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民法典是什麼
⑴ 民法典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1. 民法典最新版本是2023版,這一版本於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2. 民法典共分為十一編,總計一千三百六十六條。第一編為總則,第二編為人格權與民事權利,第三編為婚姻家庭,第四編為繼承,第五編為物權,第六編為合同,第七編為侵權責任,第八編為無因管理,第九編為不當得利,第十編為民事訴訟程序,第十一編為附則。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譽為民法領域的「網路全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對公民的日常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具有深遠影響。
4. 民法典是新中國首部以法典形式發布的法律,具有基礎性地位,是市場經濟的根本法規范。
⑵ 民法典1134條至1139條規定的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1134條至1139條規定的內容主要是立遺囑的方法,常見的有自書遺囑,公證遺囑,錄音錄像遺囑等,最新的規定是還可以列印遺囑,但是列印遺囑也要求有兩位以上見證人在場。一、民法典1134條至1139條規定的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條 【自書遺囑】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條 【代書遺囑】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並由遺囑人、代書人和其他見證人簽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條 【列印遺囑】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條 【錄音錄像遺囑】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 【口頭遺囑】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消除後,遺囑人能夠以書面或者錄音錄像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條 【公證遺囑】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構辦理。
二、遺囑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條 【遺囑的實質要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欺詐、脅迫所立的遺囑無效。
偽造的遺囑無效。
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被繼承人計劃立遺囑的話,可以根據當時的情況自行選擇立遺囑方式,但如果不是情況危急,不能訂立口頭遺囑。而且不管選擇以哪種方式立遺囑,遺囑的內容都必須是被繼承人真實的意思表示。
⑶ 民法典第563條規定
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63條規定,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標志著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成就。它對於推動全面依法治國、加快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權益以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該條規定,如果法律未規定或當事人未約定解除權的行使期限,解除權人在知道或應當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或經對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未行使,該權利將消滅。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
1. 因不可抗力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
2. 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以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 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4. 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有其他違約行為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
5. 其他法律規定的情形。
對於持續履行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需在合理期限前通知對方。
通常情況下,法定解除權被認為是當事人的一項權利,即在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解除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在司法實踐中,認定當事人是否享有法定解除權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夠認定「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無論是逾期違約、遲延履行還是其他違約行為,如果不影響合同目的的實現,通常不允許以法定解除權解除合同。
綜上所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63條為當事人提供了明確的法定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助於維護合同自由原則,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經濟秩序的和諧發展。
⑷ 合同法改成民法典了嗎
是的,合同法已經改成民法典了。
自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正式廢止,其內容被整合進了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這一變化標志著中國民事法律體系的重大進步,實現了從單行法向綜合性法典的轉變。
民法典的合同編在繼承原合同法的基礎上,進行了必要的修改和完善。它保留了合同法的大部分內容,同時根據現實需要和社會發展,增加了一些新的典型合同類型,如保證合同、保理合同、物業服務合同和合夥合同等。此外,民法典合同編還對一些原有合同類型進行了細化和完善,例如對買賣合同的檢驗期限、所有權保留等規則進行了補充,對借款合同的利率進行了限制,以及增加了房屋承租人的優先承租權等規定。
這些修改和完善不僅體現了民法典的時代性和前瞻性,也更好地適應了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求。通過整合和完善合同法相關內容,民法典為合同雙方提供了更加明確、全面的法律保障,有助於促進市場交易的公平、公正和有序進行。
總的來說,合同法改成民法典是中國法治建設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