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名称
1. 法律法规名称有哪些
按照《立法法》的规定有如下内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立法法》第二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
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八条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一)国家主权的事项;
(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罚;
(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
(七)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
(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
(十)诉讼和仲裁制度;
(十一)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第四十五条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一)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二)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第六十五条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第七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行使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依照前款规定确定。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已经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涉及本条第二款规定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
第七十三条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除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生效后,地方性法规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定无效,制定机关应当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设区的市、自治州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性法规,限于本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事项。
制定地方性法规,对上位法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一般不作重复性规定。
第七十四条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决定,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
第七十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第八十条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第八十一条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章。
第八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二)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已经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涉及上述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开始制定规章的时间,与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的本市、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时间同步。
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第八十七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第八十八条法律的效力高
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第八十九条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第九十条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第九十一条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2. 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相关文件的名称有什么区别
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区别 1 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内行使国家容立法权制定的,一般为基本法律。.2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 2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3 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 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以上转载于http://iask.sina.com.cn/b/1628806.html 说的比较清楚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3. 关于青少年的法律法规名称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004-05-29
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 2004-05-29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2004-05-29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004-05-29
未成年犯管教所管理规定 2004-05-2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2004-05-29
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2004-05-29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2004-05-29
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的通知 2004-05-29
全文你用网络等搜索引擎马上可以搜索到,我就不附了,这是全部直接有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广义的法律。
4. 什么是法规/标准名称
法规,指国抄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我国的法规根据制定机关不同,分为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2015年新修订的《立法法》规定,设区的市、自治州,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法规具有法律效力。
5. 与建筑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名称,至少100个,急求。。。
一、房地产及建筑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1994年7月5日颁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8年8月29日颁布
3.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 2001年4月4日颁布
4.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1991年1月18日颁布
5.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6.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 2002年3月5日颁布
7.闲置土地处理办法 1999年4月28日颁布
8.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 1997年10月27日颁布
9.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89年12月26日颁布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997年11月1日颁布
1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000年1月30日颁布
12.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1998年7月20日颁布
13.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1999年4月3日颁布
14.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
15.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 1983年6月4日颁布
16.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2000年9月25日颁布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 1995年9月23日颁布
18.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 1983年8月8日颁布
19.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 1983年8月8日颁布
20.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993年6月29日颁布
21.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2001年4月18日颁布
22.房产测绘管理办法 2000年12月28日颁布
23.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1999年4月22日颁布
24.城市公有房屋管理规定
25.城市房屋拆迁单位管理规定 1991年7月8日颁布
26.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 1997年5月9日颁布
27.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 1996年7月1日颁布
29.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
30.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 1996年1月5日颁布
31.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
32.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 2001年8月29日颁布
33.造价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 2000年1月21日颁布
34.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 1999年10月15日颁布
3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1998年12月7日颁布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1986年9月15日颁布
37.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法
38.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验收办法
39.商品住宅实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的规定 1998年5月12日颁布
4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规定 1989年11月21日颁布
41.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2003年1月3日颁布
42.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 2002年12月4日颁布
