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部外國

司法部外國

發布時間: 2021-01-13 08:28:45

司法部有什麼作用與法院和檢院有和分職

檢察院和法院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是司法機關.
區別是職責不同:
檢察院是公訴機關和審判監督機關 重點在於公訴和監督。
法院是審判機關 重點在與審判。
司法部的職能?
監督和指導全國監獄執行刑罰、改造罪犯的工作,監督和指導全國勞動教養工作;
制定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和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和檢查各地區、各行業的依法治理工作,指導對外法制宣傳工作,管理法制報刊;
監督和指導全國的律師工作和法律顧問工作,管理社會法律服務機構和在華設立的外國(境外)律師機構;
監督和指導全國公證機構和公證業務活動,負責委託港澳地區律師辦理在內地使用的公證事務;
指導全國的人民調解和司法助理員工作;
管理部直屬的高等政法院校,指導全國的中等、高等法學教育工作和法學理論研究工作;
組織參加聯合國有關預防犯罪領域的會議和活動,承辦聯合國有關對口部門的往來業務,組織參加國際有關人權問題的法律研討和交流活動、開展政府間的法律交流與合作;
參加與外國簽訂司法協助協定的談判,負責國際司法協助協定執行的有關事宜;
參與國家立法工作,組織司法領域人權問題研究;
監督大型監獄、勞動教養場所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管理直屬單位的國有資產;
指導全國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㈡ 為何由司法部制定外國人管理條例司法部只是個司法部門,人大才是立法機關,這個有點看不懂了!

司法部只是公布徵求意見稿,根據立法法規定,國務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規。你忘記了國務院可以行政立法,條例。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總理簽署國務院令正式公布施行。

㈢ 國務院司法部是司法機關嗎,它和法院、檢察院之間有什麼關系啊

國務院司法部不是司法機關。國務院司法部是主管全國司法行政工作的國務院組成部門。

廣義的司法機關包括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是與裁判活動有關的機關。

關系:

司法部和法院,檢察院是相互獨立的國家機關。國務院司法部與法院、檢察院僅有「業務往來」而已,沒有任何隸屬關系。

(3)司法部外國擴展閱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司法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8〕64號),司法部主要承擔以下職能:

(一)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

(三)負責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戒毒場所的管理工作;

(四)擬訂全民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地方、各行業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工作和對外法制宣傳;

(五)負責指導監督律師工作、公證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負責港澳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六)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七)指導、監督基層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和幫教安置工作;

(八)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九)主管全國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十)參與有關國際司法協助條約的草擬、談判,履行司法協助條約中指定的中央機關有關職責;

(十一)指導司法行政系統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參與聯合國預防犯罪組織和刑事司法領域的交流活動,承辦涉港澳台的司法行政事務;

(十二)負責司法行政系統槍支、彈葯、服裝和警車管理工作,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計劃財務工作;

(十三)指導、監督司法行政隊伍建設和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負責司法行政系統的警務管理和警務督察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十四)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㈣ 國外的司法部有些什麼職能與中國的有什麼區別比如說美國或英法德的司法部

在西方國家,司法抄委員會的設置旨在保障司法獨立,限制行政權對司法的干預。在沒有司法委員會的國家,司法部(行政機關)通常有權決定司法官員的任用、提升、交流以及考核等。這就導致行政機關有可能借對司法官員的人事任免干預司法獨立。在歐洲大陸國家,司法委員會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行政部門通過人事任免權間接地影響司法機關的公正判決。阿根廷等拉美國家在對本國司法管理體制進行深入改革時,就借鑒了歐洲發達國家的作法,設立了司法委員會,其職責包括司法官的選任、考核,以及培訓一審及上訴法院的法官。司法委員會對於上述諸如考核標准、免職等事項有最終決定權。除此之外,司法委員會的職責還包括頒布司法組織規則、編制預算、管理司法資源等。經驗表明,通過設立司法委員會、將全部或部分的司法人事管理權由司法行政部門轉移到司法委員會,對於保障司法獨立、公正,以及防治司法腐敗而言都是非常必要的。我們是不是有必要借鑒這種做法,通過設立司法委員會,將司法官員的人事任免以及司法機關的資源管理等許可權轉移到司法委員會,從而將司法權從地方黨政體制中剝離出來,成為一種中立性權力

