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⑴ 中山桥信白蚁虫害防治公司怎么样
一、化学屏障
化学屏障包括采用杀虫剂作土壤、木材处理和泡沫剂处理以及采用预防白蚁合成纤维、塑料“地毯”。 用于化学屏障的杀虫剂应具备下列特性:(1)化学性质稳定,药效长;(2)高效、低毒,对人、畜安全;(3)不溶或难溶于水,不易流失;(4)蒸气压低、气味小,不易挥发;(5)无内吸作用,不为植物所吸收。
(一)用于土壤、木材处理及泡沫剂处理的杀虫剂
用于土壤、木材处理及泡沫剂处理的杀虫剂分驱赶性灭白蚁剂和非驱赶性灭白蚁剂,联苯菊酯(Bifenthrin)、氟氯氰菊酯(Cyflu thrin)、氯氰菊酯(Cypermethrin)、杀螟硫磷(Fenitrothion)、氰戊菊酯(Fenvalate)、稻丰散(Phenthoate)、氯菊酯(Permethrin)、氟硅菊酯(Silafluofen)、氰戊菊酯(Fenvalate)、三唑磷(Triazophos)、六氯氰菊酯(Zeta-cypermethrin)和四溴菊酯ralomethrin属驱赶性灭白蚁剂;毒死蜱 (Chlorpyrifos)、吡虫啉(imidaclo prid)、氟虫氰(锐劲特,fipronil)、溴虫清(Chlorphenapyr)和Thiome属非驱赶性灭白蚁剂。
联苯菊酯(Bifenthrin)的特点有:(1)具有高度的灭白蚁及驱白蚁活性;(2)性质稳定,有较好的抗碱性,药效持久;(3)蒸气压低,不挥发;(4)在水中溶解度低,不易流失;(5)无内吸作用,不为植物吸收而失效;(5)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6)不含氰基,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在美国,Kard 用0.062%的联苯菊酯处理土壤,预防白蚁效国达7--14年。澳大利亚的试验表明,经联苯菊酯处理的土壤,在完全暴露自然环境情况下,10年内无白蚁侵入。联苯菊酯用于建筑物预防白蚁处理、木材处理及泡沫剂处理的浓度为0.06~0.12%。
氯菊酯(Permethrin)对高等动物毒性低和刺激性小。Kard等报道,1978、1980年用1%氯菊酯处理土壤,持效达5~15年。国外预防白蚁的氯菊酯产品主要有FMC的Dragnet FT(有效成分36.8%)及Prelude(有效含量25.6%),推荐用于建筑物预防白蚁的浓度为0.5%。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对光、热稳定,对白蚁等木材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于室内木材, 持效一般在七年左右。通常使用的方法是用0.3~0.6%的乳剂,将成材在其中浸渍10~20分钟, 或用0.3~0.6%药液喷、涂木材表面:对使用年龄10年以下的新木构件,每平方米木材表面用药液250毫升;使用年龄10年以上的旧木构件,每平方米木材表面用药液400毫升。 用于建筑物预防白蚁水平屏障土壤处理的浓度为0.3-0.6%。产品剂型:国内:10%乳油;国外:30.6%乳油 (Prevail TC)及25.3%乳油(Demon TC)。
溴氰菊酯(敌杀死、凯素灵、Deltamethrin)属中毒杀虫剂,对皮肤、眼睛有轻度刺激作用,但在短期内即可消失。三代繁殖试验和神经毒性试验未见异常。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未见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对鱼类及水生生物高毒,对蜜蜂和蚕剧毒,对鸟类毒性较低。制剂有2.5%乳油(Decis 2.5 EC)、2.5%可湿性粉剂(K-Othrin)及25%克蚁灵悬浮剂(Kordon 250 SC,法国安万特环境科学公司产品)。建筑物预防白蚁用0.125%浓度药液。灭治白蚁用0.05%的粉剂,如Deltast( AgrEvo 产品)。
氰戊菊酯(Fenvalate)对皮肤、眼睛有轻度刺激作用。制剂有20%乳油。用于预防白蚁的剂型有24.5%的乳油(Tribute EC, AgrEvo 产品)。土壤处理使用浓度为0.5~1%药液(4升/平方米)。
氟氯氰菊酯(百树得)(Cyfluthrin)对高等动物毒性低,可用于防治卫生害虫、多种叶类作物上的害虫及木材害虫。国外用于预防木材害虫的氟氯氰菊酯产品主要有Bayer公司的 Tempo 20 WP(有效成分20%)及Tempo SC(有效成分11.8~20%)。使用时用0.05~0.1药液喷、涂地面上用木材表面。
毒死蜱 (乐斯本,Chlorpyrifos) 是一种具有广谱杀虫活性的杀虫剂,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可用于防治卫生害虫、地下害虫及多种叶类作物上的害虫。
根据Kard等在美国所做的试验,毒死蜱(1%)用于预防白蚁土壤处理,持效一般6~12年,最长可达21年。目前,以毒死蜱为活性成分的防治白蚁产品主要有陶氏益农公司的Dusban TC(毒死蜱有效含量44.9%) 、Dursban 480EC(白蚁清, 42.8% 乳油)、Equity(毒死蜱有效含量23.5%)及白蚁清等。预防白蚁土壤处理使用浓度为0.75~1%药液,剂量: 4升/平方米;用0.5~1%药液喷、涂木材表面防治粉蠹虫、长蠹虫等木材害虫:对使用年龄10年以下的新木构件,每平方米木材表面用药液250毫升;使用年龄10年以上的旧木构件,每平方米木材表面用药液400毫升。由于毒死蜱可能伤害儿童的神经系统,阻止大脑的发育,美国环境保护署(EPA)2000年6月8日宣布在2000年末停止毒死蜱在住(包括宅住宅草地和花园)、学校、托儿所、公园、医院、私人疗养所和购物中心住宅草地和花园内的使用。于2004年末,将停止毒死蜱在新建住宅和建筑物中作为杀白蚁剂使用。
吡虫啉(imidacloprid)属于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性杀虫剂,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用于预防白蚁土壤处理的剂型有75%的水溶性粉剂(Premise 75 WSP, Bayer 公司产品)。使用浓度与剂量:水平屏障用0.05~0.1%的药液4升/平方米;垂直屏障用0.05~0.1%药液5升/米(以深度30厘米计,若超过此深度,用量按比例递增)。由于吡虫啉对白蚁无驱避作用,白蚁经过药物处理带但毫无感觉,故能较彻底消灭整个白蚁群体。
氟虫氰(锐劲特,fipronil)对白蚁无驱避作用,白蚁虽然可取食药物处理过的木材或经过药物处理带,但却毫无感觉,最后导致整个白蚁群体死亡。用于预防白蚁土壤处理的剂型有Aventis Group的 9.1%悬浮剂(TER MIDOR SC)和2.5%乳油(Termidor 25 EC)。使用浓度与剂量:水平屏障用0.06~0.125%的药液4升/平方米;垂直屏障用0.06~0.125%药液5升/米。
(二)重复施药技术
重复施药技术由美国夏威夷的一家白蚁公司发明,1971年该公司首先取得该项专利,1973年开始用于预防当地的台湾乳白蚁。该技术是由埋于建筑物底下的土壤或基础砂砾层的管子构成。管子直径为3/4英寸,每隔6英寸有一裂缝(沿圆周方向)。管子的另一端露出地面可反复灌施防蚁物。当向该系统施药时,药液产生的压力使管子上的缝张开,药液通过裂缝渗透到土壤或砂砾层中。施药的间隔时间可根据药剂的残效期来决定,通常每隔3-5年施药一次。
