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克隆的法律法规

克隆的法律法规

发布时间: 2021-02-01 05:58:37

⑴ 请问当今社会对于克隆人的研究都存在哪些争议(伦理方面、道德方面等等)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遵循着有性繁殖方式,即通过男女精卵细胞的结合而产生孩子。“克隆人”一旦出现,将打破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和人类传统的生育模式,使人伦关系模糊、混乱,甚至颠倒。

会上第一个谈到克隆人问题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的伦理学专家邱仁宗教授。他说,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不是用于优生上。生殖克隆有什么必要?有生育障碍的人可以通过领养,或用现代辅助生殖技术解决要孩子问题。另外,人类能不能被制造或拷贝,即生命能否在实验室里操纵,像科研课题那样来对待?有没有什么不良的生物学后果,克隆的孩子是否健康,有没有基因突变问题?这些都是现今没有解决的。

谈到生命伦理与生物技术及生物安全时,他说,目前争论比较大的问题有三个:非遗传目的的遗传基因增强、人类克隆、异种器官移植。这些技术都不能像以往评估一项应用科学技术那样进行成倍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研究者有义务向公众提供证据,证明这种技术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事实上谁也没把握克隆出来的人是否正常,克隆人在道德上是不可取的。

克隆人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1997年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就已为克隆人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近几年伴随着牛、鼠、猪乃至猴这种与人类生物特征最为相近的灵长类动物的克隆成功,关于克隆人的争论始终没停止,搅得这个世界不得安宁。我国卫生部1997年3月已公开提出,中国对克隆人研究的原则是:不赞成、不支持、不允许、不接受。

1998年1月7日,美国医生理查德·锡德提出要克隆人。对他来说,这不是什么实验,而是一个盈利产业的开端。他认为,“所有新技术在最初阶段都会引起人们的害怕和恐惧,甚至当初出现汽车的时候也如此。但这种害怕和恐惧会逐步让位于宽容并将获得热情与支持。”锡德的观点激起欧洲和美国朝野的猛烈反对。5天后,19个欧洲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了《禁止克隆人协议》,提出禁止用任何技术创造与任何生者或死者基因相似的人,认为克隆人有损于人的尊严,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准则,因此克隆人是不人道、不可接受的。这是人类第一份禁止克隆人的法律文件。世界卫生组织也通过决议指出,运用人类无性繁殖(克隆)技术违背人的尊严和道德,必须严格禁止。目前,已经有23个国家明令禁止克隆人。

■多莉是“穿着羔羊服装的老羊”

克隆人有可能出现畸形、早衰、基因突变等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邱仁宗教授在会上介绍,3月6日《纽约时报》发表一篇文章,谈到克隆动物遇到遗传问题,很重要原因是细胞程序重编。一个精子和卵子在形成过程中要花很多时间编程序,而克隆技术重编程序只需几分钟。这么仓促就有可能使遗传信息产生随机的错误,发生一些非常严重的后果。

事实上人们已经看到很多克隆动物是异常的。例如,一些克隆的老鼠非常肥胖,克隆牛通常先天心脏肥大或肺肥大,出生后眼睛比正常牛睁开得晚,不能正常发育。多莉羊也非常肥胖,研究人员不得不给它提供特殊的减肥饲料。迄今的研究结果表明,克隆动物几乎都具有遗传缺陷。因此,邱仁宗发问,如果克隆的人仅有半个肾或有免疫缺陷等致命的遗传异常怎么办?克隆动物的胚胎还有严重的发育问题。克隆牛经过100多次实验才成功一次,老鼠克隆的成功率是2~3%,多莉羊是在277次实验中唯一的成功。多莉羊之父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伊恩·维尔穆特,对克隆羊的技术可能用于人类的种种猜测感到非常沮丧。他说,那种技术效率极低,多莉之前曾导致先天缺损动物的出生,将这种技术用于人类是“非常不人道的”。

