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法律法规
⑴ 防雷检测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最主要的是GB/T21431-2008,这是专供防雷检测的标准。除此以外还有GB50057-2010,GB50343-2012两本防雷国标。
再有就是各个行内业的行容业标准,比如 GJB 5080-2004《军用通信设施雷电防护设计与使用要求》、GJB 6784-2009《军用地面电子设施防雷通用要求》、YD 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DB11/741-2010《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等等。
最后,是和防雷工程相关的其他标准。比如在进行独立接闪杆架设的时候会涉及到独立基础施工,这部分工程需要符合混凝土的相关规范;在进行施工的时候用水用电、安全管理、现场环境卫生等等都是有相关规范规定的。
⑵ 灭火器年检有何法律法规依据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法律依据《消防法》第十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2)检测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灭火器年检是一种对灭火器维修进行规范的行业标准,标准适用于手提式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的维修、报废,适用于对灭火器维修单位的维修条件和维修能力的评价。其它类型灭火器的维修与报废可参照标准执行。
灭火器年检标准规定了灭火器维修的术语和定义、总要求、维修条件、维修技术要求、报废、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报废规定
7.1 灭火器从出厂日期算起,达到如下年限的,必须报废:
a) 水基型灭火器——6 年;
b) 干粉灭火器——10 年;
c) 洁净气体灭火器——10 年;
d) 二氧化碳灭火器和贮气瓶——12 年;
7.2 检查发现灭火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报废:
a) 筒体、器头按 8.2.1、8.2.2 进行水压试验不合格的;
b)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钢瓶按 8.2.4 进行残余变形率测试不合格的;
c) 筒体严重锈蚀(漆皮大面积脱落,锈蚀面积大于筒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表面产生凹坑者)或连接部位、筒底严重锈蚀的;
d) 筒体严重变形的;
e) 筒体、器头有锡焊、铜焊或补缀等修补痕迹的;
f) 筒体、器头(不含提、压把)的螺纹受损、失效的;
g) 筒体与器头非螺纹连接的灭火器;
h) 器头存在裂纹、无泄压结构等缺陷的;
i) 水基型灭火器筒体内部的防腐层失效的;
j) 没有间歇喷射机构的手提式灭火器;
k) 筒体为平底等结构不合理的灭火器;
l) 没有生产厂名称和出厂年月的(含铭牌脱落,或虽有铭牌,但已看不清生产厂名称;出厂年月钢印无法识别的);
m) 被火烧过的灭火器;
n) 按GA 402 的规定应予报废的 1211灭火器;
o) 不符合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灭火器;
p) 按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应予报废的灭火器。
7.3 报废灭火器或贮气瓶,必须在确认内部无压力的情况下,对灭火器筒体或贮气瓶进行打孔、压扁或锯切,报废情况应有记录,并通知送修单位。
⑶ 关于国家对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支持的法律法规
《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
⑷ 接地线多久检测一次,有没有法律法规
参考《国家电网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2002》,可得出:靴子手套6个月一次,接地线和个人保安线60个月一次,其他工具12个月一次,
对接地装置进行定期检查的周期:
(1)变、配电站接地装置,每年检查一次,并于干燥季节每年测量一次接地电阻;
(2)对车间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每两年检查一次,并于干燥季节每年测量一次接地(3)防雷接地装置,每年雨季前检查一次;
(4)避雷针的接地装置,每5年测量一次接地电阻;
(5)手持电动工具的接零线或接地线,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
(6)有腐蚀性的土壤内的接地装置,每5年局部挖开检查一次。
应对接地装置进行维修的情况有:
(1)焊接连接处开焊,螺丝连接处松动;
(2)接地线有机械损伤、断股或有严重锈蚀、腐蚀,锈蚀或腐蚀30%以上者应予更换;
(3)接地体露出地面;
(4)接地电阻超过规定值。
(4)检测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短路接地线是电力行业在设备或线路断电后进行检修之前要挂接的一种安全短路装置,用来预防突然来电杜绝对操作人员或设备造成伤害的安全防护用具。这种装置是严格按照国家电力行业DL/T879-2004《携带型短路接地线技术规定》的安全用具,在电力行业属于安全工器具范畴。
1.短路接地线用途:
用于线路和变电施工,为防止临近带电体产生静电感应触电或误合闸时保证安全之用。
2. 短路接地棒概述:
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由绝缘操作杆、导线夹组成,导线夹采用优质铝合金压铸,强度高,再经表面处理使线夹表面不宜氧气。操作棒用进口环氧树脂精制成彩色管,绝缘性能好,强度高、重量轻、色彩鲜明、外表光滑。
⑸ 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
您好,
关于产品质量鉴定的相关法规有《产品质量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及《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
1、《产品质量法》中相关条款
第十九条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法律、行政法规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当事人各方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各方没有达成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十八条 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本法第十九条规定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对有关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质量法中把产品质量纠纷解决办法归纳为(1)协商调解决;(2)申请仲裁解决;(3)向人民法院起诉;(4)由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委托给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的质量检验机构,对有关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质量法中只有产品质量检验未有产品质量鉴定相应规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及《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中相关条款
《决定》及《通则》中对司法鉴定明确为:(1)法医类鉴定;(2)物证类鉴定;(3)声像资料鉴定;(4)根据诉讼需要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其他应当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的鉴定事项。
