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贓司法解釋
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被告人家屬主動為被告人退繳贓款應如何處理的批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被告人親屬主動為被告人退繳贓款應如何處理的批復
1987年8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1986〕粵法刑經文字第42號《關於被告人親屬主動為被告人退繳贓款法院應如何處理的請示報告》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一、被告人是成年人,其違法所得都由自己揮霍,無法追繳的,應責令被告人退賠,其家屬沒有代為退賠的義務。
被告人在家庭共同財產中有其個人應有部分的,只能在其個人應有部分的范圍內,責令被告人退賠。
二、如果被告人的違法所得有一部分用於家庭日常生活,對這部分違法所得,被告人和家屬均有退賠義務。
三、如果被告人對責令其本人退賠的違法所得已無實際上的退賠能力,但其親屬應被告人的請求,或者主動提出並徵得被告人的同意,自願代被告人退賠部分或者全部違法所得的,法院也可考慮其具體情況,收下其親屬自願代被告人退賠的款項,並視為被告人主動退賠的款項。
四、屬於以上三種情況,已作了退賠的,均可視為被告人退贓較好,可以依法適當從寬處罰。
五、如果被告人的罪行應當判處死刑,並必須執行,屬於以上第一、二兩種情況的,法院可以接收退賠的款項;屬於以上第三種情況的,其親屬自願代為退賠的款項,法院不應接收。
⑵ 根據最新司法解釋,貪污受賄45萬元,有積極退贓等立功表現,有爭取判緩
貪污受賄45萬元,屬於數額巨大的情形,依法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積極退贓且有立功表現,可爭取緩刑,審理後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條貪污或者受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三百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數額巨大」,依法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貪污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具有本解釋第一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依法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受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具有本解釋第一條第三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依法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刑法》 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⑶ 別人詐騙我29萬已經退贓,嫌疑人現在已經取保候審。以後的法律程序是什麼。還會不會對我不利
被騙29萬元,如果贓款已經退回,犯罪嫌疑人已經被取保候審,偵查終結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最後法院審判,應當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這是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責任與受害人沒有直接關系。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後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⑷ 與退贓有關的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財政部關於沒收和處理贓款贓物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
(1965年12月1日(65)法研字第40號,(65)高檢法13號,(65)公發(審)691號,65)財預吳168號)
各省、市、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財政廳(局):
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三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沒收和處理贓款贓物的規定》下達後,各地在貫徹執行上都很認真,對改進贓款贓物的沒收和處理工作,起了很大作用,但在具體執行中還遇到了不少問題。為此,根據各地對原規定提出的修改補充意見和「四清」運動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對沒收處理贓款贓物的若干問題重新作如下暫行規定:
(一)沒收
一、各級人民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辦案過程中繳獲的贓款贓物,應當認真進行查對。查證屬實後,對依法應該沒收的贓款贓物,或應該退還失主但又找不到失主的贓款贓物,才能予以沒收;確實與犯罪無關的財物,不得沒收。
二、沒收贓款贓物的權力屬於縣以上人民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以及企業、機關、學校的保衛部門收繳的贓款贓物,除當即發還失主的外,應該逐案開列詳細清單如數交縣以上人民法院、公安機關處理。任何個人不得私自沒收贓款贓物。
三、檢察院、公安機關依法移送人民法院判處的案件的贓款贓物,應該隨案移交,由人民法院在判決時一並作出決定。檢察院,公安機關直接處理(如免予起訴、釋放、勞動教養、行政拘留和作其他處理)的案件的贓款贓物,經檢察長、公安局長批准,由檢察院、公安機關做出書面裁決,予以沒收。
