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教育法规的基本特征有

教育法规的基本特征有

发布时间: 2025-05-11 03:29:13

1. 什么是教育法律它有哪些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特点如下:
1、阶级性。教育法规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具有很强的阶级性。这是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教育法规由国家政权机关按照一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必然反映掌握政权的这个阶级的教育意志;
2、教育法规的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无论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遵守,这反映了它具有全社会性;
3、强制性。教育法规的实施具有强制性特征。教育法规把人民的教育意志提升为国家意志,违反教育法规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十一条
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衔接融通,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第十二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
民族自治地方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从实际出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实施双语教育。
国家采取措施,为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实施双语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

2. 教育法区别与民法的重要特征是(+)

教育法的特征:
1.教育法首先和主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并最终决定于物质生活条件。
从法的本质上说,教育法所确定的行为规则首先和主要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制定、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它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包括物质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状况等),并根据统治阶级的利益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调整相应的社会关系。统治阶级从来都注意使本阶级的某些意志通过国家政权上升为法,旨在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及经济政治等各项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之相应,我国教育法也必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人民在教育方面共同意志的体现。阶级性、国家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是我国教育法的重要特征之一。
2.教育法是为人们提供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则。
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和各种社会关系中都有许多规范需要遵循。这些规范都是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指明方向的,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效力。教育法就是为所有参加教育教学及相关活动的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指明方向。这里的“教育活动”仅指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不是泛指所有具有教育含义的活动。其在教育活动中所产生的由教育法来调整的教育关系,既包括教育行政机关与学校、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校之间的教育内部关系,也包括教育行政机关、学校、学生、教师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在举办、管理、实施以及参与教育的各种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随着教育教学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将会有更多的教育关系需要相关的教育法来调整和规范。
3.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从法的产生方面看,教育法是由有立法权或立法性职权的国家政权机关通过法定程序采取制定、认可、行政、补充和废止等方式确定其行为规则,它揭示了教育法与国家的必然联系,而其它社会规范一般都没有这个特征。例如,政党的章程就是由政党的领导机关制定的,职业道德是该行业中自律形成的规范,他们都不是出自国家。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
从法的实施方式上看,教育法是以国家政权的强制力为后盾来保证其实施的。这是教育法与教育政策、职业道德以及各种政治规范等社会规范重要区别。虽然任何一种社会规范都有一定的强制力,但法的强制力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强制力不同,它是以国家政权的名义所表现出来的强制,是以法院、监狱、警察以至军队为强制力的后盾。违反了教育法,损害了教育法所确定的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的权利,或是不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就要受到国家政权的强制。例如:按照我国《教育法》的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显然,其它社会规范则不具有国家强制这一特征。[page]
4.教育法是以教育方面权利和义务为重要内容并具有普遍性、明确性。
从教育法的内容构成角度看,主要由规范性内容和非规范性内容构成,而规范性内容中,权利和义务是其主要内容。教育法就是对教育关系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学校、教师、学生及其监护人,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哪些权利,应履行什么义务进行规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8条规定了学校享有的九项权利及应履行的六项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7条规定教师享有的六项权利,第8条规定教师应履行的六项义务,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法律中规定的教育行政机关、学校、教师、学生及其监护人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应该说,这种权利、义务是具有普遍性、明确性的行为标准。所谓普遍性,亦即教育法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具有的普遍性,它不是为某一具体的特定的人提供行为标准,通常是一般的人,抽象的人,只要是法尚未失效,法就能反复运用,而不是只适用一次或者若干次。而像其他党、团、工会的章程、纪律虽然都规定其权利和义务,但他们是为该团体、该单位的人提供行为准则,而对其以外的人没有约束力。所谓明确性,亦即教育法都以具体的条文等形式,明确地为人们提供标准,而不像有些社会规范是模糊的、伸缩度很大的。例如,《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都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教育法》规定:在招收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人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当然,我们说教育法都是以明确形式为人们提供行为规范,但这不意味着每部教育法中的法条都是如此,有的法条是用来说明其指导思想,基本准则和适用范围生效日期等,但这些条文的存在并不妨碍法作为明确的社会规范而存在,恰恰说明这些规定,是为更明确的表明法的性质,任务,效力和要求。
最后应当指出,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和公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它主要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中央政府各部委制定的规章和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与某些教材上使用的“教育法规”内含、外延基本一致。狭义上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即教育法律。我们一般是从广义上使用教育法的概念。
法学是研究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现象和民法所反映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法学领域当中重要的学科之一。中公考研法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民法学知识梳理:民法的特征”相关内容,为报考法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指导。
特征
1.主体地位平等。
2.与人身不可分离。
3.虽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但是某些人身关系是财产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

3. 高等教育法学自测题四的内容及答案

1、下列不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特征是()。

A、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B、一国与两制的统一
C、强制实施与自觉遵守的统一
2、法的适用机关为()。

A、行政机关
B、司法机关
C、权力机关
3、由特定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为()。

A、字面解释
B、正式解释
C、非正式解释
4、“学位”是一种()。

A、学术称号
B、毕业证书
C、专业资格
5、教育法法规,从无到有,并初步形成了以()为核心的教育法法规体系框架,基本结束了教育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

A、《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
C、《高等教育法》
6、教育法的基本特征有()。

A、互动性
B、继承性
C、成文性
7、《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通过(颁布)的时间是()。

A、1998年7月
B、1999年1月
C、1998年8月
8、以下不是法律规范构成要素的是()。

A、假设
B、处理
C、奖惩
9、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开辟“突出重点和难点”的阶段,与党的()相关。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三大
10、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特征的是()。