43.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 1990年5月19日颁布
4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2002年8月29日颁布
45.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 2003年1月3日颁布
46.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 2003年1月21日颁布
4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1 2003年1月3日颁布
4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 2003年1月3日颁布
4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3 2003年1月3日颁布
5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4 2003年1月3日颁布
5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上) 2003年1月3日颁布
5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下) 2003年1月3日颁布
53.国土资源部关于废止部分部门规章的决定 2003年2月20日颁布
5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1998年12月27日颁布
55.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56.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规定 1998年颁布
57.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2001年6月1日颁布
5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59.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监督管理规定 1998年颁布
60.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61.建设部颁布《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
62.工程建设若干违法违纪行为处罚办法 1999年3月3日颁布
63.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
64.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管理试行办法
65.建筑市场管理规定 1991年11月21日颁布
66.住宅工程初装饰竣工验收办法 1994年6月16日颁布
67.加强建筑幕墙工程管理的暂行规定 1997年颁布
68.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查办法
69.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70.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规定
71.建设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暂行规定 1997年4月2日颁布
72.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73.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
74.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75.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的规定
76.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
77.商品住宅实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的规定
78.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 2000年6月30日颁布
79.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示范文本)的通知 2000年8月22日颁布
80.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81.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
82.关于印发《建设部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3年3月21日颁布
83.关于印发《建设部关于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管理规定中有关资质管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2003年4月8日颁布
84.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85.关于印发《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 2003年颁布
86.关于印发《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 2003年3月27日颁布
87.关于印发《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 2003年3月27日颁布
88.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 2003年6月12日颁布
89.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交费登记卡试行办法 2003年5月30日颁布
90.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2003年6月11日颁布
91.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 2003年6月26日颁布
92.物业管理条例 2003年6月8日颁布
93.建设部关于印发《业主大会规程》的通知 2003年6月26日颁布
94.关于印发《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及其考核标准的通知 2003年5月22日颁布
95.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1990年颁布
96.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2001年7月25日颁布
97.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100-2001 2001年7月31日颁布
98.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工作规则 2003年11月11日颁布
99.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100.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 2003年12月30日颁布
101.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 2003年12月4日颁布
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011年4月22日颁布
二、相关文件及司法解释
1.混凝土预制构件专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2.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3.公用建管面积分摊规则
4.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的通知 1992年7月27日颁布
5..关于对贯彻落实《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的通知 2003年1月30日颁布
6.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 2003年2月13日颁布
7.关于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及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调研的紧急通知 2003年2月17日颁布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6月19日颁布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 2002年6月20日颁布
10.关于防止施工坍塌事故的紧急通知 1999年7月9日颁布
11.关于加强施工现场围墙安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紧急通知 2001年7月10日颁布
12.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
13.关于加强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若干意见
1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
15.关于严肃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的通知
16.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工作指南
17.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
18.关于贯彻《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和《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3年3月28日颁布
19.关于加强房地产开发统计工作的通知 2003年3月28日颁布
20.关于印发《关于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方案》的通知 2003年12月4日
21.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职责和内部授权管理的指导意见 2003年4月3日颁布
22.关于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过渡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3年4月23日 颁布
2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3年4月28日颁布
24.关于对国务院取消行政审批项目中涉及建设部有关项目的复函 2003年5月15日颁布
25.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近期进展情况的通报 2003年6月27日颁布
26.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 2003年5月14日颁布
27.关于印发《建设部关于全面推进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意见》的通知 2003年6月3日颁布
28.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办法 2003年6月4日颁布
29.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3年5月23日颁布
30.关于深化建设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2003年8月1日颁布
31.建设部关于统一实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通知 1990年2月23日颁布
3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 1990年2月23日颁布
33.关于加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2003年8月4日颁布
34.关于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各类开发区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 2003年9月2日颁布
35.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 2003年8月13日颁布
36.关于加强土地供应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
37.关于认真做好城镇房屋拆迁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紧急通知 2003年9月19日颁布
38.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
39.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部科教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的通知 2003年10月22日颁布
