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电梯维保规章制度

电梯维保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2-03-16 22:11:38

❶ 电梯维保内容及规章制度

电梯维保条款
1、保养范围
1. 通过电梯维护保养、应急修理,保证维护保养的电梯能够安全正常使用,每月定期1次检查调整各安全部件及活动部件,并进行定期清理润滑(详见附电梯保养检修工作单及电梯维修单)。提供全年度的应急修理服务,维护保养中所需单件价格在100元以下的零配件,负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年度检验前后的维修整改工作。(电梯年度检验费用由甲方承担)。
2.本公司提供服务
2.1按照本协议签订之日的国家法规,实施保养;
2.2对于用户有关电梯故障停机或误动作的应急修理,做到24小时立即回答,原则上2小时内赶到现场,如有特殊情况、双方另行商定,填写抢修记录,以备检查。
3.甲方职责
3.1.1甲方应按电梯操作规程,安全、合理、正确地使用,避免出现人为的损坏;
3.1.2甲方尽可能为乙方人员提供有关保养、维修的各种方便,以便尽快地使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3.1.3使用中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乙方;
3.1.4在保养合同期内,甲方人为造成的事故或使用不当引起的机械配件及电气零件严重损坏等情况,其费用由甲方承担,并承担乙方的修理人工费;
3.1.5前述电梯附件均为甲方财产,应由甲方负责保管并负责电梯轿厢内清洁卫生工作及轿厢照明;乙方只负责提供一切有关电梯维修保养服务;
3.2 乙方职责
3.2.1以顾客满意为最高目标,提供一流、优质服务;
3.2.2每月巡回检查保养电梯1次;
3.2.3定期向甲方报告保养设备的运行情况,零部件使用情况,易损件的更换情况,并
做好详细记录;
3.2.4提供各部件润滑(运行系统,传动系统)以及整机运行情况检查;
3.2.5检查调整各项零部件及安全保护系统;
3.2.6指导甲方操作及正确使用设备;

4.下列内容不属于服务范围
4.1任何属于故意的不可抗拒或意外破坏或超出本公司控制范围内的任何其它原因造
成的电梯的修理和零部件更换;
4.2为了装饰目的进行的各种整修或更换照明及其它;
4.3因天灾人祸等事故造成的损失或任何延误,乙方不负任何责任;
4.4由于现行的适应于电梯设备的法令、法规变化而必须进行的工作,而这种法令法规的变化生效于本合同签订日期之后,对于这种变化,本公司不负责提供免费服务。
5.其它
5.1保养协议范围内的电梯发生项目修理时(含大修项目),甲方应承担维修所需零部件及适当人工费用;

❷ 单位应建立哪些规章制度才能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第七条 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建立建立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以专岗位责任制属为核心的电梯使用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相关人员的职责相关人员的职责相关人员的职责相关人员的职责;
(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
(三)日常检查制度日常检查制度日常检查制度日常检查制度;
(四)维保制度;
(五)定期报检制度定期报检制度定期报检制度定期报检制度;
(六)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七)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八)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
(九)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❸ 我是一名电梯维修保养工,我想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49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四十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版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权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第九十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违反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或者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的,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处分;情节严重的,撤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❹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全版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参考如下:

一、电梯日常使用管理

1、防损部开启电梯扶梯人员,必须获得电梯专业培训,方可执行。

2、每天开梯后,检查呼梯盒、轿厢内的显示屏显示是否清晰,各开关、按扭是否灵活有效,试运行垂直梯/扶梯十分钟后,按《电梯日常检查纪录表》防损部做好电梯运行记录,并妥善保存。

3、严禁装运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严禁电梯超载运行,严禁吸烟。

4、垂直梯不允许开启轿厢顶安全窗,轿厢安全门来装运长物件。

5、如载的物体质量较重,要将载荷重心应尽可能稳妥的放置垂直梯轿厢中心,以免在运行中倾倒。

6、保持电梯机房干燥清洁,保持电梯机房消防设施完好。

7、确定合理的电梯运行时间,随时监督电梯运行状况,加强日常维修保养,适时降温、通风、防雨,做好运行服务,经常巡查楼层,防止地面水流入电梯井,值班监督,防止违章使用电梯。