(三)纤维或塑料“地毯”预防白蚁
用于预防白蚁合成纤维及塑料薄片处理的杀虫剂有溴氰菊酯(Deltamethrin)。使用时把溴氰菊酯灭蚁药剂加到纤维或塑料“地毯”中,然后再用它作为屏障层防止白蚁入侵。目前采用非土壤处理的化学屏障法主要在澳大利亚使用。产品有Kordan TMB及Kordan TB。Kordan TMB药物“地毯”一共有三层,表面层为防湿层,中间为药物处理层,每平方米含溴氰菊酯有效成分1克,底层为基础层,对药物“地毯”起保护作用。Kordan药物“地毯”无气味,可裁剪及弯曲,使用方便,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此外,对建筑物可提供长时间保护(保质期10年)及对环境无污染。
二、白蚁诱杀技术
白蚁诱杀分毒饵诱杀及粉剂灭杀。
(一)毒饵诱杀 把灭白蚁活性物质加进饵剂中做成毒饵,白蚁取食后在群体中传播,最终造成整个群体的死亡。用于毒饵的药剂需具备如下条件:
(1)、具有高度的灭白蚁活性;(2)、对人、畜安全及不污染环境;(3)、为白蚁的慢性胃毒剂;(4)、对白蚁无刺激性和驱赶性。用于白蚁毒饵诱杀系统的杀虫剂有氟铃脲(hexaflumuron)、氟虫胺(Sulflura mid)、除虫脲(Diflubenzuron)、定虫隆(Chlorflurazuron)、伏蚁腙(Hydramethylnon)等。
(二)粉剂灭杀 用引诱物质把白蚁诱集于引诱坑(或容器)中,再喷施慢性灭白蚁粉剂,让授粉白蚁在群体中传播,或将白蚁带回室内分离, 喷施慢性灭白蚁粉剂,再释放受粉白蚁于引诱坑(或容器)中,最终导致整个群体死亡。治灭白蚁的药剂需具备如下条件:(1)、具有高度的灭白蚁活性;
(2)、对人、畜安全及不污染环境;(3)、为白蚁的慢性胃毒剂;(4)、水溶性低。目前用于粉剂灭杀的杀虫剂有杀铃脲(Triflumuron)、八硼酸二钠(DOT)和三氧化二砷。在白蚁引诱装置及引诱材料方面,主要采用:
(1)、盒式引诱箱法。即用胶合板钉成60cm×33cm×20cm的箱子,在其每个侧面纵切四道抵达箱子底部的裂缝(宽0.3及46.0cm),箱内放入湿润的皱纹纸,再将箱子的一半埋于有白蚁活动的土壤之中,7天以后若箱内有白蚁时便可施药;
(2)、管式引诱箱法。用直径9cm、长30cm的圆筒形塑料管,管内放入湿润的皱纹纸,再将管的一半垂直埋于有白蚁活动的土壤之中,地面上那一端的管口用平底培养皿盖住,当管内有白蚁时便可施药消灭;
(3)、管——盒式引诱箱法。本法主要是在白蚁活动区域的地下铺设直径2.5cm的塑料管道,管子里面装有湿润皱纹,在管子上每间隔10cm的地方钻有直径0.4cm的小孔。埋在地下的塑料管道用“⊥”形接头与地面上装有湿润皱纹纸的引诱盒相联接,当白蚁通过管道进入引诱盒之后便可施药。此外,他们选择对腐木真菌敏感,菌蚀失重率在15%-20%的放射松边材作引诱材料。
(三) TRAP-TREAT-RELEASE (诱集—处理—释放,简称TTR)技术
TTR技术类似诱杀法,其原理是在白蚁危害处设置引诱坑,当有大量白蚁聚集后将白蚁带回室内分离,再用药物进行处理,即用药物氟虫胺(sulfluramid)配方对白蚁进行“包衣”,最后,将粘上药物的白蚁释放回原来引诱坑中。该技术由加拿大多伦多Myles博士.发明。Myles等认为,该技术采用特殊材料对白蚁进行“包衣”,有别于普通粉剂灭杀法。
三、物理屏障
1、固体颗粒 美国Ebeling 及 Pence 博士于1957己开始研究利用砂粒预防散白蚁Reticultermes hesperus。1990年前、后,French、Smith 、Su及Tamashiro等对利用固体颗粒预防白蚁做进一步研究。目前固体颗粒材料从原来利用砂粒扩展至花岗岩、玄武岩和玻璃碎料等,对预防白蚁有效的固体颗粒材料颗粒大小为1~3mm,最佳为1.7~2.40mm,使用时将固体颗粒填于混凝土层底部、四周或建筑物内某些位置,颗粒层厚度要求达到150mm以上。采用这种屏障方法应注意如下问题:①在达尔文大白蚁及其他起破坏性作用的小个体白蚁种类同进发生的地区,需采用双层砂砾屏障层;②建筑物周围应全部设置屏障层;③屏障层表面要防止积水 2、固体片状材料 固体片状材料有高级不锈钢、船舶级铝合金和塑料,使用时铺设于建筑物底部及周围,或白蚁危害敏感位置;
3、不锈钢金属网 澳大利亚CSIRO(联邦科工组织)昆虫部Lenz等已在澳大利亚采用这种方法做大量的野外试验。利用这种方法预防白蚁的有效期可达几十年这久。使用高级不锈钢金属网,其网眼为0.45mm×0.66mm,而编织金属网不锈钢丝直径为0.18mm。使用的方法是把不锈钢金属风铺平设于建筑物底部和周围,或铺设于白蚁有可能入侵的建筑物的某些部位。
四、木材防腐处理
ACQ、CCA、CBA-A、环烷酸铜(Copper Naphthenate )、环烷酸锌(Zinc Naphthenate)、八硼酸二钠(Disodium Octaborate Tetrahydrate ,简称DOT)等防腐剂处理的木材能有效预防白蚁蛀蚀。
1、ACQ
ACQ于1992年首先在加拿大使用。ACQ的优点是用二烷基二甲基氯化氨(DDAC)取代对人类、环境毒性较大的铬、砷化物。铜化物作为ACQ的主要成分,虽然它对某些真菌有较强的毒性,但它单独处理到木材内部后很容易流失。此外,铜对抗木材白蚁的能力较弱。而DDAC对多种木材腐朽菌有出色的抗菌效能,并且能有效的防治白蚁等多种木材害虫。另外,DDAC可通过离子交换的形式固着在木材细胞上,有一定的抗流失能力。故铜离子与DDAC结合使两者更完美。在不少国家(如日本、加拿大等),ACQ已逐步推广取代CCA。
2、铜铬砷合剂(Chromium-Copper-Arsenic, 简称CCA)
CCA是世界上古老的和最著名的水溶性复合防腐剂,这种防腐剂浸注到木材后能很快互相作用,生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固定于木材纤维上,不为雨水或土壤水分所流失。CCA可用于电线杆、轨枕、坑木、桩木、桥梁木结构、室内外建筑用材等的防腐、防虫(包括防白蚁)处理。
3、A型氮杂戊环硼铜(CBA-A)
CBA-A用于预防白蚁时, 使用剂量为:非接触土壤木材 > 4公斤/立方米, 接触土壤木材 > 6.4公斤/立方米。处理可用高压法、真空法、冷热槽法。
五、熏蒸 熏蒸法用于灭杀干木白蚁(堆砂白蚁)。目前使用的熏蒸剂有溴甲烷、磷化氢、硫酰氟等。
溴甲烷(Bromomethane)
分子式:CH3Br
分子量:95
产品为无色气体,沸点:—93°C。稳定,不可燃。
溴甲烷是一种高效的熏蒸剂,在常温下是无色略带甜味的气体,一般都压缩成液体,使用时打升钢瓶阀门,溴甲烷气体自动喷出。具有强杀虫活性,可用于空间熏蒸,消灭各种仓库害虫、木材害虫(包括干木白蚁)。使用剂量:夏天:20~30克/立方米;冬天:30~40克/立方米。
磷化铝
分子式:AlP
分子量:58
为灰黑色或带黄色的高熔点晶体粉状。干燥时稳定,遇水发生激烈反应放出磷化氢气体。
磷化氢气体是带有类似碳化钙气味的气体,沸点:—87.4°C。在空气中可自燃,爆炸极限为26.15~27.06g/m3。磷化氢具有高杀虫活性,可用于空间熏蒸,消灭各种仓库害虫、木材害虫(包括干木白蚁)。
国产磷化铝产品的磷化铝含量为56%。使用剂量: 5~10克/立方米。
六、热或冷处理
主要用于灭杀干木白蚁,热处理用电力等作为热源;冷处理则采用液氮作冷源。澳大利亚检验检疫局规定木材热处理温度不要低于74°C,冷处理温度不要高于2°C。处理时间根据木材厚度而定见下表。
木材厚度(mm) 处理时间(h) 0 ~25 4 26~50 6 51~75 8 76 ~100 10 101~ 150 14 151~ 200 18 200以上 18以上
