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农业局扫黑除恶规章制度

农业局扫黑除恶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2-04-07 04:48:21

㈠ 扫黑除恶村级应健全哪些工作机制

村级只是响应当地公安局建立健全“扫黑除恶”思想政治工作八项机制的政策:
一是广泛开展思想发动。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采取召开动员大会、发倡议书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思想动员。同时,围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工作内容和任务,有针对性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充分认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提高“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各项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的执行力。
二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局党委成员及参加重大案件的主要领导在一线掌握情况、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推进工作,既要当指挥员,又要当战斗员。把民警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的政治态度、负责精神、工作作风、自我要求等现实表现,作为准确考核识别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是要强化舆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实战单位采取悬挂宣传横幅、编发工作专报、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在警营内部大力营造“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氛围。宣传干部及兼职通讯员深入一线,随警作战,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公安民警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辛勤付出及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健全新闻发布、舆情跟踪分析,积极应对舆情变化,妥善处置“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各类涉警舆情,为圆满完成任务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是开展慰问和表彰激励机制。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解决民警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存在的生活、身体、工作困难,及时向参战民警发放慰问品以应对天气、气候等影响重大战役推进的不利因素,最大限度激发民警的工作激情。认真落实战时优抚措施,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工作,帮助民警释放压力、调适心情。特别是民警在开枪、目睹战友伤亡等重大情况后,在第一时间安排其接受必要的心理辅导和矫治,滚动摸排参战民警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切实解决参战民警特别是去异地执行抓捕的民警及其家庭遇到的实际困难,消除民警的后顾之忧。对“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申报记功嘉奖,对“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表现特别突出的干部给予优先入党、优先提拔,根据“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开展的情况适时召开表彰大会,鼓舞士气、激励斗志,最大限度调动民警的积极性。
五是优化整合警力资源牢固树立“ 一盘棋”指导思想。根据“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任务实际需要,打破警种职能和单位所辖界限,最大限度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根据特殊需要,适时组织专业技术人才深入战斗一线,对口帮扶、跟班作业,提高攻坚克难能力。
六是严格队伍管理。各级领导认真履行“一职双责”,采取预警预报、分析研判、跟踪教育、组织处理等措施,加强民警纪律作风管理。对拒不服从指挥、违反保密纪律、作风涣散、影响队伍士气的民警,及时向局纪委、督察部门上报,并由纪委督察部门对其实施诫勉谈话,促其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依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等警纪警规,严肃予以查处,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报全体参战民警。
七是加强后勤保障。按照精细化保障的原则,后勤保障部门坚持“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队伍开到哪里,后勤服务就跟到哪里,做到后勤保障与警力投向同步,确保参战民警就餐、装备、交通等具体问题落实到位。
八是成立战时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构。成立“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民警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政委任副组长,局党委班子其他成员及各单位负责人任成员。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工监察室,负责“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民警日常各项思想政治工作。

㈡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一案三查制度是什什

一案三查是扫黑除恶专业名词,含义是既要查办黑恶势力,又要追查黑恶势力背后的“关系网”和“保护伞”,还要倒查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

《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1月发出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2)农业局扫黑除恶规章制度扩展阅读:

主要内容

1、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纪检监察机关要将治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一个重点,纳入执纪监督和巡视巡察工作内容。

2、纪检监察机关和政法各机关建立问题线索快速移送反馈机制,对每起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案件及时深挖其背后的腐败问题,防止就案办案、就事论事。

3、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作为执纪审查重点,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发现的“保护伞”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管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4、加大督办力度,把打击“保护伞”与侦办涉黑涉恶案件结合起来,做到同步侦办,尤其要抓住涉黑涉恶和腐败长期、深度交织的案件以及脱贫攻坚领域涉黑涉恶腐败案件重点督办。

㈢ 扫黑除恶的基本原则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治优势;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群众;

3、坚持综合治理、齐抓共管;

4、坚持依法严惩、打早打小;

5、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

(3)农业局扫黑除恶规章制度扩展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指出,重点打击十二种黑恶势力:

1、威胁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以及向政治领域渗透的黑恶势力;

2、把持基层政权、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的黑恶势力;

3、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百姓的 " 村霸 " 等黑恶势力;

4、在征地、租地、拆迁、工程项目建设等过程中煽动闹事的黑恶势力;

5、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渔业捕捞等行业、领域,强揽工程、恶意竞标、非法占地、滥开滥采的黑恶势力;

6、在商贸集市、批发市场、车站码头、旅游景区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的市霸、行霸等黑恶势力;

7、操纵、经营 " 黄赌毒 " 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恶势力;

8、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的黑恶势力;

9、插手民间纠纷,充当 " 地下执法队 " 的黑恶势力;

