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合同约定与法律法规规章不一致

合同约定与法律法规规章不一致

发布时间: 2025-07-23 17:43:02

1. 合同条款与法律条款冲突以什么为准

如果是合同条款与强制性法律规定发生冲突,应以法律为准。
法律分析
法律是签合同的根本保障,任何民事行为都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同时法律也是为合同服务的,可以保证签约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如果所签合同与强制性法律规定发生冲突,应以法律为准。合同生效具体条件:1、合同订立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就失去了意义。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即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所谓协商一致,就是指经过谈判、讨价还价后达成的相同的、没有分歧的看法。4、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法。要约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也是合同成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如果合同没有经过承诺,而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则合同未成立。合同是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交涉开始,由合同要约和对彼此的承诺达成一致而成立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 合同与法律法规冲突的处理原则

法律分析: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3. 合同是之前签订的,与现行的合同法规定不一致怎么处理

任何合同几协议条款,都不能超越法律规定,因此,合同、协议中签订的与现行法律条款规定不一致的地方,以现行法律为准。

网友咨询:

合同是在《合同法》实施以前订立的,对合同是否有效发生了纠纷,而《合同法》之前的相关法律规定与《合同法》的规定不一致,怎么办?

四川瀛领律师事务所(瀛和律师机构)弋志刚律师解答:

对于合同的效力问题,一般适用《合同法》之前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是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条的规定,如果适用原来的法律合同无效而适用《合同法》合同有效,则适用合同法。尽可能避免或者减少合同无效,有利于促进和鼓励交易,维护交易的安全和稳定,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弋志刚律师支招:

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不一致时,按以下情况确定合同约定的法律效力

1、法律规定是强制性规定的,当事人在合同中不得作出相反的约定,如作出违背法律的约定,该约定不具有法律效力。

2、法律规定是任意性规定的,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作出不同的约定,该约定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

弋志刚律师相关法条解读: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法》第五十六条:“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4. 合同约定不符合法律规定应该怎么样办

合同约定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处理方式如下

  1. 判断合同条款的效力

    合同条款无效:如果合同条款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该条款无效。这里的“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整体无效:如果该无效条款对合同的整体履行起关键作用,或者合同的履行依赖于该条款的实现,那么整个合同可能会被视为无效。

  2. 区分不同规定的影响

    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虽然这些规定可能具有强制性,但它们并不直接导致合同无效。只有当这些规定被法律或行政法规所采纳或认可时,才能作为判断合同效力的依据。

  3.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民法总则》第一百五十三条:进一步强调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也规定了例外情况,即如果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同时,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无效。

  4. 处理建议

    在发现合同约定不符合法律规定时,首先应对合同条款进行仔细审查,确定其是否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如果合同条款无效,但合同整体仍可履行,双方可以协商修改合同条款,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如果合同整体无效,双方应协商解除合同,并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因合同无效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

热点内容
法院更名偷税 发布:2025-07-24 00:35:53 浏览:172
酒店迎宾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24 00:34:13 浏览:984
司法行政之歌歌词 发布:2025-07-24 00:06:27 浏览:540
合同法看视频教程 发布:2025-07-24 00:03:24 浏览:330
职场规章制度演讲ppt模板 发布:2025-07-24 00:02:19 浏览:519
生产园艺公司规章制度范本 发布:2025-07-23 23:50:52 浏览:804
宝鸡市法律援助中心搬迁新址公告 发布:2025-07-23 23:50:30 浏览:951
律师以低价 发布:2025-07-23 23:49:12 浏览:681
法官无故离席 发布:2025-07-23 23:49:09 浏览:74
黑克法学 发布:2025-07-23 23:49:05 浏览: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