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各部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1.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原则
酒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旨在明确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与处理流程,确保酒店经营活动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本规定适用于酒店内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涵盖人身伤亡事故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非伤亡事故。所有部门均需遵循本制度。
事故报告时限与内容要求严格。员工或宾客重伤及以上人员伤亡事故、火灾事故、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重大治安保卫事故等应在事故发生1小时内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并需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伤亡人数如有变动,应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伤亡人数如有变动,亦应及时补报。
针对不同等级的旅游安全事故,报告时限有所不同。发生一般(III级)旅游安全事故,应在1小时内向所在区县旅游、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报告。较大(II级)旅游安全事故,立即报告市旅游、公安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2小时后再次报告。重大(I级)旅游安全事故,立即报告市旅游、公安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视情况随时再报。
事故报告内容需详细说明事故发生单位概况、时间、地点、现场情况、经过、伤亡人数、初步经济损失、已采取措施及应报告的其他情况。旅游安全事故报告需符合《北京市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规定》第八条要求。
事故发生后,酒店应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和原因分析。政府主管部门派出或委托的调查组需保护好现场。酒店组成的调查组应包括保卫部、人力资源部等人员,政府调查组则需酒店主要负责人组织配合。事故调查应确定性质、分类,包括直接、间接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和防范措施建议。
酒店对未遂事件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原因采取预防措施。事故处理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者未处理不放过、未接受教育不放过、未采取有效措施不放过。事故档案需长期保存,记录事故发生详情、经济损失、调查资料、处理决定及措施落实情况。
酒店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及时申报工伤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按标准进行赔偿。依据国家法规和北京市规定,投保责任保险,确保在遇到财产损失、伤亡时能及时获得赔付。为旅游团队提供服务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及相关规定,建立责任保险制度,为旅游者投保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责任险。
此制度由保卫部制定并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2. j酒店安全安保管理制度
酒店安保部职责
安保部是为维护酒店正常工作、生活秩序,保障客人、员工和财产安全的职能部门。作好安保工作可以增强宾客的安全感、信任感,对树立宾馆的良好形象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预防火灾事故
2、预防安全生产事故
3、预防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发生
4、预防食物中毒
5、维护国家安全
6、预防交通安全事故
7、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酒店的安全保卫工作,是在落实安全防范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安全保卫岗位责任制:
1、确立酒店的安全保卫目标体系
2、经过逐级的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到人,把各项安全保卫工作的目标落实到每一个领导和员工身上,使大家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
3、通过考核把各自完成的安全工作同奖惩结合起来,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保安部是酒店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策划者,在酒店总经理的领导和当地公安、消防机关的指导下,对酒店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培训、检查、监督,主要的工作内容有:
1、配合酒店对开业期间酒店消防设备使用的检查和培训,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消防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2、加强对酒店前台入住登记制度的检查和督促。
3、每天、每周对安全设备进行检查,保证其完好有效,每月组织对酒店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
4、加强对酒店外包单位的检查及指导。
5、加强对危险物品和酒店重要部位的检查。
6、配合公安、消防和外事部门作好安全工作,防止火灾事故和其他事故的发生。
希望上述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3. 小型宾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宾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员工必须严格遵守防火安全制度,参加消防活动。
2、熟悉自己岗位的工作环境,操作的设备及物品情况,知道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懂得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必须知道消防器材的保养措施。
3、消防中心电话号码“119”,救火时必须无条件听从消防中心和现场指挥员的指挥。
4、严禁员工将货物堆放在消火忏山、灭火器的周围。严禁在疏散通道上堆放货物,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和灭火器材的正常使用。
5、如发现异色、异声、异味,须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领导,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6、当发生火灾火警时,首先保持镇静,不可惊慌失措,迅速查明情况向消防中心报告。报告时要讲明地点燃烧物质、火势情况、本人姓名、工牌号,并积极采取措施,利用附近的火火器,进行初期火灾扑救,关闭电源,积极疏散酒店内的顾客,有人受伤,先救人,后救火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十六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4. 酒店管理规章制度
太多了,各种星级酒店不同的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