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法规与管理重点
『壹』 测绘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
基础知识测量工作中,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坐标和高程来表示(确定)的。表示地面点平面位置的常用坐标有地理坐标、平面直角坐标,小范围内也可用极坐标;高程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也称海拔。
目前,我国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大地水准面。1985年决定采用新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我国的高程起算面,称为“1985年黄海高程系”。之前,我国曾以天津大沽平均海水面作为大地水准面。距离、水平角及高程是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三个基本几何要素,则距离测(丈)量、水平角测量及高程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结合工作实际,本着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原则,现重点学习距离丈量、普通水准测量(高程、视距、断面测量)。
测绘的种类
1、大地测量。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地面点的几何位置的理论和方法。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学各个分支的理论基础,基本任务是建立地面控制网、重力网,精确确定控制点的三维位置,为地形图提供控制基础,为各类工程施工提供依据,为研究地球形状、大小、重力场以及变化,地壳形变及地震预报提供信息。
2、普通测量。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的理论和方法。局部区域是指在该区域内进行测绘时,可以不顾及地球曲率,把它当作平面处理,而不影响测图精度。
3、摄影测量。研究利用摄影机或其他传感器采集被测物体的图像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和分析,以确定被测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并判断其性质的理论和方法。
按距离分可分为:航天摄影测量、航空影测量、地面影测量、近景影测量和显微影测量:按技术处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模拟法影测量、解析法影测量和数字影测量。
4、工程测量。研究工程建设中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工程建设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和大比例尺地图,保障工程选址合理,按设计施工和进行有效管理。在工程运营阶段对工程进行形变观测和沉降监测以保证工程运行正常。
按研究的对象可以分为: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矿山工程测量、铁路工程测量、公路工程测量、输电线路与输油管道测量、桥梁工程测量、隧道工程测量、隧道工程测量、军事工程测量等。
5、海洋测绘。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研究海洋地位、测定海洋大地水准面和平均海面、海底和海面地形、海洋重力以及海洋磁力、海洋环境等自然和社会信心的地理分布及其编制各种海图的理论饿技术的学科。为舰船航行安全、海洋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贰』 如何理解测绘法律法规及各种规范的重要性的
是各种规范的组合,内容涉及招投标、保密、各部门和人员的义务和权利、各个不同的测绘产品或者工程的质量要求、标准的文档格式是什么、各种测绘产品的规格的详细说明、如何保护测绘相关的标志、如何汇交相应的讥锭罐瓜忒盖闺睡酣精测绘成果、
『叁』 什么是测绘法规
测绘法规是指关于涉及测绘方面的法规,如《地图审核管理规定》、《测绘科学技术管理规定》、《房产测绘管理办法》等。
『肆』 急急急。。。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对学测绘的学生有哪些帮助,意义
当然有帮助了,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顾名思意,如果你从事测绘工作,测绘管理工作,那么你不懂这科的话肯定不行啊。为什么这么问呢?你是测绘的?
『伍』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论文
《测绘综合能力》、《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测绘案例分析》三个科目。包含了测绘的所有项目和内容。
『陆』 测绘法规体系如何构成
国家测绘基准体系在形式上包括国家空间坐标基准框架、国家高程基准框架、国家重力基准框架、高分辨率的地球重力场和似大地水平面。
一、 国家空间坐标基准框架
由国家GNSS连续运行参考网站、国家GNSS A级网、国家GNSS B级网、地方GNSS C级网等组成。
(一) 国家GNSS连续运行网站
国家GNSS连续运行网站是构成国家空间坐标基准框架的基础,是现代大地测量坐标基准框架的骨干和技术支撑。通过国家GNSS连续运行网站与国际GPS服务(IGS )联网,可以获得我国及邻区大范围地壳运动边界条件的变化信息,推进我国地球科学等基础性研究;通过独立自主的卫星定轨计算,可具备提供精密星历的能力,从而推动GNSS动态、实时、高精度的定位服务,促进空间定位技术应用的社会化、产业化进程。
(二) 国家GNSS 大地控制网
大地坐标系统的应用和维持,应体现在有足够的密度,能覆盖整个国土和均匀分布的大地控制点。我国1980西安大地坐标系在大陆的分布密度约为1:(15km×15km)。而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GPS2000)的点位只有2482点,平均3860km2才有一个点。并且上述73.5%的点位密集地布设在地壳断裂带处,新疆、青藏、东北、华南等大部分区域点位只占26.5%。
GPS2000网的点位分布不均匀,致使我国部分区域8000km2也难找到一个点。此外GPS2000网未能对陆海国土面积进行覆盖。为此,应对GPS2000网进行加密,布设国家现代GNSS点位。使建立的国家现代大地控制网能覆盖全部陆海国土。目前,也不可能按天文大地网那样每幅1:5万地形图上布设1-3个高精度的大地控制点,但在1:10万地形图幅内布设一个高精度的大地控制点还是有必要的。若按照1:10万地形图幅内布设一个国家GNSS大地控制点计算,在我国大陆上应布设5726个点。
如在近7000个岛礁上首先选取有人居住的433个岛,以及能控制整个海域的其他岛礁上布设600个GNSS大地控制网点,则我国现代大地控制网点位数量应有6300个左右。考虑到GPS2000网有的点位重合或相距太近(1-10km),个别点位已破坏,对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点位应适当加密。现代大地控制网应在GPS2000网的基础上增加点位5100个左右为宜,其中600个在海岛上布点,4500在大陆上布测。
大地控制网只有定期进行复测,通过对不同时期观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才能够发现点位所在的板块运动的速率及地壳变化趋势。如果将布设的所有GNSS大地控制点全部进行定期复测,则工作量大、经费投入高。因此有必要对加密的GNSS大地控制点分为A、B级布设。