七、高频电流处理
是一台能产生90000伏电压及0.5安培电流的灭白蚁装置(电枪)。使用时将电枪的一极对着木结构的白蚁路,另一极连接木结构的另一端,接通电路后电极产生的高频电将木头中的白蚁杀死。
八、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或白僵菌等真菌孢子及菌丝体,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昆虫病原线虫、蚂蚁等生物物质对白蚁进行防治。在白蚁生物防治研究中,绿僵菌是重点研究的对象。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开始研究利用绿僵菌孢子防治台湾乳白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澳大利亚及美国科学家Waston、Lai、Grace及Milner等研究绿僵菌防治乳白蚁及散白蚁。在澳大利亚,已有一绿僵菌菌株通过防治地上白蚁的登记;1998年,美国农业部“台湾乳白蚁国家项目”之“白蚁生物防治项目”立项。1999年及2000年,美国农业部南方昆虫天敌大量饲养实验室Powell及Wang博士两度来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访问并采集土样,其中,一株从广州分离到的绿僵菌对台湾乳白蚁及散白蚁R. flavipes.与澳大利亚绿僵菌有相似的致病率。
九、建筑设计及场地防蚁
1、在设计、建造时注重建筑物室内、外排水及屋面、墙体防水;
2、保持地下室、地下管道、楼梯下部空间通风、干燥,预留进出通道,便于日后检查;
3、清除建筑场地内白蚁巢、树桩及灌木植物、建筑模板残片;
4、建筑物的地下室、卫生间、厨房、水管等近水源的部位,应避免使用木构件;
5、完工后遵守地方法规,定期作白蚁为害检查。
⑵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
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该校前身为国立广东大学,后更名“国立中山大学”“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后又复前名。伟人首创,山高水长。居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省的中山大学,得风气之先,广播思想之种。今天,全体中大人正在为把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海洋科学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海洋调查研究的基本能力;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海洋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海洋科学的发展动向,能跟踪国际海洋科学研究的方向;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海洋科学专业毕业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适宜从事海洋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海洋
事务管理、海洋新技术、海洋科研部门、环保部门的科研工作;化工、石油、地质、水产、交通部门的化学实验及化学研究方面的工作;海洋沉积、海洋构造和矿产、海岸动力地貌、河口、海岸带及海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含油盆地地质勘查资料综合解释;河口、海岸带及海洋环境工程地质勘查,气象局、海洋局系统以及交通、军事等部门的海洋调查预报工作、环保部门的环境评价工作;以及为石油部门海上石油平台设计安装提供有关海洋水文资料的分析研究工作;港湾、河口、近海、浅海及深海区的生物本质调查、资源及开发利用工作:可从事普通生物学、普通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有关的科技情报工作;可从事海洋农牧化和水产增养殖有关的生物学研究工作;可从事盐田、盐湖综合利用和盐田生物学工作;亦可以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就业领域的重点是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水利用、海洋制药、海洋保健品开发、海盐及盐化工业、海洋服务业、海洋能发电、海水化学元素提取、海洋采矿业,以及新兴的海洋空间利用事业等。海洋学是一门牵涉面非常广、就业领域非常广泛的行业,需要多学科的人才。作为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占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同时,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领域还可涵盖其他许多行业,诸如大气科学领域、地质勘探领域、气象工作、有关学校的普通生物学教学,电子科技行业等,因为海洋科学本身就是一门涵盖面非常宽的学科。
⑶ 中山市公路局的部门设置
一、负责督促落实检查上级督办事项及局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贯彻执行情况。
二、负责收集、整理和调查研究全局工作情况,编辑和发送公路信息,起草综合性工作计划、总结、决议和工作报告。
三、组织安排全局性会议,整理有关记录,印发会议纪要,并跟踪、反馈贯彻执行情况。
四、负责文件(函)和资料的收发、登记、传递,督促办理、保密、打印、立卷归档及综合档案室管理。
五、负责信访,内外宾接待,公务车辆调配安排,订阅报刊等工作。
六、负责局证明用章管理以及集体户籍管理工作。
七、负责局机关的后勤安排,内务管理工作。
八、负责局机关房屋设施维修的计划与相关协调工作;办理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的计划与政府采购申请手续;办理日常办公用品的计划、购置、保管、发放工作;办理职工住房补贴审核、申领手续。
九、协助局信息化建设专责小组做好信息化建设和日常运作及维护管理工作。
十、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一、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贯彻执行上级劳动人事部门的政策规定,组织制定公路系统相关劳动人事管理制度。
三、组织开展劳动人事管理工作。
四、负责人事档案和专业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五、负责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老干部的管理工作。
六、协助局党委组织开展日常党务工作。
七、负责公章的使用和管理。
八、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一、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编制燃油税费改革替代养路费收入省返还资金的部门预算,分解编制养护工程生产投资计划。
