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节水法律法规
① 《水法》关于节约用水有哪几个方面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年8月29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修订通过 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公布 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五章 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使用
第四十四条 国务院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宏观调配。全国的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经国务院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地方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依据上一级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经本级人民政府发展计划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
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应当依据水的供求现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流域规划、区域规划,按照水资源供需协调、综合平衡、保护生态、厉行节约、合理开源的原则制定。
第四十五条 调蓄径流和分配水量,应当依据流域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以流域为单元制定水量分配方案。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由流域管理机构商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订,报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后执行。其他跨行政区域的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制订,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经批准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必须执行。
在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边界河流上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应当符合该流域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由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流域管理机构批准。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预测来水量,制定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实施水量统一调度;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必须服从。
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应当纳入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第四十七条 国家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制订本行政区域内行业用水定额,报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计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用水定额、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可供本行政区域使用的水量,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年度用水实行总量控制。
第四十八条 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但是,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的除外。
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征收管理水资源费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四十九条 用水应当计量,并按照批准的用水计划用水。
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第五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行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技术,对农业蓄水、输水工程采取必要的防渗漏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第五十一条 工业用水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国家逐步淘汰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具体名录由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生产者、销售者或者生产经营中的使用者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列入名录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第五十二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提高生活用水效率;加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鼓励使用再生水,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
第五十三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应当制订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供水企业和自建供水设施的单位应当加强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减少水的漏失。
第五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城乡居民的饮用水条件。
第五十五条 使用水工程供应的水,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供水单位缴纳水费。供水价格应当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具体办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制定。
http://hi..com/bdxs0519150/blog/item/c42fc07a223aa7280dd7da68.html
② 节约用水的相关政策法规有哪些
工业和信息化部 水利部 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 关于深入推进节水型企业建设工作的通知,
城市回节约答用水管理规定,
一、认真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各地要按照《通知》的要求,制定宣传计划,明确职责分工,以创新的思路、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引导城市居民自觉参与到节水工作中来,不断提高城市居民节水意识,改善城市水环境建设,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二、举办启动仪式。5月11日,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市和库尔勒市等4个城市举行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启动仪式。其他地、州、市按《通
知》要求,结合各地实际,确定宣传活动内容。各地要向广大居民宣传节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节水融入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推动节水工作不断发展。
三、推进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创建节水型城市是节水工作的有力推手,各地要建立节水机构,完善节水措施,积极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保障节水工作取得实效。