早衰是另一个麻烦。克隆动物可能与被克隆的动物年龄同样。1999年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多莉羊细胞中控制寿命的重要物质端粒比预期的短20%,造成它的寿命比正常羊短。因此有评论说,多莉是“穿着羔羊服装的老羊”。克隆人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如果用50岁人的细胞克隆人,那么他一诞生细胞就已老化。近日,我国科学家面对国际上再度掀起的“克隆人”争论,重申坚决反对克隆人的立场,并呼吁国家尽快立法规范克隆技术,防止克隆技术的负面影响。

■克隆人令宗教无法自圆其说

克隆这种在实验室里操纵制造生命的方式,确实让多数人难以接受,尤其宗教界。来自国家宗教事物局的雷丽华女士,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宗教对克隆人的态度。她说,传统的宗教对克隆技术是持否定态度的,并对此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不安。宗教界认为这一技术一旦应用于人类,后果不堪设想,有悖于由血统确定亲缘的伦理方式,也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巨大冲击。人类的诞生不再是宇宙的奇迹,而是人为干预的结果,生命将变成单调、乏味的生产制造业。

她说,佛教和道教对克隆是不能接受的。道教认为克隆是自然法规的大逆转,复制人的技术是绝对违反天道的。佛教认为克隆违反因果律,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轮回观念多少影响了他们对克隆的认同。佛教还认为复制人属于无性生命,缺乏了双亲的二代亲情和人类伦理尊严。

基督教的创世观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而克隆人将人变为产品是基督教不能接受的。在几大宗教中,天主教对生命科学的发展最为关注,他们肯定和赞许人类在科技上的成就,但也坚决反对克隆人。1997年克隆羊多莉诞生后,罗马教廷—梵蒂冈生命科学研究院就迅速作出反应,发表声明说克隆人在伦理上应受到广泛的谴责。从方法上讲它是最专制的,从目标上说,基因操作是最盲目的,虽然目的不是任意改变遗传物质,但实际上是违反自然属性的随机组合。

有人说:技术不成熟不能作为反对克隆人的理由乱伦理不是克隆人的错,而是非克隆人的偏见

这次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唐伯平博士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王啸博士,对是否克隆人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唐博士说,他在准备这次大会论文时,与王博士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初衷是想得到反对克隆人的结果,但却事与愿违地发现,技术不成熟不能作为反对克隆人的理由。

■对克隆人不必大惊小怪

他们认为,如果克隆人能诞生,将与这个星球上许许多多婴儿没什么区别。只不过他们的46条染色体都来自一个亲体,而自然生殖的婴儿的染色体来自父母两个亲体。为什么人们能从伦理上接受试管婴儿,能接受一个耄耋老头与少女所生的孩子,却不能接受克隆人?如果说,克隆人与社会关系有不和谐的话,那不是克隆人的错,而恰恰是从心理上排斥和歧视他们的非克隆人的偏见。如果社会能以平常心对待这件事,那么一切都会很正常。

反对研究克隆人主要基于几种考虑:一、伦理关系难于界定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法律上的困惑;二、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克隆出希特勒、东条英机等战争恶魔;三、担心克隆人的出现导致家庭组成的混乱;四、克隆人会对人类遗传多样性造成破坏。人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又是多余的,因为反对克隆人的人在伦理道德上走进了经验性和教条性的误区。

他们认为,克隆人不仅有其技术上的可能性,而且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因为对一些无生育能力又想要孩子的夫妇来说,人工受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技术,都是需要一定生殖生理条件的。如一对夫妇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和卵子将无法使用这些技术,那么克隆技术将为他们提供新的选择。克隆人技术对改善人类自身素质有深远意义。克隆技术还可以改变人类基因中一些具有严重缺陷的基因,克隆出一些有益于自然或人类的基因,从而使人类更加趋向完善。从猿到人的人类,不正是一步一步进化完善的吗?克隆不过是加速了这一过程。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实验室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国也有必要进行克隆人的研究。暂且不论克隆人的优劣,就像没有核武器,何谈核裁军。