(二)處理
一、凡是依法沒收的贓款(包括有價證券)贓物,由人民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分別開出清單,送交財政部門負責處理,並由財政部門寫給收據,存入案卷備查。
人民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一律不得拍賣贓物。對財政部門處理的贓物,法院、檢察、公安幹部不準事先選購。
二、對貪污犯貪污的公共財物的處理,應該按照一九六四年一月二日《中央批轉中央監委關於五反運動中對貪污盜竊、投機倒把問題的處理意見的報告》和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關於「五反」運動中追回贓款贓物財務處理辦法的通知》的規定執行。
對走私案件的走私物品和罰金,仍按前司法部、對外貿易部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一日發出的《海關移送法院走私案件的幾項規定》,統由海關處理。
三、對查獲的下列物品,可以不交財政部門,經縣以上人民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和公安局局長批准後,根據不同情況,分別處理:
1.罪犯用以進行犯罪的工具和留有犯罪痕跡的物品,需要作為罪證保存的,一般應當拍照存入案卷,原物隨卷歸檔保管。
2.武器彈葯、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加以拍照,照片存入案卷,原物送專門機關處理。
3.反動書畫,有證據作用的,應當歸檔保管,無證據作用的,可以銷毀。
4.黃色書刊圖片,應指定專人另行保管,一俟案件辦理結束,即行銷毀或送有關單位。
四、對沒收的各種生活供應票證,經領導審查後,分別送交有關部門處理或在案卷內註明,自行銷毀。
五、對查獲的贓款贓物,應該退還失主的,要積極尋找失主,退還失主本人或者丟失單位,不得借故不退。退還時,應該由領取人或領取單位寫出收據,存入檔案。
通知失主後,超過半年未來領取的,予以沒收,送財政部門處理。如有特殊情況,可以酌情延期處理。
凡是已經送交財政部門處理的贓款贓物,以後如有失主前來認領,並經查證屬實,由原沒收機關從財政部門提回,予以歸還。如原物已經賣掉,應該按賣價退還現款。
六、在辦案中已經查明被犯罪分子賣掉的贓物,應當酌情追繳。對買主確實知道是贓物而購買的,應將贓物無償追出予以沒收或退還原主;對買主確實不知是贓物,而又找到了失主的,應該由罪犯按買價將原物贖回,退還原主,或者按價賠償損失;如果罪犯確實無力回贖或賠償損失,可以根據買主與失主雙方具體情況進行調解,妥善處理。
(三)保管
一、各級人民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查獲的贓款贓物,要指定專人保管,詳細登記。登記時,要寫明物品名稱、片號、規格、數量、質量、特徵及其來源。
二、保管人要認真負責,對贓款贓物必須經常進行檢查清點,防止丟失、霉爛變質,不得借用、挪用、調換、私分和貪污自肥。
領導幹部對贓款贓物的保管情況,要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改進保管工作。
三、對不能及時找到失主而又容易腐爛變質,和其他無法保管的贓物,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經法院院長、檢察長、公安局長批准,先委託商業部門變賣,變賣的價款,暫予保存,待結案後一並處理。如無法變賣的,可以自行銷毀。任何機關和個人不得拿吃拿用。對變賣的和自行銷毀的贓物,必要時可拍照存檔。大牧畜可以先委託生產單位飼養使用,結案後再作處理。
四、在案犯解送外地處理的時候,贓款贓物應該隨案轉送,不得交案交人不交贓,不便搬運的贓物,也可以暫存原地,只交清單,結案後由受案單位加以處理。
五、移交轉送贓款贓物的時候,一定要辦清接交手續,由接收人、保管人、辦案人當面查點清楚,並在交接單據上共同簽名。
為貫徹上述規定,各省、市、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財政廳(局),應該根據本地區具體情況,制定實施辦法,並經常檢查督促,切實貫徹執行。本規定下達後,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三日《關於沒收和處理贓款贓物的規定》即予廢止。
⑸ 詐騙犯在案發前歸還的部分贓款是否計入詐騙數額中與予量刑
你看到的是老判決,且屬於特殊情況
1996年最高法關於詐騙罪的司法解釋:
對於多專次進行詐騙,並以後屬次詐騙財物歸還前次詐騙財物,在計算詐騙數額時,應當將案發前已經歸還的數額扣除,按實際未歸還的數額認定,量刑時可將多次行騙的數額作為從重情節予以考慮。
從中可以看出,成立要求1.多次詐騙 2.後次詐騙是為了過緩前次詐騙財物。此時考慮到犯罪的特殊目的,當時按這個司法解釋處理。其他情形也不應按這一解釋處理。同時你說的盜竊搶劫顯然也不符合解釋規定。退還贓物只能作為量刑情節酌情進行處理。
但這條解釋更多的是處於刑事政策方面的考慮,實質上是違背刑法法理的。我們認為犯罪既遂後返還贓物的,不影響既遂,也不會影響數額的認定,詐騙的數額應在既遂時確定。
11年最高院的最新司法解釋中沒有出現上述規定,基本上可以認為上述規定已經被廢除(存在爭議),在處理類似情節的詐騙數額的時候不必考慮退贓的情形。
