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念佛堂戒律规章制度

念佛堂戒律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5-07-28 00:52:52

Ⅰ 释妙祥妙祥僧团

妙祥僧团,由释妙祥创立,秉承释迦佛祖末法时期"以戒为师"的教诲,僧人皆持"不捉金钱戒",寺院不设功德箱,推崇"不留金钱"。僧人们遵循佛陀制度,日中一食,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开始行脚,托钵乞食。戒律严谨,威仪具足,佛陀戒律在此得以体现。

妙祥主持的法语强调以无念为宗,慈悲为本,无所求为持戒,无所得为目的。寺院内部各尽其责,互相信任,管理有序。处理人事关系时,仅以真诚关怀为原则,避免多余客套。若发现不如法之处,耐心指出,帮助纠正,不采取强硬立场。僧人与常住平等相处,无派头架子,无高人一等意识。

大悲寺形成纯正道风的关键在于一套独特的规章制度,包括不捉金钱、日中一食等。这些规则如同筛选器,过滤非修行之流,吸引真正发心出家修行者。这里不仅有禅堂、念佛堂等设施,还有良好的修行氛围。发心出家者需经过考验,合格后才准许正式出家。大悲寺的家风可以用“妨、默、勤”三个字概括。

大悲寺的师父们与常住居士以寺为家,爱护公物,节约使用水电。在物质生活上,少欲知足,简单随缘,而对修行用功则精进向上。大悲寺所规定的规章制度对修行办道有诸多有利作用,有助于净化身心,保护戒体不损,消除业障,促进健康,化解矛盾,养护道心,使修行工夫不断增长。

这里是一个远离世俗繁华,保持安静自然、平淡、祥和的修行场所。僧人遵循佛陀教诲,过着与社会上人们所忙所闲截然不同的生活。对于发心修行用功的人来说,大悲寺确实是一个理想的修行道场。这里有很多特长和好规矩值得吸取和采用,期待中国出现更多这样的修行道场。

Ⅱ 北京通教寺怎么样

北京通教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尼众寺院,具有以下特点

  1. 历史悠久:通教寺的创建年代已无法考证,但相传创建于明朝,清朝时重修。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变迁,通教寺成为了北京市著名的尼众学修及宗教活动场所。

  2. 全国重点寺院:1983年,通教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所,这体现了其在全国佛教界的重要地位。

  3. 规模与格局:通教寺在清朝末年曾十分残破,但在1942年由开慧和胜雨两位尼姑驻赐并着手重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格局。现存主要佛教建筑有大雄宝殿、念佛堂、五观堂、尼舍等。

  4. 培养僧才:通教寺创办了八敬学苑,致力于培养尼众僧才。这些僧才遵守戒律,诵经念佛,为佛教界做出了贡献。

  5. 规章严明:通教寺的规章严明,归者甚众。它坚持以持戒念佛为宗,学教习规为助,并制定了详细的共住规约,确保寺院的和谐与秩序。

  6. 环境雅致:通教寺的环境雅致、清净,果树、花木点缀其间,使得整座寺庙更显幽静。山门外是一片苍松翠柏、奇花异草的公园,为寺院增添了更多的宁静与美好。

  7. 佛教文化传承:通教寺珍藏有日本《大正藏》一部,以及两块碑刻,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雄宝殿内还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画像》,使得通教寺在佛教界享有盛名。

Ⅲ 东天目山昭明寺念佛堂参学需要什么条件

其实不管是去哪里参学都需要遵守以下规矩:
第一,是正信的佛教弟子,而不是打佛教弟子的名义在外蒙骗世人;
第二,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能生活处理;
第三,能准时积极参加寺院的早晚课、出坡等日常佛事活动;
第四、能遵守寺院规矩和戒律,不带违禁物进入寺院;
第五、不盗用寺院和常住物,寺院一水一电皆是寺院所有,需按时交伙食、水电费用。
第六、生活上的个人一些小习惯,因视环境而调整,要知道在寺院里来苦修的,

Ⅳ 寺院内部有哪些职能部门

寺院内部有法堂、客堂、斋堂。

一、法堂,七堂伽蓝之一,乃禅林演布大法的地方。位于佛殿的后方,方丈的前方。相当于讲堂,而"讲"通于"讲教",在禅宗,为别于他宗,且示其教外别传的宗旨,所以特称为法堂。

二、客堂为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负责对外的联络,宾客、居士、云游僧的接待,本寺院各堂口的协调,僧众的考勤和纪律,各殿堂的管理,以及寺院的消防、治安等。客堂集外交、内务于一体,事情十分繁杂。

客堂还接送方丈手谕的牌告,及时传递着寺内的信息。如本日佛事内容及参加人员,或者其它有关僧众生活行动的消息。

三、斋堂外挂着木鱼(梆),“梆响过堂”,敲木鱼成为僧人进堂用斋的讯号。

1、过堂:过堂是指早,中两次开梆,齐到斋堂吃饭,名叫过堂。

2、五观堂:斋堂是寺院和尚一起集合过堂吃饭的地方,由于僧人,饭食之前要做五种观想,因此又名五观堂。

用斋的桌凳安放整齐,僧人用斋前要念“供养咒”,盛菜添饭有行堂僧人经管,用斋时不得说话,规矩很严。

现在参拜寺院的居士、信众也可在斋堂用斋。在寺庙吃饭,也是一种修行。

(4)念佛堂戒律规章制度扩展阅读:

寺院不仅具有弘法利生的传统佛教的重大作用,还至少具备如下七个方面的功能:

一、传法教育的功能。

二、庄严国土、美化环境的功能。

三、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

四、接引信徒实践佛陀教诲的功能。

五、保存传统文化的功能。

六、抚慰人心、稳定社会的功能。

七、旅游观光胜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客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斋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堂

热点内容
法规案例视频 发布:2025-07-28 04:20:46 浏览:104
深圳律师号码 发布:2025-07-28 04:19:21 浏览:842
法官6 发布:2025-07-28 04:05:27 浏览:973
涪陵律师在线 发布:2025-07-28 04:05:18 浏览:342
合同法包不包括股权纠纷 发布:2025-07-28 04:04:01 浏览:584
法院在线宣判 发布:2025-07-28 04:01:43 浏览:137
洗浴中心承包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28 03:52:25 浏览:679
司法局辅警 发布:2025-07-28 03:49:29 浏览:892
招远法律咨询处 发布:2025-07-28 03:03:53 浏览:32
根据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离婚 发布:2025-07-28 02:52:37 浏览:562