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假病假规章制度
㈠ 劳动法关于请假制度的规定
新劳动法请假制度,病假:1.病假证明必须由公司指定的正规医院开据;2.员工拿回公司的病假凭证必须包括:二级以上指定医院医生的病情诊断书;二级以上指定医院医生的病假建议书。3.如果公司发现病假证明不合格将视为事假扣除该员工当天相应的工资及全勤奖;如有造假行为且情节严重者公司将予以开除。
病假证明必须由公司指定的正规医院开据;员工拿回公司的病假凭证必须包括:二级以上指定医院医生的病情诊断书;二级以上指定医院医生的病假建议书。如果公司发现病假证明不合格将视为事假扣除该员工当天相应的工资及全勤奖;如有造假行为且情节严重者公司将予以开除。
劳动法对年假的规定:1、根据有关年休假的条例规定,职工在单位累计工作已满一年,但未满十年的,依法年休假为5天;2、累计工作年限已满十年,但未满二十年的,法定年休假为10天,3、累计工作超过二十年的,年休假为15天;4、但如教师行业有寒暑假的,休假天数已多于年假,就不能再休年假。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㈡ 请休假管理制度,25类假期规定和待遇
请休假管理制度及25类假期规定和待遇
一、请休假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员工请假、休假的管理,确保公司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维持良好工作纪律和秩序,根据《劳动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请假原则:公司员工在工作时间内非因公不能到岗工作的,需办理请假手续。因私事、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须请事、病假的,须事前履行书面请假手续,并报办公室备案。情况紧急,难以事前履行书面请假手续的,应通过电话向相应领导请假,报办公室备案,后补书面手续。
带薪假规定:按照本办法第四章带薪假之规定请假的,报办公室备案。原则上以书面形式进行,情况紧急的,可通过电话履行相关手续,后补书面手续。
超假处理:员工超假不能按时回公司上班,应及时向部门领导提出延假,程序同样按请假长短逐级审批,回公司后补办请假单。
销假制度:请假结束后应及时到办公室销假。未按要求办理请、销假手续的视为旷工,旷工的,按照每小时计算扣除相应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并通报。
工资扣除:办公室每月底根据当月事、病、休假情况核定工资扣除情况。
二、25类假期规定和待遇
(由于篇幅限制,以下仅列举部分主要假期类型及待遇,详细25类假期规定和待遇可参照附图或相关链接)
事假
规定:员工事假单次不得超过5天,累计一年内不得超过20天。
待遇:事假期间,按照实际请假时间(按小时计算,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扣除基本工资,即:应扣除的事假工资=月基本工资÷21.75天÷8小时×请假时间。
病假
规定:病假需提供医院就医证明材料。病假时间按本年内累计计算,若上年最后一次连续病假时间跨年度的,应与第二年连续病休时间累计计算。
待遇:
医疗期停工治疗在1月以内的,按基本工资的100%计发。
医疗期停工治疗在1月以上,6个月以内的,根据连续工龄不同,按基本工资标准的70%-100%计发。
医疗期停工治疗超过6个月的,根据连续工龄不同,按基本工资标准的60%-70%计发。
如在病假期间实发工资低于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补齐。
带薪年休假
规定:员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数根据员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待遇:年休假期间,工资照发。
婚假
规定:公司员工按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同时,公司额外给予2天路程假。
待遇:婚假期间,工资照发。
丧假
规定:公司员工直系亲属(父母、配偶或子女)去世时,报公司领导批准,给予5个工作日的丧假。
待遇:丧假期间,工资照发。
女职工保护规定
产假:女员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延长产假60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流产假:女员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待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并享受生育津贴。
男员工护理假
规定:男员工配偶分娩给予护理假20天。
待遇:护理假期间,工资照发。
其他假期(如探亲假、工伤假、带薪短假、带薪事假、调休假、学习假、公假、路程假、特别休假等)的具体规定和待遇,可参照公司相关制度或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三、请假审批流程
请假审批流程详见公司附表或相关规定。员工需按照流程逐级审批,确保请假手续合法合规。
四、其他
本《请休假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施行,原《请休假管理办法》同时废止。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附图(以下为部分附图示例,详细附图可参照相关链接)
(注:由于篇幅限制,以上附图仅为部分示例,详细附图及25类假期规定和待遇的完整内容,请参照相关链接或公司制度文件。)
㈢ 劳动法关于请事假的规定
劳动法关于请事假的规定如下:
一、事假的基本定义
事假,指的是员工因个人原因需要请的假期,通常不包括病假或其他特殊假期。在劳动法中,事假的申请、审批以及相关的工资待遇扣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二、事假的申请与审批
1. 员工在需要请事假时,应提前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明确请假事由、时间和期限。
2. 单位在接到申请后,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批,并在合理期限内给予答复。
3. 批准的事假,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休假,不得随意延长或缩短。
三、工资待遇扣减
1. 在事假期间,员工通常不会获得与正常工作相同的工资待遇。
2. 具体扣减标准根据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中的约定而定。一般来说,事假期间的工资会按照天数或比例进行扣减。
3. 若员工事假时间过长,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也有权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请事假应当遵守企业的相关规定,避免滥用事假影响正常工作秩序。
2. 企业制定的事假规定应当合法、合理,不得违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3. 在特殊情况下,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员工请事假的规定可能会有所调整,企业和员工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
总的来说,劳动法关于请事假的规定旨在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劳动秩序。双方应共同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事假制度的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