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企业规章制度
Ⅰ 织金县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规章制度及具体措施
摘要 健全制度保常态。依法施治,依规施治,加快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关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做到常态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从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的转变。
Ⅱ 环保管理制度
环保管理制度主要有八项,具体如下: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三同时制度;
3、排污收费制度;
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6、排污许可证制度;
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8、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
由于环境管理的内容涉及土壤、水、大气、生物等各种环境因素,环境管理的领域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环境管理的范围涉及国家的各个部门,所以环境管理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五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
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
护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
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
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的设
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和监测规范的要求。
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
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第四十条 国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
使用。
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
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Ⅲ 公司环境管理制度 应该怎么写
汽车修理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环境保护方针,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积极防治废气、废水、废渣、粉尘、垃圾等有害物质和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按生气工艺安装、配置“三废”处理、通风、吸尘、净化、消声等设施。
三、定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和环保常识培训,教育职工严格执行各工种工艺流程,工艺规范和环境保护制度。
四、严格执行汽车排放标准,全面实施在用车辆的检查/维护制度(I/M制度),控制在用车辆的排放污染,在维修作业过程中,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净化装置。
五、严格执行车辆噪声抑制技术标准,确保修竣车辆的消声器和喇叭技术性能良好,在维修作业过程中,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消声装置。
六、车辆竣工出厂前,要严格检查车辆尾气排放和噪声指标,对尾气排放和噪声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得出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7e0fb01000chs.html
Ⅳ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什么
环境保护应贯彻国家的环保法规,遵循“全面规化,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方针,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法制观念,重视环保工作;
技术中心做好环保基础工作,掌握公司污染情况,按期测定污染排放数据,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治理计划;
企业改造和生产,必须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设备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生产废弃物的管理: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包装袋、包装桶等其他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尽量回收利用,对不能再使用的物品,由行政部门回收;
“三废”处理: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和废渣,必须经过处理才可排放,处理必须符合排放标准;
躁声的管理:采用低躁声设备。
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Ⅳ 污染治理设施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①排污管理制度(包括排污申报登记和专排污许可证制度属;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现场检查排污制度;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度)
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③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④限期治理污染源制度
⑤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⑥污染赔偿制度
⑦环境监测制度(经常性监测,又称抽样监测;污染源监测,又称为临视性监测;事故性监测;研究性监测)
⑧环境质量标准制度
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⑩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城市环境管理是城市运用各种手段,组织和监督城市各单位和市民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使城市的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协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措施。
Ⅵ 环保管理规章制度有哪些
据我所知有:“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和限期治理。
Ⅶ 如何建立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我厂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推行清洁生产、实行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的原则;实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则;坚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评选先进的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定制。
第二条 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应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行政一把手是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第三条 配备与开展工作相适应的环保管理人员,掌握生产工艺技术及生产运行状况。
第二章 环境监测工作
第四条 每年根据公司下达的《环境监测计划》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监测时如有超标情况,要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不得私自减少监测次数或停止监测。
第五条 每月3日上报前一个月的《环境报表》。
第六条 生产办除开展常规监测外,要承担对突发性的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
第七条 外排污水和大气的监测外委进行。
第三章 环境保护工作日常管理
第八条 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实现全过程、全天侯、全员的环保管理,在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的同时,必须有环保工作内容。
第九条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员的环保意识。重点要作好“4.22世界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的宣传工作。
第十条 完善环保各项基础资料。
第十一条 加强对外来施工单位施工作业的环境管理,承揽环保设施施工的单位,要持有上级或政府主管部门的施工许可证,在施工过程要防止产生污染,施工后要达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对有植被损坏情况的,施工单位要采取恢复措施。
第十二条 污染防治与三废资源综合利用:
(一)对生产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回收或处理,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暂时不能利用而须转移给其它单位利用的三废,必须由公司安全环保部批准,严格执行逐级审批手续,防止污染转移造成污染事故;
(二)开展节水减污活动,采取一水多用,循环使用,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
(三)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检查,减少跑、冒、滴、漏现象。对检修中清洗出的污染物要妥善收集和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对检修中拆卸的受污染的设备材料要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污染转移;
(四)在生产中,由于突发性事件造成排污异常,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并及时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汇报,以便做好协调工作;
(五)对于具有挥发性及产生异味的物品,要采取措施防止挥发性气体造成污染环境或产生气味,避免污染环境或气味扰民事件的发生;
(六)凡在生产过程中,开停工、检修过程产生噪声和震动的部位,应采取消音、隔音、防震等措施,使噪声达标排放。
第四章 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第十三条 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以下简称为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应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第十五条 凡由于设计原因,使建设项目排污不达标,设计单位除负设计责任外,还应免费负责修改设计,直至排污达标,并承担在此期间由于排污不达标造成的排污费和污染赔款,对由于施工质量造成生产装置污染处理不能正常运行,施工单位应免费限期进行整改,直至达到要求。在此期间,发生的环保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第五章 环境保护设施的管理
第十六条 生产办要将环保设施的管理纳入设备的统一管理。
第十七条 环保设施需检修或临时抢修,要对其处理或产生的污染物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上报公司安全环保部批准,保证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和达标排放。
第六章 环境污染事故的管理
第十八条 污染事故是由于作业者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污染事件,事故的处理按****局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污染事故级别划分根据国家污染事故划分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凡发生污染事故后,必须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控制污染事态的发展,并立即上报公司安全环保部,开展事故调查等工作(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12小时内将事故报告或简报上报公司安全环保部,公司安全环保部按照有关事故处理规定分级负责,逐级上报,接受处理。
第二十一条 凡外来施工的承包单位,在签订工程合同时,签订双方要明确环保要求及规定,施工队伍主管部门要监督检查,发生污染事故,一切后果由责任方承担。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中油集团、管理局、**、实业公司相关规定不一致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生产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以上是一个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Ⅷ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为员工建造适宜的工作和劳动环境、保障群专众健康、促进企业经属济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环境保护应贯彻国家的环保法规,遵循“全面规化,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方针,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法制观念,重视环保工作;
2、技术中心做好环保基础工作,掌握公司污染情况,按期测定污染排放数据,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治理计划;
3、企业改造和生产,必须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设备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4.生产废弃物的管理: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包装袋、包装桶等其他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尽量回收利用,对不能再使用的物品,由行政部门回收;
5.“三废”处理: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和废渣,必须经过处理才可排放,处理必须符合排放标准;
6.躁声的管理:采用低躁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