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特殊人群管理条例

特殊人群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1-04 12:37:06

『壹』 国家对残疾人的政策

一、税收优惠

1、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

2、残疾人员的所得,由纳税人提出申请,报市地方税务局审核批准,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3、对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工厂和街道办的非中途转办的社会福利生产单位,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35%(含35%)以上,暂免征收所得税。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超过10%未达到35%的,减半征收所得税。

4、对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工厂用地,凡安置残疾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35%(含35%)以上的,暂免征收土地使用税。

二、减免规费

1、凡残疾人本人从事手工业、商业、服务业、修理业等,规模较小的,登记费、个协会费、管理费减半收取。规模较大(雇用帮手)的,管理费按核定标准90%收取,个协会费适当收取。

2、经核实,确属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从事经营活动的,各所报请局里同意后,可免收登记费、会费和管理费。

3、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的残疾人就业人员达30%以上的,按福利企业对待,管理费按核定标准的70%收取。

4、残疾人领办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登记费减半收取。

5、凡残疾人本人从事图书、电子游戏、歌舞厅(卡拉ok)、台球、录相、影碟出租等经营,规模较小的,管理费免收。规模较大(雇用帮手)的,残疾就业人员达30%以上(含30%)的,管理费按核定标准50%收取。

三、残疾人如何申请法律帮助或法律援助

1、残疾人遇到侵害或民事纠纷,需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确要法律援助或法律帮助,可以直接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也可向指定的残疾人法律维权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或法律帮助,还可委托律师事物所或法律服务所办理有关事项。申请具体流程如上图所示。

2、如果当事人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需要提起上诉还可以向二审法院同级的法律援助机构、残疾人法律维权机构申请援助帮助,具体程序相同。

四、事业单位必须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1、根据《河南省〈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省政府[1997]第37号令)规定:

本省行政区域的机关、团体、企业、 事业单位,均应按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暂时未达到比例的单位,每年度必须向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 金。

五、互联网产业和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

互联网可以帮助很大一部分残疾人就业问题,一来减去了肢体走动的不便,二来也可以了解世界。

六、平等参加高考的权利

2017年4月28日,为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的权利,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为残疾人参加高考提供必要支持条件和合理便利。

2019年1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天津市残疾人就业规定》,将于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1)特殊人群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残疾人的社会保障:

1、立法上要平等

在制定法律法规各项政策时,避免对残疾人行使公民各项权利和自由产生不利影响,消除歧视,确保其获得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机会。

2、就业机会平等

大多数残疾人具有劳动能力,加以帮助可按现行的工作标准从事工作,保证其平等的参与就业,可增强其自主能力,而经济独立是获得其他平等机会的基础。

3、平等的享有环境

对一个人日常生活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环境,残疾人应与其他公民一样享有物质环境。

4、教育和培训机会平等

残疾人有权与其他公民一样接受教育和培训,应建立专门的教育机构,保证他们平等的接受教和培训。

5、平等的履行义务

享有同等的权利,应承担同等的义务,国家社会为其创造条件,使其能够承担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

『贰』 目前我国哪些法律法规个残疾儿童以特殊保护

残疾人保护法中:
第三章 教 育
第十八条 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加强领导。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免收学费,并根据实际情况减免杂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残疾学生就学。
第十九条 残疾人教育,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性和需要,按照下列要求实施:
(一)在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的同时,加强身心补偿和职业技术教育;
(二)依据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
(三)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入学和在校年龄,可以有适度弹性。
第二十条 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第二十一条 国家举办残疾人教育机构,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捐资助学。
第二十二条 普通教育机构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教育。
普通小学、初级中等学校,必须招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普通高级中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高等院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拒绝招收的,当事人或者其亲属、监护人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有关部门应当责令该学校招收。
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
第二十三条 残疾幼儿教育机构、普通幼儿教育机构附设的残疾儿童班、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班、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家庭,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
初级中等以下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殊教育班,对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高级中等以上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的教育班和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实施高级中等以上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第二十四条 政府有关部门、残疾人所在单位和社会应当对残疾人开展扫除文盲、职业培训和其他成人教育,鼓励残疾人自学成才。
第二十五条 国家有计划地举办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专业,在普通师范院校附设特殊教育班(部),培养、培训特殊教育师资。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或者讲授有关内容,使普通教师掌握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
特殊教育教师和手语翻译,享受特殊教育津贴。
第二十六条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扶持盲文、手语的研究和应用,特殊教育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特殊教育教学用具及其他辅助用品的研制、生产和供应。