克隆人与非克隆人一样有爱和被爱的权利。当然对克隆人本身来说,也有个自我认同的问题。就好象试管婴儿,社会有一个慢慢接纳认同的过程。目前,最大的伦理问题是克隆人与他们亲体间的关系。他们设想,一个女子18岁到45岁可正常生育小孩。因此,可不可以大于27岁称父子、母女,小于27岁就以兄弟姐妹相称?
转自伽玛医生 摘自健康报

⑵ 为什么禁止克隆人

为什么要禁止克隆人原因:

因为,这里涉及到许 多关于人的尊严、关于社会伦理道德等问题。

首先,克隆人使“人”的基本定义发生了改变,使 人丧失了尊严。人是动物长期进化而来的灵长类,是通 过男女有性繁殖出来的,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中逐渐发育 成熟起来并具有特殊的生物性、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和 社会特征的集合体。

这种特定的人是不能克隆出来的。 如果人在实验室里克隆出来,这样,无性繁殖的人不是 真正的人。每个真正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人品性,克 隆出来的人恰恰没有这一点。它使人失去了人的尊严和 人的多样性。这不是人类的进步,而是人类的退化。

其次,克隆人彻底搞乱了社会人伦关系。人,都是 父母所生,对父母是亲子关系,对宗族有世代关系,对 亲戚有姑舅表亲关系等。这些关系构成了社会的人伦关 系。

人们按照其相应的各种道德原则、规范来处理它, 使社会有序地向前发展。可是在无性繁殖的克隆人那儿 ,真正人的夫妻、父子等基本的社会人伦关系消失了, 而与这些关系相应的道德也就消失了。克隆的人类就是 一个父将不父、母将不母、子将不子的人类。

这样一来 ,克隆人如何组成家庭?如果不组成家庭,克隆人又由 谁来教育、抚养?整个国家社会又如何组成?再进一步 讲,假若以一个男子或女子的体细胞核为“种子”,分 别由其妻子、女儿、母亲孕育出“克隆人”。

这种祖孙 三代克隆出遗传性质完全相同的人,他们之间又是什么 人伦关系?不是同辈人,还是同辈人?这样一来,不是 完全混乱、颠倒了人们的世代概念吗?这在社会伦理道 德和法律上是无法定位的。

最后,克隆技术若被一些狂人滥用,还会产生一系 列严重的社会恶果。譬如,有人可能借克隆“优生”, 把国民、把家庭的孩子分成值得克隆的优秀者与不值得 克隆的劣等者,或者鼓吹复制“天才人物”。

那么,整 个社会就可能会陷入严重的分裂、争斗与不安之中。这 与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记背道而驰。

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许 多利益的同时,也向人类及社会提出了许多挑战。目前 世界范围内关于要进行克隆人实验和坚决禁止克隆人实 验的论争,就是克隆技术直接给人类带来的一个社会问 题。

最近,当美国某科学家宣布准备进行人体克隆实验 的消息传出后,欧洲1 9 国很快作出了反应,签署了禁 止克隆人协议。美国近日也宣布,研究克隆人“违反联 邦法律”。

(2)克隆的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克隆人的过程对于克隆人的生命健康存在着情节严重的伤害行为,这是违背宪法、刑法精神的行为。就我国而言,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人类自然生产都在限制之列,为什么还要进行另一种人口生产的实验。

何况,我国人口的自然繁衍生育能力很强,绝对没有必要通过克隆方式创造人口。因此,在我国克隆人的研究是违背《计划生育法》的做法。

从动物克隆的实验来看,克隆物种的成活率很低。在多莉羊的克隆实验中,277个胚胎融合仅仅成活了多利一个,成功率只有0.36%。许多有幸降生的克隆小羊,有很多很快死于心脏异常、尿毒症或呼吸困难。

