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甘肃省水库管理条例

甘肃省水库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3-08 06:04:02

A. 市民在水库钓鱼,水库工作人员应依据什么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如何管理

为依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应当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干扰大坝的正常管理版工作。

依据《水库大权坝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非大坝管理人员不得操作大坝的泄洪闸门、输水闸门以及其他设施,大坝管理人员操作时应当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干扰大坝的正常管理工作。

禁止在坝体修建码头、渠道、堆放杂物、晾晒粮草。在大坝管理和保护范围内修建码头、鱼塘的,须经大坝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坝脚和泄水、输水建筑物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影响大坝安全、工程管理和抢险工作。大坝主管部门应当配备具有相应业务水平的大坝安全管理人员。

(1)甘肃省水库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水库大坝的相关要求规定:

1、大坝管理单位必须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对大坝进行安全监测和检查;对监测资料应当及时整理分析,随时掌握大坝运行状况。发现异常现象和不安全因素时,大坝管理单位应当立即报告大坝主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

2、大坝的运行,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挥综合效益。大坝管理单位应当根据批准的计划和大坝主管部门的指令进行水库的调度运用。

B. 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水利工程管理办法有:

1.河道、分滞洪区堤防的管理范围从堤脚量起,堤防内5米至20米,堤防外10米至30米;安全保护范围为堤脚以外50米至100米。

2.水库库区管理范围为正常蓄水位或水库周围移民线或土地征购线以下的面积;安全保护范围为校核洪水位线顺山坡向上延伸20米至100米。

3.有堤防渠道的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渠边、堤防及护渠地;无堤防渠道的管理范围为水域、渠边及护渠地。

C. 水库运行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安全管理法规是根据《安全生产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简称《劳动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而制定的有关条例、部门规章及管理法规定。它是指国家为了搞好安全生产,加强劳动保护,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所制定的管理法规的总称。安全管理法规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原则;明确安全生产体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和实施劳动安全卫生措施计划;安全生产的经费来源;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工时、休假制度等。我国现行的安全管理法规主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乡镇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定》《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等。

D. 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如何确定38米

摘要 亲您好!

E. 水库辖区管理法哪年实施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17

F. 部门是否有权力出台管理办法,如县水利局是否能出台水库管理办法

亲,管理办法不是法律法规,水利局当然可以出台水库管理办法啦!如水利局不出台水库管理办法,将是严重的不作为哦!

G. 甘肃省防汛期从什么时间至什么时间

一、根据《甘肃省实施防汛条例细则》的规定,甘肃省“汛期一般为每年五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

二、相关依据

《甘肃省实施防汛条例细则》

第二十条 我省汛期一般为每年五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有特殊情况临时变更。防汛期内,各级防汛指挥部必须要负责人主持工作。防汛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及时掌握汛情,按照防御洪水方案和汛期调换运用计划进行调度。

第二十一条 在汛期,河道、水库、闸坝等水工程管理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在执行讯期调度运用计划时,必须服从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度指挥。在汛期,以发电为主的水库,其汛限水位以上的防洪库容以及洪水调度运用必须服从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

第二十二条 在汛期,河道、水库、水电站、闸坝等水工程管理单位必须按照规定对水工程进行巡查,发现险惰,立即采取抢护措施,并及时向防汛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水工程设施出现险情,应立即向防汛指挥部和水工程管理单位报告。

H. 我国水法关于中型水库管理范围土地权属的法律规定水库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可否转让

不可以转让。
《水利工程管理条例》规定: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水域、土地依法归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其他单位和个人利用水利工程的水土资源开展经营活动,经水利管理单位同意,实行有偿使用,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I. 江苏省水库管理条例的解读