㈤ 在國內為什麼沒有外國的注冊律師事務所,

司法部關於執行《外國律師事務所駐華代表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執行《外國律師事務所駐華代表機構管理條例》(簡稱《條例》),履行司法行政部門對中國境內的外國法律服務活動的管理職責,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外國律師事務所,是指在我國境外合法設立、由外國執業律師組成、從事中國法律事務以外的法律服務活動,並對外獨立由其全部成員或部分成員承擔民事責任的律師執業機構。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外國政府、商業組織和其他機構中的法律服務部門;

(二)不共享利潤、不共擔風險的二個或二個以上外國執業律師或律師事務所的執業聯合體。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外國執業律師,是指合法取得外國律師執業資格、在執業資格取得國獲得該國法定執業許可的人員。

第二章代表處的設立和注冊

第四條《條例》第七條第三項規定的「有在華設立代表機構開展法律服務業務的實際需要」,應當根據下列因素認定:

(一)擬設代表處住所地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二)擬設代表處住所地法律服務的發展需要;

(三)申請人的規模、成立時間、主要業務領域和專業特長、對擬設代表處業務前景的分析、未來業務發展規劃;

(四)中國法律、法規對從事特定法律服務活動或事務的限制性規定。

第五條《條例》第八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該外國律師事務所主要負責人簽署的設立代表機構、派駐代表的申請書」,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擬設代表處的中文名稱和外文名稱,擬駐在城市名稱;

(二)申請人的基本情況:包括開業時間、律師人數、合夥人人數、業務領域、主要業績、在其他國家或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或代表處情況、與中國有關的業務活動、總部地址和通訊方法等;

(三)申請人的組織形式和承擔法律責任的形式;

(四)申請人購買執業風險保險的金額和范圍;

(五)對擬設代表處業務前景的可行性分析和發展計劃,擬設代表處的主要業務范圍;

(六)對擬設代表處及其擬派駐代表在中國境內從事法律服務活動承擔全部民事責任的承諾;

(七)對所提供的信息、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准確性及中文譯文與原文一致的承諾;

(八)對申請獲得批准後遵守中國法律、法規、規章的承諾;

(九)對申請獲得批准後將為代表處及其派駐代表持續購買符合要求的執業風險保險的承諾。

第六條提交《條例》第八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該外國律師事務所的合夥協議或者成立章程」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由主要負責人簽署的介紹合夥協議、股東協議或者章程中涉及簽訂時間、發起人、組織形式、法律責任形式等內容的文件材料。

第七條按照《條例》第八條第三款規定提交的文件材料,應當附中文譯文,按正、副本形式分別裝幀成三份。

第八條擬設代表處的外國律師事務所的中文譯名不得使用中國法律、法規、規章禁止或限制的名稱,不得使用可能使公眾產生誤解的文字。

第九條申請設立代表處,應當有擬派駐的一名首席代表和擬派駐的若干代表。

第十條申請增設代表處,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在華最近設立的代表處連續執業滿三年;

(二)已經設立的各代表處及其代表遵守中國法律、法規、規章,遵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沒有被追究《條例》規定的各項法律責任。

前款第一項規定的連續執業時間,自代表處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首次辦理開業注冊之日起計算。

第十一條申請增設代表處,除應當提交《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材料外,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已設立的各代表處的基本情況;

(二)已設立的各代表處的《外國律師事務所駐華代表處執業許可證》(副本)復印件;

(三)已設立的各代表處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出具的符合本規定第十條第一款第一、二項規定的證明文件。

以上材料應當附中文譯文,按正、副本形式分別裝幀成三份。

第十二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收到申請人提交的申請設立代表處的材料後,應當根據下列情形予以處理:

(一)申請材料齊全的,按照《條例》第九條的規定辦理;