《决定》明确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由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编入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名册并公告。在诉讼中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列入鉴定人名册的鉴定人进行鉴定。鉴定人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由所在的鉴定机构统一接受委托。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应当在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名册注明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通则》明确规定: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应当对委托的鉴定事项进行审查,对属于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委托鉴定事项的用途及鉴定要求合法,提供的鉴定材料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委托,应当予以受理。
《决定》及《通则》对鉴定机构要求:(1)有明确的业务范围;(2)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仪器、设备;(3)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依法通过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实验室;(4)每项司法鉴定业务有三名以上鉴定人。
3、《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中相关条款
《管理办法》处理质量纠纷有两种方式: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的委托人基本相同,质量检验机构和质量鉴定机构受理的内容有一定区别,质量检验和质量鉴定施行内容及方式完全不同。对质量鉴定机构的要求: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指定质量鉴定组织单位承担质量鉴定工作。质量鉴定组织单位可以是质检机构,也可以是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或者社会团体。
在实际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由于各方面工作人员的遇到的问题不同及理解的不同,在实际产品质量鉴定中有各种不同做法。
⑹ 检测实验室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
GBI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
验检疫总局第163号局长令)
望采纳!!
⑺ 机动车检测工作依据法律法规及国标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5.1执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3、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管理目录(国质检[2005]145号公告) 4、机动车登记规定(修订稿)(公安部令2008第102号) 5、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国质检监(2009)121号,替代2006—87号] 6、国质检监(2009)521通知 ·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范[替代2007第369号] ·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办理程序[替代2006第378号文] ·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技术条件[替代2006第379号文] ·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审查员管理规定[替代2006第380号文] ·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和检验专用章管理规范[国质检监(2009)521] 7、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监管的通知(国质检监联〔2010〕126号),3.20发 8、关于印发《交警系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通知2010年201号 关于印发《交警系统落实社会管理创新九项措施任务分解》的通知2010年238号 9、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部令1990第13号) 10、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9第11号
⑻ 车辆检测法律法规的内容
第十六条 机动车应当从注册登记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一)营运载内客汽车5年以容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二)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三)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四)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
(五)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
营运机动车在规定检验期限内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不再重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第十七条 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时,机动车行驶证记载的登记内容与该机动车的有关情况不符,或者未按照规定提供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的,不予通过检验。
望采纳!
⑼ 检测食品需要用到哪些法律法规
首先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然后是《产品质量法版》,还有一些有权关食品的卫生法规条例。
广义的食品检验是指研究和评定食品质量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它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各种技术,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如国际、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食品检验的内容包括对食品的感官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添加剂、有害物质的检测等。
⑽ 检验检测机构违法违规受哪些法律法规处理
GBI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63号局长令)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