8、电梯的三角钥匙和电扶梯的起动钥匙要存放在安全的地方,非电梯专业人员不得使用钥匙。

9、在电梯轿厢内明显位置张贴《电梯安全使用许可证》,注明:注册登记及检验合格标志、电梯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安装企业、维修保养企业以及相应的应急报警、投诉电话号码。

10、操作规程参考《扶梯运行操作规程》、《电梯运行操作规程》。

11、应急处置要求参考《电梯应急处理操作规程》、《电梯困人援救操作规程》。

二、电梯维修保养规程(分承包方服务主要内容)

1、电梯维修保养公司资质: 必须具有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资格的维保单位. 必须具有市电梯扶梯改造维修许可证;具备安全许可A类资质。

2、电梯维修保养公司必须使用有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资格的维修员进行现场保养。

3、在与维保单位签订合同确定合作关系后,维保单位必须在7天内提供承包范围内的电梯年度维保计划。

4、提供全天候应急处理服务,即维保单位对设备提供365天,24小时全天候应急处理服务。电梯维护保养提前一天通知我方,尽可能减少对正常营业使用的影响,如电梯出现故障,维保单位在接到报修通知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

5、按国家规定,电梯维护保养每月进行2次。每次维保人员不得低于2人。工程部需安排专人全程跟进。

6、对电梯进行维修或保养前,应在轿厢入口明显处,挂上“电梯检修,暂停使用”的标牌。

7、让无关人员离开轿厢或机房等工作场地,关好厅门;不能关闭厅门时,需用合适的护栅挡住入口处,防止无关人员进电梯。

8、保养垂直梯必须完成的项目:

A. 校验限速器

B. 检查安全钳是否灵活有效

C. 更换曳引机润滑油

D. 更换门脚,及导靴

E. 观察钢丝绳的磨损情况

F. 对电梯机房、轿顶、#道、轿箱、底坑的配件进行检查及维护。

9、保养扶梯必须完成的项目:

A. 扶手带入口保护开关

B. 梳齿板安全开关

C. 驱动链防断开关

D. 上、下机仓的急停开关

E. 防止电梯下沉开关

F. 电动机过载保护装置

G. 错、断相保护装置

H. 超速保护装置

I. 梯级与围裙板的水平间隙。

10、注意维保工作的安全性,维保时候注意配备安全装置如安全帽、安全带等,检修电器设备时,应切断电源或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禁止在井道、轿厢、轿顶及机房内吸烟。

11、按照国家有关制度办理电梯年检和电梯准用证。

12、维保监督规程参考《电梯维保监督工作规程》。

❺ 电梯管理制度有哪些

电梯管理工作制度

第一条 签订电梯订货、安装、维修保养合同时,须遵市劳动部门规定的有关安全要求。
第二条 新购的电梯必须是取得国家有关许可证并在劳动部门备案的单位设计、生产的产品。电梯销售商须设立有(经劳动局备案认可的)维修保养点或正式委托保养点。
第三条 电梯的使用必须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电梯使用合格证》。
第四条 工程部门办理新安装电梯移交时,除应移交有关文件、说明书等资料以外,还须告诉接受单位有关电梯的维修、检测和年审等事宜。
第五条 负责管理电梯的单位,要切实加强电梯的管理、使用和维修、保养、年审等工作。发现隐患要立即消除,严禁电梯带隐患运行。
第六条 确需聘请外单位人员安装、维修、检测电梯时,被雇请的单位必须是劳动部门安全认可的单位。
第七条 电梯管理单位须将电梯的维修、检测、年审和运行情况等资料影印副本报公司安委办备案。