(二)申請材料不齊全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15日內通知申請人補充材料。申請人在首次提交申請材料之日起3個月內補齊材料的,按照前項規定辦理;申請人在首次提交申請材料之日起滿3個月未能補齊材料的,應當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並於15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十三條司法部收到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報送的申請人申請材料和審查意見後,應當在6個月內作出決定,對許可設立的代表處發給執業許可證及副本,並通知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對其代表發給執業證書;對不予許可的,應當書面告知理由。

第十四條申請人應當自執業許可證書簽發之日起30日內,持副本到代表處住所地技術監督、公安、勞動、銀行、稅務和中國駐外使領館等部門辦理登記和代表工作簽證等手續。

第十五條申請人應當在辦結本規定第十四條規定的手續後30日內,到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辦理開業注冊,並交納注冊費。

辦理開業注冊手續,應當提交下列材料的復印件:

(一)外國律師事務所駐華代表處執業許可證(副本);

(二)外國律師事務所代表處代表執業證;

(三)經過公證的辦公場所證明,包括產權證明、房屋租賃協議(期限應當在1年以上)。

超過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間未辦理開業注冊的,外國律師事務所駐華代表處執業許可證和外國律師事務所代表處代表執業證自行失效。

第十六條未辦理開業注冊手續,代表處不得開展法律服務。

第十七條代表處辦理年檢注冊,除提交《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的各項材料外,還應當提供經公證、認證的派駐代表執業資格取得國的律師管理機構出具的下列文件材料:

(一)代表處代表上一年度沒有受過刑事處罰和沒有因違反律師職業道德、執業紀律受過處罰的證明材料;

(二)代表處及其代表有效的本年度執業責任風險保險文件復印件。

第十八條代表處及其代表通過年度檢驗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應當辦理代表處和派駐代表的年度注冊,並收取注冊費。

第三章代表處的變更和注銷

第十九條設立代表處的外國律師事務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代表處應當向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備案:

(一)律師事務所名稱、總部住所、主要負責人變更的;

(二)律師事務所合並、分立的。

第二十條代表處變更中、英文名稱的,外國律師事務所應當向代表處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提交其主要負責人簽署的申請書和有關的文件材料。司法廳(局)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15日內提出審查意見報司法部。司法部應當自收到審查意見之日起15日內辦理核准手續。

代表處持司法部核准通知,到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和有關部門辦理相關變更手續。

第二十一條外國律師事務所申請注銷代表處的,應當向代表處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提交其主要負責人簽署的申請書。

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將審查意見報司法部,司法部應當自收到審查意見之日起30日內辦理核准手續。

第二十二條代表處自收到司法部核准注銷通知之日起,應當依法進行清算。債務清償完畢前財產不得轉移。

對被注銷的代表處,應當收回其執業許可證及其副本和代表執業證,並由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予以公告。

第二十三條代表處被注銷後,債權人有權就尚未清償的債權向外國律師事務所追償。

第二十四條具有《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第一、三項情形之一的,代表處應當自所屬的律師事務所解散或注銷之日起三個月內報告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由司法廳(局)報司法部撤消其執業許可證,並根據本規定辦理注銷手續。

第二十五條代表處因特殊情況需要休業的,所屬的外國律師事務所應當向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提交其主要負責人簽署的申請書,經核准後,公告休業。

代表處休業期限不超過1年。超過1年的,視為自行注銷。

第二十六條申請將代表處遷往其他城市的,由該外國律師事務所向擬遷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提出申請,經審查後,報司法部核准。

代表處持核准通知,按規定辦理相關注銷和注冊手續。

第四章代表的派駐和變更

第二十七條代表處派駐或變更首席代表、派駐代表,應當符合《條例》第七條第二項的規定。

執業資格取得國律師協會會員,是指執業資格取得國法定的全國性或地區性律師行業組織成員。未設立律師行業組織的,可以是在執業資格取得國律師管理機構登記注冊的人員。

境外執業時間,是指在執業資格取得國獲得律師執業許可後,在該國法定律師注冊登記機構進行律師執業注冊登記的時間,包括在中國單獨關稅區的執業時間。境外執業時間可以累計計算。

