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吸烟条例
① 广州为什么禁烟
只是个人意识问题罢了,吸引作为一种习惯,会上瘾的习惯,也许久了就可有可无。
② 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第六条规定,应当设置吸烟室
《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第六条下列室内公共场所限制吸烟,除经营者或者管理者自行规定全面禁烟外,应当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吸烟室或者吸烟区以外的其他室内区域禁止吸烟:(一)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或者餐位在75位以上的餐饮场所;(二)歌舞娱乐、游戏休闲场所;(三)公共汽车电车、出租车、长途客运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客渡轮、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等候区域;(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限制吸烟场所。旅馆、宾馆、酒店、招待所、培训中心、度假村等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经营场所,应当设置无烟客房或者无烟楼层,无烟客房或者无烟楼层禁止吸烟。
③ 广州市控烟条例罚款多少
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吸烟的,由相应主管部门行政执法人员责令立即改正,并可处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中对控烟条款规定有:1、第三十七条: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吸烟的,由相应主管部门行政执法人员责令立即改正,并可处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2、第三十八条:单位或者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实行全面禁烟或者未按照规定设置吸烟点的,由相应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3、第三十九条:室外设置吸烟点不符合要求的,由相应主管部门责令该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限期改正,并可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4、第四十条:禁止吸烟场所(区域)的经营者、管理者未按规定履行控制吸烟职责的,由相应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
④ 求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经三审审议通过后的版本
2010年4月28日广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张桂芳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伟光、陈国安、李力、陶子基、周庆强、杨武、谢宝怀,秘书长周素勤等参加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草案表决稿)》
修改后的条例规定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室内办事区域;
二、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范围的室内外区域和其他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室内区域;
三、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少年儿童活动中心范围的室内外区域;
四、本条款第三项以外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其他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室内区域;
五、影剧院、音乐厅、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档案馆等各类公共文 化场馆的室内区域;
六、商场、书店;
七、金融、邮政、电信等企业的室内营业区域;
八、公共汽车电车、出租车、长途客运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客渡轮等公共交通工具内部及其售票厅和 设置在室内的站台;
九、体育场馆的观众区、竞赛区、运动员区以及乒乓球馆、羽毛球馆、保龄球馆、桌球馆(室)、健身房等 室内健身场所;
十、旅馆、宾馆、酒店、招待所、培训中心、度假村等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经营场所的大堂以及其他室内公 共区域;
十一、电梯内部及其室内等候区域;
十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场所。
⑤ 广州2015年发布的控制吸烟条例到现在已经是2021年了还生效吗
重庆现在就是吸烟罚款50-200,广州不知道
⑥ 为什么广州公共场所不可以吸烟
我引用一段给你看 还有不懂可以问我:“接到朋友的提醒电话,才知道今天是广州禁烟第一日。”9月1日下午,广州某机关办公室,薛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要吸一包烟,而且都是在办公室。“以后可能会选择到洗手间吸烟。”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备受关注的《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9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办公室、会议室、礼堂、公共走廊、电梯以及本单位的餐厅、咖啡厅,被明确列为禁烟范围,这也是国内首部把办公室全面纳入禁烟范围的地方性控烟条例。实施首日机关控烟情形不乐观实施首日,一些机关的控烟情况并不乐观。“感觉身边吸烟的同事和平时相比没有多大改变。”在广东省政府机关工作的一位女士对记者说。黄小姐9月1日开了两个会,会上同事照样吞云吐雾。她说,在机关,会场和办公室的吸烟行为最令人苦恼,但却碍于面子,无法提出“抗议”。记者发现,地铁、商场、医院等室内公共场所的情形好很多,尤其是在有禁止吸烟标志的场所没有见到吸烟行为;但露天公共场所,吸烟者依然不少。在广州天河城百货商场,保洁员李小姐说,今天地上烟头似乎少了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控烟。”条例规定将有1—2个月适应期广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表示,条例实施将有1—2个月适应期,让公众了解条例内容,并要求经营者对室内场所进行整改。