10、组织或雇佣网络 " 水军 " 在网上威胁、恐吓、侮辱、诽谤、滋扰的黑恶势力;

11、境外黑社会入境发展渗透以及跨国跨境的黑恶势力;

12、同时,坚决深挖黑恶势力 " 保护伞 "。

㈣ 扫黑除恶有哪些内容

扫黑除恶重点打击以下十二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

1、威胁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以及向政治领域渗透的黑恶势力。

2、把持基层政权、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的黑恶势力。

3、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百姓的村霸等黑恶势力。

4、在征地、租地、拆迁工程项目建设等过程中煽动闹事的黑恶势力。

5、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渔业捕捞等行业、领域,强揽工程、恶意竞标、非法占地、滥开滥采的黑恶势力。

6、在商贸集市、批发市场、车站码头、旅游景区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的市霸、行霸等黑势力。

7、操纵、经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恶势力。

8、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的黑恶势力。

9、插手民间纠纷、充当地下执法队的黑恶势力。

10、境外黑社会入境发展渗透以及跨国跨境的黑恶势力。

11、组织或雇佣网络水军在网上威胁、恐吓、侮辱、诽谤、滋扰的黑恶势力。

12、在城区、城乡结合部拉帮结派、盘踞一方,危害治安秩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黑恶势力。

扫黑除恶的意义

黑恶势力的无法无天、恣意妄为,导致基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损失,使广大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无从谈起。

尤其应该看到,黑恶势力不仅在经济社会资源方面与民争利,还向纵深发展,触角延伸到了基层政权建设方面。

譬如在农村,一些黑恶势力通过染指、干涉、破坏村“两委”选举,妄图操纵基层社会运转,肆意挤压村民群众正当合法应得权益。凡此种种,无不说明黑恶势力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扫黑除恶具有显著迫切性和必要性。

㈤ 扫黑除恶重大案件督办制度

什么是黑恶势力“保护伞”?
“保护伞”主要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参与版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权,或包庇、纵容黑恶犯罪、有案不立、立案不查、查案不力,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提供便利条件,帮助黑恶势力逃避惩处等行为。
重点打击对象包括哪十二个方面?
(1)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
(2)积极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骨干分子;
(3)威胁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以及向政治领域渗透的黑恶势力;
(4)操纵破坏选举、侵蚀基层政权的黑恶势力;
(5)横行乡里、破坏治安秩序或利用家庭、宗族、宗教势力称霸一方的“村霸”等黑恶势力;
(6)在征地、租地、拆迁、工程项目建设等过程中煽动闹事的黑恶势力;
(7)在交通、建筑、矿产等行业领域非法经营、强揽工程、破坏经济秩序的黑恶势力;
(8)在商贸集市、批发市场、车站、旅游景点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的市霸、行霸等黑恶势力;
(9)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的黑恶势力;
(10)插手民间纠纷,充当地下“执法队”、“出警队”、“讨账队”以及“职业医闹”等黑恶势力;
(11)操纵、经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恶势力;
(12)包庇、纵容黑恶犯罪活动的国家工作人员。

㈥ 扫黑除恶认定标准13条标准

法律分析:扫黑除恶是指对以下黑恶势力的坚决打击清除: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暴力贿选,严重影响农村基层政权的村霸、乡霸和宗族恶势力;以高薪引诱招募船员实施欺骗、敲诈勒索、强迫劳动等违法犯罪活动。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境外的黑社会组织的人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展组织成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犯前三款罪又有其他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一)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二)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三)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四)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㈦ 扫黑除恶做到哪五个严禁

浙江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五个严禁”的工作纪律要求是指什么?

(一)严禁有案不立、压案不查、降格处理;
(二)严禁跑风漏气、泄漏案情和线索;
(三)严禁违规办案、刑讯逼供、人为“拔高”;
(四)严禁打探消息、插手干预案件办理;
(五)严禁未经批准擅自接受媒体采访报道、在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发布相关信息。

热点内容
民事法律知识竞赛题 发布:2025-05-08 03:46:57 浏览:545
民事诉讼法二审审查范围的规定 发布:2025-05-08 03:38:18 浏览:497
武鸣法院贴吧 发布:2025-05-08 03:38:07 浏览:482
保证书怎么写有法律效力模板 发布:2025-05-08 03:32:37 浏览:149
合同法第411条 发布:2025-05-08 03:30:29 浏览:954
法院搜查严格 发布:2025-05-08 03:28:10 浏览:534
民法总则与合同法 发布:2025-05-08 03:22:38 浏览:11
刑事诉讼法325 发布:2025-05-08 03:16:55 浏览:970
对依照反恐怖主义法规定查封 发布:2025-05-08 03:15:25 浏览:822
深圳劳务法律咨询法斗士 发布:2025-05-08 03:09:17 浏览: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