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您好!《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在四川省内具有法律效力。谢谢阅读!
㈡ 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哪几个版本
辽宁省的现行生育政策,就来自于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4年的版本。 你可以在网上查阅。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㈢ 《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什么时候实施
已经通过了
采纳我的吧。。
㈣ 听说辽宁计划生育关于2胎有新政策了吗具体是什么
大洋网讯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士7日透露,为提高优生优育水平,日前新修订的《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对生育第二个子女的规定政策有所放宽,新条例将自200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北京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邓行舟说,北京市原来的有关条例规定,允许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公民,其生育间隔不得少于4年,且女方年龄不得低于28周岁。但是,考虑到如果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有可能造成许多高龄产妇,不利于母婴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新出台的条例规定,上述两个条件中只需具备一个即可生育第二个孩子。
条例还规定,在独生子女不能成为正常劳动力、夫妻均为独生子女且只有一个子女、再婚夫妻双方只有一个子女等9种情况下,可以生育二胎。据悉,允许生育二胎并不是新政策,只是在原有条例基础上作适当修改。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文漪表示,新出台的条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保护和尊重公民的合法权益,并且强调了政府的责任意识。
《条例》规定,公民实行计划生育享有合法权益,包括享有生殖保健、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健康与安全保护的权利;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要针对育龄人群开展婚前教育和优生指导,对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孕情检查、随访服务;政府免费向已婚育龄夫妻提供避孕药具等。据北京市第5次人口普查公报,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北京目前每年新增户籍人口大约为一万人,是全国大城市中人口增长较低的城市之一。
邓行舟表示,未来几十年,北京将迎来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数量、老龄人口数量三大高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间的矛盾依然严峻。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北京市20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6000美元。(新华网记者 刘江 李珍玉)
㈤ 《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我想问一下独生子女父母,孩子因生病死亡,父母身边无子女照顾,国家有没有什么帮助,能不能给我回答
㈥ 辽宁省的计划生育奖励政策都有哪些规定,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 的城镇户口居民有何奖励规定
关于印发《山东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条件 的政策性解释(试行)》的通知 (鲁人口发〔2006〕34号) 各市人口计生委,各县(市、区)人口计生局: 现将《山东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条件的政策性解释(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省人口计生委《对国家人口计生委的补充说...明》 (一)至(五)同时作废。 山东省人口计生委 二○○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山东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 确认条件的政策性解释(试行)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21号)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的通知》(国人口发〔2004〕39号)精神,结合我省有关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条件的政策性解释如下: 一、基本条件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1973年以来没有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 3、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年满60周岁。 二、关于“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一) “农村居民户口”特指在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地区,与“城镇居民户口”相对应的户口类型。“农村居民户口”应是户口登记在村民委员会,依法承包经营分配农村土地,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二)整体村改居的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承包经营分配农村土地,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未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按“农村居民户口”界定。 (三)丧偶或离异现无配偶的,以本人户口是否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来界定。 (四)夫妻一方户口不在本乡镇,在未了解其户口性质和真实生育史的情况下,双方均不作为奖励扶助对象;户口性质和生育史清楚,符合奖励扶助条件的,户口在本乡镇的一方可以作为奖励扶助对象。 (五)夫妻双方户口不在同一村民委员会的,分别由其户口所在村民委会登记申报。 (六)没有退休金,未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聘用、合同制人员仍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且符合奖励扶助条件的,可以纳入奖励扶助范围。 (七)本条规定不包括以下情况: 1、夫妻(含再婚)双方有一方为“非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城镇居民户口”的; 2、口袋户、户口待定待落、无居民户口簿等户籍证明且未补办的; 3、夫妻虽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但一方或双方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领取退休金、养老金等)的。 三、关于“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1973年以来没有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 (一)奖励扶助对象范围为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没有违反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规定生育的夫妻。 (二)界定夫妻生育子女是否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以其生育行为发生时,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为依据。 1、1973年8月28日之前生育的,按照1964年11月15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为依据进行界定。生育子女数不超过三个的,视为合法生育。生育三个子女,但子女育有后代后死亡的,该子女计入现存子女数。 2、1973年8月28日至1979年4月13日期间生育的,以省革委会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为准进行界定,每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为合法生育。 