⑹ 受賄退贓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受賄罪的法律規定條款如下: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對犯貪污罪的處罰規定】對犯貪污罪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貪污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較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二)貪污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貪污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數額特別巨大,並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對多次貪污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貪污數額處罰。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訴前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真誠悔罪、積極退贓,避免、減少損害結果的發生,有第一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有第二項、第三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處罰。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項規定情形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
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
《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條規定:對犯受賄罪的,根據受賄所得數額及情節,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處罰。索賄的從重處罰。
⑺ 關於機關幹部人員受賄退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關於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九條第一款的規定:「國家工作人員收受請託人財物後及時退還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賄。」
在認定及時退贓的及時性問題時,必須認識到「及時」絕不是一個單純的時間概念。 時間間隔作為一個考量的重要因素,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考察受賄人的供述和行賄人的陳述,綜合作出退贓是否及時的判斷。 認定退贓是否及時,具體來說,需要綜合重點考量的因素包括:
1、收受到退還或上交的時間間隔
從受賄人收受賄賂到退還或上交賄賂的時間間隔,是判斷退贓是否及時的一個重要因素。司法解釋未對該時間間隔作出准確的時間界定,參照理論界的主流觀點和辦案機關的主流意見,該時間間隔可借鑒《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國內公務活動中不得贈送和接受禮品的規定》和《國務院關於在對外公務活動中贈送和接受禮品的規定》的規定,界定為一個月內。但這一個月的期限僅是考量因素之一,不是唯一標准。
2、退還或上交的客觀可能性
司法實踐中常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形:受賄人基於不知情或盛情難卻的情況下收受了財物,事後就決定退還給行賄人,但行賄人總是以自己出差在外等為由敷衍,導致受賄人退贓不能或者受賄人因自身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及時退贓。出現這種情形的,不應當影響及時退贓的認定。如果受賄人因不可抗力等特殊原因,沒有條件退還或上交時,等後來有條件退還或上交就退還或上交的,也算及時。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考量該因素時要避免為鑽法律空子而故意製造不可抗力的情形發生。
3、反腐風聲、反腐形勢
在中央和地方反腐倡廉形勢下,集中整治貪污腐敗,一些貪腐的國家工作人員相繼落馬,這也給有過貪腐行為但尚未東窗事發的人員以壓力而向行賄人退還贓款贓物,根據兩高聯合發布的《關於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九條第二款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受賄後,因自身或者與其受賄有關聯的人、事被查處,為掩飾犯罪而退還或者上交的,不影響認定受賄罪。」認定退贓是否及時,也要考量受賄人退還贓款贓物是否是因為自身已經開始被調查或者身邊人員已經被查處,迫於壓力而退贓。
4、其他需要考量的因素:收受賄賂金額大小、收受賄賂時的經濟活動狀況等
除了上述幾個因素外,還有一些因素需要予以考量。比如:收受賄賂金額大小。如果受賄人收受的賄賂金額很大,在當今這個發展迅速的經濟環境下,一筆巨款幾天就可能產生巨大效益,雖然幾天就退還,但行賄人和受賄人的犯罪意圖和犯罪目的已經實現,不影響犯罪既遂的認定。再比如:收受賄賂時的經濟活動狀況。這包括受賄人自身和親朋好友的經濟活動狀況,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如果受賄人的親屬正在參加一個工程項目的招投標,但限於經濟實力有限,無法支付大額投標保證金,行賄人願意提供資金,中標後即予以退還。雖然時間間隔很短,但行賄人和受賄人均如願以償,不影響犯罪構成。
認定及時性的排外情形
即構成以下任何一種情形就否定退贓的及時性:
1、先收受,見機行事決定是否退還或上交
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受賄心態,在收受賄賂時限於客觀條件或主觀因素當場收下,事後考慮到自己的行為可能並不會被發現,也不會產生對自己不利的法律後果,產生僥幸心理,於是就持觀望態度,根據反腐的形勢和自身所處環境的變化,一旦嗅到風吹草動就主動退還或上交,認為也是為時不晚的。這樣的受賄心態無疑貽害無窮,也不應當因案發前退贓而構成退贓及時。辦案機關在辦案過程中遇到此情況,應作為及時退贓的排外情形,否定退贓及時性,不適用《關於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九條第一款的規定。
2、實收虛退,無退贓證據