二、严格执行上级批复的部门预算,资金支出严格按照本局和市财政部门规定的审批程序及规定办理款项支付手续。会同有关部门办理好养护工程项目财务决算。
三、认真做好财会工作,指导、监督局属基层单位财务工作,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依法理财科学管财;及时准确编制会计报表;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和《中山市公路局财务管理制度》,促使公路养护资金发挥绩效;做好每个会计年度的会计档案的归集整理。
四、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省公路管理部门及市政府审计部门制定的有关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编制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及时审核局属基层单位上报的会计报表,对基层单位每年进行一次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
五、组织全局财务人员进行财务法规知识和业务知识学习,做好财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财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六、积极开展科技学术活动。
七、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一、负责对辖区内公路养护管理和质量监督。
二、负责组织实施水毁预防和修复及抗灾抢险工作。
三、负责GBM工程实施和文明样板路建设。
四、负责公路养护工程的技术指导。
五、负责组织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和危险路段整治。
六、负责指导公路绿化工作。
七、负责组织交通量调查工作。
八、负责公路养护基础资料和生产情况的统计上报工作。
九、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一、组织在全市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有关公路路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
二、管理和保护辖区内的公路路产,依法检查、监督、制止违反国家、省和市有关公路路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的行为。
三、依据省公路管理部门路政管理的总体规划制订本辖区内公路路政管理的总体规划和内部管理规定。
四、完善本辖区公路路产的登记和档案的管理。
五、对国、省道由省公路管理局路政管理部门审批的项目进行现场勘验、复核、签订协议和发放施工许可证;负责对省管养公路除省公路管理局路政管理部门审批项目以外的所有申请项目,公路及其两侧建筑控制区范围内需临时占用、利用公路及其设施埋设管线、设置临时构造物、开路口与公路接线、拆除中央分隔带(含防撞墙)、设置交通信号灯、设置非公路标志等进行现场勘验、审批、签订协议和发放施工许可证。
六、对辖区内砍伐公路树木的申请进行审批和发放施工许可证。
七、对法规科的路政管理业务进行业务指导。
八、组织本系统路政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九、保障辖区公路的完好畅通,监督公路施工路段通车保障措施的落实。
十、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其他职责和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事宜。
十一、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一、宣传贯彻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公路路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参与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调研。
三、编制年度依法行政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及组织考核工作。
四、收集、提供公路法规动态,负责对公路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解释和咨询工作。
五、负责执法文件的申领、保管、发放和归档工作。
六、负责各类执法数据的汇总、上报工作。
七、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系统普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八、负责对占用公路和公路用地实施现场勘验工作。
九、负责路政许可项目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督促恢复原状工作等。
十、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一、协调、监督、管理全局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治安防范等安全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开展劳动卫生监测和职业病预防工作,负责征兵、拥军优属、民兵及预备役的组建工作。
二、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三、制定安全生产、治安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四、制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及安全工作规划,落实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并负责安全生产检查、考核、总结。
五、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六、组织安全检查,监督落实安全隐患整改。
七、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周”等安全专题活动。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安全生产工作。
八、组织协调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职工伤亡事故的统计报告,建立安全工作档案。
九、经常组织现场检查,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积极指导开展班组安全建设。
十、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工作经验。
