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舉證
1. 新刑法有沒規定誰主張誰舉證
刑法當然有明確的規定。例如,由公訴機關或自訴人負責舉證證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實。被告不負舉證責任。
2. 刑法誰主張誰舉證
法律分析:刑法中不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刑法的舉證責任,由公訴機關或者自訴人承擔。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規則:無罪推定原則、公訴案件由公訴方承擔舉證責任、自訴案件由原告方承擔舉證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一條 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
3. 刑訴法八種證據類型包括哪些
刑訴法中規定的八種證據類型包括:
1. 物證:這類證據以物品的外部特徵、物質屬性、所處位置或狀態來證明案件事實。例如,犯罪工具、現場遺留物品、贓物、血跡和腳印等。
2. 書證:書證是通過文字、符號或圖案等記錄的內容來表達與案件事實相關的人的思維或行為。常見的書證包括文件、文書、函件和處理決定等。
3. 證人證言:證人直接或間接了解案件情況後,向人民法院作出的用以證明案件事實的陳述。通常,證人應出庭作證,但在特殊情況下,也可提交書面證言。
4. 被害人陳述:被害人在訴訟中就案件事實向人民法院所做的陳述和承認。
5. 被告人供述和辯解:被告人對自己罪行的供認,以及對無罪或罪輕的辯解和解釋。
6. 鑒定意見:具有專業技能的鑒定人利用特定儀器和設備,就案件相關的專門問題所作的技術性結論。包括醫學鑒定、文書鑒定、技術鑒定、會計鑒定、化學鑒定和物理鑒定等。
7. 視聽資料:這類資料通過錄音、錄像、掃描等技術手段,將聲音、圖像和數據轉化為記錄載體上的物理信號,用以證明案件事實。例如,音像磁帶和計算機數據信息等。
8. 電子數據:基於計算機應用、通信和現代管理技術等電子化手段形成的,包括文字、圖形符號、數字和字母等的客觀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在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在自訴案件中,則由自訴人承擔。同時,法律嚴格禁止刑訊逼供和其他非法證據收集方法,確保所有與案件有關的人員都能客觀、充分地提供證據。證據收集應依照法定程序,確保事實真相,且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應予以保密。偽造、隱匿或毀滅證據的行為,無論屬於哪方,都將受到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