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航空安全条例

航空安全条例

发布时间: 2025-05-22 23:47:21

Ⅰ 我国民航乘坐飞机规定禁带哪些东西及哪些行为是禁止的

机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攀(钻)越、损毁机场防护围高唤贺栏及其他安全防护设施;

二、在机场控制区内狩猎、放牧、晾晒谷物、教练驾驶车辆;

三、无机场控制区通行证进入机场控制区;

四、随意穿越航空器跑道、滑行道;

五、强行登、占航空器;

六、谎报险情,制造混乱;

七、扰乱机场秩序的其他行为

航空器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禁烟区吸烟;

二、抢占座位、行李舱(架);

三、打架、酗酒、寻衅滋事;

四链物、盗窃、故意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救生物品和设备;

五、危及飞行安全和扰乱航空器内秩序的其他行为。

乘坐民用航空器的旅客和其他人员及其携带的行李物品,必须接受安全检查;但是,国务院规定免检的除外。拒绝接受安全检查的,不准登机,损失自行承担。

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外,乘坐民用航空器的,禁止随身携带或者交运下列物品:

一、枪支、弹药、军械、警械;

二、管制刀具;

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放射性物品;

四、国家规定的其他禁运物品。五、除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物品外,其他可以用于危害航空安全的物品,旅客不得随身携带,但是可以作为行李交运或者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由机组人员带到目的地后交还。

对含有易燃物质的生活用品实行限量携带。限量携带的物品及其数量,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

(1)航空安全条例扩展阅读

第二章民用机场的安全保卫

第九条民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中的民用部分,下同)的新建、改建或者扩建,应当符合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关于民用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的规定。

第十条民用机场开放使用,应当具备下列安全保卫条件:

一、设有机场控制区并配备专职警卫人员;

二、设有符合标准的防护围栏和巡逻通道;

三、设有安全保卫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装备;

四、设有安全检查机构并配备与机场运输量相适应的人员和检查设备;

五、设有专职消防组织并按照机场消防等级配备人员和设备;

六、订有应急处置方案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援救设备。

第十一条机场控制区应当根据安全保卫的需要,划定为候机隔离区、行李分检装卸区、航空器活动区和维修区、货物存放区等,并分别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明显标志。

第十二条机场控制区应当有严密的安全保卫措施,实行封闭式分区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三条人员与车辆进入机场控制区,必须佩带机场控制区通行证并接受警卫人员的检查。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由民航公安机关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发和管理。

第十四条在航空器活动区和维修区内的人员、车辆必须按照规定路线行进,车辆、设备必须在指定位置停放,一切人员、车辆必须避让航空器。

第十五戚派条停放在机场的民用航空器必须有专人警卫;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航空器警卫交接制度。

Ⅱ 简述民用航空安全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航空安全是为保证不发生与航空器运行有关的人员伤亡和航空器损坏等事故。航空安全主要包括飞行安全、航空地面安全和空防安全。

第一条:为了防止对民用航空活动的非法干扰,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民用航空活动以及与民用航空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适用本条例;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民用航空公安机关(以下简称民航公安机关)负责对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施统一管理、检查和监督。

第四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与民用航空单位应当密切配合,共同维护民用航空安全。

第五条:旅客、货物托运人和收货人以及其他进入机场的人员,应当遵守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

第六条:民用机场经营人和民用航空器经营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本单位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方案,并报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备案;

(二)严格实行有关民用航空安全保卫的措施;

(三)定期进行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训练,及时消除危及民用航空安全的隐患。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航的外国民用航空企业,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报送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方案。

第七条:公民有权向民航公安机关举报预谋劫持、破坏民用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

第八条:对维护民用航空安全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2)航空安全条例扩展阅读

1、飞行安全:在航空器运行期间不发生由于飞行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人员伤亡、航空器损坏等事故。

2、航空地面安全:围绕航空器运行而在停机坪和飞行区范围内开展生产活动的安全。防止发生航空器损坏、旅客和地面人员伤亡及各种地面设施损坏事件。同时还包括飞机维护、装卸货物及服务用品、航空器加油等活动的安全,以及军用航空器武器、弹药安全等。

3、安防安全:防止发生影响航空器正常运行和直接危及飞行安全的非法干扰活动,以及防止地面武器误射等。

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一章 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的首要目标是确保民用航空活动的平稳运行和乘客、货物的安全。该条例旨在防止非法干扰,维护航空秩序,并在第一章总则中明确了相关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一条强调了条例的制定目的,即通过统一管理和分工合作,防止对民用航空的非法侵犯,确保其秩序和安全。民航公安机关负责对整个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进行统一管理、检查和监督。


第二条指出,无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还是境外,只要是与我国民用航空活动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只要具备中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都应遵守此条例。但需注意,若国际条约有特殊规定,将从其规定。


第三条强调了地方人民政府与民用航空单位的协同作用,共同维护航空安全。旅客、货物托运人和收货人及其他进入机场的人员,有义务遵守航空安全的相关法规和规章。


第六条详细规定了民用机场经营人和航空器经营人的职责,包括制定安全保卫方案、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定期进行安全保卫训练以及对外国航空企业的安全方案申报要求。


第七条赋予公民举报危害民用航空安全行为的权利,鼓励公众参与航空安全维护。第八条则规定了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将由政府或民航主管部门给予奖励,以激励积极行为。




