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沈阳市公安局规章制度

沈阳市公安局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1-12-23 22:33:17

『壹』 沈阳市公安局的督察支队

负责全市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情况的监督;制定本地区督察工作的有关制度;组织、实施督察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办理上级公安机关督察机构和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交办的督察事项;履行《督察条例》规定的其他职责。
综合科:负责党务、宣教、人事、文秘、内勤及后勤装备等工作,负责本单位的警务公开工作。
业务指导科:负责组织对四县(市)局警务督察队和其他分局的督察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组织、实施对本级和下级专兼职督察人员的业务培训、考核;负责制定全局督察工作有关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以及督察业务统计报表、信访接待工作;组织、策划和开展各项督察工作;完成督察支队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维权科:负责市局“维权办”的日常工作以及全局维权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六队:接照《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的规定,对全局民警执法执勤活动等情况进行现场督察。

『贰』 沈阳市公安局

你在这喊有屁用呀!网络又不是警察局!
你有那闲功夫报案去好不好!
你在这发牢骚,你女友就能回来是怎么的!
还匿名发的,你怕沈阳人谢你八辈祖宗咋的!

『叁』 沈阳市公安局局长

沈阳市现在的公安局局长是刘和

『肆』 沈阳市公安局有总局吗

你没搞明白公安局的行政体制,省一级是厅,市一级是市局,区是分局。没有身份证上写市局的,都是分局,沈阳没总局,总局就是省公安厅

『伍』 沈阳市公安局的社区警队

户证室负责全市公安派出所基础建设,指导、监督、检查社区安全防范工作,构建社区巡逻防控体系;负责社区警务制度和勤务方式布局的实施;负责各区、县(市)社区防范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的管理;负责第二代身份证的制作、疑难户口、成建制户口等事项的管理。
秘书科:负责综合协调业务工作;全处文字和综合调研工作;户籍派出所警务建设工作;档案、控申、对外宣传及社区警务管理的调查审核工作,以及全处的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本单位的警务公开工作。
政治处:负责政治思想工作,综合协调;全处组织、党务,人事管理、宣传教育,纪律检查和老干部、共青团、妇女、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组织实施工作。
一大队:负责对各分、县(市)局执行公示制进行督察、指导、检查工作;对市工读学校的招生及校内日常治安管理和法制教育。
二大队:负责社区警情的收集、分析、研判工作;负责全市社区防范工作,创建平安社区(村),治保会及群防群治组织工作;负责校园周边整治等工作。
三大队:负责各分、县(市)局社区安全防范队伍日常监督、检查、指导、考核和奖惩等工作;负责社区安全防范队伍的教育培训、综合调研、信访案件的查处及对外宣传等工作;负责社区安全防范队员的人事管理、后勤装备及工资、保险金缴存和发放等工作。
四大队:负责对各分、县(市)常住、寄住、流动人口管理的检查、指导、考核、验收及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监察工作;全市户籍外勤民警人口调查熟悉等业务的指导工作。
五大队:负责全市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软件开发、技术培训、维护及检查指导工作;负责全市人口信息数据的统计、上报及综合分析;负责全市人口信息的查询及审核工作。
六大队:负责起草有关自行车管理的政策、法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沈阳市自行车治安管理办法》。负责对自行车的登记、办理牌证及对自行车进行审验、停放、交易、运输、修理等治安管理。
七大队:负责全市一级巡逻防控网的规划、指导、检查和考核等工作。
户政科:负责指导全市户口管理工作;调研和拟制户口管理政策、规章制度;受理审核疑难特困户口;直办调工、调干、蓝印户口、城农变户,易地安置复转军人,知青子女回城,占地招工等户口;对全市人口统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工作;户籍管理地域权归属问题的协调工作;对公安派出所的设置和办公用房等基础建设的调研工作。
居民身份证管理科:负责全市居民身份证制作;快证的接收发放;指导全市各分、县(市)局及公安派出所日常居民身份证的颁发、收缴、使用、核查、查验等管理工作。