A、优质化
B、国际化
C、阶段性
11、以下()为社会主义的立法原则。

A、阶级性及人民性统一
B、群众路线和专业机关工作相结合
C、权利和义务统一
12、任何侵害了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是指法律对人的效力中的()原则。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保护主义
13、义务性法律规则不包括()

A、授权性法律规则
B、命令性法律规则
C、禁止性法律规则
14、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是()。

A、民事法律责任
B、违宪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15、法律发展的基本形式和途径主要有()和法律移植。

A、法的实施
B、法的吸收
C、法的继承
16、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对于违反行政法律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或所属人员所实施的惩罚措施,是指()。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
C、行政制裁
17、以下不是法律制裁的是()。

A、行政制裁
B、民事制裁
C、经济制裁
18、国家保证法的实施的重要形式是()。

A、补偿
B、法律制裁
C、强制
19、最严厉的法律责任承担方式是()。

A、法律制裁
B、赔偿
C、强制
20、实现法律责任的主要方式和最终保障手段是()。

A、强制
B、补偿
C、法律制裁
21、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学校负责人
B、有关直接负责人
C、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22、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

A、15
B、30
C、60
23、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管理。

A、地方人民政府
B、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C、教育部
24、学校应当把()放在首位,寓()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A、智育、德育
B、智育、体育
C、德育、德育
25、我国教师申诉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

A、《教师法》
B、《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26、复议机关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内将复议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在收到复议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内,应向复议机关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或者证据以及答辩书。

A、7日、10日
B、5日、7日
C、10日、15日
27、复议机关应在复议期限内()作出决定。

A、自立案之日起30日内
B、自申请之日起60日内
C、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
28、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有()。

A、公平原则
B、全面审查原则
C、合理原则
29、行政诉讼标的是()。

A、抽象行政行为
B、羁束行政行为
C 具体行政行为
30、主管机关受理申诉后,应该对事件进行调查核实,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处理,以下属于法定处理方式的是()。

A、撤销处理决定
B、再次说明
C、驳回申诉
31、以下不是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备基本条件的是()。

A、经费来源稳定
B、生源有保证
C、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32、()教育能使学生掌握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的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A、硕士研究生
B、博士研究生
C、博士后
33、《高等教育法》共()章()条。

A、七、70
B、八、69
C、八、60
34、教师的()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补充更新而进行的一种专业性学历教育。

A、培训
B、培养
C、进修
35、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确定并予以保障。

A、上级主管部门
B、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举办者自行
36、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的使命。

A、民族素质
B、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C、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37、教师应当履行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

A、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B、全体学生
C、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8、为了(),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A、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B、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C、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39、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检查一次。

A、周
B、月
C、半年
40、下列主体中,()不必采取措施,开展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

A、村委会
B、企业事业组织
C、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41、高等教育法的守法主体不仅包括高等教育行政部门的公务员、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而且包括政府机关、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一切参与到受高等教育法调整的活动当中的企业事业组织、政党、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

A、正确
B、错误
42、大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不可制定地方性教育法规。

A、正确
B、错误
43、普通法系国家高等教育法以判例为主,成文法为辅。

A、正确
B、错误
44、太原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教育法规。

A、正确
B、错误
45、法律是保证、巩固、促进和发展教育的一项基本措施。

A、正确
B、错误
46、以哲学认识论为基础,以问题研究为武器,以多学科研究为中介,以理论体系的建设为目标,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

A、正确
B、错误
47、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分为一般行政监督和专门行政监督。

A、正确
B、错误
48、国家监督包括政党政协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专门监察机关监督和司法机关监督。

A、正确
B、错误
49、《政府采购法》是一般行政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是特别行政法。

A、正确
B、错误
50、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根据自治权制定的调整某一方面事项的规范性文件。

A、正确
B、错误
51、高等教育法关系主体守法意味着不仅要全面完整地遵守高等教育法,而且要遵守其他相关的法律。

A、正确
B、错误
52、高等教育行政许可主要集中在社会力量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

A、正确
B、错误
53、违约责任即违反法定义务,而侵权责任则是违反合同义务,损害他人固有的合法权益所引发的民事责任。

A、正确
B、错误
54、通常情况下,民事主体的责任都是有限责任。

A、正确
B、错误
55、免除刑罚处罚以不应受刑罚处罚为前提。

A、正确
B、错误
56、高等教育申诉中的被申请人可以是高等教育行政机关,也可以是所在的学校,还可以是当地人民政府的其他行政部门。

A、正确
B、错误
57、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务院、乡级人民政府和不设立派出机构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不承担复议职责,不能成为行政复议机关。

A、正确
B、错误
58、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双层管理,也可称为中央与地方的并行管理体制,这种并行管理体制又存在偏重于中央管理体制,是一种中央为主、地方为辅的管理体制。

A、正确
B、错误
59、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6年或6年以上,修完全部硕士学位课程,并有一定科研成果,有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学术论文,经考试合格,可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A、正确
B、错误
60、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

A、正确
B、错误

热点内容
82年以前的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5-11 06:12:13 浏览:834
不请律师可以判缓刑吗 发布:2025-05-11 06:02:34 浏览:823
社会法法律部门劳动法 发布:2025-05-11 06:01:08 浏览:793
道德感规则 发布:2025-05-11 05:45:58 浏览:337
法法治治 发布:2025-05-11 05:29:31 浏览:198
拉伦茨法学方法论 发布:2025-05-11 05:28:10 浏览:338
民法典晾晒 发布:2025-05-11 05:17:19 浏览:728
泰安法院拍卖 发布:2025-05-11 05:03:37 浏览: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关于不忠的定义 发布:2025-05-11 05:02:50 浏览:727
河海大学法学怎么样 发布:2025-05-11 04:55:31 浏览: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