出生后的克隆动物部分个体表现出生理或免疫缺陷。血液的含氧量和生长因子的浓度低于正常;胸腺、脾、淋巴腺发育不正常等。

现在可以看出来,同正常生殖相比,通过克隆方式产生的生命大多存在着残疾、夭折。可以想象,在制造克隆人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残疾的人类,或是残疾的胚胎或是残疾的婴儿。

科学家创造克隆人的行为具有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行为的犯罪特征。故意犯罪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行为结果的必然并积极追求。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上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克隆人的研究存在着致人死亡或残疾的可能性后果,并且几乎是一种必然性。行为人在主观明知的情况下从事这种研究,由于其行为必然或极可能导致克隆人生命致死甚至致残,因此,这就是一种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罪,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类型。

从主观心态和对后果的预见性上看,进行克隆人研究的科学家至少是具有犯罪间接故意的。杀人犯罪的方式有多种。比如有即时持刀毙人死命的犯罪,也有通过长期的药物毒害达到杀人目的的犯罪。

对于一个正常生育下来的残疾儿来讲,这种人体上的残疾不可能被归咎于某个人的犯罪行为,因为,正常的生育出现残疾儿是无法预见的。

但对于研究克隆人的科学家来讲,正是因为其明知并使用了一种特别的行为方式而导致了新生儿的死亡或伤残夭折,因此其应当承担相同于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我国禁止克隆人,但是目前没有任何一条明确法规规定克隆人的研究属于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罪。

⑶ 为什么许多国家都禁止克隆人

克隆人是个新事物,禁止克隆是因为克隆人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内,会有伦理方面的容问题,如果你被克隆那么这个克隆人是你兄弟,还是你子女??这是让人无法接受的.也许会有一天很多人都接受克隆人,但是这个是需要时间的.很多新事物都是这样的

⑷ 克隆技术应用受哪些法律的限制

受到了没有法律的限制。
无性繁殖是新事物,法律没有给予如何具体
操作的指引。
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在法律面前,无路可走。
全是限制。

因为还涉及到伦理的问题,所以擦边球都没得打。

⑸ 克隆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目前我们国家来还没有法律限自制克隆技术的应用。现在阻碍克隆技术应用主要还是伦理道德。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都以有性繁殖的方式繁衍后代,即便是试管婴儿也是有父亲有母亲的孩子,利用克隆技术在实验室里制造出来的人确实让人无法接受。首先为西方宗教组织所反对,因为这与上帝造人的宗教观念相抵触。其次,如何界定克隆人的身份更是个难题。克隆人与被克隆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既不是母子,也不是姐妹,这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冲突。如果克隆人真的于某一天在某个实验室诞生了,他最终要走出实验室,走向社会,社会将如何对待他呢?恐怕他连“为什么生我”这句话也问不出口呢。克隆出“多利”羊的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副所长反对克隆人的主要原因就是担心在人们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克隆人可能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克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功过是非难以定论,现在人们迫切要求的是冷静的面对,理性的思考,世界各国在展开科技竞争的同时,应尽快制定有关的法规来减少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

⑹ 法律没有规定克隆人犯法吧我就想研究克隆人,要是真秘密克隆出人,政府总不能把克隆人杀了吧

每个自然人都是有人身权利的 其他的先不说 假设你克隆出来了一个人 那么他回就是一个自答然人 你不能对他造成什么伤害 否则你就是违法 把人克隆出来的技术早就出来了 不过从人权方面考虑没有实施而已

⑺ 有关克隆的法律条文

在年2月联合国举行的关于拟定《反对生殖性克隆人国际公约》会议上,中国代表表明了我国立场:反对克隆人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克隆人实验,但主张对治疗性和生殖性克隆加以区别。

早在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阿斯陶罗夫就已经用无性繁殖的方法,使蚕蛾生出遗传特性与母体一样的后代。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在研究中验证了克隆两栖动物胚胎的可行性。

但是,由于当时政府对包括克隆技术在内的遗传学研究采取限制措施,导致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缓慢。20世纪90年代末和新世纪之初,与克隆技术相关的科研和社会领域发生了新变化。俄部分科研机构也开始着力研究克隆技术。

