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法规人影办

法规人影办

发布时间: 2021-12-31 02:38:34

Ⅰ 气象局人影办的作业员和指挥员(均为事业编)都是做什么的

指挥员一般是在指挥中心的,申请作业区域,指挥作业员作业什么的。

Ⅱ 人影办的各级机构

中央一级“人影”行政机关,是国家气象局在2007年成立的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它并不是一个管辖地方各级人影办的机构,而是承担国家级的人影建设。
另外一个机构,是国家气象局下辖的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中的“人工影响天气处”。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的一项重要职责,是组织实施为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重大气象服务,为国家重大社会活动提供气象保障服务。由此看来,为重大活动而改变气候,实际上早有相关的制度设计。
不过,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费用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人影办”一般都是各级政府气象部门下的直属事业单位,享受财政全额拨款。 但也有一些“人影办”,是直接隶属于省级政府,只是委托气象局管理。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为自治区属、地方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委托自治区气象局管理。
还有一些“人影办”隶属于其他相关部门,如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为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只是其日常工作为气象局代管。
省一级“人影办”的人员编制,一般在15个左右之间。在编制人员之外,“人影办”通常也从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有的“人影办”的“作业人员”,达数百人之多。

Ⅲ "人影办"是什么机构的简称

"人影办"是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简称。

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是省或市(区县)一级气象局领导下,承担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直属事业单位,属地方气象事业机构。

主要任务是人工影响天气,包括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

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工作原理:

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主要采用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的方法,使某些局地天气过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转化的一项科学技术措施。又称人工控制天气。是人工降水、人工防雹、人工消云、人工消雾、人工防霜、人工削弱风暴(台风)和人工抑制雷电的总称。

自然天气过程的能量十分巨大。一次风暴凝结的水汽量约为1000万吨量级,其凝结潜热约为2.5×1016焦耳,相当于燃烧480万桶石油的热量。

台风中凝结的水汽每分钟释放的热量,相当于爆炸20个百万吨级核弹所放出的能量。如果直接耗费如此巨大的能量来制造或消灭一个天气过程,实际上是办不到的,经济上也是不合算的。

所以必须寻找自然天气过程中可利用的条件,用少量的耗费促使它们向预定的方向转化。这就是人工影响天气试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人影办

Ⅳ 人影办的不足与局限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在研究这种播云作业,以期增加从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流出的水流量。但在90年代因为科学界不热衷于此而放弃。
类似地,俄罗斯也曾经试图通过观察云的动向来人工消雨,以避免破坏莫斯科的户外活动。尽管成功的案例很少,报道显示,去年夏天,俄罗斯空军试图控制天气,以避免干扰该国6月12日的节日庆祝活动。他们向空中抛了一个凝固剂袋子。这个袋子后来砸穿了一户居民的房顶。
美国的气象学家Kottlowski指出,不管如何,向云中喷洒化学药剂,都不会改变气候或影响气候系统。“这只会在数十平方英里内起作用,”他说。“你不可能消除一场12级台风那样的大风暴。”
即使是中国军方的气象人员也坦承,他们控制自然的能力有限。气象专家、空军司令部气象局副局长崔廉清曾对媒体表示:“天气变化中有不少不确定性因素,比如,对厚度1000米以内的低云,可以取得较好的消云效果,但厚度超过1000米的低云,很难使其消散。再比如,如果云的范围很大,我们这些飞机撒下的催化剂,作用对云来讲微乎其微。”
有时,也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偶然的影响。
2009年10月31日上午,南京下关区姜圩路1号小区张女士的爱人到小区内自家搭建的铁皮棚里取东西时,意外地发现铁皮棚的石棉瓦屋顶被砸了一个洞,外面还挂着一个类似“降落伞”的东西。张女士的爱人觉得蹊跷,打开铁皮棚一看,里面竟然横躺着一枚“火箭弹”,吓得他赶紧报警求助。上午11点多,南京市气象局的姜副局长匆匆赶到现场,在现场查看情况后,姜副局长表示这枚坠落的火箭确实是市气象局在10月29日晚上在浦口区发射的增雨防雹火箭中的一枚。姜副局长解释称,由于南京天气干燥,空气中粉尘等污染物数量太多,为增加空气中的湿度,缓解近一段时间的干旱天气以及改善空气质量,气象局这才在10月29日晚在江北的浦口区发射了一批增雨防雹火箭。但是这批火箭中竟然有一枚降落在了人群密集的市区,这在南京还是首次,这个事情气象部门一定会仔细调查。