3、1979年4月13日至1980年3月31日期间生育的以省革委会《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为准进行界定,每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为合法生育,生育间隔时间至少三年。 4、1980年3月31日至1982年7月29日期间生育的,以《山东省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第五届省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为依据进行界定,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合法生育,对已有一个子女的夫妇,除孩子严重残疾外,不再安排生育。 5、1982年7月29日年至1984年5月10日期间生育的,以省计生局制定的《关于掌握二胎生育问题的通知》为依据进行界定,符合照顾生育二胎的城市“三条”、农村“七条”生育且生育间隔4年以上的为合法生育。 6、1984年5月10日至1988年7月23日期间生育的,以省委《关于二胎生育政策的暂行规定》为依据进行界定。符合照顾生育二胎的“十六条”生育且生育间隔4年以上的为合法生育。1986年2月13日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独女户实行有间隔地生育第二胎的决定》颁布后,凡农村独女户,母亲年满30周岁者,允许生育第二胎。 7、1988年7月23日至1996年10月14日期间生育的以《山东省计划生育条例》(第七届省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为依据进行界定。 8、1996年10月14日至2002年9月28日期间生育的以《山东省计划生育条例》(第八届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正)为依据进行界定。 9、2002年9月28日以后生育的,以《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九届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为依据进行界定。 (三)省革委会1979年4月13日颁发的《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明确提出生育间隔的规定。因此,1979年4月13日以前生育第二个子女与生育第一个子女的间隔不满3年的,不作为违反政策生育对待。考虑到妊娠和生育行为的特殊性,1979年4月13日至1980年2月13日期间生育第二个子女与生育第一个子女的间隔不满3年的,也不作为违反政策生育对待。 (四)不符合法定结婚条件生育的不得纳入奖励扶助范围。1981年1月1日之前结婚生育的,以1950年《婚姻法》的规定为准进行界定,1981年1月1日之后结婚生育的,以1981年《婚姻法》的规定为准进行界定。1980年3月31日《山东省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实施后生育的,必须依法登记结婚,持结婚证生育。2002年9月28日《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施以后,凡符合法定结婚条件但未办理结婚登记而生育第一个子女的,自生育之日起六十日内补办结婚登记的视为合法生育。 (五)1992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实施前收养子女的只要符合收养行为发生时我省制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视为合法收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实施以后,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的收养行为为合法收养,否则视为违法收养。 四、关于“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一)子女包括亲生子女(包括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含送养、判随前夫或前妻的子女)和收养子女。 (二)本条规定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曾生育子女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规定,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夫妻。 2、合法收养子女(含1992年4月1日《收养法》实施之前收养的子女,已形成事实收养关系的)后,现存子女合计数为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夫妻。 3、再婚夫妻双方均未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再婚前后生育子女的现存数合并计算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夫妻。 4、再婚夫妻再婚前均符合奖励扶助条件,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 5、结婚后合法生育的子女
㈦ 大连市实施《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办法的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施《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居住在本市以及户籍在本市而居住在本市外的公民,应当遵守《条例》和本办法。
第三条市及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建立和完善人口发展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协调人口战略、规划、政策以及与人口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市及县(市)区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第四条建立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市及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所属部门和下一级政府、市及县(市)区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本级政府所属其他部门和下一级政府所属部门的双重监督。
第五条兼职委员单位在《条例》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职责。
第六条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并采取日常监督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第七条市及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鼓励公民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监督,对举报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行为并经查实的,由被举报人户籍(户籍在外省、市的,由现居住地)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㈧ 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产假遇到法定假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产假是一个时期的延续,即使遇到法定假日,也只能算在整个产假以内而不能另行再加。 比如说,产假期间正逢教师的寒暑假,也不能再加。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㈨ 辽宁省计划生育计生征字是多少非婚生子违反了计划生育那一条哪一款
这是你对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太不了解,难怪会有此一问。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是规范公民的生育行为的法律法规。用句通俗的话表述,就是生育子女的行为的基础必须是合法的夫妻。任何非婚生育子女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为此,经修订的《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按照发现其生育行为时的计征标准计算征收社会抚养费。属于城镇居民的,以所在市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计征标准;属于农村居民的,以所在县农村居民上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标准,具体缴纳标准按照下列规定执行。该条款第三项规定:(三)未依法确立夫妻关系生育,已满法定婚龄,但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的,按照计征标准1倍至2倍的标准缴纳;未满法定婚龄的,按照计征标准3倍至4倍的标准缴纳。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