十一、负责组织汽车驾驶员和特种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学习。
十二、负责车辆保险的购买、车辆年审及局在册人员意外险的购买。负责人员意外险和交通事故车辆保险理赔等相关工作。
十三、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一、固定资产管理
1.宣传贯彻国家、省、市有关交通行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及各级机关有关指示精神。
2.综合管理科为局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会同局有关部门、基层单位办理固定资产的购置、改良、调拨、出售、出租、报废等手续,对固定资产实行统一分类编号、设立卡片、建立台帐。
3.严格执行《中山市公路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负责组织全局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监督检查固定资产管理使用情况。
4.加强物业使用及安全管理工作。对物业使用情况及相关信息建档,及时掌握物业使用情况。会同有关部门依法采用规范的合同承办物业出租事项。
5.负责土地使用证、房产证办证工作。
二、政府采购
1.宣传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政府采购的政策、法规及各级机关有关指示精神。
2.综合管理科为局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严格执行《中山市公路局政府采购业务办理程序指引》,负责办理全局政府采购事项。
3.加强业务指导、服务帮助,指导帮助局属公路养护所制定养护材料采购制度。
4.规范管理,编制标准化采购文件、工作报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5.负责监督检查政府采购执行情况。
三、做好综合管理调研工作,按要求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及政府采购各项管理制度,会同其他部门开展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督促等工作。
四、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一、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公路规费征收及收费公路管理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规章。
二、负责本市公路规费征收工作及105国道东凤收费站路桥通行费收费工作。
三、负责局公路规费征稽所(站)、路桥收费站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负责公路规费稽查工作。依法对停车场、站、码头和工地上的车辆进行公路规费缴纳情况的抽查,查处公路规费偷费、漏费行为。
五、负责路桥收费站的安全管理,稽查逃费车辆。
六、负责征稽监督,完成征费任务,及时提供各种报表。
七、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检查督促各项征费工作,定期进行总结评比。
八、负责对征费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征稽人员素质、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
九、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公路规费征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负责辖区内公路养路费和客运附加费的征收和管理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征费任务;按上级有关规定代征本市的路桥年票通行费。
三、负责按政策规定办理辖区内公路规费减、免征的初审和呈批工作,按规定发放减免征票证。
四、负责辖区内公路规费的稽查、催缴、申请强制执行等行政执法工作。
五、及时、足额、准确上解各项公路规费收入,做好票证的领发、使用、核销工作,做好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
六、按规定报送各类报表、资料、计划和总结,及时整理归档各种文书、档案、报表。
七、按规定开展党务、政务工作,开展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和各项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加强窗口精神文明建设,为车主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征费环境。
八、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东升、三乡、中山港、古镇公路养护所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广东省公路条例》和《中山市公路局工作制度》等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定,按照局下达的公路养护计划、指标和规范要求,履行对本所辖区省养公路的养护管理职责。
二、负责编制本所管养路段路面、桥涵和标志标线
路灯、绿化等公路构造物和附属设施的年度养护计划、小修保养和大中修工程的施工方案、经费预算和实施全面养护。
三、负责组织公路水毁防治、水毁抢修和突发事故应急抢险和交通战备工作,保证公路完好畅通;加强公路预防性养护,改善路况,提高好路率。
四、承担局下达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任务。
五、开展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以及在公路养护、维修中的推广应用工作。
六、协助局路政管理部门加强对辖区公路的巡查工作,防止破坏和占用公路的违法行为,保护管养路段的路产路权。
七、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⑷ 中山市不是说建设轨道1号线,2号线吗什么时候动工
10月31日,中山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完成其各项议程,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中山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与建设情况的报告。南都记者获悉,广州地铁十八号线延伸至中山市前期规划项目已经广州市同意并纳入《2 0 16年度广州与周边城市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计划》。广中珠澳城际轨道项目正开展预可行性研究。此外,中山计划近期建设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工程,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由港口镇经起湾道至博爱路口,计划工期为2017-2020年;2号线一期工程由小榄环镇北路站经西区、石岐区、东区至广珠城际中山站,计划工期为2 0 1 9 -2022年。
