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公积金法规

公积金法规

发布时间: 2020-12-31 18:50:22

Ⅰ 有关住房公积金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有《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也有相关规定!

Ⅱ 公积金的相关规定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
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不再提。
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上一年度公司亏损的,在依照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
股份有限公司经股东大会决议将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按股东原有股份比例派送新股或者增加每股面值。但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根据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于法定公积金外自由提取的公积金。故又称任意盈余公积金。
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Ⅲ 住房公积金是哪部法律规定的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1999年3月17日国务院第十五次常务专会议通属过,于1999年4月3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2号发布实施,于2002年3月24日由国务院第350号令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条例》是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以下行为发生效力:
1、住房公积金的缴存;
2、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和使用;
3、住房公积金的管理;
4、住房公积金的监督。

Ⅳ 住房公积金法律规定

住房公积金一直热度不降。先是公众发现,一些单位缴存天价高额住房公积金,逃避税收,于是各地进行了清理。接着,公众对住房公积金使用困难、越穷越不能用住房公积金买房不断吐槽,住房公积金被指劫穷济富,制造了更大的不公平,于是各地对住房公积金的使用限制作了调整。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有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取消住房公积金,同时将这部分职工收入变成当期的工资收入,因为既可以增加老百姓对改革的获得感,也没有加重企业负担,还可以拉动社会消费,一举三得。
可见,住房公积金确实存在太多的问题。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住房公积金的合法性,也许你会发现,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和使用与现行法律并不相符,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在大力提倡依法治国的今天,应该对此进行纠正。
住房公积金的建立,自然是出于好意,并与当时的法律环境是相一致的。1991年,上海市借鉴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在全国率先试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并很快在全国推开。1994年4月,国务院颁布《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2002年3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决定。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在进行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为了解决城镇职工住房问题而推行的一种强制性的长期储金制度,满足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又解决了政府一时无力解决所有职工住房问题的难题。当时整个社会还是行政主导一切的思维,并不是现在政府作决策、出规定首先要刻实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法治思维。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国社会发展变化很大,法律法规不断修改完善,尤其是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战略,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治理的主要思维,住房公积金也就应该经受法律的检验。
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力,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财产权显然包括对财产的占有、支配、处分等权力。住房公积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职工所在单位缴存,一部分由职工个人缴存,这两部分都存入职工个人的住房公积金账户,是个人收入的一部分。无论哪一部分,都是职工的收入,对其具有处分权的是职工本人,而不是政府机关。 可是,住房公积金却是被强制存入银行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中,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需要不需要,而且使用完全由政府规定,显然变相剥夺了公民对部分财产的支配权,不符合法律关于公民财产权的规定。
无论在什么社会,公民享受购买商品的绝对自由权,任何人都不得强买强卖。公民购买什么商品与服务,公民购买谁的商品与服务,公民何时购买商品服务,公民购买多少商品与服务,应该是享有绝对自由的。可是,公民在用住房公积金购买商品与服务时,实际上却被限制了自由。住房公积金的本质是强迫职工拿出一部分收入,用于购买住房,这属于指定消费,显然与消费法不相符。虽然政府并没有指定公民具体购买某个具体房地产商的产品,但就某个具体城市而言,公民的选择权是相当有限的,只能购买经过政府批准的房地产商的产品,这同样是对公民消费行动的限制。同时,住房公积金不能在全国转移,只能在所工作城市使用,同样限制了公民对商品采购的自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去调节产品供给与消费,住房公积金的存在实际上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干预经济活动。正是因为如此,在政府的强力干预之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扭曲变形当中,既不是完全的市场,也不是完全的政府行为,不伦不类。所以,中国的房产地市场总是处于调控当中,一会儿限制购房,一会儿鼓励买房,始终没有走出一限就喊、一喊就放、一放就慌、一慌就限的循环怪圈。在这种现象的背后,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而不是市场,换一句话说,是政府有意制造出来的市场。房地产业的一举一动都随政府的指挥棒起舞,名义是房地产商在卖房子,实际上是政府在卖房子。我们说,由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作用,就房地产行业而言却是政府在起决定作用。许多地方政府形成了房地产依赖症,政府运转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土地出让。在政府主导之下,天量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当中,不仅违背了市场规律,而且制造了大量泡沫,导致房地产行业成为整个经济的风险之地,始终成为政府手中的烫手山芋——本不该干预却不得不干预,使得房地产市场绑架了整个经济。
除此之外,住房公积金还存在导致分配不公、抑制居民当前消费、影响经济发展等问题。住房公积金的存在,不仅为官员贪污、挪动、挤占提供了条件,公积金缴存也为官员以权谋私提供了方便。住房公积金特别是补充公积金的缴存,往往是谁有钱谁就多存、谁无钱谁就少存或不存,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有的还通过将工资收入转化为公积金的办法避税,或是通过低工资、高公积金的方式隐瞒高收入的事实。住房公积金的实质是强迫职工将当期部分收入延滞使用,抑制了社会当期消费能力,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发展和居民就业。如果将住房公积金转变为职当期现金收入,那些不愿买房(比如农民工)、不需要买房(家里有住房)的在职职工,就可以将原来存在银行的公积金用于当期消费,释放出一部分消费能力,通过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尽管只是释放出一部分消费能力,也是相当惊人的。
无论从法律角度讲,还是增强经济发展动力讲,取消住房公积金将其转变为职在当期现金收入,都是必要的。这样做,既是依法治国的需要,也是维护公民权力的需要,还是拉动消费促进生产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减少腐败的漏洞。

