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法规的对象

法规的对象

发布时间: 2021-12-18 08:33:13

Ⅰ 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是什么意思

一、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
二、法律调整的方法:
法律调整的方法,指对社会关系施加法律影响的方法、方式、类型的总和。
1、积极义务的调整方式,指法律要求人们承担作出积极行为的义务的调整方法。
2、允许的调整方式,指法律赋予人们行为或不行为的义务的调整方法。
3、禁止的调整方式,指要求人们承担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的调整方法,

Ⅱ 自然界是法律规范的对象吗

自然界不是法律规范的对象,公民是法律规范的对象。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统称,分别规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可进行的事务和不可进行的事务。

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所谓国家制定和认可是指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国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国家认可形成的通常是习惯法。

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权利和义务,它是由国家确认或认可和保障的一种关系,这是法律的一个重要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由于法律是一种国家意志,它的实施就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家的强力部门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法律 (社会规则)



法律效力的对象包括物吗

1、法律效力,即法律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那样行为,必须服从。
2、、法律生效的范围。包括:
(1)时间效力,指法律开始生效的时间和终止生效的时间;
(2)空间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领海、领空),通常全国性法律适用于全国,地方性法规仅在本地区有效; (3)对人的效力,指法律对什么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适用于全国公民,有的法律只适用于一部分公民。
3、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狭义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本章所讲的法律效力,即狭义的法律效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决书、裁定书、逮捕证、许可证的法律效力。

Ⅳ 1,工程建设管理法规的概念及调整对象各是什么

1)建设法规复的定义:是指国家权制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旨在调整国家及其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设活动中或建设行政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统称。
2)建设法规调整的对象:任何法律都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其调整对象。

Ⅳ 法律约束的范围、对象的哪些

跟自然人息息相关的一切。

Ⅵ 请问党内法规的约束对象与调整范围

Ⅶ 何谓建设法规其调整对象是什么

1、建设法规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旨在调整国家及其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设活动中或建设行政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统称。

2、建设法规的调整对象,是在建设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它包括建设活动中所发生的行政管理关系、经济协作关系及其相关的民事关系。

《建设法规》刘仁辉主编书籍简介:

构成工程法律体系的法律、法规。其中,以《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质量管理条例》为核心,辅以《民法》、《合同法》等相关知识,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工程法律体系。

结构上力求贴近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用书,表述上力求采用适合工程建设领域从业人员的语言。本书不仅可以用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可以供项目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参考使用。

(7)法规的对象扩展阅读:

《建设法规》的资料简介:

1、《建设法规》是由刘仁辉主编的作为土木工程类、工程管理类专业建设法规课程的一本教材书。2011年5月1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2、内容简介

《建设法规(第2版)》系统地对基本建设工程项目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作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建立企业法律制度、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建设用地法律制度、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法律制度、市政公用法律制度、房地产法律制度和企业维护自身权利的制度。

《建设法规(第2版)》可作为工程管理和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基础建设、物业管理以及城市管理等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Ⅷ 国家的法律保护对象具体是哪些人

我国法律对公民的保护是没有财产界限的,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无论年龄大小、财产状况、宗教信仰如何都会平等的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我国宪法规定了在适用法律上人人平等,其中就包括权益的保护和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即使你身处国外,当你的生命、健康等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也会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当然,我国某些法律也会为身处我国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士提供保护。
请你记住一句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你是国家主席还是一介平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不论你是世界首富还是在领救济金,你的权益被侵害时都会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你提出上述问题,可能有几种原因:在我国有些违法行为推行的是“不告不理”的原则,即有关部门不会依职权来管理这种行为而要你自己去进行诉讼,如重婚罪。有的地方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了审判不公正的情况,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司法人员众多,司法人员素质有高有低,加之硬件水平有所不同,故而在不同地方审判的同一案件结果会大不相同。不过这种情况会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而有所好转。
最后,还是请你记住那句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Ⅸ 法律上的特定对象和不特定对象,请详细解释各自的意思

温州律师周晓忠为您解答:特定对象是指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对象,比如只对某个人实施殴打;不特定对象是指不具有针对性的概括的对象,比如滥杀无辜;

Ⅹ 旅游法规调整的对象是什么

旅游法规调整的对象是旅游法律关系(一种社会关系)。

相关介绍:

旅游法律关系是经过旅游法规调整的社会关系。如果没有旅游法律规范,旅游法律关系就无从产生。

如:有了旅游行政法律规范,才有可能产生旅游行政许可、旅游行政处罚、旅游行政复议等法律关系;有了刑事法律规范,才有可能产生旅游刑事关系,才会有可能防止各种与旅游有关的犯罪。

法律关系主体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一旦被旅游法律调整后,就具有旅游权利义务的内容,成为旅游法律关系。例如:旅游合同的约定,即是在旅行社和旅游者之间形成的旅游法律关系。

(10)法规的对象扩展阅读

由于旅游领域的广泛性和关联性,决定了旅游法律关系的多样性,不同的旅游法律规范调整着不同的旅游法律关系,其中,既有横向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关系),又有纵向的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旅行社管理条例》对旅行社行使管理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

许多社会关系因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加以确认,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关系,而只能是一般的社会关系。如恋爱关系、朋友关系、同志关系、同乡关系属于伦理道德规范调整范畴,不具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因而不是法律关系,不属于旅游法规调整的范围。

热点内容
劳动法加班补多少倍工资 发布:2025-07-19 00:20:52 浏览:341
行政法法律部门是 发布:2025-07-19 00:11:35 浏览:637
劳动法摘抄 发布:2025-07-19 00:03:34 浏览:533
党内法规制度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18 23:51:20 浏览:147
高密法官霍 发布:2025-07-18 23:11:21 浏览:354
满侠大律师 发布:2025-07-18 23:10:07 浏览:224
行政诉讼法失效 发布:2025-07-18 23:10:05 浏览:549
刑法战争 发布:2025-07-18 23:10:04 浏览:591
刑法第三章共几条 发布:2025-07-18 23:00:59 浏览:863
劳动合同法2006 发布:2025-07-18 22:49:08 浏览: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