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
Ⅰ 普通话的一法一条例内容
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1)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 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 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4) 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5) 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6) 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7) 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8) 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9) 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0) 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11) 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12) 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13) 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14) 普通话: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15) 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6) 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17)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18) 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19) 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20) 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几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都有相关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
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第十二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4、《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Ⅲ 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语言文字规范化稳步推进
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全面走上了法制的轨道,对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意义重大。四年来,围绕贯彻实施该法律,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国家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我市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语言文字法施行以来,各级学校积极把普及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纳入学校管理常规,采取措施消除使用方言和不规范汉字的落后现象。
近年来,随着普及普通话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的实施,社会上自愿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逐渐增加。2004年起,每年的6月和12月,将定期开展面向社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从而进一步促进普通话在全社会的普及。
在国家机关,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均能自觉使用普通话。对国家公务员进行普通话培训和测试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要求,也是高效执行公务、确保政令畅通、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要求。广播电视媒体也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多年来,我市广电部门积极实践这一精神,大力加强对普通话的普及。为了丰富节目形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的普通话节目,有效地增强了市民的推普意识。
规范语言文字需要齐抓共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以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观念已然深入人心。 然而,推进语言文 字的规范化工作并非易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社会用字不规范,不仅有损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对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认知会造成不良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用字管理工作,市政府要求各单位开展清理整顿城区社会用字工作;团市委也要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组织青年志愿者上街检查我市户外广告、招牌、标语等规范汉字使用情况,再交由工商、城建等部门进行整顿,以进一步提高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
国家语委强调,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健康,不但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关系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大问题。当前,社会语言应用空前活跃,语言文字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日益突出,这种情形下,加大语言文字工作的力度尤为迫切。国家语委有关负责人认为,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关键在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真正负起责任,健全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及时出台具体的相应法规或实施办法。同时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管理和监督。由于涉及面广,这项工作不仅要依靠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其他部门也必须协同配合,齐抓共管,以举办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在全社会逐步形成“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良好风气。
Ⅳ 贵州铜仁市普通话考试报名时间间
一:报名时间
1.每年两次,分高教(大学)和普通的(中学、小学、学前)
2.第一次报名是在每年的2月下旬和3月上旬。
第二次报名是9月10号左右。
以上时间仅供参考,具体时间以各省市教育部门发布的信息为准。 二:《贵州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该条例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应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尚未达到这一水平的,由有关部门组织培训,定期达标。 三:电话咨询贵阳招生考试中心。带两张一寸照片 四:贵州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电 话:0851-5280816
好像是每周三考
周五出成绩
谢谢给我加分
Ⅳ 吉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中规定哪些人员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
这不仅仅是吉林省的问题,全国的,国家级都有国家都有相关的规定,也就是,主要是教师首先要测,然后是学生尤其是高校毕业生要测不同话,再一个呢就是公务员也开始在测普通话,还有就是,窗口服务行业的人员,要吃普通化,饿,再一个就是电台电视台的新闻和节目主持人以及影视演艺,影视界的,这些演员应该是要成普通话。
Ⅵ 普通话的一法一条例指的是什么
普通话的一法一条例指的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简称“一法一条例”。
简介: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
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
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
“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
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1949年新成立的北京中央政府确定现代标准汉语由国语改称普通话。
Ⅶ 2021年贵州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申报情况怎么写
摘要 始建于XX年,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商业路7号,东临美丽的六股河。学校师资雄厚,拥有一支事业心强、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共有教师130人,已经通过国家级普通话标准的教师有129人,占总人数99%。
Ⅷ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不明白的条例应该电话咨询哪个部门
当然是咨询法律和语言文字相关的部门
Ⅸ 关于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问答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本法”)
1.本法是于2000年10月31日,第几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几次会议通过?
答: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2.本法是根据什么法制定的?
答: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什么?
答: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国家机关以什么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什么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答:《汉语拼音方案》。
6.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什么能力?
答: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7.违反本法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使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可以做什么?
答: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
8.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什么?
答:权利。
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什么?
答: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10.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什么的组织和个人?
答: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11.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什么部门批准?
答: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12.本法自何时起施行?
答: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13.本法中规定有六种情形下,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请说出三种情形?
答:(1)文物古迹。(2)姓氏中的异体字。(3)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4)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5)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6)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
14.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测试)是对应试人什么程度的口语考试?
答: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
15.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在哪个范围内通用?
答:是全国范围内通用。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16.普通话水平测试属于什么参照性考试?
答: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17.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什么方式进行?
答:以口试方式进行。
18.命题说话一项在测试时,有无文字凭借?
答:无文字凭借。
19.普通话水平的等级划分分几级几等,分别为什么?
答:分为三级六等,分别为:一级甲等、一级乙等;二级甲等、二级乙等;三级甲等、三级乙等。
20.要取得教师资格,普通话水平的最低等级是什么?答:二级乙等。
21.管理人员普通话水平的最低待级是什么?
答:三级甲等。
22.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哪个级别?
答:二级甲等
四、普通话概说及普通话知识
23.普通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4.普通话是以什么为标准音?
答: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5.普通话以什么话为基础方言?
答: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26.普通话以什么为语法规范?
答: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7.普通话的定义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北京音系,是否包括了北京话里的土词土音?
答:不包括。
28.规范汉字包括哪两类?
答: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两类。
29.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有没有入声韵?
答:没有。
30.普通话声调的调值一般采用什么法来描写汉语声调的调值?
答:一般采用“五度标记法”
31.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哪四种?
答:主要有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音变。
32.“汉语”的名称,始于哪个朝代?
答:始于汉代。
33.春秋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做什么?
答:叫做“雅言”。
34.明清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做“官话”,民国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则叫做“国语”。新中国成立后,“国语”改名为?
答:改名为“普通话”。
35.没有辅音开头的音节,称为什么?
答:称为零声母音节。
36.语音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什么?
答:是音节
37.关于普通话,国家推广什么,推行什么?
答: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3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三个有利于,分别是什么?
答:(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2)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39.在语言文字方面,各民族都有什么样的自由?
答:各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40.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什么?
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41.公共服务行业以什么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答: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42.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方面,请至少指出三种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的情况?
答:(1)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2)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3)招牌、广告用字。(4)企业事业组织名称。(5)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43.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什么?
答: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
44.请说出至少两种可以使用方言的情形?
答:(1)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2)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3)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4)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45.《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什么拼写法的统一规范?
答: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
46.《汉语拼音方案》除了作为统一规范外,还有什么作用?
答:可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47.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什么?
答: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8.对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要如何处理?
答:要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4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由什么部门负责规划指导、管理监督?
答: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负责规划指导、管理监督。
50.地方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管理和监督什么?
答: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51.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什么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答: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52.外国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和科学技术语译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由什么部门组织审定?
答: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审定。
53.违反本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将如何处理?
答: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54.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
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55.《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对教师普通话等级标准的规定是什么?
答: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应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
56.国务院规定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答:国务院决定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57.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本世界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
58.什么叫普通话?
答:“普通”是指普遍、共通的意思,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59.北京话是普通话吗?普通话的标准是什么?
答: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但不是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60.国家语委规定,什么时间实现普通话在全国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
答:2010年
61.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会议、宣传及其他公共活动中,应当以什么为基本用语。
答:应当以普通话为基本用语
62.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刊(报)、讲义、试卷、板报、板书等应当以什么为基本用字?
答:应当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
63.国家机关、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什么样的培训和测试。
答: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培训和测试。
Ⅹ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否规定:“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规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根据宪法,制定的法规。第十八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第十九条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