据了解,条例对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的责任也作出规定。记者了解到,本次控烟的主力是卫生行政部门。广州市爱卫会负责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工作场所控烟,并开通12319投诉电话接受市民举报。专家认为控烟难点在执行在记者采访中,不少人对办公室禁烟表示支持,但都担心效果不佳。“如果在公共场所遇上烟民我可以打电话举报,但是在单位,同事在办公室吸烟,我哪能举报啊!”在广州市某区机关工作的张先生认为,只靠单位内部监督恐怕难有成效。有专家提出,控烟要依靠舆论的力量,通过两大手段,“一是广泛宣传吸烟的危害,二是在车站、码头、医院候诊室、学校等公共场所悬挂禁烟标识。” 据了解,法国有逾17万名“香烟警察”在公共场所巡逻。一旦发现有人违反禁烟令,“香烟警察”有权对违令者处以68欧元的罚款。另一方面,烟民每年可以获得最多50欧元的戒烟补助。广州市人大代表苏晋中坦言:“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对于违反规定的吸烟人员处罚措施执行难。”广东省健康教育所所长唐礼清认为,公共场所控烟不力与烟草售卖缺少约束有关,“目前规定的不得向18岁以下未成年人售烟,基本上无人去执行。”广州的控烟《条例》还规定,每年5月31日的“世界无烟日”,销售者(含个体摊档)停止售烟一天。其实早在1995年广州市政府关于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有关规定中,就明确了惩罚措施:违者将处以罚款200元至1000元。在广州执信南路开烟酒店已有十多年的一位老伯说:“不知道哪一天是‘世界无烟日’呢,一年365天,天天都在卖香烟,也没见人来罚我呀。”
⑦ 《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全文内容在哪能找到
第一条 为了控制吸烟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净化公共场所卫生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下列场所为禁止吸烟场所:
(一)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礼堂、会议厅(室);
(二)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候诊区、诊疗区和病房区等室内区域;
(三)托儿所、幼儿园;
(四)各类教育机构的教学场所及其他青少年活动场所;
(五)档案馆,图书馆的阅览室,展览馆、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及其他各类展馆的展示厅;
(六)使用空调设备的商场(店)、书店,金融机构、邮电机构的经营场所、营业厅;
(七)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售票厅;
(八)影剧院、录像厅(室)的播放厅,音乐厅的观(听)众厅;
(九)室内体育馆(场)的观众厅和比赛厅,各类健身场馆;
(十)本条例第三条的部分区域禁止吸烟的场所,以及前述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其它场所,在条件成熟时,可由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禁止吸烟的场所。
第三条 本市下列场所为部分区域禁止吸烟场所:
(一)歌舞厅、游戏机室、音乐茶座;
(二)拥有100个以上餐位的室内餐厅和拥有5 O个以上餐位的使用空调设备的室内餐厅;
(三)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部分区域禁止吸烟的场所。
部分区域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应将场所明确划分为禁止吸烟区域(室)和吸烟区域(室),并分别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和允许吸烟标志。
禁止吸烟区域不得配置烟灰缸(盒),允许吸烟区域应当配置烟灰缸(盒)并放置“吸烟有害健康”的标牌。吸烟区域应通风换气良好或安装通风换气装置,以减少吸烟危害。
第四条 宾馆、旅店、招待所、培训中心、度假村等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经营场所,应当按照规定设置无烟客房或者无烟楼层。
第五条 按照本规定第三条的规定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二)设置明显的标志;
(三)与非吸烟室、非吸烟区隔离;
(四)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
第六条 任何人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和禁止吸烟区域内吸烟或携带燃着的香烟、雪茄或烟斗。
禁止孕妇和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吸烟。
禁止在孕妇在场时吸烟。
禁止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其学生在场时吸烟。
第七条 香烟销售者不得向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呈明显怀孕状况的妇女出售香烟;销售者怀疑拟购买人属于前述情况之一时,在出售香烟前,应当向拟购买人询问。
香烟销售者必须在出售香烟场所的明显位置张贴或悬挂有吸烟有害健康内容的公示。
下列情形之一,视为香烟销售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拟购买人为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
(一)身穿中、小学或幼儿园学生校服的年轻或年幼者;
(二)香烟销售者知道其为平时由成年人陪同上学或放学的年轻或年幼者;
(三)香烟销售者拆开盒装香烟按支出售的;
(四)拟购买人明确表示其为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五)有证据表明香烟销售者与拟购买人为街坊、朋友或其子女、亲威等关系,且拟购买人为十八岁以下未成年人的。
第八条 每年5月31日的“世界无烟日”,香烟销售者(含个体摊档)停售香烟一天。
第九条 禁止利用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信息网络、报纸、期刊等媒体发布烟草广告。
禁止设置户外和对外展览的橱窗烟草广告。
禁止免费派赠香烟产品。
第十条 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是全市控制吸烟工作的主管部门。
本市各区、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禁止吸烟工作实施监督和管理。
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委托本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对辖区范围内的禁止吸烟和部分区域禁止吸烟场所的吸烟行为行使劝阻、制止和处罚权。
