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二审审查范围的规定
⑴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除依照本章规定外,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
民诉法规定的起诉条件:有明确的被告;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民事诉讼法147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期限应从判决书裁定书送达当事人的第二日起算。判决书裁定书不能同时送达当事人的,上诉期限从各自收到判决书,裁定书之次日起算。
法律规定上诉流程怎么走?
(1)审理前的工作。第二审法院在收到第一审法院报送的上诉案件的上诉状、答辩状、全部案卷和证据后,开庭审理前应当组成合议庭,审阅案卷,询问当事人、证人,进行调查。
(2)审查上诉案件的请求范围。第二审法院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应进行审查。
(3)上诉案件的审理方式。两种方式:开庭审理和不开庭审理。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以不开庭为例外。
(4)上诉案件的调解。第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时,可根据自愿、合法原则主持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一经合法送达,即与终审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原审法院的判决及视为撤销。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除依照本章规定外,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
⑵ 民事诉讼二审是全面审查吗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二审不是全面审理的,而只是对上诉部分的审理,根据新民诉法规定,二审案件的审理范是:与上诉请求有关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这个范围有两个显著特点:1、审理内容既包括事实审也包括法律审;2、审理范围受上诉范围的限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案件后,应当发出寻找失踪人的公告。公告期为3个月。公告期间是寻找该公民、等待其出现的期间。公告寻找失踪人,是人民法院审理宣告公民失踪案件的必经流程。因为宣告失踪是一种推定,而这一推定又将给被宣告失踪的公民带来重大影响。所以,为了充足保护该公民的民事权益,使裁判建立在慎重、准确的基础上,人民法院必须发出公告公告期满,该公民仍然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应确认申请该公民失踪的事实存在,并依法作出宣告该公民为失踪人的裁判。如公告期内该公民出现或者查明下落,人民法院则应作出裁判,驳回申请。
⑶ 二审法院的审理范围
法院二审主要针对上诉的具体事由进行审判,不能审理超出上诉事由范围的事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 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第一百六十九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⑷ 刑诉二审是事实审还是法律审
法律分析:第二审法院进行的审理既是事实审,又是法律审。但审理的事实和法律问题,是围绕着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进行的,即只审理与上诉请求有关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如果上诉人请求改变或撤销判决的全部,则二审法院就应对一审判决中认定的全部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一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第二审案件的审理应当围绕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进行,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查。但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除外。被上诉人在答辩中要求变更或者补充第一审判决内容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