Ⅳ 我国的法律有那些。


  1. 我国的法律体系层次,最高的是宪法,下面是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等。一般将法律是指法律和行政法规,说基本法律就是刨除行政法规的法律。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分为很多法律部门,你像刑事、民事、行政、社会经济等,分门别类很多。

  2. 常用法律: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Ⅵ 法律法规有哪些

Ⅶ 人影办的实施“人影”的审批程序

以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的规定为例,假如宿州市气象台发现该市未来将有冰雹,将首先向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和各县气象局发出预警。
随后进入第二步,“人影办”将向市政府主管领导报告实施人影作业的可行性,征得同意后,还要向相关的空中管制部门提出作业申请。在获得通过后,人影办方可作业。在进行人影活动时,各作业点需要不间断观测天气变化,分析天气演变趋势,对可能进行的作业点进行定位,在达到作业条件时才能发布作业指令;且作业过后,“人影办”要向空中管制部门撤销作业申请。最后,还要向上一级的人影部门和本地政府进行汇报。

Ⅷ 《侵权责任法》37条中的群众性活动组织者,怎么界定,标准是什么,有没有相关法律规定或解释,谢谢

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属于漏洞。
群众性活动蓬勃发展,不但数量多、类型新颖,其主体的多元化、时空间范围的广泛性均导致法官在审理涉及组织者安全保障义务的案件时往往难于掌握。

涉及安全保障义务纠纷的案由非常广泛,除安全保障义务纠纷外,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旅游合同纠纷等各种涉及侵权的纠纷,都可能涉及安全保障义务问题。法官在审理这类案件时,首先会确定损害事实的存在,进而认定造成损害的原因,并将原因归为一种或几种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而后就需要判断该行为是否属于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之内。而这时如何界定安全保障义务的合理范围就成为了法官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法官会面对这样三个难点,一是适用原则模糊且缺乏内容细化的规则及运用方法。侵权责任法第37条仅原则性的规定了安全保障义务制度的权利、义务主体和责任承担方式,但对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甚至都没有原则性的指引,更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学界通过比较法研究提出了一些司法中可以借鉴的原则和规则,但对于法律适用而言还不够明确和细化。

二是缺乏统一的、合理的思考模型。要界定安全保障义务的合理范围需要考虑诸如法律规定、行业规范、合理注意、主体性质、活动性质、客观条件等多种层面的诸多因素,目前缺乏一个基础的整合多重因素的较为规范便于适用的思考模型。

三是在组织者与管理人安全保障义务竞合的情形下,义务范围的界定缺乏明确的规范。在组织者与管理人安全保障义务竞合的情形下,无论是义务主体直接侵权还是第三人侵权,都必须将二者加以区分,才可能对不同的义务主体确定其是否侵权以及应承担的责任比例。而这也需要明确的区分规则以及规范的审理方式作为司法工作的指引。

Ⅸ 人影办待遇怎么样

人影办的待遇还是不错的,你可以去试一下

热点内容
最新劳动法辞退工作10年以上补偿 发布:2025-07-12 17:08:31 浏览:380
想免费资询律师 发布:2025-07-12 16:59:20 浏览:401
合同法一审辩论终结前 发布:2025-07-12 16:58:31 浏览:211
公路养护方面安全法规 发布:2025-07-12 16:53:25 浏览:522
安全生产依法治理 发布:2025-07-12 16:48:18 浏览:812
民法典婚姻房子 发布:2025-07-12 16:47:32 浏览:184
法院放行条 发布:2025-07-12 16:38:53 浏览:795
刑法运用 发布:2025-07-12 16:25:01 浏览:364
热补偿法规 发布:2025-07-12 16:24:11 浏览:807
无人车上路法规 发布:2025-07-12 16:12:08 浏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