“十二五”
中山城市轨道采用跨座式单轨制式
“十二五”以来,中山综合交通建设情况如何?昨日,副市长贺振章介绍,“十二五”以来,中山交通区位优势显著提升。“2015年底,深中通道获得国家立项批复,中山交通开启承东启西的全新时代,中山位于珠三角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进一步突显”。他认为,中山将成为连接粤东粤西,乃至连接国家东南沿海和大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城市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谈及轨道交通项目,贺振章表示,广珠城际轨道于2012年底全线通车,开启了中山铁路轨道交通新纪元。深茂铁路(深圳—中山—江门段)项目已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交通运输部印发的《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至2018年投资300亿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写完成。南沙港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已获批复,项目概算投资约60亿元,正开展征地拆迁协议等工作。“广州地铁十八号线延伸至中山前期规划项目已经广州市同意,并纳入《2016年度广州与周边城市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计划》”。目前,广中珠澳城际轨道项目正开展预可行性研究。经过充分论证,中山市城市轨道明确采用跨座式单轨制式。
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987公里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贺振章表示,“十二五”以来,中山市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投资超过256亿元。截至2015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987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由2010年的106.5公里提高至2015年的166公里。“中山以高速公路为骨干、干线公路为主动脉、支线公路为毛细血管的三级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具体有:深中通道中山侧连接线即中开高速中山段先行工程开工建设,广中江高速公路一期、古神公路二期、广珠中线二期等项目即将建成通车,广珠西线三期、翠亨快线、沙古公路、福源路、中环路、G 105国道细滘大桥至沙朗段跨线桥改造等项目建成通车,19条镇际未连接道路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于2015年全面启动,计划两年完成1444条近610公里群众‘家门口’的道路建设”。据介绍,“十二五”末期,“各镇区15分钟上高速公路、中心城区至各镇区30分钟到达”的时空目标基本实现。
在公交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中山建成首条快速公交示范线,形成“一主七支”快速公交运营系统,日运营里程超过1 .75万公里,日均客流超过6万人次。“十二五”末期,全市常规公交线路达178条,公交车2240辆,其中68%为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全市公交客流量达2 .95亿人次,中心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达26%,公交线路总长度3300公里。建成覆盖主城区和6个镇区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实行通借通还,共589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15134个桩位,投入自行车12080辆。
“十三五”
改造中山北站、中山站综合交通枢纽
对于未来五年的工作展望,贺振章强调将加快建设轨道交通项目,“外部争取加快推进深茂铁路(深圳—中山—江门段)项目尽快建设,协调争取广州地铁18号线延伸至中山市和广中珠澳城轨项目”。内部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中山北站、中山站综合交通枢纽。“2017年底前动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尽快开展中山北站、中山站站场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和城市设计方案研究,明确综合开发范围,对范围内土地进行预控”。
贺振章表示,中山市计划近期建设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工程。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由港口镇经起湾道至博爱路口,长12.4公里,投资48.83亿元,计划工期为2017-2020年;2号线一期工程由小榄环镇北路站经西区、石岐区、东区至广珠城际中山站,长31.2公里,投资108.78亿元,计划工期为2019-2022年。
公示资料显示,中山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拟为南北向骨干线路,主要沿世纪大道、港口大道、起湾道等路段布设至博爱路,覆盖港口商圈、中山北综合交通枢纽、岐江新城、紫马岭商圈和沿线多个居住区,有望实现港口—中山北站—石岐—东区的快速联系。其中高架线长11.23公里、地下线长1.17公里。拟设站11座,除中山北站为地下车站外,其余车站均为高架车站,平均站间距1 .2公里。最大站间距为1.65公里,为华侨中学站至康华路站;最小站间距0 .67公里,为中山路站至博爱路站。
拟完成改造和新增对接道路28条
对于公路建设方面,贺振章称,未来五年,中山将配合项目管理中心,加快推进深中通道主体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四纵四横”高速公路格局。加快推进“三环十射”骨干路网规划建设,力争完成“二环八射”建设任务。提升与周边城市融合度,加快与周边城市道路的对接,“计划完成改造和新增对接道路28条(包含市政道路11条)”。
具体来说,“十三五”期间,全市公路建设计划完成投资超600亿元。其中,“四纵”包括东部外环高速、广澳高速、广珠西线高速和西部外环高速,“四横”则包括广中江高速、中江高速、中开高速及小榄支线、西部沿海高速。据介绍,“四纵”“四横”中,目前已有“两纵”(广澳高速、广珠西线高速)、“两横”(中江高速西段、西部沿海高速)4条高速公路为现状道路。