『陆』 沈阳市公安局的分工

沈阳市公安局分工:

1.沈阳公安局纪检组:负责受理群众对全市公安民警的检举控告;审核审批违法违纪民警的党政纪处分;查办公安系统内部重大、复杂违法违纪案件;开展执法监察和民警权益保护;负责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2.办公室:负责文字综合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人事、老干部、妇女工作;文件收发保管工作;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负责本单位的警务公开工作。

3.纠风教育室:负责全局党风廉政教育工作,负责开展纠风治乱工作,负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负责市局警风警纪监督员管理和组织开展监督工作,负责对全局纠风工作的协调、指导、考核工作。

4.案件检查室:负责查处民警违法违纪案件,负责对全局案件检查工作指导、协调、考核。

5.执法监察室:负责对全局各单位贯彻执行有关党的方针、政策,执法工作和上级部署的有关专项治理工作的行政监察。负责对执法监察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依法进行查处。负责对全局行政监察工作的指导、协调、考核。

6.信案室:负责群众、民警来信的处理和来访接待工作。负责市局机关单位违纪民警党、政纪处分案件审理工作。负责要结果的信访案件的审理工作。负责按时限要向“110”、“12345”报告反馈来信办理情况。负责信访案件材料和违法违纪案卷人保管的归档、移送工作。

7.案件审理室:负责市局机关各单位违纪案件的审理工作;负责全局违纪民警申诉案件的受理工作;负责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8.审计室:负责全市公安审计工作,市局机关直属单位的审计监督;负责对分、县(市)局重点经费的审计监督;全局审计工作的指导、协调、考核;负责相关文件;上报信息、开展调研;负责组织业务培训。

『柒』 公安局民警违法违纪处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正确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执法过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故意或者过失造成的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或者其他执法错误。

第三条 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应当遵循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过错与处罚相适应、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工作中,公安业务部门、法制、督察、人事等部门应当互相支持,积极配合。

第五条 对于及时发现、制止、纠正公安机关的执法过错有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人民警察,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范围和认定

第六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执法过错责任:
(一)违反法律规定,对应当立案或者撤销的刑事、行政案件不予立案、撤销,对不应当立案或者撤销的案件予以立案、撤销的;
(二)在办案中弄虚作假、逼供、骗供、诱供、逼取证人证言的,或者因为在勘验、检查、鉴定中出现重大失误、疏漏而造成案件错误处理的;
(三)因办案人员的主观过错导致案件主要犯罪事实错误,检察院不予批捕、不起诉或者人民法院判决无罪的;
(四)应当报捕而未报捕导致检察院在审查批捕时增捕重大犯罪嫌疑人的;
(五)呈报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收容教育,因办案人员的主观过错导致案件主要事实错误,审批机关或有关部门不予批准的;
(六)因办案人员的主观过错导致案件主要事实错误或者严重违反法定程序,被人民法院、复议机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
(七)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采取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刑事强制措施,或者超过法定期限办案情节严重的;
(八)违反法律规定,作出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或者采取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收容教育等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办理保外就医、所外执行的;
(十)违反法律规定,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收取费用的;
(十一)违反法律规定,使用警械、武器,情节恶劣或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二)违反法律规定,阻碍当事人行使申诉、控告、听证、复议、诉讼和其他合法权利,情节恶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三)不履行办案协作职责,或者阻碍异地公安机关依法办案,情节恶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四)错误执行或者拒不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行政裁判、复议决定和其他纠正违法的决定、命令,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五)拒绝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六)其他故意或者过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予以追究的执法过错。

第七条 公安机关发生执法过错的,应当根据人民警察在办案中各自承担的职责,区分不同情况,分别追究案件审批人、审核人、办案人、鉴定人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八条 办案人、审核人、审批人都有故意或过失造成执法过错的,应当分别承担责任,其中审批人承担主要责任。

