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纪检法规

纪检法规

发布时间: 2021-01-02 07:59:00

『壹』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参照《中国共产党党章》第四十六条,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要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对党的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进行监督,受理处置党员群众检举举报,开展谈话提醒、约谈函询;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的党员的处分;

进行问责或提出责任追究的建议;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保障党员的权利。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把处理特别重要或复杂的案件中的问题和处理的结果,向同级党的委员会报告。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要同时向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

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发现同级党的委员会委员有违犯党的纪律的行为,可以先进行初步核实,如果需要立案检查的,应当在向同级党的委员会报告的同时向上一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涉及常务委员的,报告上一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由上一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进行初步核实,需要审查的,由上一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它的同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1)纪检法规扩展阅读

一、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发展历程:

1949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设立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高纪律检查机关;

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决定设立中央监察委员会,代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被冲垮,九大正式取消纪律检查机关;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重新设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每届任期五年;

1993年初,党的纪检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开始实行合署办公;

2014年,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很忙,从而反映出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纪律检监察机关网站受理举报的范围:

1、对党组织、党员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党的纪律行为的检举控告。

2、 对监察对象不依法履职,违反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等规定,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检举控告。

3、党员对党纪处分或者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提出的申诉。

4、 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提出的申诉;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对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的申诉。

5、对原行政监察机关作出的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决定不服未超过申请期限,提出的申诉。

6、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批评建议。

『贰』 中央纪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纪检条规,是什么重要依据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
第三条 党的中央组织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中央党内法规。下列事项应当由中央党内法规规定: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二)党的各级组织的产生、组成和职权;
(三)党员义务和权利方面的基本制度;
(四)党的各方面工作的基本制度;
(五)涉及党的重大问题的事项;
(六)其他应当由中央党内法规规定的事项。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就其职权范围内有关事项制定党内法规。
第四条 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
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和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根本规定。
准则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作出基本规定。
条例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规定。
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对党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或者事项作出具体规定。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规则、规定、办法、细则。
第五条 党内法规的内容应当用条款形式表述,不同于一般不用条款形式表述的决议、决定、意见、通知等规范性文件。
第六条 制定党内法规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制定党内法规的日常工作由中央书记处负责。
中央办公厅承担党内法规制定的统筹协调工作,其所属法规工作机构承办具体事务。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负责职权范围内的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其所属负责法规工作的机构承办具体事务。
第七条 制定党内法规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和党的建设实际出发;
(二)以党章为根本依据,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三)遵守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规定;
(四)符合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
(五)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六)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七)维护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八)注重简明实用,防止繁琐重复。[1]

『叁』 纪检委日常工作 所涉及的法律、法规

涉及各项法律、法规,因为违纪的不一定违法,但违法的肯定违纪,因此纪委的要熟悉各项常用法律和党内法规。

『肆』 省纪委法规研究室是干什么的

负责提出复制定纪检、监察法规制的计划,起草、修订纪检监察法规和政策规定,参与有关部门拟定党内和行政法规的工作;负责地厅级纪检监察机关上报备案的政策性规定的备案审查工作,对上级业务部门征求意见的法规和省人大、省政府草拟的法规、规章提出修改建议;承担纪检监察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调查研究及解释工作。
负责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的调查研究,承担纪检、监察工作及有关政策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工作;承办领导交办的重要文件、领导讲话的起草工作。

『伍』 党的十八大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包括

党章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的党员的处分;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保障党员的权利。”概括地说,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必须为维护党章、加强党风建设和严肃党纪而斗争。
第一,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一项基本任务。党章是我们党的根本法规和行动准则,它集中反映了全党的共同理想和意志。党内法规是党章的具体化。只有坚决维护、遵守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各项规定,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章及其他法规的贯彻执行,不仅需要每个党员特别是每个党员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自觉维护,自觉执行,同时,还需要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行。因此,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认真担负起维护党章的责任,不仅要查处违纪案件,而且要加强对党员进行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经常性教育。
第二,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也是纪律检查机关的重要任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党的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会出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不认真的情况,有的甚至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经常认真地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对那些党性不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不认真的,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对那些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要给予党纪处分。
第三,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是新时期党赋予纪律检查机关的重要任务。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党风和党纪有着不可分的关系。纪律松弛,不可能端正党风;党风不正,不可能严肃党纪。因此,党的各级纪律检查部门要协助各级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这对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纯洁党的队伍,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党的威信和战斗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总之,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不仅要管党纪,而且要管党风;不仅要维护党规党法,而且要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不仅要查处违纪案件,而且要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纪律教育。

『陆』 纪检监察干部常用法律法规全书的目录

《纪检监察干部常用法律法规全书·上册》目录:
一、国家法
1.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文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3.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 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3.14)
2.国家机构
(1)选举、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2009.8.2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2004.10.27修正)·
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1996.10.29修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1983.3.5)
(2)国家机构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1982.1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1982.1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2006.10.31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1986.12.2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2009.4.24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1989.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2004.10.2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001.6.30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2001.6.30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2006.8.27)
3.民族区域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1001.2.28修正)
4.特别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0.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3.3.31)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1996.1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军法(1999.6.28)
5.相关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2009.8.2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21009.8.2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1980.9.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1996.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1994.5.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几个问题的解释(1996.5.6)
二、民商法
1.总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8.27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4.2)
……
《纪检监察干部常用法律法规全书·下册》目录:
四、经济法
1.总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07.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2008.10.28)
2.财政
(1)财政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1994.3.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1995.1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02.6.29)
(2)财务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0.6.21)
企业财务通则(2006.12.4)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1996.10.22)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1998.1.19)
(3)会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9.10.31修订)
3.税务
(1)征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01.4.28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2002.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1993.1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993.12.28)
(2)流转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08.11.10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8.1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2008.1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8.1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2008.1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8.12.15)
(3)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7.3.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7.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7.12.29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8.2.18修订)
(4)资源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2006.12.31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1993.12.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993.12.30)
(5)特定目的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1985.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1993.1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995.1.27)
(6)财产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1986.9.15)
4.金融
(1)金融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6.10.31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2006.10.31)
储蓄管理条例(1992.12.11)
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1998.5.9)
(2)外汇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2008.8.5修订)
5.地质矿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8.27修正)

