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人與

刑法人與

發布時間: 2021-01-13 06:08:27

刑法中法定代理人和訴訟代理人有什麼區別

法定代理人與訴訟代理人是有區別的。法定代理人與訴訟代理人產生的根據不回同、被代理人的范答圍不同、代理人的范圍不同、在訴訟中的許可權范圍不同。
法定代理人與訴訟代理人區別:
1、兩者之間產生的根據不一樣。法定代理人基於法律的規定,是固定的;訴訟代理人基於委託產生,是不固定的。
2、被代理人的范圍不一樣。法定代理人中被代理人是無、限行為能力的人。訴訟代理人的被代理人對行為能力沒有限制。
3、代理人的范圍不一樣。法定代理人是由法律預先規定好的,被代理人的監護人,父母、有責任的監護單位等;訴訟代理人廣泛,如律師、公民、單位、親友。
4、許可權范圍不一樣。法定代理人有獨立的訴訟地位,以自己的名義參加訴訟,不受被代理人意思表示的約束(很多權利可以自己獨立行使,如申請迴避權、上訴權(當事人和法定代理人都有,例如,一審後被告人表示不上訴,法定代理人上訴,則二審上訴人是法定代理人,但需註明一審被告人是誰))。
訴訟代理人不能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由被代理人進行授權,受被代理人的意思約束,若無具體授權,則無請求權、和解權、變更權等實體權利。

Ⅱ 刑法保人「與本案無牽連」,親屬算有牽連嗎

保證金是肯定要交的.親屬也能做擔保.而且保證會最後會退給你的 這就是保證金起的作用.是擔保而不是買人

Ⅲ 我國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什麼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罪行法定原則、罪責行相適應原則和法律面前版人人平等的原則權。

1.行法定原則: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2.責行相適應原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

3.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基本含義是: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

民法、刑法對人身權的保護有何區別

從兩個側重點來進行區別。首先我們認為,民法是通過設定平等主體之間專的權利義務來保屬障公民的合法權益的。由於人身權是屬於絕對權,民法對於人身權的保護主要是通過對於除權利人以外的其他主體設定義務來實現的。那麼 違反了民法設定的義務侵犯了他人人身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比較常見的類型就是侵權責任。但前提是侵犯人身權的行為沒有觸及刑法的規定。民事訴訟中的主體為侵權人與相對人。
其次,刑法對於人身權的保護,更多的是體現國家強制力的特點,同時,只有在人身權收到極大的侵害時才涉及刑法保護的問題。因為此時人身權遭受侵害已經上升到刑法所保護的客體高度,比起民事中的侵權,更為嚴重。此時國家介入訴訟,。刑事訴訟的主體為國家和犯罪嫌疑人。
通俗的說,從形式上來看,民法主要通過設定義務來保證相應的人身權利,側重於事前保護。而刑法主要通過對義務主體違反義務後的懲罰來進行規制,具有相當的嚴厲性。而且違反民法規定的義務承擔民事責任,始終限定在當事人之間,而侵害了刑法所保護的客體的時候,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此時國家機關介入訴訟。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Ⅳ 刑法中屬人原則和保護原則有先後順序嗎

我國刑法是屬地原則為主,屬人與保護原則為輔。沒有先後之分。

Ⅵ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有何區別

樓上2位,人家問抄的是區別襲呵呵!!朋友你好,刑法要改的話不是那麼容易在開人大的時候要走很煩瑣的程序,通過的要求也很高,而修正案通過就容易的多,並且每次需要修改或者增加的地方不多的話,也用不了殺雞用牛刀去修改刑法,用增補的方法搞修正案就行了(比如97年的新刑法就是認為老的已經有大量內容不適應了,所以才把整部都改了)!!!修正案就像是你身體里有點小毛病而去服用的葯,沒有必要開刀把整個內臟都換了呵呵!!!!!!

Ⅶ 在刑法中犯罪嫌疑人與被告人有何區別 人和被告人的

我國法律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所以,在法院判決之前一律統稱犯罪嫌疑人(檢察機關起訴後稱「被告人」)。只有在判決有罪以後,才能稱「罪犯」或者「犯罪人」。

Ⅷ 論述刑法行為人在事實上的處理原則

一、事實認識錯誤概述
事實認識錯誤,簡稱事實錯誤,是指行為人對自己實施的行為的有關事實情況的認識錯誤。關於事實錯誤的分類,我國刑法學界的通說是依據錯誤的具體表現形式把事實認識錯誤劃分為客體錯誤、對象錯誤、手段錯誤、行為性質錯誤和因果關系錯誤等五大類。筆者曾撰文指出,對「事實錯誤的分類應當採用六分法,即在通說的基礎上,再加上主體錯誤」。除了客體錯誤以外,對各種事實錯誤還可以以錯誤發生的實際情形為依據進一步分類。
二、國外刑法理論關於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
關於事實錯誤的處理,在英美法系刑法中,通過判例逐步確立了一條規則,即「錯誤可以成為被告人不具有法律規定的被指控犯罪的犯罪意圖的辯護理由。」大陸法系的刑法理論對事實錯誤的處理主要有三種意見:具體符合說、抽象符合說和法定符合說。其中,法定符合說認為,即使行為人主觀的認識與客觀實際不完全一致,但只要法律性質相同,就可以依據行為人的主觀認識認定其故意犯罪既遂。當二者不一致時,才以想像競合犯處理。該說充分強調了犯罪構成在定罪上的重要性,又不拘泥於理論定式,因此更具合理性。
三、我國關於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
我國刑法理論處理事實錯誤的通說是「主客觀相統一說」,該說認為,主客觀相統一原則是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則,而判斷行為人主客觀是否統一的標准只能是犯罪構成,犯罪構成是行為人負刑事責任的唯一根據。當行為人認識的事實與實際發生的事實在犯罪構成上不符時,就可以肯定行為人主觀與客觀是不統一的,從而排除行為人對實際發生事實的故意責任;反之,當行為人主觀上的認識與客觀實際情況不完全一致的時候,如果二者在犯罪構成上被認為是相同的,就可以肯定行為人主客觀方面是統一的,行為人對實際發生的事實就應承擔故意犯罪既遂的責任。

Ⅸ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與訴訟法有何區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與訴訟法的區別:
刑法是實體法,訴訟法是程序法,現行法律規定專,實體法屬和程序法地位相同,不過在內容上刑法要嚴厲些。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訴訟法指的是規定訴訟程序的法律的總稱,是打官司時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

熱點內容
法院職責作用 發布:2025-10-09 21:31:06 瀏覽:431
社會責任法律法規程序 發布:2025-10-09 21:20:18 瀏覽:500
仲裁調解書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9 21:11:32 瀏覽:911
安全環保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09 21:11:30 瀏覽:386
勞動法36至44條 發布:2025-10-09 21:00:52 瀏覽:282
民法由羅馬 發布:2025-10-09 20:31:03 瀏覽:631
朝陽法院強制執行法官電話多少 發布:2025-10-09 20:29:11 瀏覽:892
八閩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09 20:22:47 瀏覽:223
環保處罰條例全文 發布:2025-10-09 20:05:38 瀏覽:300
道德經朗誦全文 發布:2025-10-09 20:05:38 瀏覽: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