贺振章表示,在建及拟建的项目则主要有:广中江高速,“该项目是广东省在建重点高速公路,其中中山段29公里,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江门、佛山、中山、广州4地的交通联系。一期工程计划2016年12月底前完工,二期工程计划2017年完工”。此外,则是中开高速及小榄支线,“该项目是直接与深中通道对接的2条高速公路之一,是中山市负责筹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中山历年来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项目起点位于中山马鞍岛,终点位于江门市凤山,与开阳高速相接。全长约152.5公里(中山段主线约45公里,小榄支线约20公里),估算投资约265亿元,中山段投资约150亿元。项目已于2015年底启动先行段工程的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前启动全线建设,2020年建成通车”。
此外,东部外环高速,则是直接与深中通道对接的2条高速公路之一,是中山市负责筹建的第二条高速公路。据介绍,“项目起点位于黄圃镇大雁岛,与广中江高速连接,向南于珠海侧接入粤西沿海高速,全长56公里,估算总投资124亿元。计划2017年下半年启动建设,2020年建成通车,力争今年年底完成投资人招标”。而西部外环高速则直接与中江、中开、西部沿海、香海高速连接,可实现与广中江高速连接,“共连接中山市5条向西高速公路,是串联向西交通出口、提升中山往西交通疏导能力的重要通道”。据介绍,项目初步方案是利用古神公路走廊,起点在小榄境内接中开高速小榄支线,终点则在坦洲境内接香海大桥高速,里程全程约57公里,投资约118亿元,“目前正进行预可行性研究”。
将在神湾布局一个二类通用机场
在航空规范方面,据贺振章表示,中山除继续强化与周边枢纽机场联系外,“十三五”期间,将着力促进通用航空快速发展,主要包括扩建三角镇原飞行培训基地机场为一类通用机场,在神湾镇布局一个直升机场(二类通用机场)以及规划布局若干临时起降点。据介绍,目前,三角通用航空机场已纳入省发展改革委正在编制的《广东省通用航空发展规划》,被定位为一类综合保障机场。
困难
区域枢纽地位缺乏战略性设施支撑
据中山市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主要工作安排,今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与建设情况的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国庆率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于近期开展了专题调研发现,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和深茂铁路的陆续兴建,珠江东西两岸交通格局将彻底改变,中山市作为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凸显。同时中山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市民对交通品质要求日益提高,对综合交通建设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山交通建设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交通规划建设与该市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要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该负责人介绍,首先是缺乏铁路,城际轨道尚难满足区域交通需求。“中山市现状没有铁路,缺乏国家层面直达湖南湖北、京津和长三角的途径,也缺少与东莞、深圳、南沙、前海、横琴的联系,辐射范围局限于珠江西岸的珠中江都市区和广州。城际轨道建设相对滞后,尚未覆盖南部地区,难以满足客运快速化和品质化的要求。”
其二是公路体系难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据该负责人介绍,“一是目前我市公路总量不足,覆盖率偏低。普通国省道总里程212.507公里,路网密度为11.8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省排第七位,远低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高速公路密度不足8.8公里/百平方公里,不及珠三角城市平均水平。部分镇区如港口、坦洲镇无普通国省道通过,一些运输站场、港口码头、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也无普通国省道通过。二是中山与相邻城市间的通道存在路线行政等级、技术等级和车道数不匹配现象,对外通道数量不足,通行能力不足,致使公路交通拥挤,影响中山市与周边相邻城市的交通联系。三是国省干线公路城市化速度加快,造成交通事故频发、通行能力下降等问题。”
对此,贺振章也深有同感,他介绍说,中山目前的现状是区域交通设施不足,区域枢纽地位缺乏战略性设施支撑,“区域枢纽地位的确立需要高速公路网和铁路轨道网‘两张网’,既需要提升中山在两张网中的连通性和可达性,也需要借助战略设施铆合两张网络,提升中山在珠三角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地位。”他认为,目前中山高速公路密度与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同时轨道交通对外通达不足,现状仅有广珠城际能与广州、珠海及江门联系,缺少可直达省外的线路,严重抑制了中长距离交通出行需求,弱化了中山的区域辐射力”。
项目落地难,推进受阻问题突出
据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该负责人介绍,此外,中山交通系统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中山公交场站建设滞后,制约公交可持续发展。按现有公交车保有量计算,中山市公交停车保养场用地缺口400多亩。公交线网相互衔接不畅,公交枢纽站、首末站设置难,导致乘客换乘不方便。随着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的推广,充电站、加气站建设项目落地难。二是中山机动车总量已达108万辆,中心城区的专用停车场不足10万辆,停车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三是现有的枢纽多为公路或公交枢纽,功能单一且用地不集约,缺乏支持铁路和城际站点大力发展的综合交通枢纽。”
对于公交场站数量不足问题,贺振章也认同。他表示,目前中山公交企业自有停保场(含夜间停车、维修保养、加气、清洗功能)仅能满足54%车辆,缺口均靠临时租用地解决。“虽然中山已编制完成《中山市公交场站布局专项规划》,提出每个镇区应规划建设1个公交枢纽场站(较大的镇区可建多个);原则上每个镇区规划建设1个公交停保场,规模约为30亩/个,在此原则下相邻镇区可合并共建。但由于受建设资金、用地等问题制约,该规划的落实存在较大困难”。