相同職位的人員,是指在事務所經營管理、利潤分享和風險分擔方面與合夥人具有相同權利義務的執業律師。

第二十八條外國律師事務所派駐或變更首席代表、派駐代表,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該外國律師事務所主要負責人簽署的申請書。申請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擬派駐或變更首席代表、派駐代表的基本情況;

2.擬任職務、期限;

3.符合《條例》第七條第二項規定的承諾;

4.對所提供的信息、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准確性及中文譯文與原文的一致性的承諾;

5.申請獲得批准後遵守中國法律、法規、規章的承諾;

6.申請獲得批准後將為其持續購買符合要求的執業風險保險的承諾。

(二)《條例》第八條第四至七項規定的各項材料;

(三)擬任代表的執業風險保險文件復印件;

(四)擬任代表的身份證明。

前款第二、三項規定的材料,應當經公證、認證。

上述申請材料應當附中文譯文,按正、副本形式分別裝幀成三份。

第二十九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對外國律師事務所提交的擬任代表的申請材料,應當根據下列情形予以處理:

(一)申請材料齊全的,按照《條例》第九條的規定辦理;

(二)申請材料不齊全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15日內通知申請人補充材料。申請人在首次提交申請材料之日起3個月內補齊材料的,按照前項規定辦理;申請人在首次提交申請材料之日起滿3個月未能補齊材料的,應當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並於15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三十條司法部收到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報送的外國律師事務所申請材料和審查意見後,應當在6個月內予以核准,不予核準的,書面告知理由。

代表處持核准通知,到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領取外國律師事務所代表處代表執業證,並到有關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第三十一條具有《條例》第十三條規定情形之一,司法部撤消代表執業證的,代表處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應當收回其執業證書,注銷其執業注冊,並予公告。

第五章執業規則

第三十二條下列行為,應當認定為《條例》第十五條規定的「中國法律事務」:

(一)以律師身份在中國境內參與訴訟活動;

(二)就合同、協議、章程或其他書面文件中適用中國法律的具體問題提供意見或證明;

(三)就適用中國法律的行為或事件提供意見和證明;

(四)在仲裁活動中,以代理人身份對中國法律的適用以及涉及到中國法律的事實發表代理意見或評論;

(五)代表委託人向中國政府機關或其他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組織辦理登記、變更、申請、備案手續以及其他手續。

第三十三條代表處及其代表根據《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提供有關中國法律環境影響的信息時,不得就中國法律的適用提供具體意見或判斷。

第三十四條根據《條例》第十一條的規定,代表處應當設立銀行人民幣賬戶和外匯賬戶,接受境內客戶的匯入款項。

代表處應當按照中國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辦理稅務登記,履行納稅義務,可以向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領購發票。

第三十五條代表處聘用中國籍輔助人員的,應當與住所地外國企業服務部門辦理聘用關系,並到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領取雇員證。

第三十六條代表處聘用外籍輔助人員的,應當按照外國人在華就業的有關規定,向住所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提出申請,經許可後,到有關部門辦理就業和居留手續。

第三十七條代表處進行宣傳,應當遵守下列規則:

(一)向客戶表明可以在中國境內從事業務的,應當同時表明其不具有從事中國法律服務的資格、執照或能力;

(二)向客戶聲明具有中國律師資格或曾經擔任中國執業律師的,應當同時聲明其現在不能作為中國律師執業;

(三)在信箋、名片上進行上述宣傳的,應當有本條第一、二項規定的聲明。

第三十八條代表處代表及其輔助人員不得以「中國法律顧問」名義為客戶提供中國法律服務。

第三十九條代表處及其所屬的律師事務所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直接或間接地向中國律師事務所投資;

(二)與中國律師事務所或中國律師組成共享利潤或共擔風險的執業聯合體;

(三)建立聯合辦公室或派員入駐中國律師事務所從事法律服務活動;

(四)管理、經營、控制或享有中國律師事務所的股權性權益。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聘用中國執業律師:

(一)與中國執業律師達成僱傭或勞務協議;

(二)與中國執業律師形成事實上的僱傭或勞務關系;

(三)與中國執業律師達成共享利潤、共擔風險或參與管理的協議;

(四)向中國執業律師個人支付報酬、費用或業務分成;

