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法律法规起诉

法律法规起诉

发布时间: 2022-01-13 12:11:59

A. 中国法律规定的诉讼方式有哪几种分别经过哪些步骤

刑事诉讼:有二种方式:
一种是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这种案件称为公诉案件。一种是由公民自己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这种案件称为自诉案件。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以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除了自诉案件外,其他案件都是公诉案件。
公民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案件有以下三种情况: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也就是说,当事人主动到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才处理,当事人不主动起诉的,人民法院就不处理。法院不主动处理这类案件。根据刑法规定,共有四种案件是告诉本处理的案件:(1)公然侮辱、诽谤的案件(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2)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案件(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3)虐待家庭成员案件(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4)侵占他人委托保管财物的案件(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主要包括:(1)故意伤害的案件(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2)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案件(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的);(3)侵犯通讯自由的案件(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的);(4)重婚的案件(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的);(5)遗弃的案件(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的);(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案件(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一节规定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7)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规定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8)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对于这八类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该依法受理。对于其中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处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该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也就是说,对上述八类案件,如果犯罪轻微,被害人能够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明被告人对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证据的,以自诉方式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了侵犯自己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没有立案侦查或者作出撤销案件的处理或者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的。

B. 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定

在这期间是否主张过权利?如果在两年之内主张过权利就还有效。在法律上是生效的,如果你没主张过权利在法律上就是为你自动放弃主张权利,也就是说无效。

C. 起诉地法律上有规定吗

  1. 两个地方都可以选择:一是合同签订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二是被告所在地。

  2. 如果你们公司起诉对方,应当到南京法院起诉。

D. 不予起诉是哪个法律上规定的

相对性不诉也就是相对不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相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时,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相对不起诉的条件下,人民检察院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可以作出起诉决定。此时需要向上级检察院报送不起诉意见书。
适用相对不起诉应具备以下法定条件:
1.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依照刑法规定已经构成犯罪,依法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2.犯罪行为情节轻微。
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手段、对象、危害后果、动机、目的等情况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年龄、一贯表现等综合考虑,认为犯罪情节轻微。
3.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E. 我要到法院起诉,请问适用哪条法律条文

起诉不用法律条文,只要你符合立案要件就行了。

F. 重复起诉的法律规定

新民抄诉法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构成重复起诉:
(一)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相同;
(二)后诉与前诉的诉讼标的相同;
(三)后诉与前诉的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当事人重复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G. 公司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员工起诉点有哪些

这个员工需要哪个公司赔偿他什么钱那他要自己举证了。然后再在劳动法里面看一下,有没有这个支持的可能性?如果后面这个公司都给了他合理的必须有的待遇。那他还能要求赔什么呢?

H. 有关民事诉讼另案起诉的法律法规

一、另行起诉的概念

另行起诉是指在法院审理的案件中不能就当事人提出的主张进行合并审理,需当事人另案起诉。
一般是当事人提出的主张与审理的案件不是同一法律关系,即案由不一致;或者主张的暂时没有证据等。

(一)不是同一法律关系的情况:如甲起诉乙要求偿还借款的案件,是民间借贷纠纷,乙提出甲还欠乙购货款,是买卖合同纠纷,如果甲乙调解可以,甲乙如不同意调解,法院不能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作出判决甲支付乙货款,乙只能另案起诉乙要求支付货款。

(二)暂时没有证据的情况:交通事故或故意伤害赔偿案件中,原告起诉被告只能要求赔偿已发生的实际损失,如果原告的伤情还需二次手术,可能发生的医疗费等损失,只能待实际发生后另案起诉。

二、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

第一百二十四条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另案处理”适用的条件

被“另案处理”的犯罪嫌疑人不少人都涉嫌“窝案”,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而被列入“另案处理”的范畴。这些原因可能是有的犯罪嫌疑人在逃未归案而无法并案处理,或者可能是在某些刑事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由于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不负刑事责任,需要“另案处理”。

I. 如何起诉法律

根据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制度,法律法规是不可以起诉的。但这不代表所有的法规文件都不能起诉。根据行政诉讼法的理论,法规如果是针对某个具体事件颁布的,为可以在起诉具体行政行为时一并起诉法规。比如某市政府关于什么什么具体事项的通知,对你的权利造成了损害,你可以起诉。相反,如果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规,比如是全国人大、国务院颁布的法规则是不能起诉的。这个在行政诉讼法第13条有规定

热点内容
公司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04 05:48:14 浏览:898
民事诉讼法2014全文 发布:2025-07-04 05:47:17 浏览:518
马化腾法官 发布:2025-07-04 05:36:12 浏览:501
珠宝行业员工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04 05:33:58 浏览:70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网络侵权 发布:2025-07-04 05:16:10 浏览:75
民事诉讼法71条75条 发布:2025-07-04 05:13:58 浏览:581
内蒙王勇律师 发布:2025-07-04 05:13:18 浏览:739
法治素养思修 发布:2025-07-04 05:13:18 浏览:865
劳动法劳务派遣人员的五险一金 发布:2025-07-04 05:02:44 浏览:144
公司被司法冻结 发布:2025-07-04 04:49:40 浏览: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