辦案機關在辦理案件時,對行賄的事實可以通過受賄人的供述和行賄人的陳述相互予以印證,對行賄事實的證據提取也相對比較容易。但為了掩人耳目,受賄人和行賄人可能形成「攻守同盟」,在認定是否及時退贓的關鍵問題上,何時退贓是一個關鍵點,但實際上是否真的退贓了更是重中之重。不排除受賄人受賄後並未實際退贓,而通過口供企圖印證退贓的事實。辦案機關在辦案過程中,涉及到存在退贓情形的行為時,要嚴格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確立的「重證據、輕口供」原則辦案,查明是否有退贓的書證、實物證據等證據。
3、主動索賄
根據《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受賄人索取他人財物,即使沒有為他人謀取利益,也構成受賄罪。且根據《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條的規定,索賄的從重處罰。可見主動索賄是法律嚴打的對象,一旦存在主動索賄情形,就說明受賄人有受賄的主觀故意,即使其存在退贓情形,但不論其退贓有多麼及時,有其他什麼情節,均不影響受賄罪的成立。
綜上,根據現行法律規定,結合案件具體情況,准確認定退贓是否及時,需要考量的因素不僅限於單純的時間概念,還要綜合諸如退還或上交的可能性、涉案金額的大小等等因素,有時候這些因素會成為判斷的關鍵。但如果出現了認定及時性的排外情形,則就不能構成及時退贓。總而言之,判斷退贓是否及時的原則和落腳點都是犯罪主觀方面,即判斷是否有受賄的主觀故意。
⑻ 根據最新司法解釋,貪污受賄45萬元能免於刑事處罰嗎如果有積極退贓等
根據新司法解釋,貪污受賄45萬元屬於數額巨大,應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貪污或者受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數額較大」,依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貪污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其他較重情節」,依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一)貪污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防疫、社會捐助等特定款物的;
(二)曾因貪污、受賄、挪用公款受過黨紀、行政處分的;
(三)曾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追究的;
(四)贓款贓物用於非法活動的;
(五)拒不交待贓款贓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繳工作,致使無法追繳的;
(六)造成惡劣影響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受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前款第二項至第六項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其他較重情節」,依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一)多次索賄的;
(二)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損失的;
(三)為他人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第二條貪污或者受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三百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數額巨大」,依法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貪污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具有本解釋第一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依法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受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具有本解釋第一條第三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依法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三條貪污或者受賄數額在三百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依法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貪污數額在一百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三百萬元,具有本解釋第一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其他特別嚴重情節」,依法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受賄數額在一百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三百萬元,具有本解釋第一條第三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其他特別嚴重情節」,依法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⑼ 杭州刑事律師:詐騙罪退贓怎麼量刑
詐騙罪積極退贓可以從輕處罰,法律沒有規定可以減刑。
《最高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容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