③ 节约用水的相关政策法规有哪些
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④ 中国纺织工业节水的政策、法规、规范、标准
这些不是好清楚,只有专业的律师才了解这些,律伴这上面律师多,你在那问下就好了、、、
⑤ 目前我国关于节约用水都有什么法律法规之类的
《中华人民复共和国水法》第一章第制四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我也就能找到这么多。国家现在也没有太多有关节水的法规。毕竟水是一种商品。
⑥ 保护农田水利设施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适用法律在优浩律师事务所看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容《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水利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水利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T246-1999
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民办公助”专项资金管理试点办法》《水库工程管理通则》《水闸工程管理通则》《河道堤防工程管理通则》《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关于水利工程分级管理职责划分的若干规定》。《关于修好管好小型水库的几项规定》
⑦ 江西省农业厅的直属机构
(一)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主要职责:1、组织种植业重大科技成果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2、全省种植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指导与管理;3、全省种植业职业技能鉴定与管理工作;4、农技人员和专业示范户技术、技能培训。
(二)江西省种子管理局
主要职责:1、受省农业厅委托,承担全省种子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种子检验机构审批认证,品种区试、审定推广,种子质量标准制定,种子质量检验、仲裁,种质资源、种子市场、种子项目、种子贮备及贮备基金等管理和种子执法等工作;2、负责种子市场监管、种子市场的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以及种子供需监测调控;3、具体承担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工作。
(三)江西省植保植检局
主要职责:1、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国外引种检疫审批管理办法》、《江西省植物保护条例》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2、拟订全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等植保植检法规、规章、规划,制定《补充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及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重大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应急预案和重大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3、负责国外引种检疫审批,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市场检疫和管理;4、组织开展植物疫情和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的监测预警、发生防治信息发布及其管理;5、负责组织植物疫情防控和扑灭、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防治和农作物病虫抗性治理的管理;6、负责全省植物检疫、植物保护工作及体系的指导和管理;7、负责植物保护技术和产品的研究、推广和使用的管理,植保事故鉴定的组织和管理;8、农药广告审批。
(四)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
主要职责:1、负责制定全省土壤非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2、组织宣传、贯彻执行《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3、组织起草土壤非有关地方行政性法规、规章草案并负责与土壤肥料有关的行政执法;4、负责全省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肥料登记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5、负责提供全省化肥需求计划及肥料信息发布工作;6、负责全省土壤普查、地力调查与评价;7、负责全省耕地质量(含墒情)监测及监测体系建设;8、负责各种土、肥、水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与管理工作;9、组织全省中低产田改良技术的推广与管理以及节水农业的管理;10、负责全省土壤肥料行业标准的拟定并组织实施。
(五)江西省商品粮油基地办、省农业项目管理办公室
主要职责:1、加强农业项目管理,促进我省农业发展,承担全省农业项目管理、农产品基地建设管理、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等工作;2、负责组织制定我省农业建设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3、负责组织编制我省农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规划;4、负责我省农业行业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管理工作;5、负责上报和下达农业行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6、负责研究我省农业建设项目监督管理问题,组织制定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制度;7、负责提出省农业厅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年度工作方案;8、跟踪监管农业部安排的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9、负责组织建设项目的稽查、检查、违规项目的监督整改及有关协调工作;10、负责农业行业建设项目管理培训和后评价工作;11、负责农业部委托的农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批及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六)江西省农业信息中心
主要职责:负责为省委、省政府及省农业厅对农业决策与管理提供信息服务;负责全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及农业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和推广工作;负责为全省农业系统及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提供信息社会化服务。
(七)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主要职责:负责农业部、省政府和省农业厅指定的农业环境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的监督检测及评价,优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及跟踪监督检测;负责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检测的认证、评价;负责对农业新产品和科研成果作鉴定检验;承担农业部、省政府和省农业厅指定的畜牧业、渔业病害和动物、水产种苗的监测……等。
(八)江西省家畜血吸虫病防治站
(九)江西省农业环境监测站
主要职责:1、领导本部门的环境监测工作,制订农业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规划和计划,下达各项监测任务,并监督实施。2、制订农业环境监测条例、制度以及农业环境监测网的建设计划,并监督实施。3、组织和协调本系统环境监测网工作,组织综合性农业环境质量调查。4、组织开展农业环境监测的国内外技术合作及经验交流。
(十)江西省农业厅利用外资办公室(江西省开放型农业办公室)
主要职能:负责全省农业利用外资项目的规划、管理、监督、监测、评估、实施等工作;牵头抓省直农口部门开放型经济的指导、服务和协调工作。
(十一)省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总队