(3)航空安全条例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是为了防止对民用航空活动的非法干扰,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的条例。于1996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1号发布。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2011修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对民用航空活动的非法干扰,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民用航空活动以及与民用航空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适用本条例;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三条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民用航空公安机关(以下简称民航公安机关)负责对民用航空安全保卫工作实施统一管理、检查和监督。第四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与民用航空单位应当密切配合,共同维护民用航空安全。第五条旅客、货物托运人和收货人以及其他进入机场的人员,应当遵守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第六条民用机场经营人和民用航空器经营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本单位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方案,并报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备案;
(二)严格实行有关民用航空安全保卫的措施;
(三)定期进行民用航空安全保卫训练,及时消除危及民用航空安全的隐患。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航的外国民用航空企业,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报送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方案。第七条公民有权向民航公安机关举报预谋劫持、破坏民用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第八条对维护民用航空安全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给予奖励。第二章民用机场的安全保卫第九条民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中的民用部分,下同)的新建、改建或者扩建,应当符合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关于民用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的规定。第十条民用机场开放使用,应当具备下列安全保卫条件:
(一)设有机场控制区并配备专职警卫人员;
(二)设有符合标准的防护围栏和巡逻通道;
(三)设有安全保卫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装备;
(四)设有安全检查机构并配备与机场运输量相适应的人员和检查设备;
(五)设有专职消防组织并按照机场消防等级配备人员和设备;
(六)订有应急处置方案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援救设备。第十一条机场控制区应当根据安全保卫的需要,划定为候机隔离区、行李分检装卸区、航空器活动区和维修区、货物存放区等,并分别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明显标志。第十二条机场控制区应当有严密的安全保卫措施,实行封闭式分区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制定。第十三条人员与车辆进入机场控制区,必须佩带机场控制区通行证并接受警卫人员的检查。
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由民航公安机关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发和管理。第十四条在航空器活动区和维修区内的人员、车辆必须按照规定路线行进,车辆、设备必须在指定位置停放,一切人员、车辆必须避让航空器。第十五条停放在机场的民用航空器必须有专人警卫;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航空器警卫交接制度。第十六条机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攀(钻)越、损毁机场防护围栏及其他安全防护设施;
(二)在机场控制区内狩猎、放牧、晾晒谷物、教练驾驶车辆;
(三)无机场控制区通行证进入机场控制区;
(四)随意穿越航空器跑道、滑行道;
(五)强行登、占航空器;
(六)谎报险情,制造混乱;
(七)扰乱机场秩序的其他行为。第三章民用航空营运的安全保卫第十七条承运人及其代理人出售客票,必须符合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对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售予客票。第十八条承运人办理承运手续时,必须核对乘机人和行李。第十九条旅客登机时,承运人必须核对旅客人数。
对已经办理登机手续而未登机的旅客的行李,不得装入或者留在航空器内。
旅客在航空器飞行中途中止旅行时,必须将其行李卸下。第二十条承运人对承运的行李、货物,在地面存储和运输期间,必须有专人监管。第二十一条配制、装载供应品的单位对装入航空器的供应品,必须保证其安全性。第二十二条航空器在飞行中的安全保卫工作由机长统一负责。
航空安全员在机长领导下,承担安全保卫的具体工作。
机长、航空安全员和机组其他成员,应当严格履行职责,保护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二章 民用机场的安全保卫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的第二章主要规定了民用机场的安全保卫措施。新建、改建或扩建民用机场必须遵循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关于安全保卫设施的建设要求,第九条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



第十条强调了机场开放使用时的安全保卫条件。机场必须设有机场控制区,配备专职警卫人员,确保区域安全。此外,还要求设有防护围栏、巡逻通道,以及符合标准的安全保卫机构和人员、装备,以及与运输量相适应的安全检查机构和检查设备。消防组织也需按照机场消防等级配备人员和设备,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和应急救援设备。



第十一、十二条详细描述了机场控制区的分区管理,包括候机隔离区、行李装卸区、航空器活动区和维修区、货物存放区,每个区域都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标志。控制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具体措施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三、十四条规定了人员和车辆进入机场控制区的严格规定,所有人员必须佩带机场控制区通行证并接受检查。在航空器活动区和维修区,人员、车辆需遵守指定路线和停车规定,以保证航空器的安全。



第十五条规定了民用航空器的警卫责任,以及各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航空器警卫交接制度。同时,强调了机场内禁止的七类行为,包括破坏安全设施、在禁区内狩猎等,以及扰乱机场秩序的行为。




(5)航空安全条例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是为了防止对民用航空活动的非法干扰,维护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的条例。于1996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1号发布。

热点内容
招收法律硕士非法学的院校 发布:2025-05-23 02:00:57 浏览:774
新婚姻法认可度 发布:2025-05-23 01:40:33 浏览:322
合同的扫描件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3 01:40:26 浏览:437
法院法医培养 发布:2025-05-23 01:38:04 浏览:290
刑事诉讼法练习题集百度云 发布:2025-05-23 01:34:19 浏览:768
法院宣判后多久执行 发布:2025-05-23 01:34:11 浏览:397
芜湖市律师排名 发布:2025-05-23 01:19:02 浏览:380
劳动法有没有企业必须同工同酬 发布:2025-05-23 01:18:24 浏览:81
民诉法学日语 发布:2025-05-23 01:03:10 浏览:352
刘维律师 发布:2025-05-23 00:52:44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