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最新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最新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4-02 13:31:35

Ⅰ 北京市修正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综合措施,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市、区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市、区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市、区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以及计划生育协会等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协助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并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Ⅱ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内容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是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制定的条例。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综合措施,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七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的人口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编制本行政区域人口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八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人口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市、区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的日常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在本辖区内的贯彻落实工作。
第九条本市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合理调控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分布的政策及制度,使人口状况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Ⅲ 北京产假2021最新政策

北京产假2021最新政策:
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1、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2、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3、法律 、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产假时间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各地在通过地方对女职工产假及相关待遇作出了不同的地方性。
【法律依据】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八条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女职工,按规定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生育奖励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十五天。女职工及其配偶休假期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不得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Ⅳ 北京陪产假2022最新政策

北京陪产假国家规定北京陪产假多少天
配偶将获陪产假15天
最新修改的《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按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在子女满三周岁前,每人每年享受五个工作日的育儿假;每年按照子女满周岁计算。
“夫妻双方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调整延长生育假、育儿假的假期分配。女方自愿减少延长生育假的,男方享受的陪产假可以增加相应天数;夫妻双方享受的育儿假合计不超过十个工作日。”
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条:“市、区人民政府依法采取以下生育、养育支持措施:
“(一)健全生育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加强妇幼健康服务等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高孕产服务的便利化、规范化和优质化;
“(二)建立与子女数量相关的家庭养育补贴制度;
“(三)未成年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可以纳入优先配租范围,并在户型选择等方面予以适当照顾。”
七、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一条:“本市将托育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本市对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的机构给予补助。
“支持幼儿园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区提供托育服务,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机构。鼓励和支持培养托育服务专业人才,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设立相关专业。
“托育机构的设置和服务应当符合托育服务相关标准和规范。托育机构经登记后应当向所在区卫生健康部门备案;登记机关应当及时将有关登记信息推送至卫生健康部门。民政、规划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督管理、应急管理、公安等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履行监管责任。”
八、将第十九条改为第二十二条,删去第一款第四项中的“农村在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时,应当为独生子女父母优先办理养老保险”。
九、将第二十条改为第二十三条,将其中的“5000”修改为“一万”。
十、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四条:“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的,其父母可以按照本市规定领取特别扶助金。市、区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对上述人群的生活、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指定专人进行联系帮扶。”
十一、将第二十一条改为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修改为:“独生子女父母需要护理的,独生子女每年获得累计不超过十个工作日的护理假。”
十二、将第二十四条改为第二十八条,修改为:“本条例规定的奖励费发放、经济帮助和扶助的具体办法,由市卫生健康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扶助金的标准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动态调整。
“独生子女父母再生育子女的,父母与子女不再享受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相关待遇。”
十三、删去第二十六条。
十四、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九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促进女性公平就业,防止就业性别歧视,为因生育影响就业的女性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十五、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条:“工会或者职工协商代表可以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就本条例规定的相关奖励、假期以及其他福利待遇的具体落实方式进行协商。”
十六、将第五章章名修改为“计划生育服务”。
十七、将第二十七条改为第三十二条,修改为:“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针对育龄人群开展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教育,对育龄妇女开展围孕期、孕产期保健服务,承担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的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规范开展不孕不育症诊疗。”
十八、将第二十八条改为第三十三条,将其中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修改为“有关医疗卫生机构”。
十九、将第三十二条改为第三十七条,删去第二款。
二十、删去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
二十一、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九条:“托育机构违反托育服务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由卫生健康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托育服务,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十二、将第三十七条改为第四十条,修改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不落实本条例规定的奖励、假期、优待政策的,有关当事人可以向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举报;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和工会应当按照各自职责督促落实、依法处理。”
二十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一条:“负有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政府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责令限期改正:
“(一)不督促落实本条例规定的奖励、假期、优待政策的;
“(二)不履行对托育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的;
“(三)不履行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职责的;
“(四)其他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情形。”
二十四、将第三条第二款、第六条、第八条第二款、第十一条第二款、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十三条、第二十八条中的“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修改为“卫生健康部门”;将第十条第二款中的“卫生和计划生育”修改为“卫生健康”;删去第十条第二款、第十二条第三款至第六款中的“行政”;将第十条第二款、第十二条第三款中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修改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将第十二条第四款中的“农业”修改为“农业农村”,第六款中的“文化”修改为“文化和旅游”,“新闻出版广电”修改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将第十三条中的“村(居)民委员会”修改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居)规民约”修改为“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删去“村(居)民”;将第十六条中的“七天”修改为“七日”;将第二十九条中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修改为“计划生育服务”。

