保護善意第三人規則。

從有限公司、普通合夥的人合性規則整體類推出人合性保護規則。

法律類推的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在分則沒有明文規定的犯罪,可以比照在分則最相類似的條文定罪判刑,但是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這就意味著對刑事案件,正確適用類推制度,必須遵守幾個條件:

1、類推適用的行為必須是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0條關於犯罪的規定。即這種行為必須是應受刑罰處罰的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

2、該行為必須是現行刑法分則中無明文規定的行為,否則就不能以需要重判或輕判等原因為理由適用類推。

3、按類推定罪的行為應依照刑法分則中最相類似的條文。

❷ 刑法中從犯比照主犯從輕處罰的比照什麼時候去除的

「比照」二字,到底能不能去除?

從犯的量刑,《刑法》第27條第2款規定專:從犯應當屬比照主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1、從犯比照主犯從輕、減輕處罰是就刑事責任而言。

而不是比照主犯的宣告刑從輕、減輕處罰。如果主犯有其他從輕、減輕的量刑情節存在,其宣告刑可能與從犯一樣,甚至更輕。

2、從犯比照主犯從輕、減輕處罰,只能就共同所犯之罪而言。

共同犯罪以外的罪的處罰,不能成為比照的對象。如果主犯犯有數罪,從犯犯一罪,從犯只能比照與主犯共犯的一罪處罰。

3、在主犯是連續犯的情況下,從犯只能比照與主犯共同參與作案的犯罪事實及主犯對比應處的刑罰來進行處罰。

主犯單獨作案的犯罪事實及應處的刑罰,應被排除在比照的范圍之外。例如主犯與從犯共同盜竊,之後主犯又單獨連續實施了多次盜竊的,從犯應比照的是主犯與其實施共同盜竊應受的刑罰。

❸ 刑法:本法分則沒有明文規定的犯罪,可以比照本法分則最類似的條文定罪判刑,但是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

你看的是什麼年代的刑法條文呢?「本法分則沒有明文規定的犯罪,可以比照本法分則最類似的條文……核准」這是有悖於罪刑法定原則的。這樣的題目是沒有意義的。當然如果你要選,可以選A

我國刑法規定的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規定不處罰。是不能類推適用的。
另外,如果一個人犯罪了,如果沒有找到相關的罪名,但是其犯罪構成又符合其他犯罪的,可以定其他犯罪。這是符合罪刑法定原則的。

❹ 案例分析題(刑法總論)

易法通解答:
1. 本案中,王某的行為應該屬於故意傷害罪。雖然最後江某專的傷是輕傷,但是王某在屬行為實施過程中,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於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根據刑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 刑法第六十五條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除外。王某實施故意傷害行為時仍在5年的期限內,屬於累犯。

❺ 某種行為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但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可以比照刑法最相識的條文定罪判刑%C

1、錯誤。
2、我國刑法最重要的三個原則之一就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就是說法律沒有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不能追究其刑事責任。

❻ 如何理解罪之法定與刑之法定

罪刑法定原則是一項世界公認的刑法基本原則。

一、罪刑法定的基本含義是:

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即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罪之法定;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刑之法定。

我國刑法中的規定是: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罰;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 不得定罪處罰。

二、如何理解罪之法定和刑之法定?

(一)成文法的明確性

刑法條文必須規范明確。立法者必須具體的明確規定刑罰法規,以預先告之人們成為被懲罰的對象的行為。

(二)刑罰適當性

即刑法規定的犯罪和刑罰應當適當,刑罰規定的犯罪,應順合以行為時確實是否需要刑罰處罰為前提。

(三)禁止適用事後法

即不知者無罪!不允許在法律規范施行後,再對法規施行前的犯罪行為予以處罰,又稱為「刑法無溯及效力」。

但隨著刑法的不斷完善,其溯及力的確定多為採用從舊兼從輕原則。即在新法規定更輕的情況下,刑法具有溯及力,這是保障人權的要求,也是有利於犯罪嫌疑人的,也有利於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刑法的權威與統一性,實現刑法預防犯罪的目的。

(四)絕對禁止或排斥類推適用

類推推理是把刑法中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的事項,比照刑法中最類似的事項加以解釋的方法。

在罪刑法定原則下,類推解釋將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內容「解釋」進去,這是與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精神相斥的,所以罪刑法定原則使得刑法的適用禁止類推推理。

但刑法又是不斷與時俱進的法律規范,在禁止類推適用的范疇內發生了些許微妙的變化,即從完全否定類推到容許有限制的類推適用,即在有利於被告人的場合下,容許類推適用,這也是罪刑法定原則的一重大進步。

(五)絕對禁止不定期刑,實行絕對確定的法定刑

刑法規定一定的量刑范圍,讓法官在范圍內根據案情,具體裁量。若刑法中存在沒有規定刑期的自由刑,罪犯服刑期長短的權利則完全由行刑機關掌握,這會喪失刑法保障人權的機能。

所以法定刑或宣告刑都不允許絕對的不定期刑。因而從根本上應確立相對不定刑期,給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權,讓其考慮每一個案件的具體情況裁量刑罰,從而不偏斥於罪刑法定原則的內涵與本質。

(六)排斥習慣法的適用

刑罰僅僅只能依據成文法規,刑罰的根據只在於成文法,而不依據習慣,道德,風俗,民間法來決定。這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當然結論。

❼ 我國刑法規定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什麼處罰

按照我國現行刑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為了犯罪,准備工具、製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❽ 刑法規定,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______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規定,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法定的從輕情節有: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6、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7、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8、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9、對於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10、對於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11、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12、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13、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後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14、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15、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❾ 中國刑法23條

《刑法》第二十三條 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熱點內容
區長法官 發布:2025-10-10 12:24:13 瀏覽:714
商法是最自由的法律 發布:2025-10-10 12:09:36 瀏覽:913
八個半月的胎兒打掉了要付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10-10 12:04:50 瀏覽:677
經濟法宗旨論述題 發布:2025-10-10 11:57:36 瀏覽:645
法律碩士學位英語 發布:2025-10-10 11:56:16 瀏覽:706
電信經辦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0 11:39:35 瀏覽:157
耕地入刑法 發布:2025-10-10 11:39:33 瀏覽:386
美國的立法性行政法規 發布:2025-10-10 11:22:32 瀏覽:785
法律援助案件訴訟費的免交 發布:2025-10-10 11:17:39 瀏覽:159
勞動法15天公休假 發布:2025-10-10 11:12:33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