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法规的相同点
A. 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
1.法律。这里的法律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的法律,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两类。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如刑法、民法、诉讼法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的组织法等法律。非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种具体社会关系或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调整范围较基本法律小,内容较具体,如商标法、文物保护法等。
2.行政法规。它是指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3.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其法定的权限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这里所指的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辖区内有效。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条例是一种综合性法规,内容比较广泛。单行条例是有关某一方面事务的规范性文件。
4.规程,简单说就是“规则+流程”。主要是指生产生活中的固定的操作原则和流程,所谓流程即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前后相继的行动组合,也即多个活动组成的工作程序。规则则是工作的要求、规定、标准和制度等。因此规程可以定义为:将工作程序贯穿一定的标准、要求和规定。
5,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它们可以由组织正式规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物流企业组织为了做到别具特色,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影响组织的决策与行动。
综上所诉,1.法律法规是中国法律的渊源,2.规范是一切具有组织、指导、约束的规定的总称,包括法律、法规、规程
B. 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是什么
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为其都是由社会生活条件所决定的,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纵的联系,所谓纵的联系是指它们和其他社会现象间的共同关系,决定着它们的社会阶级本质和服务的总方向是共同的,因而它们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必然是一致的。
道德与法律都受到一定阶级的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并为实现一定阶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服务。
(2)法律和法规的相同点扩展阅读:
道德与法律的共同作用的好处:
在道德与法律的共同作用下,制约国人的言谈举止,规范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一些事情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又受人们的道德所约束。
道德与法律紧密联系,作为同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道德和法律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法律以道德为基础,道德以法律为动力,共同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价值的功能。
我国法律和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很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倡导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律
C. 法律和法规的区别
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法规包括国务院和省(市、区)级、较大的市的人大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不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规章。
以上是说明法律和法规的区别,是从狭义角度区别的。如果从广义上讲,法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国务院各部门及各级政府制定的规章。广义的法律指中国法律的整体,即国家机关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D. 宪法与法律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
宪法跟普通法律的相同点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宪法与法律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物质文化形态。
(2)宪法与法律都是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3)宪法和法律都以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来确认和保护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
(4)宪法和法律一样具有制裁性。
(4)法律和法规的相同点扩展阅读:
宪法(constitution)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
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也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本质上同普通法律一致。但因为它是根本法,又与普通法律有所不同,具有其特殊属性,表现在下列4个方面。
E. 法律和法规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法规是依据法律而制定。
区别
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一般用“法”称谓。
法规,一般由国务院及其所属政府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省会、首府)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是法律效力相对低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性文件。一般用“条例”、“规定”、“规则”、“办法”称谓。
F. 宪法普通法律的相同点
宪法跟普通法律的相同点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宪法与法律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物质文化形态。
(2)宪法与法律都是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3)宪法和法律都以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来确认和保护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
(4)宪法和法律一样具有制裁性。
(6)法律和法规的相同点扩展阅读:
宪法(constitution)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
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也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本质上同普通法律一致。但因为它是根本法,又与普通法律有所不同,具有其特殊属性,表现在下列4个方面。
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有的国家因此就把宪法称为根本法或基本法。宪法除规定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外,还规定国家政权机关组织和确认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由于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则和制度,宪法就成为立法机关进行日常立法活动的法律基础。因而宪法又被称为“母法”、“最高法”,普通法律则被称为“子法”。但是宪法也只能规定立法原则,而不能代替普通立法。
网络-宪法
G. 法律法规与规范标准有啥不同有啥共同点
这四个主要是制定机关、效力方面的区别。
法律是效力最高的,只能由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制定;法规分国务院制定的法规和地方法规,效力低一点;规章是由各部委及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效力最低。
法律: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称。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
法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我国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2015《立法法》最新修订),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后施行。法规也具有法律效力。
规章: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之所以是规章,是从其制定机关进行划分的。规章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设区市的人民政府,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为执行法律、法规,需要制定的事项或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标准: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标准、规范、规程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惯上统称为标准,只有针对具体对象才加以区别。
以上供参考。
H. 法律和道德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系:1 道德是法律的理论基础。道德理论、理念,观点等是法律理论、理念等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没有道德理念、思想的更新和发展,……,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大厦的坚实基础。2 道德是法律的价值基础,是判断、评价法律的价值尺度。3 道德是法律运用的社会基础。法治的形成和实现都离不开道德信念的支持,人们的道德水平越高,守法的程度也越高,选择法律所认可的合法行为的程度也越高。
4 道德是法律的补充。5 法律是道德的承载者,弘扬和发展一定社会道德。6 法律是形成新的道德风貌、新的精神文明的强大力量。作用: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1 道德是法律制定的价值指导。法的创制一般以道德为指导,比如道德的正义、合理等会体现在法律中。2 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促进作用。良好的道德状况有助于法的有效实现。3 道德可以弥补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的不足。法律不调整的社会关系可以由道德加以调整。4 过法律教育和实施活动,可以促进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区别:1 产生方式不同。道德根据 人的自然生活而逐渐产生。法律则由国家机构制定。2 表现方式不同。道德表现为人们的意识、信念和心理通过人们的言论、行为、内心信念、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法律一般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3 实现方式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社会评价的力量,依靠人们内心信念,内在修养、传统等来维持,通过人们内在的自觉进行,是一种内在强制力。法律具有国家强制约束力。4 调整范围不完全相同。道德调整范围广泛,几乎涉及一切领域。法律主要调整人的行为。5 评价尺度不同。道德评价主要是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如公正观、是非观、荣辱观等。法律则是看合不合法,有效与无效。6 权利义务的特点不同。两者都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者通过权利义务的配置实现社会调控。但道德主要以义务为主体,法律主要以权利为本位。
I. 法律规范和法律条文有什么异同
区别如下:
1、表述的具体程度不同
从规范的内容和文字的表述来看,法律规范是明确具体的,并且有着较为严格的内部逻辑结构。而法律条文往往比较抽象,不具备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它不预先设定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只对人的行为设定一些概括性的要求或标准。
2、适用的范围和模式不同
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较为狭窄;而法律条文的适用范围则相对要广泛得多。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法律规范的适用表现为“非此即彼”或“全有或全无”的模式。
3、稳定程度不同
从法律内容的性质和稳定性方面来看,法律规范主要是规范性的,是针对具体的事项提出具体要求,是特定时期立法者调整社会关系的意图的体现,较容易为立法者设计或改变。而法律条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9)法律和法规的相同点扩展阅读:
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规范在什么叫开始生效、在什么时间终止生效以及对其生效前的行为和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
一、法律规范的生效时间
法律规范的生效时间通常有三种:从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法律本身规定了生效的具体时间;法律本身规定了其生效时间取决于其它法律的生效施行。
二、法律规范的溯及力
法律规范的溯及力,是指法律规范对其生效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在一般情况下,法律不溯及既往,但也有一些例外。在刑法的适用上现代各国通常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参考资料:网络-法律规范
参考资料:网络-法律条文
J. 政策体制与法律法规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麻烦懂的人告诉一下,谢啦
第一级(最高级):宪法
第二级:法律
第三级:行政法规
第四级:省`内自治区`直辖市容地方性法规
第五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
从上可以看出,法律法规效力等级一般是根据制定该法律法规的机关的等级地位来确定的,法律法规的制定机关的地位等级越高该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一般也就越高,法律法规的制定机关的地位等级越低该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一般也就越低,另外,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同时适用新的规定,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不同时适用特别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