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森林防火条例
㈠ 我们应该怎样预防森林火灾
不带火,不玩火,不在野外烧火做饭,生火取暖,不在野外放鞭炮,上前制止别人玩火。
每年发生的森林火灾中,人为引起的森林火灾占火灾发生总数的绝大多数,应当引起高度警觉和注意。广大公众要从自我做起,自觉遵守国家和当地政府制定的森林防火法律法规,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林区野外用火。
做到在林区不带火,不玩火,不在野外烧火做饭,生火取暖,不在野外放鞭炮;发现别人玩火或随意用火时,要上前制止,对不听劝阻的要及时向防火部门报告。
(1)福建省森林防火条例扩展阅读:
牢记森林火灾逃生自救三大法则:
一是迎风向下突围。不要顺风逃跑,这样极易被火追上。也不要往地势高的地方逃生,应该沿着逆风的方向,选择植物稀疏的线路逃生。
二是顺风方向点火。万一周围被火包围,在时间允许下可以在自己所处位置顺风点火,将山林烧出一个安全区,这个区域就是“火烧迹地”。
三是俯卧曲卷避险。被火围住后,当火势临近,应选择植物较少处或者下峰侧石后躲避,切不可选择低洼或者洞、坑,因为这些地方容易积尘。为防止烟气侵入可以用湿毛巾或者衣服堵住口鼻,双手抱头向下蜷缩。
㈡ 《福建省森林防火条例》对发生火灾时,妇女可不可以上山灭火
1、条例对妇女上山灭火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2、依据消防法,成年人是负责有灭火责任的,消防法的级别比福建省森林消防条例高,因此,因此妇女可以上山灭火。
㈢ 森林防火的征文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
每年9月至翌年4月为森林防火期,此期间风高物燥,是山火易爆高危期。因此,各地要未雨绸缪,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相对集中,严阵以待,真抓实干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护林防火工作万无一失!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各地各级应引起足够重视,调整防火工作领导机构,签订责任状;林业部门要在禁火期间加强森林巡查,发现隐患、苗头立即整改,防微杜渐;运用媒体进行森林防火(公益)宣传教育,在易发地区设立永久性禁火告示牌,并运用宣传标语、横幅、小册子对群众(学生)进行《森林防火实施办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规作广泛的宣传教育,使之家喻户晓,深入千家万户,增强防火意识、责任意识;在林区主要路口、沿线公路、山地开发点要设置森林防火宣传警示标志,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强化火源管理,从源头上严抓细管,山区农民炼山、开发山地等要由有林业部门批准,并做好防火安全措施下进行,切忌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农民特别注意在临近山林地段烧柴草烧灰殃及山林的教训,远离山边焚烧;上山砍木或进山的人员要严格执行入山禁止携带火机、火柴、烟等火种的要求,不准在林区内抽烟火局老鼠、熏蛇、烧黄蜂、烧炮仗、烧纸焚香等,一旦发生山火,则应组织足够人力扑救,或铲修火路,隔离带,以防蔓延;注意流浪汉或精神失常者的流向、动态,预防其失态纵火或烧火取暖时酿造火灾;对失火造成毁林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该赔偿重罚的则重罚、该判刑的则判决,决不姑息,心慈手软,警醒教育群众,保护森林,人人有责!保护生态环境,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建设林业生态家园,和谐社会共同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