Ⅳ 公积金是不是法律规定必须交的

是的,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

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一种住房保障制度,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一种形式。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

住房公积金缴存的长期性。住房公积金制度一经建立,职工在职期间必须不间断地按规定缴存,除职工离退休或发生《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其他情形外,不得中止和中断。体现了住房公积金的稳定性、统一性、规范性和强制性。

(5)公积金法规扩展阅读:

住房公积金缴纳规定:

1、单位应当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经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后,到受委托银行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每个职工只能有一个住房公积金账户。

2、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

3、新参加工作的职工从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开始缴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新调入的职工从调入单位发放工资之日起缴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Ⅵ 法律对公积金缴纳有哪些规定

缴纳住房公积金:
公积金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工资的5%,初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县(市)可适当低于此比例。单位缴存比例最高可以提高到职工工资的15%,个人缴存比例可以提高到职工工资的10%;
1998年12月15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比例最高可以达到职工工资的25%,个人缴存比例不得低于职工工资的10%,但不高于15%。
单位如何缴存公积金:
老单位应当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经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后,到受委托银行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每个职工只能有一个住房公积金账户。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职工住房公积金明细账,记载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等情况;
新单位应当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并自登记之日起20日内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
合并、分立、撤销或者破产的单位,应当自发生上述情况之日起30日内由原单位或者清算组织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并自办妥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之日起20日内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
个人如何缴存公积金:
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
单位与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单位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变更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转移或者封存手续。
注意事项:
对住房公积金的缴纳问题的了解很重要,缴纳人员需要根据缴纳规定进行费用缴纳,以保证公积金缴存顺利进行;
住房公积金兼有福利性与返还性,是为现代人减压的一种好的政策形式。

Ⅶ 执行公积金的法律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但是被执行人的住房公积金应当有条件的予以强制执版行。

《住房公积金管权理条例》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维护住房公积金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城镇住房建设,提高城镇居民地居住水平。也就是说,住房公积金是一种由职工所在单位和在职职工共同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它是为了保障和提高城镇居民最低居住条件而设的,只有在购买、建造、翻修、大修自住住房;离休、退休;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出境定居;偿还购房贷款本息;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时才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是由国家强制收缴管理的作为职工的一种基本生活住房保障的资金。所以住房公积金的首要任务是满足被执行人的基本生活住房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五条、第六条也规定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生活必需的物品不得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

Ⅷ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是国务院为了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维护住房公积金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城镇住房建设,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而制定的条例,也是规范住房公积金的使用,保障职工个人权利的一项条例。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维护住房公积金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城镇住房建设,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使用、管理和监督。本条例所称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8)公积金法规扩展阅读: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四条 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实行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的原则。

第五条 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

第六条 住房公积金的存、贷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经征求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后,报国务院批准。

第七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中国人民银行拟定住房公积金政策,并监督执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住房公积金管理法规、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

热点内容
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有关政策法规 发布:2025-05-16 09:15:13 浏览:1000
借条不按手印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6 09:13:05 浏览:398
民事案件法院函 发布:2025-05-16 09:13:04 浏览:373
有关社会与法节目的论文 发布:2025-05-16 09:05:09 浏览:239
高等教育法规法条 发布:2025-05-16 09:04:18 浏览:320
民法总则专场考试 发布:2025-05-16 08:54:57 浏览:706
高通法院禁令 发布:2025-05-16 08:52:35 浏览:990
做餐饮怎么样立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16 08:50:37 浏览:879
123司法 发布:2025-05-16 08:38:51 浏览:37
让司法有理 发布:2025-05-16 08:36:02 浏览: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