二、 国家高程基准框架
在已布设的水准网基础上以全新的思维进行布设。在布设时主要顾及以下问题:
网的结构。在已布的国家一、二等水准路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经改造后的国道、省级公路、铁路等国家骨干交通路线。此外还应根据我国地壳板块的划分,适当地增补部分路线,使高程控制网能兼顾各部门的需求。
改进埋石方法。新布线路,除增加基岩点外,应在埋石方法上有大的改进,鉴于我国在冻土地区水准标石有较大的升降现象,应着重解决冻土地区标石的埋设深度问题。根据2002年“国家空间数据基础框架的前期试验设计”项目研究,国家高程基准框架由379条水准路线、241个结点、147个闭环组成,线路总长度为120000km。全网布点按照使用目的和规范要求基岩点、基本点、普通点和验潮站。此外,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共建或改造现有的42个验潮站,组成全国验潮站网,每个验潮站均进行重力测量和GNSS测量,为求定国家陆海统一高程基准奠定基础。
三、 国家重力基准框架
由国家重力基准网、加密重力测量、卫星重力测量、航空重力测量等部分组成。其主要目的是对重力基准点进行适量的补充;利用地面重力测量、卫星重力测量等技术,逐步消灭西部重力空白区,提供我国30’× 30’平均重力异常格网成果;为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的重力场信息数据。
四、 似大地水准面
似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最接近平均海水面的重力位等位面,是我国法定高程起算面。不论从大地测量未来发展需要还是对相关研究的重要作用来看,不断精化全球和区域大地水准面是大地测量学的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尤其在当前GNSS定位时代,精化似大地水准面和建设传统的国家高程控制网同等重要。我国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目标是:东部±(5-10cm),中部±(10-20cm),西部±(20-30cm)。达到上述目标后中小比例尺测图可以用GNSS卫星定位技术取代传统的、低等级的水准测量工作。
『柒』 测绘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解决
目前我国测绘管理体制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本末倒置,严重低估野外劳动人员的价值,严重低估一线生产人员的价值!主要表现如下:
一、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对工程测绘认识不到位。
一些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建设,忽视了工程测绘及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工程测绘的意义认识不够深远,有些地方甚至没有编制工程测绘规划,更没有将工程测绘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以至于信息化建设成果不能快速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由于一些地方测绘法制建设滞后,未制定完善的配套法律法规,加上政府缺乏对工程测绘的有效宣传,致使大众没有认识到工程测绘的作用,工程测绘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工程测绘行业管理混乱,存在无证测绘和违规测绘情况
1.无证测绘
有测绘资质证但超出证载业务范围承担工程测绘任务,同样属于违法测绘。
存在借证、卖证的测绘行为,给无证单位或个人提供了损害工程测绘单位和工程测绘工作者利益和形象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方便。
2.违规测绘
在工程测绘市场上,存在以下违规测绘情况,一是无标准,无规范和图式,或不懂标准测绘,个别从事工程测绘的企业和个人,连最基本的测绘规范和图式都没有,其行为难以符合工程测绘要求,二是明知有标准但为了偷工减料而不去执行标准,此现象主要集中在小型煤矿企业和矿产部门以及工程建设行业,个别企业在提供的基础图件中为了节省开支,甚至出现将1/1000图放大后当1/50、1/100图使用,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别用户提出违法测绘的特殊需求,要求工程测绘单位和个人强化或简化某些数据,对一些重要的地理信息数据如位置、高程、深度、长度、面积等任意放宽标准。
3.缺乏测绘数据共建共享机制
由于工程测绘数据的共享机制未完全建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企事业单位为满足自身建设和管理的需要,自筹资金组织施测,造成同一地区不同单位重复测绘的现象,导致工程测绘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造成测绘基准不同、技术标准不一、成果质量不均等现象,特别是当前部分地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根据部门需要进行测绘、更新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出现重复投资、重复测量,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
4.测绘人才队伍不均衡、结构不合理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导致各地区测绘人才分布不均衡。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由于财力问题,对工程测绘投入少,造成工程测绘队伍经费来源不足,人才向沿海城市流失的现象严重。同时,工程测绘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国工程测绘队伍大多为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测绘队伍,缺乏高素质全面能型的领军人才,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达不到要求,严重影响了我国工程测绘事业的发展。
5.缺乏开发、创新能力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工程测绘产品不够丰富,社会化程度不高,工程测绘主要应用在国土、城建等一些建设部门,并没有走入广大人民的生活中,应用的范围太小。同时,现有产品生产周期长,更新速度缓慢、种类少,致使一些用户使用比较困难,侵权盗版、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存在应急保障能力不强,基础地理信息现实性差等问题,特别是造成重大突发事件后,不能适应应急需求。此外,工程测绘新技术的开发、创新的能力不足,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应用等方面的软件开发能力薄弱,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着整个测绘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捌』 测绘工程管理与法规心得
背,然后抄,然后再背,然后靠忽悠了。这东西及格没问题,综合和应用真心恶心
『玖』 制定和实施测绘法规的意义
为了加强测绘管理,促进测绘事业的发展,保障测绘事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