电梯使用管理制度

1.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有哪些应急管理责任
1.1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配备电梯管理人员,落实每台电梯的责任人,配置必备的专业救助工具及24小时不间断的通讯设备。
1.2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制定电梯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1.3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与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签定维修保养合同,明确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的责任。
1.4电梯发生异常情况,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立即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向电梯救援中心报告(已设立的),同时由本单位专业人员先行实施力所能及的处理。
2.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有哪些应急管理责任
2.1电梯维修保养单位作为救助工作的责任单位之一,应当建立严格的救助规程,配置一定数量的专业救援人员和相应的专业工具等,确保接到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报告后,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救助。
3.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应采取哪些措施
3.1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当采取以下求救和自我保护措施:
3.1.1通过警铃、对讲系统、移动电话或电梯轿厢内的提示方式进行求援,如电梯轿厢内有病人或其它危急情况,应当告知救援人员。
3.1.2与电梯轿厢门或已开启的轿厢门保持一定距离,听从管理人员指挥。
3.1.3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不得撬砸电梯轿厢门或攀爬安全窗,不得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电梯轿厢外。
3.1.4保持镇静,可做屈膝动作,以减轻对电梯急停的不适应。
4.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接报电梯紧急情况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程序
4.1值班人员发现所管理的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或接到求助信号后,应当立即通知本单位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同时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
4.2值班人员应用电梯配置的通讯对讲系统或其他可行方式,详细告知电梯轿厢内被困乘客应注意的事项。
4.3值班人员应当了解电梯轿厢所停楼层的位置、被困人数、是否有病人或其它危险因素等情况,如有紧急情况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
4.4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后可先行实施救援程序,如自行救助有困难,应当配合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实施救援。
5.当电梯突然停电或出现故障而停止运行,被困在轿厢的乘客应怎么办
5.1轿厢内的乘客应通知电梯维修人员,并耐心等待救援专业人员来开门放人;由于是非正常停梯,轿厢可能不是停在平层位置,所以不要自行扒开电梯门出去,以免造成乘客坠落事故。(如电梯不在平层位置,救援专业人员会首先将轿厢移动至平层位置后,然后才开门放人)。
6.乘客在电梯轿厢被困时宜应怎样解救
6.1到达现场的救援专业人员应当先判别电梯轿厢所处的位置再实施救援。
6.2电梯轿厢不在平层区域内时,按照下列程序实施救援:
6.1.1确定电梯轿厢所在位置;
6.1.2关闭电梯总电源;
6.1.3通过盘车将轿厢移动到平层位置;
6.1.4用紧急开锁钥匙打开电梯层门、轿厢门;
6.1.5疏导乘客离开轿厢,防止乘客跌伤;
6.1.6重新将电梯层门、轿厢门关好;
6.1.7在电梯出入口处设置禁用电梯的指示牌。
7.发生火灾时,应当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7.1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
7.2按动有消防功能电梯的消防按钮,使消防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以供消防人员使用;对于无消防功能的电梯,应当立即将电梯直驶至首层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灾尚未蔓延的楼层。在乘客离开电梯轿厢后,将电梯置于停止运行状态,用手关闭电梯轿厢厅门、轿门,切断电梯总电源。
7.3井道内或电梯轿厢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停梯疏导乘客撤离,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火。
7.4有共用井道的电梯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将其余尚未发生火灾的电梯停于远离火灾蔓延区,或交给消防人员用以灭火使用。
7.5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也应停梯,以避免因火灾停电造成困人事故。
8.发生地震时,应当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8.1已发布地震预报的,应根据地方人民政府发布的紧急处理措施,决定电梯是否停止,何时停止。
8.2震前没有发出临震预报而突然发生震级和强度较大的地震,一旦有震感应当立即就近停梯,乘客迅速离开电梯轿厢。
8.3震后应当由专业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查和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恢复使用。
9.发生湿水时,应当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9.1当楼层发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当将电梯轿厢停于进水层站的上二层,停梯断电,以防止电梯轿厢进水。
9.2当底坑井道或机房进水较多,应当立即停梯,断开总电源开关,防止发生短路、触电等事故。
9.3对湿水电梯应当进行除湿处理。确认湿水消除,并经试梯无异常后,方可恢复使用。
9.5电梯恢复使用后,要详细填写湿水检查报告,对湿水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等记录清楚并存档。
10.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如何进行善后处理工作
10.1如有乘客重伤,应当按事故报告程序进行紧急事故报告。
10.2向乘客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调查电梯故障原因,协助做好相关的取证工作。
10.3如属电梯故障所致,应当督促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尽快检查并修复。
10.4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交故障及事故情况汇报资料

❻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哪些内容

生产、使用、检测、监督等方面。

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将拟进行的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告知所在地区(县)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电梯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梯,不得购置未取得电梯制造许可的单位制造的电梯。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开展电梯检验检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和便民原则,为电梯生产、使用单位提供可靠、便捷的检验检测服务。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学校、幼儿园、机场、车站、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重要会议或者重大活动场所的电梯实施重点安全监察。

(6)电梯维保规章制度扩展阅读:

电梯安全管理要求规定:

1、市和区(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是本市负责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区(县)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电梯的安全监督管理。

2、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督促和支持区(县)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电梯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3、学校、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开展电梯安全知识和电梯安全法律的宣传、普及工作,倡导文明乘梯,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❼ 哪里有电梯运行管理制度

电梯使用管理制度
1: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有哪些应急管理责任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配备电梯管理人员,落实每台电梯的责任人,配置必备的专业救助工具及24小时不间断的通讯设备。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制定电梯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与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签定维修保养合同,明确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的责任。

电梯发生异常情况,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立即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向电梯救援中心报告(已设立的),同时由本单位专业人员先行实施力所能及的处理。

2: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有哪些应急管理责任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作为救助工作的责任单位之一,应当建立严格的救助规程,配置一定数量的专业救援人员和相应的专业工具等,确保接到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报告后,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救助。

3: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应采取哪些措施

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当采取以下求救和自我保护措施:

(一)通过警铃、对讲系统、移动电话或电梯轿厢内的提示方式进行求援,如电梯轿厢内有病人或其它危急情况,应当告知救援人员。

(二)与电梯轿厢门或已开启的轿厢门保持一定距离,听从管理人员指挥。

(三)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不得撬砸电梯轿厢门或攀爬安全窗,不得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电梯轿厢外。

(四)保持镇静,可做屈膝动作,以减轻对电梯急停的不适应。

4: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接报电梯紧急情况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程序

(一)值班人员发现所管理的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或接到求助信号后,应当立即通知本单位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同时通知电梯维修保养单位。

(二)值班人员应用电梯配置的通讯对讲系统或其他可行方式,详细告知电梯轿厢内被困乘客应注意的事项。

(三)值班人员应当了解电梯轿厢所停楼层的位置、被困人数、是否有病人或其它危险因素等情况,如有紧急情况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

(四)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后可先行实施救援程序,如自行救助有困难,应当配合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实施救援。

5:当电梯突然停电或出现故障而停止运行,被困在轿厢的乘客应怎么办?

轿厢内的乘客应通知电梯维修人员,并耐心等待救援专业人员来开门放人;由于是非正常停梯,轿厢可能不是停在平层位置,所以不要自行扒开电梯门出去,以免造成乘客坠落事故。(如电梯不在平层位置,救援专业人员会首先将轿厢移动至平层位置后,然后才开门放人)。

6:乘客在电梯轿厢被困时宜应怎样解救

(一)到达现场的救援专业人员应当先判别电梯轿厢所处的位置再实施救援。

(二)电梯轿厢不在平层区域内时,按照下列程序实施救援:

1.确定电梯轿厢所在位置;

2.关闭电梯总电源;

3.通过盘车将轿厢移动到平层位置;

4.用紧急开锁钥匙打开电梯层门、轿厢门;

5.疏导乘客离开轿厢,防止乘客跌伤;

6.重新将电梯层门、轿厢门关好;

7.在电梯出入口处设置禁用电梯的指示牌。

7:发生火灾时,应当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一)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

(二)按动有消防功能电梯的消防按钮,使消防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以供消防人员使用;对于无消防功能的电梯,应当立即将电梯直驶至首层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灾尚未蔓延的楼层。在乘客离开电梯轿厢后,将电梯置于停止运行状态,用手关闭电梯轿厢厅门、轿门,切断电梯总电源。

(三)井道内或电梯轿厢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停梯疏导乘客撤离,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火。

(四)有共用井道的电梯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将其余尚未发生火灾的电梯停于远离火灾蔓延区,或交给消防人员用以灭火使用。

(五)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也应停梯,以避免因火灾停电造成困人事故。

8:发生地震时,应当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一)已发布地震预报的,应根据地方人民政府发布的紧急处理措施,决定电梯是否停止,何时停止。

(二)震前没有发出临震预报而突然发生震级和强度较大的地震,一旦有震感应当立即就近停梯,乘客迅速离开电梯轿厢。

(三)震后应当由专业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查和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恢复使用。

9:发生湿水时,应当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一)当楼层发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当将电梯轿厢停于进水层站的上二层,停梯断电,以防止电梯轿厢进水。