为防止俄罗斯成为克隆人实验的“避风港”,并规范克隆技术的研究,告诫对构隆人研究缺乏正确认识的国人,俄政府加快了立法工作,较快地通过了《暂时禁止克隆人》法案。该法案还禁止进出口克隆人类胚胎。

(7)克隆的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2001年11月28日,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宣布该公司首次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人体胚胎细胞,在世界各地引起轩然大波,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虽然该公司称他们的目的不是克隆人,而是利用克隆技术治疗疾病,但还是遭到众多批评。美国前总统布什表示,百分之百反对任何形式的人类克隆。美国国会参议员则称,将会很快通过法案禁止所有克隆研究。巴西、德国、意大利等国和欧盟的发言人也均对此发表反对意见,认为科学研究不应超过伦理界限,有必要加强立法。

不过,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达施勒的态度比较中立,他建议国会应该把生殖性的克隆实验和治疗性的克隆区分开来。

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羊“多利”的创造者之一维尔穆特赞同这一建议。维尔穆特一直反对克隆人,他认为,先进技术细胞公司更可能是出于商业目的,而不是技术上的考虑,从科学成就上来说,他们取得的不过是个小突破。

在科学界内,不少生物学家对这一做法则嗤之以鼻,认为这一实验结果没有科学意义,而且是对生物伦理的严重挑衅。法国国家农艺学研究所动物克隆专家让·保罗·勒纳尔表示, 先进细胞技术公司所使用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克隆多利羊的方法,而且美国科学家仅获得含有6个细胞的人类早期胚胎远不能满足需要。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伦理学家麦吉博士甚至怀疑先进细胞技术公司宣布的真实性,因为实验的很多细节还没有公开。

对中国而言,制定一套既符合国际准则又适合国情的生物伦理规范才是关键。2001年中国第一个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大纲已经在沪起草完毕。

在20条的指导大纲中有明确的规定:为提高疾病治疗水平、攻克疑难杂症,积极支持我国科学家开展干细胞技术研究。但前提是遵循五大基本原则:行善和救人、尊重和自主、无伤和有利、知情和同意、谨慎和保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克隆人:法律与社会

⑻ 关于克隆技术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一、有关克隆的专门规定如下:
【文件标题】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发布日期】2003-03-20【发布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本要点适用于供治疗的体内诊断用的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适用于在人体内应用的利用重复DNA技术制备的基因工程抗体
一、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

--------------------------------------------------------------------------------

【文件标题】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
【发布日期】2004-01-13【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

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
第一条 为了使我国生物医学领域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符合

--------------------------------------------------------------------------------

【文件标题】卫生部关于修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相关技术规范、基础标准和伦理原则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3-08-11【发布部门】卫生部
(十五)禁止克隆人。

--------------------------------------------------------------------------------

【文件标题】卫生部关于修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相关技术规范、基础标准和伦理原则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3-08-11【发布部门】卫生部
3、医务人员不得实施生殖性克隆技术;

二、由于对此专业没有研究,只能帮你提供一些法律法规中带“克隆”两字的规定。

1、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07年07月10日 【发布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科学技术部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2007年度第二批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发布日期】2007年07月04日 【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GMP认证公告第133号

【发布日期】2007年07月03日 【发布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4、科技部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关于发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动物药剂研制与应用”重点项目课题申请指南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7年06月21日 【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GMP认证审查公告第139号
【发布日期】2007年06月13日 【发布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6、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棉花细绒棉》(GB1103-2007)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通知
《布日期】2007年06月05日 【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7、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7年06月04日 【发布部门】卫生部

8、 科学技术部关于发布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2007年度“农业生物制造与食品精细加工技术及产品”等五个重点项目申请指南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7年05月22日 【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

9、 科学技术部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关于发布“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2007年度深海底中深孔岩芯取样钻机研制等6个重点项目申请指南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7年05月14日 【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