主要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和本省农机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方针、政策;2、负责对农机企、事业单位实施安全监察,并组织和督促其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培训;3、负责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及其驾驶人员核发审验牌证;4、依法对农机企、事业单位和农机作业实施安全检查、纠正违章、处理事故;5、协助保险公司做好行走式农机的第三者责任法定保险和按自愿的原则参加的农机损失保险工作。
(十二)江西省饲料工业办公室(省饲料工业协会)
主要职责:负责全省饲料行业的统筹、规划、协调工作;负责全省饲料安全监管和饲料市场的执法工作;负责制定饲料行业的技术法规、产品质量标准;负责收集国内外的饲料情报、信息,对企业开展咨询、服务、培训等工作。
(十三)江西省动物卫生监督所
主要职责:1、依法负责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工作;2、起草动物防疫地方法规规章和检疫监督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3、组织宣传、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和《江西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4、拟定动物检疫和监督工作规划、计划、制度、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5、组织实施动物免役标识制度,管理、发放、监督动物防疫证、章、标志的使用;6、负责饲养、生产、加工、储藏、流通等环节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兽医卫生监督管理工作;7、管理、指导、监督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工作,申报增加或撤销检查站;8、指导市县两级兽医卫生监督所工作,对动物防疫执法人员进行审核、发证、管理、培训;9、纠正和制止违反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行为,受理动物防疫行政复议、纠纷、案件。
(十四)江西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十五)江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职责:动物疫病的诊断、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疫情的收集与报告和动物疫病防控方案的拟定,以及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的指导和中兽医研究等。
(十六)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
主要职责:1、组织参与制订全省畜牧技术推广、草地建设(项目)规划、计划和技术标准(规程或规范);2、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全省畜牧技术推广和草地建设计划;3、负责全省畜禽、牧草品种资源基因库(冻精、胚胎等)的保护和利用管理;4、组织参与全省畜禽、牧草良种的引进、繁育、示范、推广、品种审定等工作;组织参与对全省畜牧(如家畜繁殖员、饲养工、牧草工等)的职业技能鉴定;5、组织指导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乡(镇)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畜牧技术推广活动;6、负责开展全省畜牧、草地技术培训咨询、信息搜集、整理与发布;7、宣传国家、省有关畜牧业(含草业)的法律法规;8、依法治草,负责指导牧草种子质量监测和草地监理(草地资源和生态监测、防灾减灾等)工作的开展;9、组织开展草地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工作。
(十七)江西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主要职责:1、依据国务院《兽药管理条例》的授权,承担全省新兽药实验室阶段安全性评价报告及其他临床前研究资料的评审工作、兽药报批复核检验等职能;2、承担农业部、省农业厅组织的兽药打假、兽药GMP检查验收、兽药及畜产品兽药残留标准制定、修订等;3、承担农业部、省农业厅组织的饲料打假、“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专项整治、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标准的制定、修订;4、承担各设区市兽药、饲料、畜产品监察机构和兽药、饲料、畜产品生产企业质检部门的业务指导工作;5、承担全省兽药、饲料、畜产品的仲裁检验工作。
(十八)江西省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十九)江西省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二十)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二十一)江西省蚕桑叶研究所
(二十二)江西省棉花研究所
(二十三)江西省养蜂研究所
(二十四)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二十五)江西省双金园艺场
(二十六)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
(二十七)江西省农业联合开发总公司
(二十八)江西省农牧渔业贸易中心
⑧ 中水法律法规
北京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试行办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1987年5月10日
京政发〔1987〕60号文件批转)
第一条 为推动城市污水的综合利用,进一步节约用水,根据《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水,是指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所称中水设施,是指中水的水处理、集水、供水以及计量、检测等设施。
中水主要用于厕所冲洗、园林灌溉、道路保洁、汽车洗刷以及喷水池、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
第三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下列工程,应按规定配套建设中水设施。
1、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旅馆、饭店、公寓等。
2、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 、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文化 、体育等建筑。
3、按规划应配套建设中水设施的住宅小区、集中建筑区等。
现有建筑属上述1、2项规定范围内的,可根据条件,逐步配建中水设施。
第四条 中水设施由建设单位负责设计和建设,并与主体建筑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中水设施的建设投资纳入主体工程预、决算。
第五条 中水管道、水箱等设备外部应涂成浅绿色。中水管道、水箱等严禁与自来水管道、水箱直接连接。
第六条 中水设施的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应按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并有市节水办公室参加。经审查或验收合格的,方可进行施工或投入运行。
第七条 中水水质必须达到本办法附表所列各项水质标准。
第八条 中水设施交付使用后,由房屋管理单位负责日常管理与维修。房屋管理单位应制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保持中水设施运行的完好状态,定期化验中水水质,保证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
中水设施的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经市节水办公室考核,领取合格证后,方可从事管理工作。
第九条 属本办法第三条所列建筑工程,不按规定设计和建设中水设施的,规划部门不发给建设工程许可证,节水办公室不发给计划用水许可证,供水部门不予供水。
中水设施因管理不善停用或中水水质达不到规定标准的,由节水办公室限期恢复使用或限期达到水质标准;逾期仍不恢复使用或达不到水质标准的,由节水办公室依照《北京市城镇用水浪费处罚规则》予以处罚。
第十条 认真执行本办法,中水设施管理和节约用水成绩突出、效果显著的,由节水办公室依照《北京市城镇节约用水奖励办法》给以奖励。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公用局和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负责监督实施。
本办法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市公用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自1987年6月1日起试行。
⑨ 如何建立节水型社会
