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法物业管理条例
Ⅰ 物业管理条例及法律有哪些
法律分析:物业管理条例及法律有总则、业主及业主大会、前期物业管理、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的使用与维护、法律责任、附则,共七章七十八条。物业管理条例是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
法律依据:《物业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Ⅱ 《物权法》与《物业管理条例》之间有什么关联
在《物权法》出台前,《物业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是调整物业纠纷的主要法律依据。《条例》虽然对业主大会的设置及职能,物业服务的相关内容等作出具体规定,但由于欠缺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面对实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条例》并没有起到解决纠纷的理想作用。《物权法》为建筑物区分所有和物业服务提供了基本法位阶的法律依据和科学的理论依据。《物权法》出台后,《条例》作为下位法应依照《物权法》的原则性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物权法》也为《条例》留下充足的空间细化其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原则性条款,使之更加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
《物权法》体现的原则是对国家、集体、私人物权的平等保护,专设一章规定了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从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出发明确规定了业主的权利、业主委员会的职能、业主和物业服务机构的关系等问题。 《物权法》是基本法律,属于上位法;《物业管理条例》是行政法规,属下位法。《物权法》做出了新的规定,作为下位法的原《物业管理条例》势必要做新的修改与《物权法》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出现部分内容因与《物权法》抵触而无效。 从法理上讲,应当是先有物权,后有物业管理基本规则。也就是说,必须先由《物权法》把业主的基本物权确立下来,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制定物业管理的基本规则。物权没有确立,就很难确立适当的物业管理规则。有了《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也必须与其保持一致。
Ⅲ 物业管理条例对物业费的规定是什么
《物业管理复条例》第制四十条: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区别不同物业的性质和特点,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物业服务收费办法,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
第三十六条 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 物业管理企业未专能履行物业服属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释义】 本条主要是关于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对于物业管理企业的效力以及其违约责任的
Ⅳ 到底是《物业法》还是《物业管理条例》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还没有出台《物业管理法》,只有国务院出台了《物业管理条例》。
Ⅵ 最新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最新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具体如下:
1、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2、国家提倡业主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选择物业服务企业;
3、国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4、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八十二条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第二百八十四条 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对建设单位聘请的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业主有权依法更换。第二百八十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根据业主的委托,依照本法第三编有关物业服务合同的规定管理建筑区划内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接受业主的监督,并及时答复业主对物业服务情况提出的询问。
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应当执行政府依法实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第二百八十七条 业主对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以及其他业主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请求其承担民事责任。
Ⅶ 物业管理条例
《物业管理条例》具体如下:
1、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3、国家提倡业主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选择物业服务企业;
4、国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物业管理条例》
第四十五条
对物业管理区域内违反有关治安、环保、物业装饰装修和使用等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制止,并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物业服务企业的报告后,应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予以制止或者依法处理。第四十六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发生安全事故时,物业服务企业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协助做好救助工作。物业服务企业雇请保安人员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保安人员在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秩序时,应当履行职责,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Ⅷ 民法典对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
法律分析: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第二百七十一条 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七十一条 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第二百七十一条 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第二百七十二条 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
第二百七十三条 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为由不履行义务。业主转让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其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一并转让。
第二百七十四条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是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Ⅸ 物业管理条例关于单位物业费的规定
物业管理条例对物业费的规定是:物业费是业主向物业管理公司支付的负责小区安全、环境卫生的费用,物业费的收取标准应当与服务水平相适应。业主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实行明码标价。
【法律依据】
《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五条
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第八条
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实行明码标价,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显著位置,将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以及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进行公示。
《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
业主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交纳物业服务费用。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从其约定,业主负连带交纳责任。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给物业买受人的物业,物业服务费用由建设单位交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