『柒』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与《条例》是啥关系

中共中央1990年7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党的中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央各部门在其职责权限范围内制定党内法规的活动。(无省级权限)
第四条规定,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制定并发布的党内法规,称规定、办法、细则。(无规则)
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是1994年1月28日中央纪委常务委员会第六十五次会议通过的(1994年5月1日生效施行),个人觉得,还不能算是党内法规,因为《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没有给予中央纪委“条例”的法规制定权,《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只能算是一个规范性文件。而同日下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实施细则》才从理论上可以算是中央纪委下发的党内法规。
2012年5月,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其中第三条规定,党的中央组织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中央党内法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就其职权范围内有关事项制定党内法规。(有省级权限)
第四条规定,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并对不同位阶的党内法规制定原则性要求作了规定。
同时规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规则、规定、办法、细则。从这时开始,中央纪委才有了规则的制定权。
《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出台后,翻开之后所有新制定的党内法规,只有2017年1月8日中央纪委十八届七次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才是中央纪委制定的第一部以“规则”命名的党内法规。
因此,《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与《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等是党内上位法规与下位文件的关系,是新法规与旧文件的关系。

『捌』 纪检监察机关作出组织处理的政策、法规、条例等依据请按类别回答列出相关法律法规的全称。满意再追加分

第一种组织处理是阶段性的,是为了确保案件调查工作顺利进行而采取的一种办案措施,即性质上属于调查措施。主要包括停职、调整、免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五种。适用依据主要是党章第三十六条、《行政监察法》第二十条(暂停执行职务)、《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二十六条(停职检查)、《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十八条(暂停履行职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暂停履行职责)、《公务员法》第八十二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七十一条(免职)、《关于维护党的纪律严肃处理党风方面若干突出问题的意见》(免职)、《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免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在查处违犯党纪案件中规范和加强组织处理工作的意见(试行)》等。

对调查过程中先予组织处理的,如结案时认为不需给予处分的,原已作出的组织处理决定可转化为终局性组织处理予以明确;对经调查核实不存在违纪事实或者不需要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行政职务以上处分的被审查人,纪检监察机关应在撤销案件或者作出处分决定后及时解除停职措施;对调查期间被免职的,如经调查核实需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仍应按其原任党内职务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第二种组织处理是终局性的,是一种可与纪律处分手段优势互补的结案方式,即性质上属于惩戒措施。按照对被审查人的影响,可基本划分为教育警示、身份资格变化、职务变动或解除等三类。教育警示类主要包括警示谈话、责令公开道歉、责令公开检讨、通报批评等四种。适用依据主要是《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责令公开道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警示谈话)、《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警示谈话、责令公开检讨、通报批评)。上述组织处理措施只适用于前述适用依据部分所明确的特定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实际上也是组织处理,并非独立于组织处理之外的又一种纪律惩戒措施。

身份资格变化类主要包括:
⑴关于党员管理方面的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延长预备期、劝告退党、除名、取消候选人资格等,适用依据主要是党章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一条;⑵关于公务员管理方面的取消录用、解除聘任合同等,适用依据主要是《公务员法》第三十二条、《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试点办法》第十七条等;⑶关于干部管理方面的排除出考察对象、取消提拔资格等,适用依据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第十条等;⑷关于村民委员会成员管理方面的取消当选资格等,适用依据主要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七条、《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第二十二条等。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取消候选人资格、排除出考察对象等方式,在案件调查过程中也可作为阶段性组织处理使用。

职务变动或解除类除了前述第一种组织处理所提到的以外,还包括调整职务、降职、辞退、解聘等,适用依据主要是党章第三十六条、《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调整职务)、《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处分规定》(解聘、辞退)等。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04号)和《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68号)规定的“取消原工资待遇”、“取消原退休费待遇”,以及《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五十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四十四条和《关于公务员纪律惩戒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59号)规定的“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均不属于组织处理,而是在作出处分决定前的一种先予处理措施或者是针对被审查人在处理时已退休不再适用政纪处分所采取的替代性处理措施;给予被审查人党纪上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或政纪上撤职处分时,有的在处分决定中写明了降低并重新确定被审查人的职务层次的内容,这不属于组织处理,而是根据管理权限集体讨论决定后对于处分决定执行事项的明确。

此外,《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规定,未经立案机关或调查组同意,不得批准被审查人出境、出国、出差,或对其进行调动、提拔、奖励。《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也均有类似规定,这些内容属于对被审查人及有关单位在调查期间的纪律要求,不属于组织处理,也不需要另
行作出决定。

热点内容
以下属于法律效力的范围的是 发布:2025-05-18 04:24:18 浏览:767
执行法律知识包括什么 发布:2025-05-18 04:21:33 浏览:135
山东计划生育条例罚款 发布:2025-05-18 04:14:57 浏览:877
法律服务采购河南 发布:2025-05-18 04:10:37 浏览:956
富宁县律师 发布:2025-05-18 03:56:57 浏览:608
人身侮辱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8 03:56:52 浏览:714
教育局贯彻劳动合同法情况汇报 发布:2025-05-18 03:35:02 浏览:844
法律硕士对英语的要求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916
公司合伙人之间的法律协议有效吗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208
抵押司法拍卖 发布:2025-05-18 03:25:11 浏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