第十一条 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负责协调城管、公安、教育、文化、卫生、新闻等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配合开展控制吸烟工作。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应定期免费播放或刊登公益性广告、向公共宣传吸烟有害健康。
第十二条 禁止吸烟场所、部分区域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管理者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禁止吸烟的管理制度;
(二)在禁止吸烟场所或禁止吸烟区域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设置吸烟区域(室)的,还应当设置明显的允许吸烟标志,吸烟区域(室)应通风换气良好或安装合格的通风换气装置;
(三)在禁止吸烟场所或禁止吸烟区域(室)不放置烟具和附烟草广告的物品;
(四)对禁止吸烟场所或禁止吸烟区域(室)的吸烟行为予以劝阻、制止或令其离开该场所,对本单位员工,可按本单位管理制度进一步给予处罚:
(五)禁止吸烟场所或部分区域禁止吸烟场所可以设禁止吸烟检查员,负责履行前项的职责。
第十三条 在本市禁止吸烟场所和禁止吸烟区域(室)内的任何人均享有下列权利:
(一)要求吸烟者立即停止吸烟行为;
(二)要求该场所的经营者或管理者执行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二、三、四项的规定;
(三)向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举报。
第十四条 在各类公务活动中不吸烟、不备烟、不敬烟。
第十五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的行政执法人员对违反本条例的吸烟行为应当予以劝阻、制止,对经劝阻、制止无效者,处以1OO元一500元罚款。
第十六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孕妇和未成年人,须接受时间不短于半小时的戒烟教育,未成年人还应由其所在的学校通知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第十七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者,由执法部门处以1000元至3000元的罚款。
第十八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停止发布烟草广告,有非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以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对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三款的规定者,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责令停止派赠行为,并对派赠单位处以500元的罚款。
第十九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不履行职责的经营者或管理者,执法部门应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者,可处以1000元至5000元的罚款。
第二十条 对在禁止吸烟场所、部分区域禁止吸烟场所阻碍经营者或管理者、禁止吸烟检查员或行政执法人员履行劝阻、制止吸烟职责或执行公务者,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使用暴力、威胁方法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或者当事人要求有关行政部门履行职责而有关行政部门拒不履行的,可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被行政处罚的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二条 鼓励创建无吸烟单位,市人民政府对无吸烟单位及在控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或奖励,表彰或奖励的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条 禁止吸烟标志及有关禁止吸烟告示由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统一印制并制定张贴要求。
第二十四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⑧ 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
很遗憾,搜了一圈没找到,在网络知道中发现了以前的一篇内容,可供参考,将来找到后我会发布到我的个人博客:
2010年4月28日广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张桂芳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伟光、陈国安、李力、陶子基、周庆强、杨武、谢宝怀,秘书长周素勤等参加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草案表决稿)》
修改后的条例规定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室内办事区域;
二、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范围的室内外区域和其他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室内区域;
三、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少年儿童活动中心范围的室内外区域;
四、本条款第三项以外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其他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室内区域;
五、影剧院、音乐厅、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档案馆等各类公共文 化场馆的室内区域;
六、商场、书店;
七、金融、邮政、电信等企业的室内营业区域;
八、公共汽车电车、出租车、长途客运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客渡轮等公共交通工具内部及其售票厅和 设置在室内的站台;
九、体育场馆的观众区、竞赛区、运动员区以及乒乓球馆、羽毛球馆、保龄球馆、桌球馆(室)、健身房等 室内健身场所;
十、旅馆、宾馆、酒店、招待所、培训中心、度假村等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经营场所的大堂以及其他室内公 共区域;
十一、电梯内部及其室内等候区域;
十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