『叁』 劳动法中关于残疾人得规定

《劳动法》第十四条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网络-残疾人就业条例

『肆』 我国有哪些关于残疾人的法律法规

有关残疾人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章第45条:“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2、《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21至第29条:“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合扶持盲文。

手语的研究合应用,特殊教育教材的编写合出版,特殊教育教学用具及其他辅助用品的研制、生产合供应。”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7、15条、32条:“……国家采取措施……扶持残疾人职业教的发展。”

“残疾人职业教育除由残疾人教育机构实施外,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及其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纳残疾学生。”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对接受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学生适当收取学费,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和残疾学生应当酌情免”。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专门涉及特殊教育有5处,具体内容见本书教育部分第九条。

(4)特殊人群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完善中国残疾人法律制度

1、残疾人法律保障应当主流化。国家在制定或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时,应当统筹考虑残疾人问题,完善相关规定。

如在制定或修订民法典、民诉法、刑诉法及劳动、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时,特别是在制定就业促进法、社会救助法等与残疾人密切相关的法律时。

应当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情况,充分体现平等原则、不歧视原则和人道主义精神,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时完善与残疾人有关的规定。

2、专门关于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应当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是特殊群体,需要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性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以促进残疾人能够平等享受权利。

康复和无障碍是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建议尽快制定残疾人康复条例、无障碍建设条例等相关法规。由于残疾,残疾人就业困难,有些人不能通过就业获得收入。

应当对残疾人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研究,制定相关法规。残疾人教育条例的有些规定也已经过时,需要予以修改。

国务院刚刚颁布的《残疾人就业条例》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出台配套措施和办法,使其真正发挥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作用。

3、健全中国残疾人法律制度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也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西方发达国家对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医疗、康复都有了很好的法律保障。

残疾人立法的重点已经转到保障残疾人融入社会和反对歧视这一领域。中国社会各界也越来越重视就业、教育领域的反歧视研究和立法,立法部门应当尽快建立健全中国的反歧视法律制度。

在健全残疾人法律保障制度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当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反歧视立法的理念和经验,健全我国的反歧视法律制度,为残疾人充分发挥其价值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同时,也应当加强对残疾人的特别保护,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度,尽快健全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残疾,对一个人来讲是偶然的,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却是必然的。

残疾的后果不应当让残疾人个人或其家庭全部承担。另外,残疾人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群体,任何人都有可能会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暂时或长时间甚至永久残疾,加大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

不但直接惠及残疾人及其家庭,而且解除了所有人的后顾之忧,实质上是对全社会的保障。中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较低。

社会保障在一定的时期内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同是而语,但同过去比毕竟有了较大增长和提高,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问题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对残疾人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残疾人应当共享社会物质文化发展的成果。

『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法律规定是针对哪些特定人群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范和调整的对象是: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陆』 特殊人群包括哪些人

特殊人群主要有弱势群体、优抚对象、边缘人群。

弱势群体一般只哪些老弱病残、失业下岗人员、未成年人、妇女等,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社会地位低,社会竞争能力弱的人。

优抚对象主要指的是军人及其家属。现役军人家属、革命伤残军人、复员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军队离退休干部等。

边缘人群一般指偏离社会主流轨道,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群。例如流动人口、老少边穷的人群。

(6)特殊人群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特殊人群范围与主要特征:

一是闲散青少年和不良行为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差,缺乏学校、家庭、单位的有效约束和规范,行为取向具有很强的随机性,生活方式不健康,时长伴有反社会的冲动行为,容易变成违法犯罪的后备军。

二是流量儿童、服刑在教的子女处于正常社会和失范社会的模糊中间地带,具有一定的反对管束的取向。

三是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融入社会困难,容易重新违法犯罪。

四是社区服刑制度尚处于“锻炼时期”,社区服刑人员管理和服务和管理仍未完全成熟。

五是艾滋病、精神病人增多,增加社会管理成本,对社会的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

特殊人群管理面临的挑战:

从社会控制手段来看,单位制为主的人群管理和服务功能逐步弱化。

从社会思潮看,功利思想和个人主义思想流行增加了的管理和困难。

『柒』 特殊人群包括哪些人

特殊人群包括: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

我国2017年3月1日施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九条提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群体的特点与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

进一步加大对特殊人群的救助力度,如针对城市的“三无”人员、农村的“五保户”、失能半失能老人、重度残疾人、无人抚养的儿童等,应抓紧完善各类社会救助制度,扩大救助面。有关部门应抓紧研究、尽快解决流动人员在养老、医疗保险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7)特殊人群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特殊人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巨大的潜在需求。截至2019年我国有着数量较多的特殊人群,仅视力残疾人就多达1200多万人。企业瞄准这个人群,开发功能强大的智能导盲产品和辅助阅读工具。类似的还有肢体残疾人群、听力残疾人群等,他们对相应产品的需求也很大。

从经济学上看,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但失聪、失明等特殊人群的需求往往被企业忽视,缺乏相应的产品供给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一些特殊人群对产品要求比正常人更高,企业从事这些产品研发难度更大,成本更高。一些企业干脆放弃特殊人群市场。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技术水平还不够高,特殊人群需要的产品还无法生产。比如,自动驾驶技术还不够成熟,肢体残疾人和盲人还不能享受到独自驾车的乐趣;智能导航技术还不够先进,盲人无法独自外出等等。

『捌』 国家有关残疾人的相关法律法规

有关残疾人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章第45条:“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2、《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21至第29条:“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合扶持盲文、手语的研究合应用,特殊教育教材的编写合出版,特殊教育教学用具及其他辅助用品的研制、生产合供应。”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7、15条、32条:“……国家采取措施……扶持残疾人职业教的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除由残疾人教育机构实施外,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及其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纳残疾学生。”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对接受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学生适当收取学费,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和残疾学生应当酌情免”。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专门涉及特殊教育有5处,具体内容见本书教育部分第九条。

(8)特殊人群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国家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

一、税收优惠

(1)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

(2)残疾人员的所得,由纳税人提出申请,报市地方税务局审核批准,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3)对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工厂和街道办的非中途转办的社会福利生产单位,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35%(含35%)以上,暂免征收所得税。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超过10%未达到35%的,减半征收所得税。

(4)对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工厂用地,凡安置残疾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35%(含35%)以上的,暂免征收土地使用税。

二、减免规费

(1)凡残疾人本人从事手工业、商业、服务业、修理业等,规模较小的,登记费、个协会费、管理费减半收取。规模较大(雇用帮手)的,管理费按核定标准90%收取,个协会费适当收取。

(2)经核实,确属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从事经营活动的,各所报请局里同意后,可免收登记费、会费和管理费。

(3)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的残疾人就业人员达30%以上的,按福利企业对待,管理费按核定标准的70%收取。

(4)残疾人领办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登记费减半收取。

(5)凡残疾人本人从事图书、电子游戏、歌舞厅(卡拉ok)、台球、录相、影碟出租等经营,规模较小的,管理费免收。规模较大(雇用帮手)的,残疾就业人员达30%以上(含30%)的,管理费按核定标准50%收取。

热点内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案例 发布:2025-07-09 05:45:09 浏览:958
隐私保护条例 发布:2025-07-09 05:41:10 浏览:655
学校法律援助中心换届竞选面试 发布:2025-07-09 05:40:27 浏览:589
劳动法日薪规定 发布:2025-07-09 05:38:49 浏览:702
合同法关于材料调差的解释 发布:2025-07-09 05:38:16 浏览:780
劳动法计算工作年限 发布:2025-07-09 05:26:04 浏览:713
欠款条例单 发布:2025-07-09 05:25:22 浏览:725
天燃气条例 发布:2025-07-09 05:22:19 浏览:474
律师书本 发布:2025-07-09 05:05:24 浏览:12
道德与法一 发布:2025-07-09 05:00:58 浏览: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