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A. 修改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条例包括哪些内容
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已经出台。
七、将第十二条修改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
八、删去第十三条。
九、将第十七条改为第十六条,修改为: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
十、删去第十八条、第十九条。
十一、将第二十条改为第十七条,修改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
十二、删去第二十二条。
十三、将第二十三条改为第十九条,修改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十四、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施工、验收、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情况,以及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的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十五、将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合并,作为第二十一条,修改为: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处罚。
十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未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未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或者未依法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由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七、删去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
B. 关于环境保护法
目前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和国务院制定的关于环境方面的法律有:
中华回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城市绿化条例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环境标准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C. 环境保护法法规有哪些
主要包括: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法律责任五大方面。
D.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二、我国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三、历年环境日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 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资源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们的地球、家园、居住地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E.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你投资建设的项目,简单点说就是你租厂房做的那摊子项目
F. 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七条是什么
第七条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按照下列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版
行分权类管理:
(一)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
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
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
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订并公布。
G.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处罚条例的适用
"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未版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机关重权新审核同意,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责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恢复原状,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款。"国务院至今还没有相关的梳理,也没有简化程序,如果有一个经过梳理或简化程序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出台,那是要经过国务院第N次常务会议修改或出台细则,并发布施行才行的。
H.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二十七条于二十八条的区别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超过3个月,建设单位未申请环境
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
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办理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手续;逾期未办理的,责
令停止试生产,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
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
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
1、27条说的是已经试运行超过了3个月,没有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需要责令限期办理验收,超过规定期限,罚款处理。
2、28条说的是主体工程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但是环境保护设施说白了就是打不到标准要求,责令停产,并罚款。
3、应该说前者情况较轻,并且按照正常试运行,只不过是超过了三个月的试生产期限的,责令办理就可以了;后者比较严重,已经投入正式生产但是还没有把环保设施达到要求,所以需要停产,罚款也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