水库作为防汛防旱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养殖、航运、旅游等多种功能,是有效应对山洪治理和防治干旱灾害的重要抓手,也是保护地表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对保障丘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在水库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中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加强水库管理与保护,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水资源有效供给,维护水库生态环境,规范水库的开发利用,发挥水库综合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1年7月16日,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水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八章四十五条,分别对水库的建设、工程管理、安全运行、开发利用管理、水域与水资源保护等作了规定。本文主要围绕水库的安全运行、开发利用、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作一解读。
明确监管责任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现状】目前,我省共有在册水库908座(其中大型6座,中型42座,小型860座),大多分布在丘陵山区,总库容33.85亿立方米。由于水库建设的投资来自于财政、企业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等不同渠道,因而形成了多种水库管理模式。同时,不少水库的管理机构不健全,管护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大量乡村集体自建的小型水库,长期以来“只使用、不维护”,有的甚至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给水库的安全运行带来了较大隐患,安全责任难以落实。
【对策】条例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水库的建设维护、安全运行、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等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与水库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政府派出机关是其所管辖的水库的主管单位,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其辖区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水库的主管单位。水库主管单位对水库的运行管理和安全负责。
第五条第一款规定,水库应当建立管理单位。两座以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小(2)型水库,可以建立共同管理单位,但每座水库应当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第二十条规定,水库安全运行实行政府、主管单位和管理单位三级责任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水库的安全运行负领导责任;水库主管单位对所管辖水库的安全运行负主管责任;水库管理单位对所管理水库的安全运行负直接责任。
第二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水库的安全运行实施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向水库主管单位提出整改意见。水库主管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向水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解读】为了更好地落实水库安全管理的责任,保证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条例首先规范了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库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责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明确了水库主管单位,要求水库建立管理单位,以确保每座水库都有专职管理人员,并规定了政府、主管单位和管理单位对水库安全运行的三级责任制。此外,条例还根据不同性质的水库,对水库的运行管理、维修养护、人员基本费用、除险加固等经费的解决渠道作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库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安全监督检查,落实安全责任,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科学制定规划规范开发利用行为
【现状】近年来,由于一些地方对水库的无序、过度开发利用,尤其是利用水库景观盲目进行商业开发,给水库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隐患,导致水库水质普遍下降。据初步统计,全省有376座水库的周边建有高档宾馆、别墅住宅等,从事餐饮休闲、旅游运动等商业活动,将水库资源利用至极致,使水库俨然成了“洗脚盆”,严重影响了水库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挥。
【对策】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在水库管理范围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一)围垦、填库、圈圩;(二)建设宾馆、饭店、酒店、度假村、疗养院或者进行房地产开发;(三)在大坝上修建码头、埋设杆(管)线;(四)在大坝上种植根系发达的树木、垦种、修渠、放牧、堆放物料、晾晒粮草;(五)在水库水域内炸鱼、毒鱼、电鱼,以及向水库水域排放污水和弃置废弃物;(六)擅自在水库水域内游泳、游玩、垂钓;(七)其他减少水库库容、危害水库安全以及侵占、损毁水库工程设施的活动。
第二十五条规定,在水库管理范围内从事开发利用活动,应当符合水库主管单位编制的水库开发利用规划,服从水污染防治、防洪安全和水资源保护的总体要求。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水库管理范围。大中型水库开发利用规划应当经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小型水库开发利用规划应当经设区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解读】目前,一些地方对水库的开发利用存在着重视眼前开发、忽视长远利益的现象,急功近利倾向严重,给水库的安全运行和水质保护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如何规范水库的开发利用是条例的一个重点。在经过认真调研、多方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条例试图通过规范在水库管理范围内禁止从事的活动和从事开发利用活动应当符合水库开发利用规划的制度设计,切实解决好水库的保护与利用问题,以改变当前对水库开发利用的无序现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源头治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现状】目前,全省20%的水库为居民饮用水水源区或者备用水源区,但一些地方利用水库水域进行大面积、高密度围网养殖,大量投放饵料,加快了水体富营养化积累;更有一些地方甚至将厂矿企业规划建设在水库的上游集水区域内,造成了水库水质的下降。据水文监测分析,不少水库的水质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普遍Ⅱ类降到现在的Ⅲ至Ⅳ,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已严重影响到部分地区居民的饮用水水源安全,破坏了库区的生态环境。
【对策】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水库集水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建设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生态保护带、隔离带,增强涵养水源功能,防治水土流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库集水区域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扩大集水区域截污管网覆盖面,实现雨水、污水分流,配备生活污水、垃圾收集设施,并进行集中处理。
第三十一条规定,水库集水区域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水库集水区域内的养殖场所应当配套建设沼气池等废弃物利用设施,对养殖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
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在水库集水区域内,禁止建设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以及其他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项目,其他各类建设项目和生产活动不得影响水库汇入水量,不得污染水体。
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在水库生态保护带内从事下列活动:(一)设置除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以外的其他排污口;(二)设置废物回收场、有毒有害物品仓库、堆栈或者垃圾填埋场;(三)设置高尔夫球场或者从事水上餐饮经营;(四)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五)设置剧毒物质或者危险化学品贮存、运输设施;(六)其他可能污染水库水体的活动。
【解读】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从源头上保护好水库水质,根据水库的特殊自然条件,条例明确了在水库集水区域内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了在水库集水区域内禁止建设的项目和在水库生态保护带内禁止从事的活动,并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条例还对利用水库水域从事水产养殖提出了应当合理确定养殖规模、密度,科学投放饵料,在确定的水域内进行的要求。通过这些举措,切实维护好水库生态环境,保障和提升水库水质,以保证饮用水库水源水的居民能喝上“放心水”。

J. 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的水利部通知

水利部关于印发《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水安监〔2010〕200号
部机关各司局,回部直属各单位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位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附件: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二○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热点内容
村委会盖章有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4 08:55:57 浏览:824
修订前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5-24 08:55:54 浏览:988
教职工法律知识演讲稿 发布:2025-05-24 08:43:53 浏览:480
金水法院赵伟 发布:2025-05-24 08:40:37 浏览:744
长沙市望城法律援助中心电话号码 发布:2025-05-24 08:19:39 浏览:878
肖国平律师 发布:2025-05-24 08:19:36 浏览:19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硕士 发布:2025-05-24 08:16:56 浏览:224
常州婚姻法咨询 发布:2025-05-24 08:16:47 浏览:98
省法院齐鸣 发布:2025-05-24 08:10:36 浏览:411
华为不遵守劳动法 发布:2025-05-24 07:50:19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