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令条例与法律
① 部队的条令条例有什么
部队抄的共同条令主要包括三种,即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队列条令,也称“三大条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是为了规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制度,加强内务建设,根据有关法律和军队建设的实际而制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建设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不含企事业单位),以及参训的预备役人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是为了维护和巩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正确实施奖惩,保证军队的高度集中统一,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巩固和提高战斗力,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军队实际而制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纪律、实施奖惩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以及参战、支前的预备役人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是规范全军队列动作、队列队形、队列指挥的军事法规,是全军官兵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② 部队条例和条令有哪些区别
条例:分条订立的规则、章程。条例作为文种意义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国家最高行政专机关,国家和地属方立法机关,用来对机关、团体的组织、职权、工作、活动及成员的行为,对某一重大的事项办理做出比较全面、系统、原则的规定的法规性文件。
条令:军队中用条文颁布的法规性文件。在中国,通常由军队最高领导机关或最高领导人以命令形式颁发,全军组织实施。包括战斗条令和共同条令。前者有:《合成军队战斗条令》、《步兵战斗条令》以及各军种、兵种的战斗条令等;后者有:《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警备勤务条令》等。军队条令是军队战斗、行动的准则。
③ 法律条令怎么写(作业)
您好,你这个属于学术性问题,在此仅解决实际法律问题
④ 法规 条例 规章 规定 规范 什么区别
你好,作为一个法律人,我可以帮你。
法规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可以以条例来命名。行政法规的具体名称有条例、规定和办法。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称“条例”;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称“规定”;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称“办法”。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制定的,一般是较大市以上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效力才高。
行政规章区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两种。部门规章就是一般指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地方规章是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
规定是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效力低于法律。
法律效力等级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望采纳
⑤ 中国警察适用哪些法律法规和条例
根据公安机来关办理的业自务,适用的法律、法规、条例有:
刑事案件:刑法、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
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2014.1.1.施行,废止了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轻微伤鉴定标准、重伤鉴定标准);
治安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
出入境管理: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户口管理:户口登记条例、居民身份证法;
车辆管理:机动车管理办法、机动车登记规定、临时入境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规定;
交通: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⑥ 关于部队中相关条例条令、法律的一些问题
关于部队中相关条例调条令法律法律的一些问题,部队的中的法律,法律和老百姓的法律没有什么区别
⑦ 条令与条例的区别
条令就是简单的条文规定的行动准则,就好像命令一样。
条例就是比较系统的,针对专门的一个领域,专门为它制定的法规性公文。条例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条例是法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具有法的效力,是从属于法律的规范性文件,人人必须遵守,违反它就要带来一定的法律后果。
⑧ 中国军人条令内务条令的规定有及条
三大条令指《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
1.《内务条令》
规定军人职责、军队内部关系和日常生活制度的法规。由军队最高领导机关或领导人颁发全军执行。军队生活的准则,是进行行政管理的依据。目的在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内部关系、正规的生活秩序,培养严整的军容、优良的作风、自觉而严格的组织纪律,巩固和提高战斗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内容包括:总则、军人及其职责、军队的内部关系、礼节、军容风纪、作息、日常制度、值班、警卫、点验、紧急战斗准备和紧急集合以及装备和军马、伙食和财务、卫生、营产、野营的管理等。这些规定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宗旨和原则。全军贯彻执行内务条令,对于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促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纪律条令》
规定军队纪律的法规。由军队最高领导机关或领导人颁发全军执行。军人遵守纪律的准则,军队维护纪律、实施奖惩的依据。目的在于培养军人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执行命令,服从指挥,令行禁止,协调一致,巩固和提高战斗力。《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内容包括:总则,奖励,处分,控告和申诉,特殊问题的处理和附则等。这些规定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本质,体现了赏罚严明,以说服教育为主、惩处为辅和严禁打骂、体罚、侮辱人格等基本原则,保证了革命军人的民主权利。
3.《队列条令》
规定军队队列动作、队列队形和队列指挥的法规。由军队最高领导机关或领导人颁发全军执行。是军队队列动作的准则,队列训练和队列生活的依据。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军人姿态,严整的军容,协调一致的动作,优良的战斗作风和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内容包括:总则(队列动作的意义和目的,队列训练和队列生活的基本要求,对指挥员在队列指挥时和军人在队列和日常生活中的要求),单个军人、分队和部队的队列动作,分队乘坐汽车和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以及敬礼、军旗的掌持与迎送、阅兵等。这些规定反映了人民军队的特点,是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的基础,是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的一种必要形式。
⑨ 我国带有条例两字的法律有哪些
条例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而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条例是法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对特定社会关系作出的规定。条例是由国家制定或批准的规定某些事项或某一机关组织、职权等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团体制定的章程。它具有法的效力,是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是从属于法律的规范性文件,人人必须遵守,违反它就要带来一定的法律后果。
大律师网 相关律师根据《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依据规定:
第四条: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称“条例”,也可以称“规定”、“办法”等。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制定的行政法规,称“暂行条例”或者“暂行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条例”。唐陈子昂《上蜀川安危事》:“若纵而不括,以养贼徒, 蜀州 大弊,必是未息。天恩允此请,乞作条例括法。”《宋史·神宗纪一》:“甲子,陈升之、 王安石 创置三司条例,议行新法。” 清龚自珍《明良论四》:“待其敝且变,而急思所以救之,恐异日之破坏条例,将有甚焉者矣。”浦安修《赤子之心》:“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国防建设事业上。参加会议,了解情况,参与各种条例、条令的制定和修改。”
⑩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属于法律,法规,规章,还是地方性法规
答: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属于法律,法规,规章,事实应该是地方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