第九条 审批人在审批时改变或者不采纳办案人、审核人的正确意见造成执法过错的,由审批人承担全部责任。

第十条 违反规定的程序,擅自行使职权造成执法过错的,由直接责任人员承担责任。

第十一条 因办案人或者审核人弄虚作假、隐瞒真相,导致审批人错误审批造成执法过错的,由办案人或者审核人承担主要责任。

第十二条 因鉴定人提供虚假、错误鉴定结论造成执法过错的,由鉴定人承担主要责任。

第十三条 下级公安机关按照规定向上级公安机关请示的案件,因上级公安机关批复、决定错误造成执法过错的,由上级公安机关有关责任人员承担责任。

第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改变案件定性、处理的,不追究人民警察的责任:
(一)法律规定不明确或者有关司法解释不一致的;
(二)因不能预见或无法抗拒的原因致使错误发生的;
(三)执行上级命令的;
(四)按照办案协作规定协助办案的。

第三章 对执法过错责任人的处理

第十五条 对执法过错责任人员,应当根据其违法事实、情节、后果和责任程度分别追究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对于发生执法过错的责任人员,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作出以下处理:
(一)辞退;
(二)限期调离公安机关;
(三)停止执行职务;
(四)延期晋级、晋职;
(五)通报批评;
(六)取消评选先进的资格;
(七)离岗培训;
(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九)减发或者停发岗位津贴、奖金。

第十七条 执法过错责任人员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及公安机关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第十八条 执法过错责任人员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法移交有关部门办理。

第十九条 公安机关依法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案件,除依照以上规定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外,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第二十条 公安机关发生执法过错案件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外,还应当依照《公安机关追究领导责任暂行规定》,追究公安机关领导责任。

第二十一条 发生严重的执法过错或者多次发生执法过错的公安局、派出所和办案单位,本年度不得评选为先进集体。

第二十二条 对执法过错责任人的处理情况应当作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考核、定级、晋职、晋升的重要依据,记入档案。

第二十三条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免予追究执法过错责任:
(一)由于轻微过失造成执法过错的;
(二)主动承认错误,并及时纠正的;
(三)执法过错发生后能够配合有关部门工作,减少损失、挽回影响的;
(四)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追究执法过错责任:
(一)因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刑讯逼供、蓄意报复、陷害等故意造成执法过错的;
(二)阻碍对执法过错责任进行追究的;
(三)对检举、控告、申诉人打击报复的;
(四)连续多次发生执法过错的;
(五)情节恶劣、后果比较严重的。

第四章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程序

第二十五条 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由发生执法过错的公安机关负责查处;上级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的,可以直接查处下级公安机关发生的执法过错案件。

第二十六条 公安法制部门负责执法过错案件的检查和认定,并提出纠正意见。
公安业务部门对本部门发生的执法过错案件,应当主动检查和纠正。
对于需要追究执法过错的纪律责任的,由法制部门或者业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督察或者人事部门,由督察或者人事部门研究决定后,报公安机关行政首长审批。

第二十七条 被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人民警察不服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决定的,可以向本级或者上级公安机关申诉;接受申诉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答复。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办法。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由公安部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捌』 沈阳市公安局警察进级不按公安部规定怎么办

去公安纪检监察机关进行举报。

热点内容
法官中心论 发布:2025-07-15 05:51:16 浏览:277
国家法规人均办公面积 发布:2025-07-15 05:41:52 浏览:130
法院汕头热线 发布:2025-07-15 05:41:06 浏览:951
病历上未盖章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15 05:34:53 浏览:121
法治灯谜大全及答案 发布:2025-07-15 05:34:50 浏览:394
检察院美国司法部 发布:2025-07-15 05:34:13 浏览:861
湖南大学法律硕士调剂 发布:2025-07-15 05:30:18 浏览:101
国际商法双语版 发布:2025-07-15 05:21:34 浏览:555
青岛中级法院电话 发布:2025-07-15 05:20:06 浏览:750
法院院长上虞 发布:2025-07-15 05:11:33 浏览: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