40.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地籍档案资料信息咨询服务收费性质问题的复函 2003年10月30日颁布
41.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中自查自纠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 2003年10月13日颁布
42.关于做好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检查验收工作的函 2003年10月13日颁布
43.关于进一步采取措施落实严格保护耕地制度的通知 2003年11月17日颁布
44.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登记工作的通知 2003年11月14日颁布
45.对现有住房置业担保机构进行清理检查的通知 2003年11月21日颁布
46.关于受理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申请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3年11月19日颁布
4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房地产管理机关能否撤销错误的注销抵押登记行为问题的批复 2003年11月17日颁布
48.关于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备案制度的通知 2003年12月8日颁布
4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 2003年11月22日颁布
50.关于宣传和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通知 2003年12月4日颁布
51.关于加强协作共同做好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 2004年1月7日颁布
52.关于印发国土资源管理系统行政为民措施和工作人员禁令的通知 2004年1月14日颁布
53.关于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 2004年1月30日颁布
54.最高人民法院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 2004年2月10日 颁布
5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房地产案件受理问题的通知
56.关于开展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复审工作的通知 2004年2月4日颁布
57.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 2004年2月12日颁布
58.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驻建设部纪律检查组关于转发《关于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的处理规定》的通知 2004年2月19日颁布
59.建设部关于开展城乡规划监督检查的通知 2004年1月9日颁布
60.关于印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宣贯会议纪要》的通知 2004年3月15日颁布
61.于2004年度全国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4年3月16日颁布
62.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04年3月6日颁布
63.关于印发《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2004年4月8日颁布
6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的意见的通知 2004年4月7日颁布
65.关于发布《交通建设监理行业从业自律公约》(试行)及实施办法的通知 2004年4月26日颁布
66.关于印发《关于外国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设计活动的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2004年5月10日颁布
67.关于严格执行《关于报送有关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的通知》的通知 2004年4月30日颁布
68.关于印发《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指导意见》的通知 2004年5月20日颁布
6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紧急通知 2004年4月30日颁布
70.建设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通知》的紧急通知 2004年5月14日颁布
71.建设部关于立即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 2004年5月13日颁布
72.最高人民检察院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关于在工程建设领域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试点工作的通知 2004年4月15日颁布
73.关于切实加强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和行政为民的通知 2004年5月20日颁布
74.关于公路建设中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有关事宜的通知 2004年5月28日颁布
7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 2004年6月6日颁布
76.关于在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期间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的实施意见 2004年6月8日颁布
77.关于进一步打击地条钢建筑用材非法生产销售行为的紧急通知 2004年6月7日颁布
78.关于做好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摸底调查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4年6月17日颁布
79.关于做好中央本级由预算拨款拖欠的项目工程款摸底调查工作的函 2004年7月5日颁布
80.建设部关于对房地产估价行业进行全面检查的通知 2004年7月1日颁布
81.建设部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意见 2004年7月7日颁布
82.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 2004年6月12日颁布
83.关于改变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注册管理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4年6月29日颁布
84.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 2004年7月12日颁布
85.关于开展2004年建筑业企业资质升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4年7月17日颁布
86.关于加强城市桥梁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4年9月30日颁布
87.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的条件的规定 2004年10月15日颁布
88.建设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的意见 2004年9月30日颁布
89.水利部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 2004年9月15日颁布
9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004年10月25日颁布
91.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通知 2004年10月29日颁布
92.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通知 2004年10月31日颁布
93.关于基本农田保护中有关问题的整改意见 2004年10月21日颁布
94.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 2004年11月2日颁布
95.关于印发《关于完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2004年11月2日颁布
96.关于印发《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04年11月3日颁布
97.关于加强冬季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2004年11月3日颁布
98.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北方地区城镇供热工作的紧急通知2004年11月3日颁布
99.关于加强城市照明管理促进节约用电工作的意见 2004年11月23日颁布
100.关于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 2004年12月6日颁布
6.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 )名称加属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公文标抄题中除法规、(规章)名袭称加属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第六项规定:
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6)法规名称扩展阅读: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
第十条: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其中,“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二)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加急”。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三)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四)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五)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其中,“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7. 在我国行政法规的名称中,“规定”是指( )
B 用于抄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进行部分的规定
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做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称“条例”;
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做部分的规定,称“规定”;
对某一项行政工作做比较具体的规定,称“办法"
对特定事件而采取的处置办法,一般称应急条例或处置条例
8. 求法规的名称是什么
一般看你是什么样的法规政策的,法律的规定是国家强制性的一种宪法延伸出来的各项法规,所以说呢,具体的名称看你是什么样的事件
9. 中国所有法律名称
中国现行法律:
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商法、社会法、诉讼法和刑法,包含财政金融法、国防外交法、国家机构法、行政法、合同法、环境保护法、婚姻家庭法、经济法、经济行政管理法、科教文卫法、劳动保护法、民法、民事诉讼法、民政内务法、涉外经济法、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9)法规名称扩展阅读:
中华民国时期的法律有民法、中华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劳动基准法。行政程序法、公司法、所得税法、民事诉讼法、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个人数据保护法。
中华民国宪法、土地法、政府采购法、加值型及非加值型营业税法、建筑技术规则建筑设计施工编道路交通安全规则、营利事业所得税查核准则、行政诉讼法、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劳动基准法施行细则等。
行政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法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