水资源的安全,大有文章可做,好的水资源保护和政策利用,可以督促人们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的供求矛盾,确保水资源的安全。相反,水资源就会遭到破坏和浪费,水资源的安全程度就会遭到威胁。
以色列因为缺水,实行了管道调水工程,水价高到14美元/立方米,折合人民币116元/立方米,是中国水价的28倍。以色列围绕获取水源采取扩张军事手段,占领大片阿拉伯领土,阿以冲突更为复杂,20世纪60年代以色列实施国家引水工程,阿拉伯国家为了与之抗争,实施了自己的河水改道工程,最后成了中东第三次战争的重要起因。此外,叙利亚、伊拉克同土耳其之间争夺水资源的斗争也十分激烈,这种斗争将会引起国际冲突。这些例子屡见不鲜。
我国是人口大国,缺水问题特别严重,进行节水革命刻不容缓,节水革命就是要建设节水城市、节水工业、节水农业,建立节水生活方式和建设节水型社会。
第一,培养全民的节水意识,狠抓节水宣传,要革命就要制造革命的舆论,进行节水革命就必须从节水意识抓起,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实际,重视紧迫感,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国情和水情,讲透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把节约用水、保护水体作为一种社会公德,增强公民节水的使命感、责任感,让大家都为节水型社会建设作贡献。为实现人水和谐相处的最终目标,在日常生产和生活全过程中,人人必须树立节水意识和观念,排斥那些毫不吝啬地浪费水资源、满不在乎地污染水资源的行为。
第二,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搞好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是进行节水革命的重要一环,为此,要打破现在多龙治水的局面,改变部门地区分隔管理的现状,要强化水源的开发保护、监督和管理,水资源管理部门要制定国内河流、水库和地下水的开采办法,落实保护措施,研究和出台用水规定、节水政策和节水法规。
第三,加强节水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节水革命一定要狠抓研究和技术创新。近年来,德国经过研究使棉纺厂用水节省80%,在居民用水方面美国水务局对7.4万居民安装节水型水池,澳大利亚和瑞典专门研究厕所用水,降低用水分别达到80%和84%,此外中水、雨水也在世界许多地方得到推广和使用。在农田用水方面,用滴灌、机灌代替漫灌水,提高利用率,减少淡水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些例子充分说明节水方面有很多可以创新的地方,节水的研究可以大有作为。
第四,制定水价政策,推动水价改革。要推动节约用水就要充分发挥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要改变低水价造成的错误导向,要促进人们节水意识的增强,也有利于节水科技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第五,扶持清洁产业。在新世纪,清洁产业的新概念是:从原料选择到产品设计,从产品设计到工艺设计,从产品销售到产品维修,从产品使用到产品废弃,都要考虑到选择适宜原材料,尽量节约原材料,减少废弃物,不增加污染,不断促进废弃物的利用和资源循环。国家通过征税来扶持清洁产业,对于企业减少排污有很大的作用。
第六,严格治理污水和垃圾,防治污染水体。为了减少污染和垃圾对水体的污染,必须加强管理,除了严禁不达标污水排入江河湖海外,还要加强垃圾处理的管理。当前全国各地垃圾围城十分严重,对地下水的污染极其严重,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保护江河与地下水资源的卫生。
第七,开发利用污水资源,发展中水处理、污水回用技术。城市中部分工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可以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作为非饮用水使用在绿化、卫生用水等方面。
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成为未来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
⑩ 节能产品认证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第二十条用能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可以根据自愿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节能产品认证的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从事节定,向经过节能产品认证的机构提出节能产品认证申请;经认证合格后,取得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可以使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
第六十四条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应当优先列入取得节能产品认证证书的产品、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第十七条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行产品、服务、管理体系认证。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举措,开展节能节水产品认证能够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引导社会消费行为、增加企业竞争力。节能节水产品认证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国家发改委在2005年发布的《节能中长期规划垃和《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对我国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做具体的规划,并提出:“大力推动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的实施,运用市场机制,引用户和消费购买节能型产品’’。节能节水产品认证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为加强节能节水产品认证工作,更好地发挥认证工作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促进作用,国家认监委、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资源节约亡孟丛证工作的意见》(国质检认联[2007]664号)同时明确提出:国家将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资源节约产品认证工作的监督管理,鼓励相关方加大对认证结果的采信力度,保证认证结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认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童且(国质检量函[2008]558号)
开展节能产品认证,推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尽快实施国家统一推行的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有效推动《关于加强资源节约产品认证工作的意见》的落实。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促进节能产品认证制度与能效标识制度的协调于配合。节能节水产品认证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2005]22号)中要求:“在消费环节要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在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中要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要加快研究建立促进节水产品推广的鼓励政策。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采购目录要优先考虑节能、节水和环保认证二品”。
水利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水型丛证认可工作的若干意见》(水国科[2003]282号)中指出:“依据《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IT18870-2002)等现行有效技术标准的规定,以节水灌溉产品认证为突破口,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制度。发布‘节水产品认证目录’,推广使用‘国家节水标志’,培育节水产品认证机构,冤善节水标准体系”。“上述工作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水利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逐步加大水利产品认证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