另外,该负责人强调,项目落地难,推进受阻问题也较为突出。“征地拆迁问题已成为中山市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及推进的最大障碍,受项目用地不符合土规、控规等影响,今年计划开工的32项交通项目,上半年实际只开工5项。目前已动工的项目也有17项存在征地拆迁问题,部分项目因局部路段未能完工导致项目长时间不能发挥作用。同时因项目涉铁路、高速、燃气管道许可等涉及审批部门多,申报流程冗长。另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军用光缆的避让以及电力线路的迁改也是制约项目进展的主要因素。”
另外,中山现代化的交通管理设施不足,交通管理粗放。“交通管理措施和手段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交通决策、管理和运营的科技含量不高,制约了交通决策科学性和运行效率的提升。现状交通管理仍然粗放,尤其外围区镇的道路交通管理手段技术相对滞后,尚未形成有效的运行体制和科学管理流程。”
建议
推动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该负责人表示,随着深中通道及深茂铁路项目的建设,未来十年,国家铁路及珠三角城际网格局主骨架将基本形成,区域枢纽格局正在重构,中山市需紧抓战略机遇期确立珠江西岸枢纽地位。首先需要大力推动铁路及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该负责人表示,应协同周边城市共建深茂铁路,大幅提升中山市面向全国的中长途辐射能力。加强与周边机场群的城际轨道以及高速公路衔接,共享珠三角航空运输优势。加强与区域重大港口设施的铁路、陆路及水路衔接,共享周边城市的枢纽港口。推进广佛江中珠、中莞城际建设,研究新增城际轨道的可行性,在加强区域南北向交通联系的同时构筑东西向交通联系通道,连接区域核心城市。利用城际轨道兼顾市区镇间的交通联系。
此外,应加快调整公路网络建设,适应珠三角产业协作和交通格局变化。据介绍,应大力推进全市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的建设,加强市域干线公路和市区干线主干道的合理衔接,“整合市域范围内现有公路体系和城市道路体系,形成一体化的道路网络。加快骨干路网的建设,构建高效畅达的骨干路网交通体系,满足市域范围内不断增加的物流和客运交通需求。加强与区域战略以及高等级道路的衔接,进一步密切与广佛及港深都市圈联系,适应珠三角区域融合及全市一体化发展。”
另外,该负责人还强调,应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应加快公交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交运营条件,大幅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增加中心城区停车位供应,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停车设施建设,引导停车设施有序、合理发展。大力发展综合枢纽建设,加强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枢纽衔接。”
在分组会议讨论环节,有市人大代表还提出,要加强督察督办,推进项目建设。“要认真研究项目落地难、推进受阻的具体情况,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面推进的工作格局,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市人大代表提出,应充分挖掘设施潜力,推动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要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合理分配道路资源,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通过交通需求的抑制、转移和调整,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充分挖掘设施潜力,改善交通环境。”
大声公
供水用水条例将明确相关单位责任
昨日,会议还表决通过了《中山市供水用水条例(草案表决稿)》。据中山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甘建仁介绍,8月8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中山市供水用水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了第二次审议。8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再次向全市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市政府有关部门等发出征求意见函,共收到19个单位或个人提出的110条意见和建议。8月23日,向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发出征求意见函,在征求意见过程中,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同时向省人大环资委、省法制办、住建厅、水利厅、发改委、质监局等单位征求了意见,上述各单位对本条例草案的合法性无意见,就条例的可操作性、文字表述的规范性共提出了书面修改意见16条,经研究,采纳了8条。
甘建仁介绍,9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委托中山市地方立法研究院召开了评估会,对本条例进行了表决前评估,专门就本条例的出台时机、是否与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及合法性等进行了评估,“评估报告认为本条例草案出台时机适宜、内容合法,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专家从立法技术规范方面对草案修改稿提出了相关建议。9月22日,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结合评估专家提出的建议以及二审后收集到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对草案修改稿进行了统一审议,形成草案修改二稿。
该条例有望解决哪些问题?对此,有熟悉该条例的市人大代表认为,草案将有望解决公共供水设施区域界限的问题,“草案修改稿明确了公共供水责任以居民家庭水表为界,居民家庭水表前的供水设施属于公共供水设施纳入公共供水设施范围,由供水企业承担管理维护责任”;此外,则是明确供水企业的责任,“草案修改后,主要通过界定供水企业对供水设施维护管理责任的范围,明确了供水企业实施水质监测保障供水安全的责任,还对供水企业信息公开、投诉处理及宣传节约用水等作出相关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供水企业的责任与义务,规范供水用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