(五)聘請中國執業律師以代表處所屬的律師事務所或代表處的名義對外從事業務活動。

第四十一條代表處應當就被投訴的行為進行澄清和說明。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二條代表處應當在辦公場所顯著位置懸掛《外國律師事務所駐華代表處執業許可證》。

代表處應當在辦公場所設置標牌,標牌上書寫完整的中英文名稱。

第四十三條《外國律師事務所代表處執業許可證》由司法部印製、頒發。

《外國律師事務所代表處代表執業證》和《外國律師事務所代表處雇員證》由司法部印製,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發放。

第四十四條《外國律師事務所代表處執業許可證》、《外國律師事務所代表處代表執業證》、《外國律師事務所代表處雇員證》,除發證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可以扣留或吊銷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繳、扣押和損壞。

第四十五條代表處執業許可證及其副本、代表執業證和雇員證不得偽造、塗改、出租、出借、轉讓、出賣。

違反前款規定的,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代表處執業許可證和代表執業證遺失的,經公告聲明後,方可申請補領。

第四十七條本規定自二○○二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㈥ 這兩天我國司法部出了條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投票,如果反對有用嗎

有沒有用我不知道,至少得表明態度,中國不需要什麼阿貓阿狗永久居留。

㈦ 外國司法文書為什麼要由司法部轉交

1991年3月2日,第七屆全國抄人民代表大襲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決定批准我國加入1965年11月15日訂於海牙的《關於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並指定司法部為中央機關和有權接收外國通過領事途徑轉遞的文書的機關。

㈧ 司法部最近批准了哪6家外國律師事務所在華設立辦事處

司法部關於復准予6家外國制律師事務所在華設立代表處的公告
發布時間:2003-6-19 10:10: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公告

第 16 號

根據《外國律師事務所駐華代表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經司法部審核,准予以下六家外國律師事務所在華設立代表處。名單如下:

1.新加坡卡達及黃律師事務所駐上海代表處
KHATTAR WONG & PARTNERS SHANGHAI REPRESENTATIVE OFFICE,SINGAPORE;首席代表:楊力行(YANG LIH SHYNG)

2.新加坡立傑律師事務所駐上海代表處
RAJAH & TANN SHANGHAI REPRESENTATIVE OFFICE,SINGAPORE;首席代表:王一心(WANG YI SHING)

3.韓國德路律師事務所駐上海代表處
DERYOOKLAW INTERNATIONAL LAW FIRM,REPUBLIC OF KOREA;首席代表:徐權植(SEO,KWEON-SIK)

4.挪威威寶律師事務所駐上海代表處
WIKBORG,REIN & CO

㈨ 美國的軍事法庭在行政關繫上是隸屬於司法部還是軍部

屬於美國軍方。
美國總統簽署命令,授權美軍方成立特別軍事法庭,代替內民事法庭審理製造9·容11事件和其他恐怖事件的外國恐怖分子嫌疑人。此舉在一向崇尚民主和法制的美國人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美國此次提出的「特別軍事法庭」同普通的民事法庭和傳統軍事法庭都有些不同。「特別軍事法庭」不需要陪審團、沒有公眾旁聽、不需要出示必要的證據。參加判決的多為軍方官員,只要2/3的軍官認定被告有罪,判決就成立。整個審判過程都是秘密進行的,被告甚至沒有上訴的機會(二戰時的軍事法庭允許被告上訴)。

熱點內容
仲裁調解書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9 21:11:32 瀏覽:911
安全環保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09 21:11:30 瀏覽:386
勞動法36至44條 發布:2025-10-09 21:00:52 瀏覽:282
民法由羅馬 發布:2025-10-09 20:31:03 瀏覽:631
朝陽法院強制執行法官電話多少 發布:2025-10-09 20:29:11 瀏覽:892
八閩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09 20:22:47 瀏覽:223
環保處罰條例全文 發布:2025-10-09 20:05:38 瀏覽:300
道德經朗誦全文 發布:2025-10-09 20:05:38 瀏覽:102
行政法mp3 發布:2025-10-09 19:57:28 瀏覽:88
注會經濟法2012考題 發布:2025-10-09 19:40:07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