Ⅳ 根据《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规,如有两个三周岁以下的孩子,育儿假怎么计算

育儿假天数按三岁以下子女数量累加。
按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在子女满三周岁前,夫妻每人每年每个孩子享受五个工作日的育儿假。

Ⅵ 北京市育儿假最新规定

北京产假2021最新政策是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且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还可享受60天的生育假,男方可享受陪产假15日,同时子女满三周岁前,夫妻每人每年可享受五个工作日的育儿假。
具体规定如下:
1、北京产假2021最新政策一:
子女满三周岁之前双方可享五天育儿假;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表示,在子女满三周岁前夫妻每人每年可享受五个工作日的育儿假。同时夫妻双方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调整延长生育假、育儿假的假期分配。女方若是自愿减少延长生育假的,男方享受的陪产假,可以增加相应天数,但夫妻双方享受的育儿假合计不超过十个工作日。
2.北京产假2021最新政策二:
未成年子女多的家庭可享受公租房优先配租;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表示,家里未成年子女多的家庭可优先享受公租房配租范围,并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3.北京产假2021最新政策三:
独生子女可享受护理假;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表示,家里是独生子女的,每年可享受累计不超过十个工作日的护理假。若是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或者死亡的父母, 一次性可获得5000- 10000元的经济帮助,独生子女伤残或者死亡的,父母可以按照相关规定领取特别扶助金。
拓展资料:
一、天数:
1.条例中规定了育儿假,育儿假是那些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在子女满三周岁前,每人每年享受五个工作日假期。育儿假可以连续享受,也可以分次享受。
2.天数则是按照3岁以下子女数量累加,比如夫妻有两个3岁以下子女的,夫妻每人每年就可以各享受10个工作日育儿假;夫妻有三个3岁以下子女的,夫妻每人每年可以享受到15个工作日育儿假。
二、计算满周岁:
根据《民法典》的原则,我们通常理解是从孩子出生之后每年的生日就是满周岁的时间。子女满三周岁前每个周岁以内,夫妻每人每年都有5个工作日育儿假。育儿假当年未休的,一般不再延续至下一年。如子女2021年6月1日出生,夫妻在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期间每人享受5个工作日育儿假,在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期间每人享受5个工作日育儿假,在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期间每人享受5个工作日育儿假。

Ⅶ 北京产假2021最新政策哪天开始计算

你好,北京产假2021最新政策从2021年3月1日开始计算
一般情况下,2021年北京把本来作为独生子女的母亲的三十五天产假,减少到奖励假期三十天。但是,男方陪女方的产假相应增加了,从之前的十天增加到了十五天。把生一个小孩和生二胎,或者晚婚的母亲的产假都调整到了三十天。之前生二胎的母亲现在的产假变成了基本产假九十天和奖励假三十天。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送审稿)》第九条规定,将第二十条修改为,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三十天,配偶陪产假十五天。休假期间不得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拓展资料:一:什么是产假
1.产假是指工作妇女在分娩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产前半个月到产后两个半月不等。对于晚婚晚育,可以长达四个月。女职工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减薪、解雇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职业女性在产假期间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由社会保障统筹基金报销相关医疗费用并支付生育津贴;女职工不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承担。
2.我国正式实施的产假标准是根据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审议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制定的。女员工从90天到98天,并规范相关待遇。
二:产假的享受人群
根据现行法律,中国女职工在存在劳动关系期间享受产假。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发布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删除“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按照计划生育有关规定办理劳动保护的规定”。,不适用本规定”,即职业女性未婚生育、额外生育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不得剥夺产假权利,但在国家工作的职业女性除外。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热点内容
2016婚姻法律知识大全 发布:2025-05-16 03:01:32 浏览:551
民法第68条 发布:2025-05-16 02:51:06 浏览:938
法院勘验笔录 发布:2025-05-16 02:50:19 浏览:82
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 发布:2025-05-16 02:45:24 浏览:756
上地司法局 发布:2025-05-16 02:45:22 浏览:663
全民阅读立法 发布:2025-05-16 02:44:36 浏览:574
民法青年 发布:2025-05-16 02:34:00 浏览:240
道德经小学 发布:2025-05-16 02:07:55 浏览:197
中央法法律顾问 发布:2025-05-16 02:02:51 浏览:237
法官都是公正的吗 发布:2025-05-16 02:02:16 浏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