(二)当底坑井道或机房进水较多,应当立即停梯,断开总电源开关,防止发生短路、触电等事故。

(三)对湿水电梯应当进行除湿处理。确认湿水消除,并经试梯无异常后,方可恢复使用。

(四)电梯恢复使用后,要详细填写湿水检查报告,对湿水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等记录清楚并存档。

10: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如何进行善后处理工作

(一)如有乘客重伤,应当按事故报告程序进行紧急事故报告。

(二)向乘客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调查电梯故障原因,协助做好相关的取证工作。

(三)如属电梯故障所致,应当督促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尽快检查并修复。

(四)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交故障及事故情况汇报资料

❽ 住宅小区电梯管理办法

住宅小区电梯的管理方法都是由物业公司来。管理的,所以物业公司是管理小区电梯的最主要的方面。上面都有很多的安全和维修电话,你觉得是很好的吧?

❾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目 录

一、电梯作业人员守则

二、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

三、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四、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五、电梯常规检查制度

七、电梯维修保养制度

八、定期报检制度

九、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十、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十一、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拓展资料:

电梯作业人员守则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了规范电梯驾驶人员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人员在进行电梯操作时的行为,防止由于违章作业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和设备事故,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1.2范围

规定了电梯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

2、电梯作业人员守则

2.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安全规定,服从政府部门的管理。

2.2电梯作业人员必须经地、市质量技术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3电梯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和《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2.4熟悉自己操作电梯的性能、原理、构造、用途。

2.5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新技术、新规程,不断提自身的技术水平。

2.6及时报告电梯事故隐患,不使用故障电梯,不使用无安全合格标志或安全标志已过有效期的电梯,不使用未注册登记的电梯。

2.7不擅自离岗,做到文明服务。

2. 8正确处理电梯运行中突然出现的停车、失控、冲顶、蹲底等情况。

❿ 电梯安全节能管理制度

应定期对运行的电梯部件进行检查、加油、清除积尘、调试安全装置的工作。包括电梯曳引钢丝绳的无损检测与润滑维护等。

电梯由机械和电气两大部分组成。如果日常不对电梯进行保养,电梯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障,如果电梯需要加油的时候而没有加油,就会造成电梯机械部件的磨损和破坏,使电梯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无法正常使用电梯。

(10)电梯维保规章制度扩展阅读:

电梯安全使用须知

1)使用电梯时,欲上楼者请按向上方向按钮,欲下楼者请按向下方向按钮。

2) 电梯抵达楼层后,乘客应判明电梯运行方向;当确定电梯运行方向与自己去往的方向一致时再进入轿厢。

3)乘客可以按电梯内操作面板上的“关门按键”关闭电梯门;电梯门扇亦会定时、自动关闭,乘客切勿在楼层与轿厢接缝处逗留,以免被夹伤。

4) 乘客进入轿厢后,通过按动楼层选层按钮确定电梯停靠楼层。乘客不得倚靠轿厢门。

5)电梯均有额定运载人数标准。当人员超载时,电梯内报警装置会发出声音提示,此时乘客应主动减员,退出电梯。

6) 当电梯发生异常现象或故障时,乘客应保持镇静,可拨打轿厢内报警电话寻求帮助或等待救援。切不可擅自撬门,企图逃离轿厢。

7)保持轿厢内的清洁卫生,不在轿厢内吸烟、随地丢弃废物。

8) 乘客要爱护电梯设施,不得随便乱按按钮和乱撬厢门。

管理人员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经常检查电梯运行情况;并做好日常维护巡查记录,定期联系电梯维修保养,做好维保记录;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和汇报。

热点内容
普会村法院 发布:2025-05-20 13:45:23 浏览:378
关于退伍军人抚恤优待条例2017 发布:2025-05-20 13:44:37 浏览:844
2014一建法规真题及答案 发布:2025-05-20 13:44:28 浏览:660
民法典演戏 发布:2025-05-20 13:31:37 浏览:474
司法辅拍书 发布:2025-05-20 13:31:30 浏览:4
二建法规mp3 发布:2025-05-20 13:25:02 浏览:464
婚姻法34条中中止妊娠 发布:2025-05-20 13:24:46 浏览:168
劳动法年假界定 发布:2025-05-20 13:18:02 浏览:684
会计责任与法律责任的区别 发布:2025-05-20 12:39:14 浏览:88
欺负残疾人法规 发布:2025-05-20 12:39:04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