10、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7年04月28日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1、 农业部等部门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7年04月09日 【发布部门】农业部

12、 农业部公告第844号
【发布日期】2007年04月09日 【发布部门】农业部

1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7年04月08日 【发布部门】国务院办公厅

14、 商务部、海关总署、环保总局公告2007年第17号 全文废止/已失效
布日期】2007年04月05日 【发布部门】商务部

15、 商务部、海关总署、环保总局公告2007年第17号——公布《2007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 全文废止/已失效
【发布日期】2007年04月05日 【发布部门】商务部

16、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烟草行业开展“创新年”活动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2007年03月26日 【发布部门】国家烟草专卖局

17、 卫生部关于印发《处方常用药品通用名目录》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7年03月26日 【发布部门】卫生部

18、 卫生部关于印发《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7年01月25日 【发布部门】卫生部

19、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2007年第6号——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

【发布日期】2007年01月23日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794号

【发布日期】2007年01月10日 【发布部门】农业部

21、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精氨酸等354种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31日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2、 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06年第13号——公布《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18日 【发布部门】商务部

23、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生物医药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18日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4、 科技部关于“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2006年度重大、重点项目课题评审结果的公告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12日 【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
25、 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6年第82号公布——《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 全文废止/已失效
【发布日期】2006年11月01日 【发布部门】商务部

26、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发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课题申报指南和组织课题申报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6年09月28日 【发布部门】农业部

27、 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2006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立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6年09月21日 【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706号——公布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 全文废止/已失效
【发布日期】2006年08月28日 【发布部门】农业部

29、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决定

【发布日期】2006年08月14日 【发布部门】教育部

30、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6年06月26日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1、 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案件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6年06月23日 【发布部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32、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徐冠华部长和马颂德副部长在“十五”863计划总结汇报会上讲话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6年05月29日 【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

33、 专利审查指南(2006)
【发布日期】2006年05月24日 【发布部门】国家知识产权局

34、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5年度“明天小小科学家”奖金免征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6年05月16日 【发布部门】国家税务总局

35、 科学技术部关于商请对863计划“十五”重大成效开展宣传的函
【发布日期】2006年04月17日 【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

36、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2006年发展棉花生产的意见

【发布日期】2006年03月27日 【发布部门】农业部

37、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2006年02月09日 【发布部门】国务院

3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6年第2号--77项建材、化工、石化、煤炭行业标准编号、名称及实施日期

【发布日期】2006年01月17日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9、科学技术部关于公布2001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6年01月12日 【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

⑼ 克隆技术应受到哪些法律约束

国内法来吗?法律还没有,但源是行政法规或者是条例应该是有的,但是那些东西太多了,难以寻找啊。但是国际法上应该是有相关规定的。最主要是应该伦理上的谴责吧。
以后如果真的有了,涉及的法律就太多了。首先是科技法,然后是,民法商法等等。

⑽ 如果一个自然人把克隆人杀了,他要不要负法律责任

首先,与克隆人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因此无法给出确切的回答,但是老话说杀人偿命,即使是克隆人,他也是生命。任意剥夺生命的行为都会遭到严惩的。

热点内容
高密法官霍 发布:2025-07-18 23:11:21 浏览:354
满侠大律师 发布:2025-07-18 23:10:07 浏览:224
行政诉讼法失效 发布:2025-07-18 23:10:05 浏览:549
刑法战争 发布:2025-07-18 23:10:04 浏览:591
刑法第三章共几条 发布:2025-07-18 23:00:59 浏览:863
劳动合同法2006 发布:2025-07-18 22:49:08 浏览:722
劳动法7个半月流产假期 发布:2025-07-18 22:31:03 浏览:525
道德讲堂一堂一档 发布:2025-07-18 22:26:32 浏览:14
工程有关法律硕士 发布:2025-07-18 22:11:16 浏览:9
法律硕士试题案例分析 发布:2025-07-18 22:11:12 浏览: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